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强度折减示意图的边坡稳定分析双折减系数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盛锋 陈志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193,共9页
当边坡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强度参数内摩擦角、黏聚力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说明传统强度折减法假设强度参数以同一程度折减的方法存在缺陷。为克服传统强度折减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强度折减示意图的双折减系数法。首先分别... 当边坡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强度参数内摩擦角、黏聚力对边坡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说明传统强度折减法假设强度参数以同一程度折减的方法存在缺陷。为克服传统强度折减法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强度折减示意图的双折减系数法。首先分别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单一折减,由两折减系数得折减比。在摩尔库仑强度准则基础上,依据强度折减示意图,由特征点折减前后的抗剪力之比推导出双折减系数法下安全系数K的表达式。借助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不同算例,对比分析了不同稳定分析方法求得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算得的安全系数与其余四种双折减系数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得出的滑动面位置与传统强度折减法基本趋于一致,临界状态更为可靠,说明本文提出的双参数折减法具有较好的理论支持,且关系式简单,意义明确,可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双折减系数法 极限平衡法 安全系数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支盘式锚杆拉拔试验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坚 简文彬 +3 位作者 黄炜 黄聪惠 罗金妹 李先忠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6-1132,共7页
注浆支盘式锚杆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锚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究支盘式锚杆的承载特性,构建室内试验模型,针对不同的埋置深度、支盘直径和双支盘间距等条件进行拉拔试验,获取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对部分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 注浆支盘式锚杆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锚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探究支盘式锚杆的承载特性,构建室内试验模型,针对不同的埋置深度、支盘直径和双支盘间距等条件进行拉拔试验,获取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对部分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埋深比与荷载系数关系曲线,最后通过简化力学模型推导出支盘式锚杆的端阻力与拉拔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埋置深度与极限承载力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临界埋深;盘径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极限承载力呈线性增长关系,极限承载力较普通锚杆提高了2~5倍多;双支盘的分界间距为4倍支盘直径时可充分调用双支盘的承载力,由于双支盘锚杆在加载初期时土体主要为剪切变形,故其荷载-位移曲线开始阶段斜率较单支盘锚杆要大得多;埋深比与荷载系数关系曲线的斜率突变点为临界埋深比,其值为3.02;该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与4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支盘式锚杆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盘式锚杆 极限承载力 拉拔试验 端阻力 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位对山美土石坝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锦祎 陈志波 +1 位作者 谢永宁 陈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地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响应及其破坏模式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研究热点。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山美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震后残余变形、加速度响应以及剪应变等情况,得到山美土石坝的普遍性动力响应规律。通过改变上游蓄水位高度,... 地震作用下土石坝的动力响应及其破坏模式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研究热点。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山美土石坝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震后残余变形、加速度响应以及剪应变等情况,得到山美土石坝的普遍性动力响应规律。通过改变上游蓄水位高度,描述地震过程中坝内塑性剪应变区演变模式以及不同水位下震后坝内残余应变形态,发现山美土石坝率先发生剪应变集中部位一般是坝顶和坝坡的不同坝料交界处,一定震时后坝内剪应变形态基本不变,但剪应变量不断累积,此外逐渐抬高蓄水位会导致震后上游坝料中形成一条塑性不贯通剪切带。本次研究有助于理解地震作用下山美土石坝塑性剪应变区成因与形成过程,可对山美土石坝抗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位 动力响应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的水分转化规律及其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小芳 陈瑞敏 简文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为研究石膏激发的水泥-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的力学强度与水分转化过程的演变规律,从本质上揭示水泥-矿渣-粉煤灰对淤泥的固化机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试验探究水泥/矿渣/粉煤灰配比、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淤泥土强度的... 为研究石膏激发的水泥-矿渣-粉煤灰固化淤泥的力学强度与水分转化过程的演变规律,从本质上揭示水泥-矿渣-粉煤灰对淤泥的固化机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试验探究水泥/矿渣/粉煤灰配比、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淤泥土强度的影响,结合核磁共振弛豫分析(NMR)、矿物成分分析(XRD)、微观结构分析(SEM)探究结合水量、水化物种类、微观形貌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无侧限抗压强度qu、抗剪强度参数c、tan φ与结合水量Cw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14 d龄期内较高水泥配比(20%)的固化土强度显著高于低水泥配比(5%)固化土,其早强效应归功于水化物的大量生成,结合水量大幅提高,14 d龄期后5%水泥配比固化土强度增长迅速并超过20%水泥配比固化土强度。从宏观力学强度看,较高水泥配比(20%)固化土qu、c、tan φ均与龄期对数lg t呈线性增长关系,低水泥配比(5%)固化土则呈幂型函数关系;从微观水分转化角度分析,高低水泥配比固化土的结合水量与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参数的函数关系相同,即qu-Cw、tan φ-Cw呈幂型函数增长,c-Cw存在线性关系。固化土力学强度不仅与水化物中的结合水量有关,还与水化物的结构有关,絮凝状水化物C-A-S-H逐渐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使土体结构密实,孔隙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力学强度 水分转化规律 固化机理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质土快速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陈志波 黄聪明 +1 位作者 朱俊高 王俊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7,共8页
宽级配砾质土是由砾石料和黏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具有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等特点,目前常作为土石坝心墙料或路基填料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较小,在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中固结排水较慢,导致其试验周期... 宽级配砾质土是由砾石料和黏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具有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大等特点,目前常作为土石坝心墙料或路基填料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宽级配砾质土渗透系数较小,在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CD)试验中固结排水较慢,导致其试验周期很长。为了提高固结排水的效率,可采用一种在试样中心加圆柱形砂芯的快速三轴CD试验方法。基于快速三轴CD试验,通过变化不同砂芯类别、不同砂芯直径、不同掺砾量等各因素,全面研究了各因素对宽级配砾质土快速三轴CD试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三轴CD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加快试样排水固结,从而加快整个试验进程;砂芯类别、砂芯直径、掺砾量等因素均对试验固结排水速度和剪切过程应力应变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砂芯直径越小,其试验成果与无砂芯试样越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质土 快速三轴CD试验 砂芯圆柱样 砂芯类别 掺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木质素花岗岩残积土的单轴抗压强度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自立 陈志波 +1 位作者 胡屏 安亚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33,55,共5页
将木质素掺入花岗岩残积土,通过击实和单轴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了木质素掺量和含水率变化对土样压实性和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掺入木质素后,花岗岩残积土土样干密度对含水率的敏感性增大;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 将木质素掺入花岗岩残积土,通过击实和单轴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了木质素掺量和含水率变化对土样压实性和单轴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掺入木质素后,花岗岩残积土土样干密度对含水率的敏感性增大;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各土样的最优含水率先降低后升高,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花岗岩残积土土样的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增大;随着木质素掺量的增加,在较高含水率下,各土样单轴抗压强度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在较低含水率下土样的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花岗岩残积土 掺料 压实性 强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