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菌共生系统处理畜禽沼液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彪 朱勇 +5 位作者 王锴瑜 肖艳春 黄婧 张剑宇 张旭钏 陈晓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24,共11页
畜禽沼液不仅含有高浓度氨氮、总磷、难降解有机物以及重金属和抗生素等风险因子,同时也存在大量有效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未经过适当处理的沼液直接排放极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壤酸化和污染物累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加上沼液极具... 畜禽沼液不仅含有高浓度氨氮、总磷、难降解有机物以及重金属和抗生素等风险因子,同时也存在大量有效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未经过适当处理的沼液直接排放极容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壤酸化和污染物累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加上沼液极具资源化潜力,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微藻细菌共生系统(藻菌共生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沼液处理方式,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相较于传统的沼液处理方法,藻菌共生系统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等优点,其不仅可高效去除沼液中的氮、磷、重金属、抗生素等物质,而且能同步利用CO_(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具有生物燃料潜质的微藻生物质,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分析总结了藻菌共生系统的共生机制,概括了其类型,系统解析了其去除沼液污染物的机理,并重点阐述了藻菌共生系统的影响因素,最后讨论和展望了该系统所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基于藻菌共生系统的沼液规模化处理及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环境因素 污染物 藻菌共生 共生机制 光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磷 藻菌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土壤中镉的生物可给性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晓晨 黄艺佳 +7 位作者 赵桐 陈冠霖 王俊杰 袁梓芮 张剑宇 尹乃毅 刁国旺 徐开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15-3023,共9页
采集我国红壤、棕壤、褐土和黑土等4种典型土壤,制备成镉含量为180 mg·kg^(-1)的人工污染土,基于in vitro试验方法分析土壤镉在人体消化道不同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并评估健康风险,之后结合对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和镉赋存形态的全面测定,... 采集我国红壤、棕壤、褐土和黑土等4种典型土壤,制备成镉含量为180 mg·kg^(-1)的人工污染土,基于in vitro试验方法分析土壤镉在人体消化道不同阶段的生物可给性并评估健康风险,之后结合对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和镉赋存形态的全面测定,阐释镉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镉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94.36%—96.54%)显著高于小肠阶段(50.46%—80.07%);各土壤镉经口部摄入的致癌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限值2个数量级,而非致癌风险未超限.此外,土壤镉的生物可给性与氯化钙提取态镉含量、迁移系数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相关性,而影响土壤镉在胃阶段生物可给性的主导因子为迁移系数,小肠阶段则为土壤有机质含量.本研究体现了in vitro试验方法的优越性,其成果将为大规模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工作的精准化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in vitro试验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陈晓晨 张春鹏 +3 位作者 袁梓芮 王锴瑜 张剑宇 杨朝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21-4126,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包括其初始浓度、土壤性质以及pH值值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并探索了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菲)和CuO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菲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结果表明,CuO ...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包括其初始浓度、土壤性质以及pH值值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并探索了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菲)和CuO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菲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结果表明,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腐殖酸和有机质对CuO NPs的溶解和稳定作用使得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较低;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最低;菲的存在占据了部分吸附位点而降低了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初始浓度为30和50mg/L的CuO NPs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降低了37.3%和24.7%,但菲的存在并不影响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氧化铜 土壤 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