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粗糙集和信息熵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叶飞
邱炳文
钟鸣
高建阳
-
机构
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地质测绘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454-8456,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Y010104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67)
-
文摘
将信息熵理论与粗糙集技术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量,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地避免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通过福建省武平县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开拓一种新的思路。
-
关键词
粗糙集
信息熵
土地适宜性评价
城乡建设用地
-
Keywords
Rough set
Entropy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Rural-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se
-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闽江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汤云
卢毅敏
吴升
-
机构
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海西政务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35,48,共7页
-
基金
数字福建建设项目(闽发改网高技函[2013]84号,闽发改网数字函[2016]23号)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5H2001)
-
文摘
为了解闽江流域河流中的污染物来源和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利用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流域内20个监测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月均值监测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水质在时间上可划分为T1时段(4—12月份)、T2时段(1—3月份);T1时段水质较好,氨氮是主要污染物,污染源以农业污染为主;T2时段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在空间上可划分为3个群组。S1组主要位于建溪下游、沙溪、大樟溪、闽江干流,水质最差,污染物以营养盐为主,耗氧有机物次之,污染源为福州、三明、南平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和禽畜养殖污水;S2组位于沙溪下游、富屯溪,水质最好,污染物主要是面源污染中的营养盐污染,水体自净能力良好;S3组位于建溪中上游、富屯溪中上游,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成果可为闽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水质改善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时空分布
污染源识别
多元统计方法
闽江流域
-
Keywords
water quality analysis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ollutants source identification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
Minjiang River watershed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