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效率视角下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李巍 郗永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54-7363,共10页
在界定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从省域层面入手,选取25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以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我国省... 在界定生态文明概念的基础上,从省域层面入手,选取25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以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等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我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在此基础上,将国土空间优化绩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绩效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作为产出指标,将就业人数、科学技术财政支出、节能环保财政支出作为投入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各省(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分析指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情况,并修正评价绩效。研究表明:(1)规模效率低于0.6的省份共24个,占80%,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障碍;(2)在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方面,数值较高的省(市)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3)领先地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绩效平均分高达3.92,落后地区平均分仅为0.84,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差异性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4)人口规模偏大、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是多数生态强省(市)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生态文明 效率评价 ANP-SPA DEA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测度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巍 郗永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进行概念界定及结构解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选取能反映产业创新过程的序变量,并收集2009—2013年数据,对... 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进行概念界定及结构解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选取能反映产业创新过程的序变量,并收集2009—2013年数据,对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转让和计算机新产品出口是制约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度 创新链 创新系统 网络层次分析法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概念、特征及体系解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其春 郗永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07-3618,共12页
挖掘城市废弃物中有价值的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废弃物开发与管理的共同选择。产业共生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提高资源效率的战略工具,已经成为探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的重要视角。将产业共生理论引入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 挖掘城市废弃物中有价值的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废弃物开发与管理的共同选择。产业共生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提高资源效率的战略工具,已经成为探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的重要视角。将产业共生理论引入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提出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的概念,并将其典型特征概括为"四个统一",即价值网络与责任网络的统一,集聚共生与虚拟共生的统一,稳健型与脆弱性的统一以及自组织性与主体建构性的统一。借鉴超网络理论构建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体系的结构模型,并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4个层面对该模型进行详细解析。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可分为核心网络和外围网络,两者之间存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在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中,共生单元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特征,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类型、效率各异的共生关系,推动共生模式向对称互惠一体化共生进化是破解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题的关键;共生界面具有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信息共享、知识传播及利益协调等多样化功能,而共生关系的进化以及共生界面功能发挥又依赖于优越的共生环境。此外,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有依托型、平等型、嵌套型和虚拟型等4种运作模式,国内典型案例分析表明这4种运作模式将长期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产业共生 产业共生网络 产业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