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玉红 祁皑 王丽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为了促进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方法结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应用过程中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选取、隔震层的设计、结构动力反应的实际意义等分别... 目的为了促进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方法结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在多层建筑应用过程中的计算模型的建立与选取、隔震层的设计、结构动力反应的实际意义等分别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层间剪切模型,通过MATLAB程序模拟计算得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说明基础隔震结构能够将主要的变形集中于隔震层处,隔震结构的各层加速度和层间剪力明显降低.结论多层房屋建筑采用隔震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反应,保证多层房屋建筑在罕遇地震中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技术 基础隔震结构 多层建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一百年来(1900~1999年)年降水量序列统计特性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朱颖元 石凝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随机时间序列分解模型对福州市100年来(1900~1999年)年降水量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福州年降水量存在缓慢递减的趋势,并存在准3年、8年和17年的周期,同时显示出高偏态等统计特性。
关键词 随机模型 时间序列 年降水量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福州河段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姚环 陈文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6-171,共6页
江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江河沿岸环境地质条件是影响和决定沿江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背景 ;是控制和影响沿江河岸城市的环境容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闽江下游福州河段为例 ,概要评述了闽江福州河段的... 江河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江河沿岸环境地质条件是影响和决定沿江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背景 ;是控制和影响沿江河岸城市的环境容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闽江下游福州河段为例 ,概要评述了闽江福州河段的水动力条件和流水地质作用类型、强度等状况 ;分析研究了该河段的流水地质作用和地貌环境变化动态及其与沿江河岸人类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互相作用的特征和规律。对促进和提高沿江河岸“人—地系统”和谐协调平衡发展水平 ,正确规划、预测和评价沿江河岸各类工程建设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及其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福州河段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评价研究 流水地质作用 地质环境 河流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筑板材在小康住宅中应用价值评价模型的设计
4
作者 谢芝馨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本文论述了设计新型建筑板材在小康住宅中应用价值评价模型的原由 ,将新型建筑板材的应用价值模拟成一个动态递阶控制系统 ,并将决定该产品应用价值的各环节构造成子系统 ,设计该产品应用价值的评价模型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法在该评价... 本文论述了设计新型建筑板材在小康住宅中应用价值评价模型的原由 ,将新型建筑板材的应用价值模拟成一个动态递阶控制系统 ,并将决定该产品应用价值的各环节构造成子系统 ,设计该产品应用价值的评价模型 ,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法在该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用 AHP建立它的评价系统目标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住宅 建筑板材 系统工程 层次分析方法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姚环 郑振 +2 位作者 简文彬 沈骅 秦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8-563,共6页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该问题的分析、研究、评价和设计是不能用纯粹和单一的数学方法和力学方法加以计算论证的。在充分分析岩质高边坡赋存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评价、综合集成的方法是...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该问题的分析、研究、评价和设计是不能用纯粹和单一的数学方法和力学方法加以计算论证的。在充分分析岩质高边坡赋存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分析评价、综合集成的方法是研究分析和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法。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Sarma法和有限单元(FEM)法等,对某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工程实例进行综合评价和集成分析,获得的综合结论被设计与施工单位采用;工程竣工后,已正常运营使用若干年的实践事实反映了该集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是成功的表明综合评价、集成分析是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高边坡 稳定性 赤平极射投影法 SARMA法 有限单元法(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陈宝春 秦泽豹 +1 位作者 彦坂熙 陈友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4,共5页
提出钢管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采用纤维单元模型的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模型拱进行的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钢管混凝土拱受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性能。分析还表明,钢管混凝土拱的受力应... 提出钢管混凝土应力 应变关系采用纤维单元模型的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模型拱进行的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钢管混凝土拱受力全过程的非线性性能。分析还表明,钢管混凝土拱的受力应考虑双重非线性问题,其中材料非线性的影响要大于几何非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钢管混凝土 非线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隔震结构工作机理研究 被引量:72
7
作者 祁皑 林云腾 郑国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9-243,共5页
本文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对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主要影响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频率比范围内,当隔震层的位置较高时,隔震结构下部位移和上部加速度均显著减小,表现出与TMD相似的工作机理;当隔震层的位置较低... 本文建立了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对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主要影响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频率比范围内,当隔震层的位置较高时,隔震结构下部位移和上部加速度均显著减小,表现出与TMD相似的工作机理;当隔震层的位置较低时,隔震结构下部位移和上部加速度均变化不明显,其工作机理与基础隔震相似。隔震层的阻尼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也有较大影响,阻尼比越大,减震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质量比 阻尼比 频率比 刚度比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韩林海 游经团 +1 位作者 杨有福 陶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22,77,共13页
以往 ,国内外学者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以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高宽比和轴压比为主要参数 ,进行了 3 0个构件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性能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 以往 ,国内外学者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以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截面高宽比和轴压比为主要参数 ,进行了 3 0个构件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性能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数值方法 ,系统分析和考察了轴压比、长细比、含钢率、截面高宽比、钢材屈服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滞回曲线骨架线的影响规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弯矩 -曲率和P -Δ滞回关系模型 ,以及位移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滞回性能 轴压比 荷载作用 高宽比 位移延性 滞回曲线 构件 关系模型 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36
9
作者 季韬 林挺伟 林旭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77-681,共5页
在给出混凝土等效水灰比和骨料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等效水灰比、骨料平均浆体厚度和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减少混凝土试配次数,节... 在给出混凝土等效水灰比和骨料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等效水灰比、骨料平均浆体厚度和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研究成果可减少混凝土试配次数,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为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混凝土 抗压强度 预测方法 等效水灰比 骨料平均浆体厚度 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7
10
作者 罗素蓉 郑建岚 +1 位作者 王国杰 王雪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52,共7页
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基础, 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受力性能、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中强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共做了62个粘结强度拉拔试验、1... 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设计为基础, 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筋粘结锚固性能、受弯构件的抗弯、抗剪受力性能、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中强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共做了62个粘结强度拉拔试验、12根梁抗弯抗剪承载力试验、4榀框架采用MTS伺服加载系统进行的抗震性能试验, 研究结果为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还介绍了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33层高层建筑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结了工程应用中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粘结强度 受弯构件 框架结构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北川河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42
11
作者 宗周红 Bijaya Jaishi +1 位作者 林友勤 任伟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9-96,共8页
对西宁北川河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了理论与实验模态分析,该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净跨90m,桥面净宽21.6m。本文首先介绍了现场环境脉动实验概况,利用频域中的单模态识别法(SDOFI)、峰值法(PP)和时域中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法(SSI)分... 对西宁北川河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了理论与实验模态分析,该桥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净跨90m,桥面净宽21.6m。本文首先介绍了现场环境脉动实验概况,利用频域中的单模态识别法(SDOFI)、峰值法(PP)和时域中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法(SSI)分别进行桥梁动力参数识别;利用ANSYS建立了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修正,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结果具有相当好的吻合程度。参数分析表明:不同规范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是有一定差别的。此类测试和分析可以提供结构健康监测的基准模型,服务于结构状态评估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模态分析 环境振动 系统识别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桥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31
12
作者 宗周红 阮毅 任伟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94,共9页
结合桥梁现场环境振动试验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动力的大型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承载力以及发生可能损伤后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斜拉桥在当前状态下能够满足设计要... 结合桥梁现场环境振动试验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动力的大型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承载力以及发生可能损伤后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斜拉桥在当前状态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进行调索,但拉索面积折减与超载对桥梁承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此类评估对于桥梁养护与维修、长期健康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动力评估 承载力 环境振动试验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分析角度基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丁熙 朱形好 +2 位作者 陈树华 陈日齐 张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各种角度基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建立含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咀嚼肌加载,用ALGOR软件分析直基台和10°、20°、30&#...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各种角度基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CT薄层扫描,建立含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咀嚼肌加载,用ALGOR软件分析直基台和10°、20°、30°角基台修复时,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的不同。结果发用数值和图的形式显示综合应力、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直基台修复时,综合应力集中于种植体颈部骨皮质,种植体底部次之。随基台角度的增加,种植体骨界面综合应力、最大和最小主应变值均从集中于种植体颈部转移至底部。结论随基台角度的增加,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应变均增大;30°角基台修复时,其应力、应变增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有限元法 应力 应变 角度基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宗周红 赖苍林 +1 位作者 林友勤 任伟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8-104,共7页
介绍了福建泉州后渚大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场环境振动实验,并利用频域中的单模态识别法(SDOFI)、峰值法(PP)和时域中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法(SSI)分别进行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利用ANSYS建立了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 介绍了福建泉州后渚大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场环境振动实验,并利用频域中的单模态识别法(SDOFI)、峰值法(PP)和时域中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法(SSI)分别进行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利用ANSYS建立了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模态分析,基于参数分析和环境振动测试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标定,建立了该桥的基准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服务于桥梁长期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 环境振动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41
15
作者 宗周红 任伟新 郑振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7-152,共6页
既有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评估涉及桥梁状态评定、养护与管理、维修与加固等,不仅是桥梁工程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广大业主所非常关心的。本文指出了桥梁评估与设计的基本区别,介绍了桥梁承载力评估的静力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桥梁评估规范的... 既有桥梁结构承载能力的评估涉及桥梁状态评定、养护与管理、维修与加固等,不仅是桥梁工程师的基本职责,也是广大业主所非常关心的。本文指出了桥梁评估与设计的基本区别,介绍了桥梁承载力评估的静力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桥梁评估规范的异同。接着提出了一套既有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评估的动力方法,该方法结合现场环境振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具有显著的优点。文中采用2个典型桥例,分析了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与结论。最后依据发展要求,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有桥梁 承载力 静力评估 动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胶砂流动度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季韬 林挺伟 +1 位作者 郑忠双 林旭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给出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和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水泥胶砂流动度与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关系可用于高效减水剂减水率... 在给出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和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水泥胶砂流动度与水泥胶砂名义水灰比、标准砂平均浆体厚度、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该关系可用于高效减水剂减水率的测定,同时也可为混凝土坍落度的预测及高体积稳定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胶砂 标准砂 流动度 水灰比 减水率 体积稳定性 基础 浆体 量比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2m活性粉末混凝土拱桥的设计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昀明 陈宝春 +1 位作者 吴炎海 黄卿维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6,共5页
拟修建的巴卡尔桥为432 m跨径的拱桥,位于里耶卡到塞尼的高速公路上,横跨巴卡尔海峡。该桥几乎完全由强度达到200 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组成。对该桥新颖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富有美感的外形进行了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 拱桥 跨径 土拱 高速公路 拼装 修建 施工工艺 活性粉末混凝土 预制构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潮 陈宝春 陈水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福建省福鼎市山前大桥是一座应用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概念设计成的试验桥,本文以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力特性的测试和计算,并讨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为此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复合拱桥 动力特性 桥梁 有限元法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荷载作用对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韩林海 杨有福 刘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8,共7页
考虑长期荷载作用效应的影响 ,进行了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 (以下简称矩形钢管混凝土 )轴心受压构件变形和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基于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1992 )提供的混凝土徐变和收缩模型 ,对长期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进行... 考虑长期荷载作用效应的影响 ,进行了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 (以下简称矩形钢管混凝土 )轴心受压构件变形和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基于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1992 )提供的混凝土徐变和收缩模型 ,对长期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进行了计算 ,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考虑长期荷载作用影响时 ,矩形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荷载 -变形关系曲线 ,理论计算曲线和试验曲线基本吻合。在系统分析了长细比、截面含钢率、钢材种类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轴心受压柱 矩形截面 长期荷载 承载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罗素蓉 王国杰 +1 位作者 王雪芳 郑建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34,共5页
通过优选原材料、复合外加剂 ,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微膨胀技术配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作性且坍落度损失小、可泵性好 ,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钢管混凝土与普通泵送钢管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对比试... 通过优选原材料、复合外加剂 ,采用高掺量粉煤灰和微膨胀技术配制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不仅具有优良的工作性且坍落度损失小、可泵性好 ,同时还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自密实钢管混凝土与普通泵送钢管混凝土的轴心受压对比试验表明 ,两者的力学性能相近。将自密实混凝土作为钢管内填混凝土应用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 ,不仅能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 ,具有良好的填充性、抗离析性及混凝土与钢管壁的粘结力 ,同时满足了施工中采用泵送顶升法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从材料成本、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综合比较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拱桥 土木工程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