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电沉积Au的机理
被引量:
9
1
作者
汤儆
田晓春
+2 位作者
周富庆
刘跃强
林建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1-646,共6页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u在ITO表面的沉积过程经历[AuCl4]-→[AuCl2]-→Au两步进行;当扫描速率较慢时,受歧化反应作用影响而只表现为一步沉积[AuCl4]-→Au.通过电位阶跃实验,验证了Au的两步沉积过程,并求得[AuCl4]-的扩散系数为1.3×10-5cm2·s-1.将成核曲线与理论曲线对照,得出Au在ITO表面的沉积符合瞬时成核理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Au核形貌进行分析,根据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到阶跃时间和阶跃电位对电沉积Au的形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导电玻璃
金纳米粒子
电沉积
成核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TO上AuPd合金和Au阵列图案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的SECM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通裕
肖孝建
+3 位作者
叶梦薇
田晓春
林建航
汤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5-330,共6页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ITO表面上的AuPd合金和Au的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CV)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研究比较了Au和AuPd合金的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针尖产生-基底收集(TG-SC)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RC)模式,发现Au电极对二茂铁甲醇氧化物(FcMeOH+)电催化还原能力高于AuPd合金电极,而在AuPd合金上催化还原H2O2的能力显著高于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AuPd合金阵列
电化学湿印章方法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电沉积Au的机理
被引量:
9
1
作者
汤儆
田晓春
周富庆
刘跃强
林建航
机构
福州大学
化学化
工学院
福州大学
测试中心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1-64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3112)
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05DC105003)资助项目~~
文摘
用循环伏安和电位阶跃法研究Au在氧化铟锡(ITO)透明导电膜玻璃表面的电沉积过程的初期阶段.发现在ITO表面Au的电沉积经历成核过程以及受[AuCl4]-扩散控制的晶核生长过程.通过改变扫描速率分析循环伏安曲线的变化,当扫描速率较快时,发现Au在ITO表面的沉积过程经历[AuCl4]-→[AuCl2]-→Au两步进行;当扫描速率较慢时,受歧化反应作用影响而只表现为一步沉积[AuCl4]-→Au.通过电位阶跃实验,验证了Au的两步沉积过程,并求得[AuCl4]-的扩散系数为1.3×10-5cm2·s-1.将成核曲线与理论曲线对照,得出Au在ITO表面的沉积符合瞬时成核理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Au核形貌进行分析,根据扫描电镜图可以得到阶跃时间和阶跃电位对电沉积Au的形貌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铟锡导电玻璃
金纳米粒子
电沉积
成核机理
Keywords
Indium Tin Oxide
Au nano particle
Electrodeposition
Nucle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B43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TO上AuPd合金和Au阵列图案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的SECM表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通裕
肖孝建
叶梦薇
田晓春
林建航
汤儆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
测试中心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5-3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3048
21073038)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ITO表面上的AuPd合金和Au的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CV)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研究比较了Au和AuPd合金的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针尖产生-基底收集(TG-SC)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RC)模式,发现Au电极对二茂铁甲醇氧化物(FcMeOH+)电催化还原能力高于AuPd合金电极,而在AuPd合金上催化还原H2O2的能力显著高于Au.
关键词
琼脂糖
AuPd合金阵列
电化学湿印章方法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Keywords
Agarose
AuPd alloy array
Electrochemical wet stamping method
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microscopy
分类号
O646.5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TO导电玻璃表面直接电沉积Au的机理
汤儆
田晓春
周富庆
刘跃强
林建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TO上AuPd合金和Au阵列图案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的SECM表征
苏通裕
肖孝建
叶梦薇
田晓春
林建航
汤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