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化剂组分对润滑脂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伶 吴允李 +2 位作者 连金良 郑开魁 郭锦阳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2,共10页
目的研究稠化剂组分中二元酸和硼酸对润滑脂在摩擦副表面润滑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具有正弦曲面凸峰的粗糙面边界润滑系统模型,以及光滑壁面的反应力场边界润滑系统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12-羟基硬脂酸/壬二酸润滑脂体系(... 目的研究稠化剂组分中二元酸和硼酸对润滑脂在摩擦副表面润滑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具有正弦曲面凸峰的粗糙面边界润滑系统模型,以及光滑壁面的反应力场边界润滑系统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12-羟基硬脂酸/壬二酸润滑脂体系(A润滑脂)、12-羟基硬脂酸/十二烷二酸润滑脂体系(B润滑脂)和12-羟基硬脂酸/壬二酸/硼酸润滑脂体系(C润滑脂)的承载能力、抗剪切能力、摩擦性能,并对C润滑脂进行成键和摩擦化学反应膜分析。结合润滑脂的微摩擦磨损试验,揭示二元酸链长和硼酸对润滑脂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加压阶段,随着压力的增加,润滑脂密度增大,且分层现象越明显。当压力Pz=50MPa时,组分中含硼酸的C润滑脂在各处的密度均较小,表现出最佳的承载能力。在剪切过程中,C润滑脂始终将2个粗糙峰隔开,油膜不破裂,承载能力最高;含长链二元酸的B润滑脂和含硼酸的C润滑脂的最大应力相较于A润滑脂,分别降低了27.1%、57.1%。同时,C润滑脂的摩擦因数相对稳定,在0.075~0.095范围内波动,其均值为0.090,相较于B润滑脂和A润滑脂,分别降低了16.7%、22.2%,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结果表明,在稠化剂组分中添加硼酸后,润滑脂的理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摩擦因数及均值分别为0.085~0.095和0.091,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结论相较于稠化剂中含短链二元酸的润滑脂,含长链二元酸的润滑脂表现出较好的抗剪切能力和摩擦性能。在稠化剂中添加硼酸后,稠化剂的结构得到强化,润滑脂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这是因为在硼酸的作用下,润滑脂中的锂皂和硼酸基团不仅形成了配位键,而且能在固体壁面上形成摩擦反应膜,显著提高了润滑脂的物理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反应膜 稠化剂组分 摩擦性能 润滑脂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
作者 苏毓民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的深层次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及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的深层次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及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就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了几点建议。[J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化改性纤维素复合气凝胶吸附还原Ag(Ⅰ)的研究
3
作者 刘以凡 林昱灵 +5 位作者 陈颖 黄靖文 吕源财 林春香 叶晓霞 刘明华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7,共10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引入橡椀单宁,制备单宁-纤维素复合气凝胶(VTCA),再通过酯化反应在VTCA结构上引入巯基,制备巯基化改性纤维素复合气凝胶(TVTCA),分析吸附还原Ag(Ⅰ)前后TVTCA的理化性质变化,考察其对水体中Ag(Ⅰ)的吸附还...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交联反应引入橡椀单宁,制备单宁-纤维素复合气凝胶(VTCA),再通过酯化反应在VTCA结构上引入巯基,制备巯基化改性纤维素复合气凝胶(TVTCA),分析吸附还原Ag(Ⅰ)前后TVTCA的理化性质变化,考察其对水体中Ag(Ⅰ)的吸附还原效果,并探讨吸附还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吸附还原Ag(Ⅰ)后,TVTCA的孔隙结构坍塌,巯基和酚羟基与Ag(Ⅰ)发生了吸附还原作用;在pH值=5的最佳吸附条件下,TVTCA对Ag(Ⅰ)的平衡吸附量达111.67 mg/g;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水体中共存离子的影响分析表明,引入巯基后,TVTCA的吸附选择性增强;TVTCA对Ag(Ⅰ)的吸附还原是静电吸引、螯合作用和还原反应的协同效果,其通过静电吸引及巯基和酚羟基的螯合作用将Ag(Ⅰ)吸附并固定至纤维素基气凝胶表面,通过单宁酚羟基将85.79%的Ag(Ⅰ)还原为Ag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气凝胶 巯基化改性 吸附还原 纤维素 Ag(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D3-5柱样化石硅藻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
作者 陈敏 林燕婷 +4 位作者 王凤 李云海 刘璇 李家玉 黄清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51,共15页
为重建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的古海洋环境演变历史,本文对南极半岛鲍威尔海盆D3-5柱样的硅藻进行了分析,D3-5柱样的156个样品中共鉴定出硅藻54个种和变种,以海水种和冷水种为主。通过硅藻分析,将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的海洋环境变... 为重建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的古海洋环境演变历史,本文对南极半岛鲍威尔海盆D3-5柱样的硅藻进行了分析,D3-5柱样的156个样品中共鉴定出硅藻54个种和变种,以海水种和冷水种为主。通过硅藻分析,将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的海洋环境变化划分如下:58.6~72.5 ka BP期间,硅藻以冷水种和海冰种为主,并出现沿岸种,推测因南极冰盖增长,鲍威尔海盆受极地冷水团控制,气候出现明显冷-暖交替,而且海平面较低,站位水深较浅;40.7~58.6 ka BP期间,出现明显气候冷-暖转变,海洋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变得不稳定,由于海冰融化、温盐循环加强和冰筏碎屑事件的频发导致硅藻种类、丰度骤减;26.2~40.7 ka BP期间,硅藻种类明显增加,出现海冰种,冷水种增加,推测处于末次冰盛期的冰盖增长前期,中纬度暖水团在南极海区的影响范围向南扩大,冷、暖水团强烈混合,驱动温盐循环;26.2 ka BP至今,硅藻丰度增加,极地冷、暖水团混合的指示种Fragilariopsis oceanica指示研究区的表层与底层水体混合增强,海冰覆盖面积持续增大,威德尔环流势力增强,中纬度暖水势力减弱。总体来说,自晚更新世以来鲍威尔海盆经历了冷期(南极冰盖发育)-暖期-冷期(末次冰盛期)的阶段转变,而在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s 3,MIS 3)中存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冰筏碎屑事件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鲍威尔海盆 沉积柱样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与AGV联合利用再生能源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5
作者 朱光宇 贾唯鸿 李德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着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设备利用率,针对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混合流水车间,建立机器与自动导引车(AGV)联合利用再生能源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HFSP-MA-RE)数学模型。为求解该模型,提出基于提前... 中国的制造业正经历着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设备利用率,针对考虑可再生能源的混合流水车间,建立机器与自动导引车(AGV)联合利用再生能源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HFSP-MA-RE)数学模型。为求解该模型,提出基于提前调度的机器与AGV联合调度策略、能源分配策略,在考虑AGV路径优化和充电约束的情况下,实现对最大完工时间、碳排放量、总能耗和AGV利用率4个目标的优化。采用基于正向灰靶模型的多目标最佳觅食算法(PPGT_OFA)求解该问题。通过24个测试实例及1个工程应用,将所提算法与5个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实验,验证了HFSP-MA-RE模型及PPGT_OFA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水车间调度 可再生能源 多目标优化 A~*算法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耦合工艺处理含抗生素制药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瀚洋 赵颖 +5 位作者 康得军 龚斌 薛浩天 李庆旭 郭文珊 黄鹤乔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8,共11页
制药废水具有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及化学需氧量高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其中的抗生素由于使用量大导致向环境中持续排放,并表现出“伪持久性”滞留的特点,难以从水体中彻底去除。为了实现制药废水的高效处理,分析了制药废... 制药废水具有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及化学需氧量高等特点,一直是废水处理中的难题。其中的抗生素由于使用量大导致向环境中持续排放,并表现出“伪持久性”滞留的特点,难以从水体中彻底去除。为了实现制药废水的高效处理,分析了制药废水的水质特性以及其中抗生素去除的难点,系统阐述了生物炭的基本特性及其强化污染物去除的原理,总结了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在去除抗生素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并综述了生物炭耦合工艺提升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生物炭材料的多孔结构、带表面电荷及丰富的特殊表面官能团等特性使其具有良好吸附抗生素的能力,通过与常规污水处理工艺相结合可显著提高对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如生物炭的引入强化了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及高级氧化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工艺物耗和能耗等。建议进一步开展生物炭制备过程与成炭特性的相关性研究,加强生物炭耦合工艺去除污染物机理的探究,推广其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推动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耦合 抗生素 生物炭吸附 生物炭催化氧化 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副产石膏制备α型半水石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涌钢 张子龙 +5 位作者 李泽皓 李泽佑 谷音 薛葵 王佳亮 黄伟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5-1519,共15页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的排放量激增,目前其以堆积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大规模消纳工业副产石膏迫在眉睫。石膏物相中,α型半水石膏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的排放量激增,目前其以堆积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大规模消纳工业副产石膏迫在眉睫。石膏物相中,α型半水石膏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α型半水石膏,实现石膏的高附加值利用,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中,工业副产石膏的预处理方式、α型半水石膏的制备方法及其晶型调控,是制备α型半水石膏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针对国内外α型半水石膏的工业化来源及其制备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综述:归纳了物理法及化学法等预处理方式对工业副产石膏净化与提纯的影响;讨论了α型半水石膏的结晶机理,对比分析与评估了不同的制备方法;梳理了搅拌、球磨等晶型调控方法,重点分析了转晶剂对α型半水石膏晶型的影响,并指出其转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副产石膏 Α型半水石膏 预处理 制备方法 晶型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皮生物炭对水中多种药物分子的吸附性能与机制
8
作者 陈瀚洋 赵颖 +6 位作者 黄鹤乔 黎语葭 郭文珊 康得军 龚斌 薛浩天 李庆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9-1260,共12页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带来抗药性威胁,开发高效的抗生素去除技术已成为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采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生物质炭对抗生素进行吸附,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西瓜皮含有丰富的氮、氧基团,由其制备的生物炭具备高效吸...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带来抗药性威胁,开发高效的抗生素去除技术已成为环境治理的关键挑战,采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生物质炭对抗生素进行吸附,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解决方案。西瓜皮含有丰富的氮、氧基团,由其制备的生物炭具备高效吸附抗生素等药物分子的能力。以西瓜皮为原料,通过热解制备西瓜皮生物炭(WBC),并对其进行物化性能表征;研究pH对WBC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在单独吸附(4种典型抗生素)和共存吸附(4种典型抗生素、2种抗精神病药物)体系下,系统研究WBC对多种药物分子的吸附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pH对WBC吸附抗生素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单独吸附体系中,WBC对依诺沙星(ENO)的吸附量最高,理论最大吸附量达64.73mg/g;在共吸附体系中,WBC对不同药物的吸附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药物分子物化性质不同,影响了生物炭与其发生的吸附行为。氯氮平(CLZ)在共吸附体系中表现出竞争吸附优势,吸附模式结合了单层和多层吸附,甲氧苄啶(TMP)的吸附模式与单独吸附体系相异,这是由于CLZ通过疏水作用被WBC吸附,在共吸附过程中有明显吸附优势,而TMP的吸附位点被抢占,在共吸附体系中其吸附模式由单一吸附体系的多层吸附变为单层吸附。另外,WBC在共吸附体系中对药物的吸附容量普遍低于单独吸附体系,这是由于药物竞争WBC上活性位点所致。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氢键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是主要吸附驱动力,同时受到静电相互作用、疏水作用的综合影响。本研究揭示了WBC的各种吸附机制在多种药物共吸附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弱关系,为复杂抗生素污染治理及生物炭材料定向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西瓜皮 生物炭 竞争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电混合仿生机械臂运动建模及参数辨识
9
作者 赵明阳 谢银辉 +2 位作者 杨进兴 张东东 李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0,共6页
为了更好映射人体动作,同时在减轻机械臂自重的基础上提升负载能力,基于人体上肢的肌肉运动机理与骨骼特性,设计一种七自由度气电混合拮抗式仿生机械手臂,采用气动肌腱和伺服关节电机作为驱动源,利用运动学分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为了更好映射人体动作,同时在减轻机械臂自重的基础上提升负载能力,基于人体上肢的肌肉运动机理与骨骼特性,设计一种七自由度气电混合拮抗式仿生机械手臂,采用气动肌腱和伺服关节电机作为驱动源,利用运动学分析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和关节角度,规划卧推动作运动轨迹,蒙特卡罗法仿真工作空间。搭建气动肌腱性能测试平台,对气动肌腱的拉力、收缩率、气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测试,采用多项式回归拟合模型选择算法进行曲面拟合,建立三种型号的气动肌腱数学模型。通过仿生机械臂利用PID控制器对回归模型验证,腕部和肘部稳定响应角度精度≤±1.0°,臂长1.08 m,臂重≤18 kg。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拟合气动肌腱的非线性关系,拟合优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机械臂 气动肌腱 多项式回归拟合 模型选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相位相关与聚类思想的Micro-LED芯片显微图像拼接
10
作者 林坚普 王廷雨 +6 位作者 蔡苾芃 张建豪 梅婷 林珊玲 林志贤 乐建避 吴朝兴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1-652,共12页
针对现有Micro-LED芯片的显微图像由于存在大量相似且整齐排列的LED而导致算法拼接速度慢及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思想的Micro-LED芯片显微图像拼接方法。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随后使用自适应面积... 针对现有Micro-LED芯片的显微图像由于存在大量相似且整齐排列的LED而导致算法拼接速度慢及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思想的Micro-LED芯片显微图像拼接方法。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随后使用自适应面积拓展相位相关算法对相邻两幅图像的重叠区域进行峰值计算以求得初步配准的偏移量,接着使用图像分块联合差异值哈希算法的优化配准策略得到优化后的偏移量,最后引入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对可能存在的错误偏移量进行自动筛出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平均耗时为64 ms,满足拼接实时性的需求,拼接正确率达到99.4%,配准精度控制在1个pixel之内,融合处理后在主观上可以达到完美的拼接效果,为错误偏移量导致的整体错位问题也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算法有效解决了晶圆级Micro-LED芯片检测中显微图像拼接的关键环节,并可推广应用于具有重复特征且高精度要求的其他机器视觉自动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拼接 Micro-LED芯片显微图像 相位相关 差异值哈希 聚类思想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强化的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中氮的去除
11
作者 李红霞 王浩 +2 位作者 刘乐冕 郭毅松 陈剑锋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70,I0003,I0004,共12页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 人工湿地是一种简单高效,常用于废水处理的设施,但对含盐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比较了4种植物的耐盐和氮磷去除能力,并筛选了一株耐盐的好氧硝化-反硝化细菌,构建了植物-微生物强化的植生混凝土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高盐废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耐盐能力最高,其次是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毛苕子(Vicia villosa),4种植物耐受的最高盐度分别为30‰、20‰、10‰、10‰。海马齿对15‰及以上盐度废水中氮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莲子草,但两种植物除磷能力相似;筛选分离的好氧硝化-反硝化菌株对25‰和35‰盐度培养基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均在40%左右。最后构建了3种类型人工湿地并进行了4个周期去氮试验。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能力逐渐高于混凝土组,第4周期时细菌强化组的NH^(+)_(4)-N+NO^(-)_(3)-N去除率比混凝土组平均高10.86百分点,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技术在含盐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生混凝土 植物-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ACTR的无锚框实例分割算法
12
作者 梅婷 赵敬伟 +3 位作者 林珊玲 谢子昱 林志贤 郭太良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共13页
针对基于边界框检测的单阶段YOLACT算法缺少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位提取,且两个边界框存在相互重叠而难以区分的问题,基于改进的YOLACTR算法,提出一种无锚框实例分割方法,将掩码生成解耦成特征学习和卷积核学习,利用特征聚合网络生成掩码... 针对基于边界框检测的单阶段YOLACT算法缺少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定位提取,且两个边界框存在相互重叠而难以区分的问题,基于改进的YOLACTR算法,提出一种无锚框实例分割方法,将掩码生成解耦成特征学习和卷积核学习,利用特征聚合网络生成掩码特征,将位置信息添加到特征图,采用多层Transformer和双向注意力来获得动态卷积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MS COCO公共数据集的掩码精度(AP)达到35.2%,相对于YOLACT算法,掩码精度提升25.7%,小目标检测精度提升37.1%,中等目标检测精度提升25.8%,大目标检测精度提升21.9%。相较YOLACT、Mask R-CNN、SOLO等方法,所提算法在分割精度和边缘细节保留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特别在重叠物体的分割和小目标检测中表现更为出色,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在实例边界重叠区域的错误分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ACT 无锚框实例分割 动态卷积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光学卫星图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区域提取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赛月 方立 +1 位作者 李辰德 杨铭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 在光学卫星影像中,表碛覆盖型冰川的光谱和山地、岩石极为相近,导致冰川与周围地形难以有效区分,使得冰川的自动化分割变得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学卫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双输入图像语义分割网络(DENet)。该网络采用双编码框架,结合多尺度特征提取和注意力机制,通过整合来自不同数据的特征信息,获取DEM地貌参数,以解决表碛覆盖型冰川中同谱异物导致的源头区域误分割问题。首先通过多尺度可分离卷积注意力模块和多核注意力池化模块对卫星图像和DEM分别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获取到的2个特征图进行融合。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可用于捕捉和融合冰川图像的多个尺度信息,以产生更丰富和全面的特征表示。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可以对每个通道和空间位置分配不同的权重,关注不同尺度上的特定区域,使模型能够聚焦于更重要的信息,减少多余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平均交并比(IoU)达到94.6%,比U-Net、DeepLabv3+网络分别提高4.53和3.38百分点,其能提升山地冰川区域的分割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双编码 表碛 语义分割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联合空间和码索引调制通信系统
14
作者 陈平平 张云馨 杜伟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传统的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空间调制(RIS-SM)通信系统利用接收天线的索引来传输额外的信息比特,因此该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是以增加接收机天线数为代价。为了提高RIS-SM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能量效率,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 传统的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空间调制(RIS-SM)通信系统利用接收天线的索引来传输额外的信息比特,因此该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是以增加接收机天线数为代价。为了提高RIS-SM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能量效率,该文提出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联合空间和码索引调制(RIS-JSCIM)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多元正交幅度调制(M-QAM)符号、空域的接收天线索引和码索引传输信息比特。天线索引和码索引传输的信息比特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RIS-JSCIM系统能够获得良好的能量效率。该文对比了RIS-JSCIM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能量效率、系统复杂度和误码率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提RIS-JSCIM系统以增加一定复杂度为代价,能够获得相比于其他系统更优异的能量效率和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码索引调制 空间调制 扩频 多元正交振幅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Pose的疲劳驾驶检测
15
作者 蔡忠祺 林珊玲 +3 位作者 林坚普 吕珊红 林志贤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9,共13页
针对目前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存在检测过程复杂、参数多、精度低、运行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Pose的轻量级模型。该模型优化了YOLOv8n-Pose的结构。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Ghost卷积减少模型参数量和不必要的卷积... 针对目前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存在检测过程复杂、参数多、精度低、运行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Pose的轻量级模型。该模型优化了YOLOv8n-Pose的结构。首先,在模型主干网络中,引入Ghost卷积减少模型参数量和不必要的卷积计算。其次,引入Slim-neck融合主干网络提取的不同尺寸特征,加速网络预测计算。同时在颈部网络添加遮挡感知注意力模块(SEAM),强调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并弱化背景,改善关键点定位效果。最后,在检测头部分提出一种GNSC-Head结构,引入共享卷积,并将传统卷积的BN层优化成更稳定的GN层,有效节省模型的参数空间和计算资源。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YOLOv8n-Pose相较于原始算法,mAP@0.5提高了0.9%,参数量和计算量各减少了50%,同时FPS提高了8%,最终的疲劳驾驶识别率达到93.5%。经验证,本文算法在轻量化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并且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状态,为车辆边缘设备的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8n-Pose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
16
作者 刘珂 林珊玲 +4 位作者 师欣雨 林坚普 吕珊红 林志贤 郭太良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6,共11页
针对野生动物数据集样本量小、目标尺度多变所导致的野生动物检测困难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MS-FSWD)算法。首先,通过多尺度上下文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的野生动物的感知能力,... 针对野生动物数据集样本量小、目标尺度多变所导致的野生动物检测困难以及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上下文提取的小样本野生动物检测(MS-FSWD)算法。首先,通过多尺度上下文提取模块增强模型对不同尺度的野生动物的感知能力,提高检测性能;其次,引入Res2Net作为原型校准模块的强分类网络对分类器输出的分类分数进行校正;然后,在RPN中加入置换注意力机制,增强目标区域的特征图,弱化背景信息;最后,将平衡L1损失作为定位损失函数,提升目标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DeFRCN算法,MS-FSWD在小样本野生动物数据集FSWA上,1-shot和3-shot检测任务中新类AP50分别提升了9.9%和6.6%;在公共数据集PASCAL VOC上,MS-FSWD最高提升了12.6%。与VFA算法相比,在PASCAL VOC数据集Novel Set 3的10-shot任务中,新类AP50提升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目标检测 野生动物检测 迁移学习 多尺度上下文提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多元醇催化转化制备二醇
17
作者 宋顺明 张敬雯 +3 位作者 张良清 邱佳容 陈剑锋 曾宪海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52,共25页
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等)在化工、医疗、生物以及农业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二元醇主要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制备,但是化石资源有限的储量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绿色的二... 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等)在化工、医疗、生物以及农业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二元醇主要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制备,但是化石资源有限的储量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绿色的二元醇生产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资源是自然界中唯一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以生物质基多元醇为原料制备二元醇有望克服化石资源的短缺并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基多元醇(甘油、赤藓糖醇、木糖醇和山梨醇)催化转化制备二醇催化剂的最新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多元醇催化氢解制备二醇的催化类型(外源氢体系和原位氢源体系)、催化效率、反应溶剂、反应途径、催化机制和催化稳定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物质基多元醇高效催化转化为二元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二醇 催化剂 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空间变换的电润湿电子纸色彩校正
18
作者 毛文杰 林珊玲 +5 位作者 林坚普 梅婷 王廷雨 蔡苾芃 张建豪 林志贤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共13页
电润湿电子纸采用减色混色系统进行色彩显示,色域较小,容易发生色彩失真,且依赖环境光的漫反射,亮度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电润湿的色彩空间转换和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该算法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并使用C... 电润湿电子纸采用减色混色系统进行色彩显示,色域较小,容易发生色彩失真,且依赖环境光的漫反射,亮度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彩色电润湿的色彩空间转换和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该算法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并使用CLAHE对饱和度进行均匀分布处理,改善色彩表现。亮度通道通过引导滤波和改进的Retinex算法进行增强,保留细节与边缘信息,使电润湿电子纸在相同光照下依旧保持真实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PSNR、SSIM、FSIM和FSIMc上分别提高了19%、10.8%、19.19%和19.54%,显著优化电润湿电子纸的显示效果,为其市场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电润湿电子纸 色彩空间变换 图像增强 直方图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对UWB/IMU组合定位的研究
19
作者 姚露 聂晓根 +1 位作者 黄汉阳 赵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为提高UWB定位技术在复杂环境工作时的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的UWB/IMU信息融合方法。分别利用UWB定位技术和IMU惯性测量技术解算出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采用UKF算法对位置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的最终位置信息,... 为提高UWB定位技术在复杂环境工作时的定位精度,提出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的UWB/IMU信息融合方法。分别利用UWB定位技术和IMU惯性测量技术解算出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采用UKF算法对位置信息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机器人的最终位置信息,分别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和构建的实验平台进行仿真和试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UWB定位误差在±1 m之间且波动较大,而UWB/IMU融合定位的误差在±0.25 m以内,基本稳定在±0.2 m;根据实验,在动态定位过程中,采用基于UKF算法的组合定位方法得到的数据误差稳定在4~8 cm之间,而仅采用UWB定位得到的数据误差波动较大,最大达到17 cm,表明采用组合定位的数据误差较小,可以达到厘米级精度,数据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信息融合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婆罗洲沙巴地区三叠纪岩浆岩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20
作者 董晓颖 张爱梅 +3 位作者 马莉燕 蔡建 黄清 陈敏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17,I0017-I0020,共25页
由于北婆罗洲沙巴地区缺乏高精度的年代学和系统的构造分析,导致整个婆罗洲的构造演化及古地理关系不明朗。本文选择北婆罗洲沙巴东部地区二长岩和辉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二长... 由于北婆罗洲沙巴地区缺乏高精度的年代学和系统的构造分析,导致整个婆罗洲的构造演化及古地理关系不明朗。本文选择北婆罗洲沙巴东部地区二长岩和辉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二长岩形成于中三叠世(239.8~234.8 Ma),辉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7.2±2.5 Ma)。二长岩具有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如高Mg^(#)(56~59)、高Al_(2)O_(3)、高Sr/Y和La/Yb值、低Y和Yb含量,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以及具有亏损的Nd-Hf同位素组成(全岩ε_(Nd)(t)=6.5~7.2,锆石εHf(t)=11.0~16.5);辉长岩有N-MORB和E-MORB两种类型,均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和Nd同位素组成(ε_(Nd)(t)=6.7~8.7)。综合分析表明,二长岩是由俯冲洋壳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上覆地幔橄榄岩发生相互作用,并经历一定量的橄榄石和辉石分离结晶后形成的产物;N-MORB型辉长岩是由受俯冲洋壳释放流体交代的亏损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后,经历一定量的橄榄石和辉石分离结晶形成的产物;E-MORB型辉长岩是由大洋海山或洋岛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N-MORB型辉长岩母岩浆发生混合,并经历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形成。结合区域上岩石组合特征(如高镁安山质岩石、埃达克岩以及E-MORB型辉长岩),沙巴东部的三叠纪岩浆岩应是大陆岛弧岩浆作用的产物。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在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岛、越南东南部、菲律宾各岛屿以及我国南沙群岛和婆罗洲都出现了三叠纪大陆弧岩浆岩,说明在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作用下形成了一个巨型的东南亚活动大陆边缘,而整个婆罗洲是该活动大陆边缘岛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婆罗洲 三叠纪 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