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框架核酸的高灵敏多元生物分析
1
作者
闫庆龙
夏凯
+2 位作者
冯世伦
彭红珍
王丽华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7-1740,共14页
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多标志物高通量检测提出了新的需求,构建可精准分配的多元检测体系是核心。框架核酸(FNAs)具有高度可编程的结构和功能可扩展性,是构建新型精准生物分析平台的理想材料。FNAs可实现对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
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多标志物高通量检测提出了新的需求,构建可精准分配的多元检测体系是核心。框架核酸(FNAs)具有高度可编程的结构和功能可扩展性,是构建新型精准生物分析平台的理想材料。FNAs可实现对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蛋白质及代谢产物等多类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具备优越的特异性与信号放大能力,尤其适用于多靶协同识别。结合微流控芯片与便携式检测设备,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通量及灵敏度,推动其在疾病早筛、个体化干预及基层诊疗等临床场景中的应用转化。该文系统综述了FNAs在多元生物分析中识别单元、传感界面、空间调控、信号放大、硬件集成与信号收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典型应用,旨在为多标志物检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酸(FNAs)
多标志物检测
微流控芯片
便携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纳米气泡表征及其抑制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樊凯
王方正
+4 位作者
管楠
周国清
周俊伟
王兴亚
胡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7-3205,共9页
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膜性能检测设备联合,设计了一种微纳米气泡(MNBs)抑制膜污染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通入MNBs前后,MNBs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渗透、过滤和抗污染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NBs的通入使得PVDF膜的通量衰减速率降低...
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膜性能检测设备联合,设计了一种微纳米气泡(MNBs)抑制膜污染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通入MNBs前后,MNBs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渗透、过滤和抗污染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NBs的通入使得PVDF膜的通量衰减速率降低约63.4%,截留率也提升了约21.3%.通过分析污染前后的膜表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可得,MNBs能有效抑制污染物滤饼层的形成和对膜孔的堵塞,有效抑制了污染物对膜的直接粘附.纳米颗粒追踪(NTA)的结果显示,通入MNBs后污染物颗粒粒径增大,这可能是MNBs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使得污染物在MNBs表面聚集所导致.因此,MNBs抑制膜污染的机理在于,MNBs表面吸附聚集污染物,导致粒径增大,并以“汽桥”(gas-bridge)形式隔绝污染物与膜表面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膜分离
抗污染
形貌表征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银染高尔基染色法用于神经元完整结构成像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峰
蔡小青
+3 位作者
汤乔伟
诸颖
王丽华
胡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6,共10页
高尔基染色是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可视化的经典方法,目前仍被广泛用于神经元形态可视化。银高尔基染色目前存在易产生黑色沉淀、染色神经元形态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对重铬酸钾(K_(2)Cr_(2)O_(7))和硝酸银(AgNO_(3))如何影响银染高尔基染...
高尔基染色是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可视化的经典方法,目前仍被广泛用于神经元形态可视化。银高尔基染色目前存在易产生黑色沉淀、染色神经元形态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对重铬酸钾(K_(2)Cr_(2)O_(7))和硝酸银(AgNO_(3))如何影响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染色液组成成分重铬酸钾、硝酸银质量浓度变化和组分的不同作用方式,实现了对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的优化。结果表明,35 mg/mL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和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液染色效果要明显优于20 mg/mL K_(2)Cr_(2)O_(7)单独染色效果,在K_(2)Cr_(2)O_(7)的质量浓度优化过程中,80 mg/mL K_(2)Cr_(2)O_(7)的染色效果最佳,35 mg/mL PFA与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溶液和80 mg/mL K_(2)Cr_(2)O_(7)最佳染色时长比为3∶1,染色过程中AgNO_(3)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 mg/mL,在最终的染色液组成成分以及作用方式中40 mg/mL PFA固定2 d、35 mg/mL PFA和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溶液处理3 d、80 mg/mL K_(2)Cr_(2)O_(7)处理1 d和10 mg/mL AgNO_(3)处理5 d对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的可视化具有最佳效果。优化后的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可实现对神经元的完整形态结构染色,同时在染色过程也将产生更少的成像杂质沉淀噪点。该工作将提供一种新的高尔基改良染色方法,实现神经元完整形态结构的染色,有望为研究脑神经元结构变化与脑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
硝酸银
神经元形态
银染高尔基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框架核酸的高灵敏多元生物分析
1
作者
闫庆龙
夏凯
冯世伦
彭红珍
王丽华
机构
祥符实验室
嘉兴市生物半导体重点
实验室
(A)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器技术联合国家重点
实验室
上海大学理学院材料生物学研究所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纳米转化医学中心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7-1740,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3208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305400)
祥符实验室开放项目(XF012022E0100)。
文摘
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多标志物高通量检测提出了新的需求,构建可精准分配的多元检测体系是核心。框架核酸(FNAs)具有高度可编程的结构和功能可扩展性,是构建新型精准生物分析平台的理想材料。FNAs可实现对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蛋白质及代谢产物等多类标志物的高灵敏检测,具备优越的特异性与信号放大能力,尤其适用于多靶协同识别。结合微流控芯片与便携式检测设备,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通量及灵敏度,推动其在疾病早筛、个体化干预及基层诊疗等临床场景中的应用转化。该文系统综述了FNAs在多元生物分析中识别单元、传感界面、空间调控、信号放大、硬件集成与信号收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典型应用,旨在为多标志物检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路径。
关键词
框架核酸(FNAs)
多标志物检测
微流控芯片
便携式检测
Keywords
framework nucleic acids
multiplexed biomarker detection
microfluidic chip
portable detection device
分类号
O629.74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纳米气泡表征及其抑制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樊凯
王方正
管楠
周国清
周俊伟
王兴亚
胡钧
机构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海大学
祥符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97-320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104469)
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ASKL-IPT2002)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B2022NSCQ-MSX0407)
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GZ222018)。
文摘
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膜性能检测设备联合,设计了一种微纳米气泡(MNBs)抑制膜污染的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通入MNBs前后,MNBs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渗透、过滤和抗污染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MNBs的通入使得PVDF膜的通量衰减速率降低约63.4%,截留率也提升了约21.3%.通过分析污染前后的膜表面微观形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片可得,MNBs能有效抑制污染物滤饼层的形成和对膜孔的堵塞,有效抑制了污染物对膜的直接粘附.纳米颗粒追踪(NTA)的结果显示,通入MNBs后污染物颗粒粒径增大,这可能是MNBs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使得污染物在MNBs表面聚集所导致.因此,MNBs抑制膜污染的机理在于,MNBs表面吸附聚集污染物,导致粒径增大,并以“汽桥”(gas-bridge)形式隔绝污染物与膜表面相互作用.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膜分离
抗污染
形貌表征
机理
Keywords
micro-/nanobubbles
membrane separation
antifouling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染高尔基染色法用于神经元完整结构成像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峰
蔡小青
汤乔伟
诸颖
王丽华
胡钧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祥符实验室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s.2021YFA1200904,2022YFA1603600)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项目(No.22JC1401203)。
文摘
高尔基染色是神经元树突和树突棘可视化的经典方法,目前仍被广泛用于神经元形态可视化。银高尔基染色目前存在易产生黑色沉淀、染色神经元形态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对重铬酸钾(K_(2)Cr_(2)O_(7))和硝酸银(AgNO_(3))如何影响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染色液组成成分重铬酸钾、硝酸银质量浓度变化和组分的不同作用方式,实现了对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的优化。结果表明,35 mg/mL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和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液染色效果要明显优于20 mg/mL K_(2)Cr_(2)O_(7)单独染色效果,在K_(2)Cr_(2)O_(7)的质量浓度优化过程中,80 mg/mL K_(2)Cr_(2)O_(7)的染色效果最佳,35 mg/mL PFA与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溶液和80 mg/mL K_(2)Cr_(2)O_(7)最佳染色时长比为3∶1,染色过程中AgNO_(3)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0 mg/mL,在最终的染色液组成成分以及作用方式中40 mg/mL PFA固定2 d、35 mg/mL PFA和20 mg/mL K_(2)Cr_(2)O_(7)混合溶液处理3 d、80 mg/mL K_(2)Cr_(2)O_(7)处理1 d和10 mg/mL AgNO_(3)处理5 d对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的可视化具有最佳效果。优化后的银染高尔基染色方法可实现对神经元的完整形态结构染色,同时在染色过程也将产生更少的成像杂质沉淀噪点。该工作将提供一种新的高尔基改良染色方法,实现神经元完整形态结构的染色,有望为研究脑神经元结构变化与脑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染色方法。
关键词
重铬酸钾
硝酸银
神经元形态
银染高尔基染色
Keywords
Potassium dichromate
Silver nitrate
Neuronal morphology
Silver Golgi staining
分类号
O61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框架核酸的高灵敏多元生物分析
闫庆龙
夏凯
冯世伦
彭红珍
王丽华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纳米气泡表征及其抑制膜污染研究
樊凯
王方正
管楠
周国清
周俊伟
王兴亚
胡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银染高尔基染色法用于神经元完整结构成像
周峰
蔡小青
汤乔伟
诸颖
王丽华
胡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