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变化及其与发育商的关系
1
作者 徐新杰 蔡小娥 +3 位作者 孟凡超 龙波 尤欣 张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的差异,并探究孤独症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共招募29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30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GDS)评估儿童发育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缬氨酸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病例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其发育商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孤独症组血浆缬氨酸水平显著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DS量表因子得分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孤独症组儿童血浆缬氨酸水平与GDS量表中的精细运动评分(r=0.441,P<0.05)和个人-社交评分(r=0.437,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评分无显著相关(P>0.05)。根据CARS量表评分标准,将孤独症组儿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个亚组,在亚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重度孤独症儿童在GDS量表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以及个人-社交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轻中度孤独症儿童(P<0.05),而两个亚组之间在GDS量表大运动评分及血浆缬氨酸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血浆中缬氨酸水平偏低,且与其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交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缬氨酸 发育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瑛 韩济生 王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癌症痛是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 ,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甚少。近年出现的小鼠股骨、跟骨、肱骨和大鼠胫骨癌症痛模型 ,极大地推动了癌症痛的基础研究。初步研究表明 ,癌症痛有其独特的神... 癌症痛是影响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 ,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 ,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甚少。近年出现的小鼠股骨、跟骨、肱骨和大鼠胫骨癌症痛模型 ,极大地推动了癌症痛的基础研究。初步研究表明 ,癌症痛有其独特的神经化学机制 ,骨质破坏、外周敏化、中枢敏化及神经侵蚀都参与了癌症痛的产生。本文综述了癌症痛动物模型、癌症痛的产生机制及其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痛 癌症病人 生活质量 神经生物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宫腔镜术后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雨利 汪京萍 +1 位作者 张嵘 白文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在妇科宫腔镜术后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依随机对照表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手术后... 目的:观察在妇科宫腔镜术后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依随机对照表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手术后立即使用HANS刺激患者内关-外关、劳宫-合谷穴,30 min;对照组不加电刺激。术后即刻、30 min及1 h使用疼痛视觉模拟尺(VAS)评价患者疼痛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30 min及术后1 h,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能有效降低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妇科宫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恶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注射ZD7288对神经病理痛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涂会引 姜玉秋 +6 位作者 刘风雨 邢国刚 石玉顺 李潭 姚磊 韩济生 万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8-233,共6页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i.t.)ZD7288对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L5/L6脊神经紧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痛模型,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给药。结果:ZD7288 30 g明显升高50%缩足阈值(P<0.05),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而更低剂量...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i.t.)ZD7288对模型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L5/L6脊神经紧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痛模型,通过蛛网膜下腔插管给药。结果:ZD7288 30 g明显升高50%缩足阈值(P<0.05),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而更低剂量的15μg和7.5μg的镇痛效果不明显。在神经损伤后的5 d和14 d给予ZD7288,其镇痛效果明显好于损伤后第28 d给药(P<0.05)。这三个剂量的ZD7288并不影响大鼠的运动功能。结论:ZD7288对脊神经结扎大鼠的机械性痛敏有缓解作用,这种作用在结扎后早期比晚期更强。从行为药理学的角度证明脊髓背角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CN)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痛 超激化激活阳离子通道 ZD7288 蛛网膜下腔注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EAM/Calsenilin/KChIP3:神经系统的多功能蛋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瑛 王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3,共5页
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DREAM(downstreamregulatoryelementantagonistmodulator)可结合到基因(包括PPD、Hrk、cfos等)的DRE(downstreamregulatoryelement)位点,抑制基因转录。它是第一个已知的可以直接与DNA结合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Ca2+结... 新近发现的转录因子DREAM(downstreamregulatoryelementantagonistmodulator)可结合到基因(包括PPD、Hrk、cfos等)的DRE(downstreamregulatoryelement)位点,抑制基因转录。它是第一个已知的可以直接与DNA结合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Ca2+结合蛋白,为Ca2+调节基因表达除蛋白激酶/磷酸酶这条主要通路外提供了另一条通路。由于DREAM与另两个研究小组发现的蛋白calsenilin和KChIP3实为同一种物质,所以DREAM具有PS(presenilin)作用蛋白、Kv4通道调节蛋白和转录因子的多重功能特性。本文将就DREAM的分布、功能及其调控、DREAM与疼痛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EAM/Calsenilin/KChlP3 钙离子 基因表达调控 强啡肽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科学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小砚 刘风雨 万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1-732,736,共3页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炉,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教授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教授因先后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共同获奖。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为我们对热觉、冷觉和机械刺激感知形成的理解奠定了...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出炉,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教授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教授因先后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共同获奖。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为我们对热觉、冷觉和机械刺激感知形成的理解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方向[1]。一、温度感受器的发现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触觉感受器 机械刺激 温度感受器 大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云观 李君 冯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410,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NP的诊治仍然存在难点,其病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特定组织包含的全部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为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NP的诊治仍然存在难点,其病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特定组织包含的全部蛋白质进行鉴定分析与定量研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机制、生物标志物、药物治疗靶点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蛋白质组学在NP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基础研究方面,发现NP动物模型在代谢酶类、信号转导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蛋白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在临床研究方面,发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疾病导致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蛋白水平有显著变化。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筛选出特定方向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NP的发病机制、治疗靶点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区-嗅球系统神经元新生与社会行为
8
作者 洪凡凌 张天宇 张嵘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0-383,共4页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元新生有两个区域,即海马齿状回(SGZ)和室管膜下区(SVZ),目前对SGZ区神经元新生的方式与意义研究得较为透彻,然而对SVZ区新生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不明确,有证据表明SVZ新生神经元迁移到嗅球后能发挥与社会行为有关的... 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元新生有两个区域,即海马齿状回(SGZ)和室管膜下区(SVZ),目前对SGZ区神经元新生的方式与意义研究得较为透彻,然而对SVZ区新生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不明确,有证据表明SVZ新生神经元迁移到嗅球后能发挥与社会行为有关的作用。为阐明SVZ神经元新生的功能,本文对SVZ区神经元新生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加以综述,同时探讨了激素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以期对解释社会行为机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神经元新生 社会行为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性行为与子代神经发育的联系
9
作者 兰星雨 李明娟 张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611,共6页
母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高度进化保守的基础社会行为,研究母性行为与子代发育的关联,是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以内侧视前区为中心的母性行为基本神经环路,性激素、催产素、精氨酸后叶加压素等调控因子的作用,从母体基因... 母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高度进化保守的基础社会行为,研究母性行为与子代发育的关联,是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工作的基础。本文介绍了以内侧视前区为中心的母性行为基本神经环路,性激素、催产素、精氨酸后叶加压素等调控因子的作用,从母体基因风险和负面环境经历讨论了异常母性行为的发生,及其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性行为 神经-内分泌 激素 子代发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遗传病概念的中文翻译与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盼辉 许玥 +1 位作者 张永清 王天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3-676,共4页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而国内早期的遗传学教材使用“劣性遗传”来指代遗传病,后引入“Genetic Disease”和“Inherited Disease”等术语作为遗传病的英文翻译。在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病的发生都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部分疾病其实是由后代中新产生的突变所引起。这类遗传病的发生虽然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并不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如果仍然使用“Inherited Disease”或“Hereditary Disease”来翻译是不够准确的。为进一步规范“遗传病”概念的翻译及使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不同英文翻译间的区别,以期为科学、准确地表述遗传病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医学遗传学领域的规范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遗传病 中文翻译 新发突变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WGAN:融合临床指标和WGAN的孤独症个体化脑功能连接网络生成
11
作者 孙海林 严加栋 +2 位作者 张嵘 KENDRICK Keith 蒋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3-826,共14页
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网络作为潜在的脑影像标志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辅助诊疗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FC生成方法大多仅基于脑影像数据,未充分考虑个体的临床指标从而易丢失疾... 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网络作为潜在的脑影像标志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辅助诊疗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FC生成方法大多仅基于脑影像数据,未充分考虑个体的临床指标从而易丢失疾病的特异性信息。而且,ASD作为一种谱系障碍,其临床指标存在显著的个体化差异。因此,仅基于脑影像数据的传统生成模型在生成准确的且能反映个体化临床指标的ASD个体FC的任务上存在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个体化临床指标引导的沃瑟斯坦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linical-indicator-aware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I-WGAN),用于生成孤独症个体化FC网络。该模型引入个体化临床指标引导机制,实现了高精度ASD患者FC网络的生成。基于全世界最大孤独症脑影像公开数据集之一的ABIDE I数据集进行实验,CI-WGAN生成FC与真实FC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SSIM)与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达到19.037、0.236与0.178,相较于其他FC生成模型分别提升了3%、12%与2%。此外基于生成FC和独立临床验证指标的表征相似度分析(Representational similarity analysis,RSA),CI-WGAN生成的FC相较其他模型生成FC最少提高了0.1倍和3.7倍,证明了CI-WGAN生成的FC包含更多的ASD个体特异性信息。本文提出的CI-WGAN模型实现了高质量个体化FC的生成,为ASD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大脑功能连接 生成对抗网络 临床指标引导机制 梯度惩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NS超前镇痛对宫腔镜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雨利 李琛 +2 位作者 汪京萍 张嵘 白文佩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98-601,共4页
目的:观察在妇科宫腔镜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依随机对照表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2组,每组40例。研究组(A组)术前30 mi... 目的:观察在妇科宫腔镜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患者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的影响。方法:接受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计算机生成随机对照表,依随机对照表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2组,每组40例。研究组(A组)术前30 min及术后即刻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患者内关-外关、劳宫-合谷穴30分钟,对照组(B组)术后即刻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患者内关-外关、劳宫-合谷穴30分钟,术后即刻、30 min及1 h使用疼痛量表评价患者疼痛及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即刻及术后30 min,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小时两组间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使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能有效降低妇科宫腔镜术后患者术后1 h内疼痛与恶心、呕吐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妇科宫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因素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综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新杰 张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5-459,共5页
孤独症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男性孤独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者大脑、心理和行为常表现出一定的极端雄性化倾向。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孤独症发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性激素影响孤独症发病可... 孤独症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男性孤独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患者大脑、心理和行为常表现出一定的极端雄性化倾向。本文对性别差异与孤独症发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性激素影响孤独症发病可能机制,希望能够对孤独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孤独症 社交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寿小婧 张嵘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88,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nml disorders,ASD)是一种以讲片发育迟缓、社会交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1]。近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美旧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ASD在男孩中的患病率约为3.74...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nml disorders,ASD)是一种以讲片发育迟缓、社会交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1]。近年来,孤独症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美旧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ASD在男孩中的患病率约为3.74%,在女孩中约为1.47%^[2-3].作为一种儿童期高发疾病,AS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磁共振成像 广泛性发育障碍 结构 社会交往障碍 发育迟缓 刻板行为 调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明星分子TRPV1受体参与慢性疼痛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风雨 万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为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荣获该奖。作为疼痛领域的研究者,我们早在1999年就开始关注David Julius实验室在1...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为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荣获该奖。作为疼痛领域的研究者,我们早在1999年就开始关注David Julius实验室在1997年克隆成功的辣椒素受体(现在统一命名为TRPV1受体)。TRPV1克隆成功以来,本实验室致力于研究TRPV1受体在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主要学术贡献为:(1)率先提出了TRPV1受体在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2)率先提出了TRPV1受体参与内源性甲醛导致慢性癌性疼痛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期待科学家们以此为靶点,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用以治疗慢性疼痛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慢性炎症痛 骨癌痛 甲醛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和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共2页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疼痛医学工作者来说可以认为是一个嘉年华之年。诺贝尔奖授予疼痛有关受体(离子通道)的发现者,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的复兴,针刺治疗疼痛疾病大型临床试验疗效的确认,这几项都是国内外学术成果的佼佼者。
关键词 针刺镇痛原理 离子通道 嘉年华 诺贝尔奖 疼痛 医学工作者 针刺治疗 学术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寿小婧 魏青云 +1 位作者 赵莉娜 张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28-630,633,共4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儿童期高发疾病,由Kanner[1]于1943年首次报道,发病率约为1%[2],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缺陷、行为重复刻板,并伴有广泛的发育障碍。MRI是一种无创性的在体成像技术,随...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儿童期高发疾病,由Kanner[1]于1943年首次报道,发病率约为1%[2],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流障碍、语言交流缺陷、行为重复刻板,并伴有广泛的发育障碍。MRI是一种无创性的在体成像技术,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不仅能够用于观察大脑结构,还能用于研究大脑在功能连接方面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位置细胞对空间信息的处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左艳芳 罗非 崔彩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海马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层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海马内的空间信息输出后,在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内与其它来源的信息进... 海马位置细胞接收各种来源的空间信息后,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海马内形成认知地图或加强联合皮层内细胞集群的突触联系以形成对空间位置的永久记忆。海马内的空间信息输出后,在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内与其它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最终通过运动环路形成目标指向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细胞 海马 位置野 位置线索 认知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与正常儿童的痛阈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晋 宋天佳 +5 位作者 孟凡超 李汉霞 戴玉川 韩松平 张嵘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08-913,共6页
目的:比较孤独症与正常儿童的痛阈差异,并观察两组儿童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差异。方法:应用两种方法测定痛敏感性:(1)对70名孤独症和71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痛阈测试。用钾离子导入测痛设备将探头置于儿童小臂桡侧皮肤... 目的:比较孤独症与正常儿童的痛阈差异,并观察两组儿童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差异。方法:应用两种方法测定痛敏感性:(1)对70名孤独症和71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痛阈测试。用钾离子导入测痛设备将探头置于儿童小臂桡侧皮肤,施加脉冲电流刺激,在儿童出现躲避反应时记录电流强度。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2)用心电监测仪对68名孤独症和64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静脉穿刺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心率连续监测,比较两组儿童心率升高的反应。结果:(1)孤独症男童痛阈高于正常男童(P〈0.05)。5-7岁孤独症男童痛阈显著高于2-4岁孤独症男童(P〈0.05)。(2)孤独症儿童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心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在穿刺前(P〈0.01)、穿刺中(P〈0.001)、穿刺后(P〈0.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与正常男童相比,孤独症男童痛阈偏高,且孤独症儿童对静脉穿刺引起的心率加快反应比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痛觉 痛阈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通过作用于奖赏通路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社交障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娟 张嵘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6期415-419,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广泛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中脑边缘奖赏通路是介导奖赏效应的重要通路,与社交行为有关。催产素是对社交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神经肽,可以通过作用于奖赏通路,改善...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广泛性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缺陷和重复刻板行为。中脑边缘奖赏通路是介导奖赏效应的重要通路,与社交行为有关。催产素是对社交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神经肽,可以通过作用于奖赏通路,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社交行为。催产素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方面与其在伏隔核内与5-羟色胺协同作用引起突触前的长时程抑制,调节社交奖赏有关;另一方面与室旁核投射至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催产素神经元在社交过程中被激活,引发多巴胺系统介导的社交奖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中脑边缘奖赏通路 催产素 社交奖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