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支架与神经干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衣昕 金国华 +4 位作者 田美玲 秦建兵 毛伟峰 黄镇 谭雪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6-510,共5页
为探讨壳聚糖多孔支架与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接种于壳聚糖支架载体上,分为NSCs+支架组和NSCs+支架+NGF组。培养2周后冰冻切片,行Nissl染色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 为探讨壳聚糖多孔支架与神经干细胞(NSCs)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接种于壳聚糖支架载体上,分为NSCs+支架组和NSCs+支架+NGF组。培养2周后冰冻切片,行Nissl染色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免疫组化染色来检测NSCs的分化,并进行MAP-2阳性细胞计数、胞体面积、细胞周长的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支架孔隙率为90%,支架孔径为50~350μm。NSCs可以在壳聚糖支架上存活、迁移并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NSCs+支架+NGF组的MAP-2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NSCs+支架组,且胞体较大,突起较多且长。上述结果提示,壳聚糖支架与N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外源性的NGF能够促进壳聚糖支架中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支架 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生物相容性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影响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志军 董玉林 +4 位作者 郁晓燕 何志贤 胡燕 杨学峰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72,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2周后用genistein和雌激素替代治疗1周。称子宫重量以确定手术是否成功及雌二醇(E2)的治疗是否有效。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b... 本文旨在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切除2周后用genistein和雌激素替代治疗1周。称子宫重量以确定手术是否成功及雌二醇(E2)的治疗是否有效。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对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去卵巢3周后子宫变轻,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增加去卵巢子宫的重量,而genistein替代治疗对去卵巢子宫的重量影响不明显;去卵巢3周后,内侧隔核(MS)和斜角带垂直臂核(VDB)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减少,雌激素和genistein替代治疗后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大鼠MS和VDB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ChAT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本研究结果提示:genistein对去卵巢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而对子宫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雌激素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胆碱能神经元 基底前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神经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丽 王媛媛 +2 位作者 刘海莉 李昭荣 吕海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神经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精确调控,作为调控因子之一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即microRNA的表达在神经发育过程呈现严格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其异常表达会导致神经发育异常。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原始的细胞,其正常的增殖... 神经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精确调控,作为调控因子之一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即microRNA的表达在神经发育过程呈现严格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其异常表达会导致神经发育异常。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原始的细胞,其正常的增殖、分化、迁移是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保证,microRNA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调控作用。不同的microRNA通过影响其靶标mRNA在神经干细胞的表达及功能发挥,进而改变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最终完成对神经系统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球摘除后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敏 卞林翠 +2 位作者 贺利敏 徐金勇 李光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 目的:建立嗅球摘除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内嗅皮质区神经元在1 d、3 d、7 d、14 d四个时间点的变化。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观察大鼠14 d时神经元的变化。与模型组和空白组形成对照,初步探讨茉莉花萃取物通过嗅觉通路对神经元再生作用的可能。方法:嗅球摘除模型建立不同组别,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内嗅皮质神经元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神经元在受损后1 d、3 d、7 d含量逐步下降;14 d含量明显增加,但仍略低于空白组;吸嗅组(模型组+茉莉花萃取物)内嗅皮质区神经元略高于空白组。免疫组化:模型组大鼠内嗅皮质中5-HT和DA在受损后1 d、3 d、7 d表达逐步减弱,14 d时表达增强,但仍弱于空白组;吸嗅组表达高于14 d,但仍弱于空白组。结论:受损神经被激活后,内嗅皮质有显著的神经再生潜力。初步证明茉莉花萃取物能够通过嗅觉通路加速神经元再生,其机制可能与内嗅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嗅皮质 神经元凋亡与再生 茉莉花萃取物 单胺类神经递质 嗅觉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军 董玉林 +3 位作者 胡燕 何志贤 杨学峰 倪衡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取孕18d胎鼠基底前脑神经元,体外有血清培养7d后,随机分为3组:无血清培养液组(control组),genistein+无血清培养液组(G组)、E2+无血清培养液组(E2组)。48... 本文旨在研究染料木素(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取孕18d胎鼠基底前脑神经元,体外有血清培养7d后,随机分为3组:无血清培养液组(control组),genistein+无血清培养液组(G组)、E2+无血清培养液组(E2组)。48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代谢状态;用AChE组化染色以及ChAT和MAP2免疫荧光双重染色,镜下计数AChE阳性和ChAT阳性神经元数,并对两种神经元的细胞面积、第一级突起数及最长突起长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TT法所测的OD值、AChE阳性和ChAT阳性神经元数、细胞面积、第一级突起数及最长突起长度在G组与contro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然而E2组中的上述数值均明显增加。本研究的结果提示: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无类似雌激素样的神经保护和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雌激素 胆碱能神经元 细胞培养 基底前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铬、铜、汞经不同途径神经毒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2 位作者 李光武 吴问全 田杨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84-18388,共5页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 [目的]探讨几种重金属通过不同的通路对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昆明鼠经LashleyⅢH-W水迷宫筛选后,剔除学习记忆差的小鼠,通过慢性滴鼻给药和灌胃的途径,用水迷宫、洞板、自主活动箱测定小鼠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观察小鼠脑部的形态学改变。对通过2种给药途径所造成的神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探讨重金属通过不同通路对机体所造成的毒性差异及其相关机制。[结果]重铬酸钾滴鼻组用药前后洞板探索行为有明显变化(P<0.05),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几组重金属滴鼻给药组前后比较,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所增加,其中重铬酸钾滴鼻组和硫酸铜滴鼻组较为明显,灌胃组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和硫酸铜滴鼻组小鼠上台潜伏期有所增长,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穿台次数减少,游泳速度有所减慢,灌胃组给药后潜伏期反有所缩短;HE染色和同步辐射观察显示,重铬酸钾滴鼻组小鼠海马部位神经元肿胀明显,空泡变性,可见胶质水肿,部分细胞坏死,并可见呈筛状的坏死灶,胞质中一些区域透光增加,灌胃组无明显改变。[结论]这几种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时即可通过嗅觉通路沉积于脑,并能通过嗅觉途径改变小鼠的行为学,灌胃组在此浓度时对小鼠的行为学没有较大的改变,有些金属离子可以作为微量元素参与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不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嗅觉通路 灌胃 同步辐射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1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龚磊 陈京 白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0-392,共3页
FGF21是新近发现的FGF基因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与糖脂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FGF21研究领域,如FGF21的表达;FGF21受体的组成以及FGF21作为药物的治疗前景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的分歧。此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FGF21的生物学功能和药... FGF21是新近发现的FGF基因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与糖脂代谢的调节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FGF21研究领域,如FGF21的表达;FGF21受体的组成以及FGF21作为药物的治疗前景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的分歧。此文中,我们将着重介绍FGF21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从而为该分子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β KLOT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作载体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脑损伤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衣昕 金国华 +2 位作者 田美玲 秦建兵 毛伟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及NGF的应用对大鼠TBI的修复作用。方法:用低温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从鼠胚前脑中分离的NSCs进行扩增,并标记BrdU。Feeney法制备SD大鼠TBI模型,随机分为3组:损伤对照组清创后不做移植;NSCs... 目的:探讨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及NGF的应用对大鼠TBI的修复作用。方法:用低温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多孔支架。将从鼠胚前脑中分离的NSCs进行扩增,并标记BrdU。Feeney法制备SD大鼠TBI模型,随机分为3组:损伤对照组清创后不做移植;NSCs+支架移植组行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NSCS+支架+NGF移植组行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并在其中加入NGF。术后3个月在损伤区或移植区注射BDA追踪剂,行避暗回避和跳台试验。脑切片行Nissl染色、BrdU与NF-200免疫荧光双标及BDA组化染色。结果:两移植组的认知功能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改善,含NGF的移植组改善更加显著。Nissl染色见损伤对照组创伤区形成烧杯状空洞、海马萎缩变形。而两移植组创伤区有移植物填充并与宿主整合,创伤侧海马萎缩变形不明显;两移植组在移植区均可见BrdU与NF-200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含NGF移植组中的双标细胞数量多、胞体大、突起多且长;BDA组化染色显示两移植组移植区内的细胞突起已延伸至宿主脑组织,含NGF的移植组向宿主脑组织延伸的突起较多。结论:大鼠TBI后行壳聚糖作载体的NSCs移植,可以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NSCs可以向神经元分化并与宿主脑组织建立联系,NGF对其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壳聚糖 神经干细胞 移植 神经丝蛋白-200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水林 韩洋 +3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朱建宝 李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NSC)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取E14.5d SD胚鼠腹侧中脑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扩增,经Brdu、Nes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确认为NSC后,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NSC)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方法取E14.5d SD胚鼠腹侧中脑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扩增,经Brdu、Nes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确认为NSC后,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内,分别于10、21、35、60d时检测其旋转行为后分批处死,再行HE、CD4、CD8、酪氨酸羟化酶(TH)和MHC-Ⅱ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移植组10d时,CD4、CD8、、MHC-Ⅱ少量表达,以21d时较为明显,35d时明显减少,60d消失;10d、21d时移植区未见明显TH阳性神经元,35d后数量显著增加。阳性对照组在10d、21d时见少量CD4、CD8、和MHC-Ⅱ阳性细胞,35d时消失,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阴性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CD4、CD8、MHC-Ⅱ阳性细胞。PD模型移植组旋转行为35d时出现改善。结论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脑移植 帕金森病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胚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PD模型鼠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黄镇 沈春升 +3 位作者 金国华 田美玲 秦建兵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为比较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鼠后动物行为的改善和植入细胞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情况,本研究将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NSCs在体外分离、扩增、BrdU标记后,添加或不加白细胞介... 为比较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Parkinson病(PD)模型鼠后动物行为的改善和植入细胞分化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情况,本研究将大鼠胚胎大脑皮质和中脑NSCs在体外分离、扩增、BrdU标记后,添加或不加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1(IL-11)、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因子,分别移植入PD模型鼠病侧纹状体中。术后每隔2周进行动物旋转行为的检测,第12周时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方法检测BrdU和TH双标神经元。结果显示:中脑NSCs+因子移植组,动物的旋转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单纯中脑NSCs移植组次之;而单纯皮质NSCs移植组、皮质NSCs+因子移植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的行为无明显改善。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中脑NSCs+因子组和单纯中脑NSCs组BrdU和TH双标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其它组,而中脑NSCs+因子组又多于单纯中脑NSCs组。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胚胎中脑NSCs移植治疗PD模型的疗效明显优于胚胎皮质NSCs,IL-1α、IL-11、LIF和GDNF等因子能促进移植的中脑NSCs分化为TH阳性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酪氨酸羟化酶 帕金森病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铁胺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缪星宇 刘晓斌 +7 位作者 岳青 秋楠 黄卫东 王继军 许彦钢 张越林 杨军 陈新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0-975,共6页
目的观察铁螯合剂去铁胺(DFA)对脑出血(ICH)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组和DFA治疗组,利用胶原酶制备大鼠基底节区ICH模型,术后1 h开始每12 h腹腔注射DFA,共7 d。测定给药... 目的观察铁螯合剂去铁胺(DFA)对脑出血(ICH)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CH组和DFA治疗组,利用胶原酶制备大鼠基底节区ICH模型,术后1 h开始每12 h腹腔注射DFA,共7 d。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浓度变化。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小胶质细胞变化。ELISA方法测定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Nissl染色观察DFA处理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元丢失情况。结果 ICH后3 d开始,血肿周围脑组织铁离子浓度较假手术组动物显著增高,并可持续至28 d,同时伴随有局部小胶质细胞数量的显著性增加。应用DFA后,显著降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浓度,且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活化小胶质细胞分泌的神经毒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血肿周围组织神经元的丢失显著减少,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ICH后血肿持续释放的铁离子可激活局部小胶质细胞,造成继发性脑损伤。DFA通过清除血肿周围脑组织的铁离子,抑制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ICH的神经元死亡,从而改善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去铁胺 小胶质细胞 继发性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5
12
作者 石秦东 张军峰 +6 位作者 张蓬勃 王雪 陈新林 田玉梅 杨蓬勃 张建水 刘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带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经颅测量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脑血流量,1%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半暗带局...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带血流量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经颅测量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带脑血流量,1%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脑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大、中剂量尤瑞克林给药后5min开始上升,在20min达峰值,小剂量尤瑞克林对缺血半暗带rCBF变化则无明显影响。脑缺血24h后生理盐水组、大中小剂量尤瑞克林治疗组梗塞面积分别为30.38%±2.76%,16.44%±3.17%,16.61%±2.76%,28.58%±2.38%,大中剂量尤瑞克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尤瑞克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以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塞面积,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增加缺血半暗带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局部脑血流 激肽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升 曾水林 +4 位作者 王磊 阎蓉 宋嵬 朱建宝 李凤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6,共5页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 观察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取孕14d的SD胚鼠嗅球和腹侧中脑组织,分为OECs+NSCs共培养组和NSCs单独培养组进行培养。用p75免疫组化法,p75、BrdU/nestin、GFAP、NF(神经原纤维)和p75/nestin免疫荧光法分别鉴定OECs和NSCs并观察其增殖与分化。在培养7d时,绝大多数OECs呈梭形且发出2~3个突起,少量呈扁平椭圆形,两者均呈p75阳性。在7d时,单独培养的NSCs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球悬浮生长,呈BdU/nestin阳性;14d后偶见神经球贴壁分化,球中的少数细胞呈绿色荧光标记的NF阳性,大部分呈GFAP阳性。在5d时,OECs+NSCs共培养组形成神经球;10d时球体积不断增大,球心透亮度良好;12d后神经球的体积不再增大,开始贴附在OECs上生长。可见神经球向四周伸出突起并开始分化;14d时NSCs紧贴OECs生长并同OECs广泛交织在一起,可见NSCs和OECs分别呈nestin和p75阳性,NSCs中的大部分呈NF阳性,小部分为GFAP阳性。NSCs单独培养组和OECs+NSCs共培养组中N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7.2%和69.5%,前者明显少于后者(P〈0.05)。以上研究结果提示OECs有促进NSCs增殖和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G诱导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CD4^+ T及CD8^+ T调节性细胞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尚晓峰 席娜娜 +3 位作者 王潭 吕锦 韩钊 郑荣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6-749,共4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及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CD8^+CD28^-调节性T细胞(CD8^+CD28^-Treg)表达的变化情况,并探讨相关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未使...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及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CD8^+CD28^-调节性T细胞(CD8^+CD28^-Treg)表达的变化情况,并探讨相关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未使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EVGWYR-SPFSRVVHLYRNGK)(MOG35-55)免疫的对照组和使用MOG35-55免疫诱导的EAE小鼠模型组,采用临床症状评分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HE染色观察CNS炎症细胞浸润及病理改变,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中枢及外周CD8^+CD28^-Treg,CD4^+CD25^+Treg细胞表达水平。结果:MOG35-55诱导的EAE模型组动物出现典型的EAE临床行为学及病理学表现,FCM检测EAE模型组小鼠脾细胞CD4^+CD25^+Treg较对照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CD8^+CD28^-Treg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AE模型组中枢有CD4^+CD25^+Treg,CD8^+CD28^-Treg淋巴细胞的浸润,且CD4^+CD25^+Treg,CD8^+CD28^-Treg在中枢的表达均高于外周,对照组中枢神经系统未检测到淋巴细胞浸润。结论:CD4^+CD25^+Treg,CD8^+CD28^-Treg均参与调控EAE的病理过程,CD4^+CD25^+Treg,CD8^+CD28^-Treg在EAE小鼠中枢及外周分布及变化的不同,提示其进人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参与调节中枢局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 TREG CD8+ CD28- TREG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中56 kD蛋白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金国华 陈蓉 +4 位作者 田美玲 秦建兵 谭雪锋 朱蕙霞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在已证明切割海马伞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4d及正常海马组织的匀浆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在已证明切割海马伞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4d及正常海马组织的匀浆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将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取的人胚神经干细胞球分别与切割海马伞后14d和正常海马56kD差异蛋白的胶条及空白对照胶条共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球中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情况,于第21d分别应用MAP-2免疫荧光和AChE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情况,并进行神经元的计数、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的图像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的MAP-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细胞面积及细胞周长三项指标切割组最好,正常组次之,而空白对照组最差;三组AChE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结果。上述结果提示切割海马伞后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向MAP-2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但不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 kD蛋白 人神经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挥发油经嗅觉通路改善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神经递质含量 被引量:20
16
作者 贺利敏 李光武 +2 位作者 王敏 卞林翠 徐金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活性成分经嗅觉通路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昆明鼠孕鼠12.5 d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所产雄性子代为自闭症模型鼠,随机挑选24只,分为模... 目的:研究辛夷挥发油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活性成分经嗅觉通路对自闭症模型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昆明鼠孕鼠12.5 d腹腔注射丙戊酸钠所产雄性子代为自闭症模型鼠,随机挑选24只,分为模型组和吸嗅组,每组12只,正常昆明鼠雄性子代随机挑选12只为空白组。吸嗅组6周龄时连续吸嗅2周辛夷挥发油,模型组和对照组吸嗅洁净空气。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昆明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昆明鼠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5-色胺(5-HT)和多巴胺(D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吸嗅组昆明鼠逃避潜伏期较短,穿平台次数增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杏仁核和下丘脑内5-HT和D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吸嗅组。结论:辛夷挥发油可增强自闭症模型昆明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维持相关脑区5-HT和DA含量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辛夷挥发油 学习记忆 嗅觉通路 芳香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内移植对Parkinson病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水林 王磊 +3 位作者 雷志年 朱建宝 李涛 闫福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将原代培养的胚鼠(E14.5)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或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入Parkinson病(PD)大鼠纹状体内,术后各组动物存活一段时间,观察旋转行为后处死,取纹状体组织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巴胺(DA)含量。探讨N... 将原代培养的胚鼠(E14.5)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单独或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入Parkinson病(PD)大鼠纹状体内,术后各组动物存活一段时间,观察旋转行为后处死,取纹状体组织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巴胺(DA)含量。探讨NSCs单独或联合GDNF脑内移植对PD大鼠纹状体内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PD模型相比,NSCs单独或联合GDNF脑内移植均能提高PD大鼠纹状体内的DA含量(P<0.05);在术后30d和60d,DA含量在GDNF+NSCs组的增加幅度比NSCs组更加明显,动物旋转行为亦得到明显改善(P<0.05)。上述结果表明,NSCs单独或联合GDNF移植均对P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NSCs联合GDNF移植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PARKINSON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多巴胺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B/c和C_(57)BL/6小鼠在基因功能检测中行为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金玫蕾 刘留 +5 位作者 郭宁 莫韫 谢青莲 李葆明 赵国屏 景乃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 探索BALB c和C57BL 6两个品系在有关实验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了结合随机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合成的神经系统表达的一些基因的反义核酸 (anti sense)中的 2个 ,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将其分别定量注射到BALB c和C57BL 6... 目的 探索BALB c和C57BL 6两个品系在有关实验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了结合随机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合成的神经系统表达的一些基因的反义核酸 (anti sense)中的 2个 ,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将其分别定量注射到BALB c和C57BL 6小鼠的侧脑室 ,并分别设注射生理盐水和随机序列核酸 (Scramble)的对照组。每一反义核酸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注射 1 0只小鼠 ,之后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行为学实验中的差异。小鼠的行为学检测模型为 :考察日常代谢能力的摄食量 ,考察Locomotionactivity(移动 )的旷场行为 ,考察疼痛阈值的甩尾试验和考察记忆能力的步下法实验。结果 注射No 1基因的反义核酸后 ,两品系的实验组均在测试记忆力的步下法 (Step -downTest)试验中表现出记忆力减弱 ,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说明No 1基因的功能确与记忆相关。注射No 2基因的反义核酸后 ,在测试移动能力的旷场行为 (OpenFieldBehavior)试验中 ,BALB c实验组跨格、直立行为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说明受此反义核酸影响显著 ,而C57BL 6实验组则与对照组无大的差异。此外 ,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随机序列核酸对照组的实验中以及其他行为学模型的实验中 ,两品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 用遗传背景不同的多品系进行相关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反义核酸 注射 行为学 实验 C57BL/6小鼠 基因 品系 摄食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洋 曾水林 +1 位作者 王磊 雷志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89,共4页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arkison' 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否存在免疫反应以及免疫反应的特点.方法: 取新生SD大鼠腹侧中脑(ventral mesencephalon, VM)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借助脑立体定位仪移植到SD大鼠PD模型的纹状体内, 于2、 4、 6 wk时采用行为学检测后分批处死, 再行HE、酪氨酸羟化酶(TH)和MHCⅡ抗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D模型移植组2 wk时, MHCⅡ表达明显增高(P<0.05), 4 wk时开始下降, 6 wk以后消失; 2 wk时移植区可见少量TH阳性神经元, 4~6 wk数量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在2 wk时见少量MHCⅡ阳性细胞(P>0.05), 4 wk时消失, 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 对照组在各时间点都未见TH阳性神经元和MHCⅡ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各时间点行为学检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的, 这种反应可能是由MHCⅡ抗原不同而诱发的, 免疫反应与移植物内TH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密切相关, 同种异体脑内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脑移植 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皇甫超申 马永超 +4 位作者 房娜 康玉华 胡国强 杨锐生 刘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3-吡啶-3-基-4[(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氨基]-5-甲硫基-1,2,4-三唑(LH-37)与BEL-7402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LH-37对细... 目的探讨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诱导分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3-吡啶-3-基-4[(4-羟基-3-甲氧基-苯亚甲基)氨基]-5-甲硫基-1,2,4-三唑(LH-37)与BEL-7402细胞共同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和LH-37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甲胎蛋白(α-FP)和白蛋白(Alb)mRNA表达;ELISA法测定细胞仅.F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内激活型Caspase-3表达;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可见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Annexin—V和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细胞数。结果LH-37在10μmol·L^-1mmol·L^-1的浓度范围能抑制细胞增殖,且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或P〈0.01),10μmol·L^-1和1.0μmol·L^-1的LH-37使细胞AlbmRNA表达量增高,α-FP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明显下降,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明显增加,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药物浓度达100μmol·L^-1作用48h后,BEL-7402细胞皱缩,呈现凋亡各期改变,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抗增殖、促分化和凋亡作用,作用可能与过氧化氢的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氮唑席夫碱衍生物 肝细胞癌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