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东矿区绿色开采技术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俊哲 陈苏社 +3 位作者 王义 高登云 侯志成 李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4-39,共6页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采用传统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尖锐矛盾,通过生产实践与技术创新,提出了主动型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即采前生态防护功能圈构建技术、采中矿井清洁开采技术、采...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采用传统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修复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尖锐矛盾,通过生产实践与技术创新,提出了主动型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即采前生态防护功能圈构建技术、采中矿井清洁开采技术、采后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优化技术体系,在矿区生产规模超过2亿t的同时,使矿区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该技术体系是生态脆弱区煤炭资源高强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实现了矿区绿色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绿色开采 清洁开采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安全隐患评估与治理技术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俊英 李文 +6 位作者 杨俊哲 张彬 贺安民 李宏杰 毕忠伟 陈清通 林惠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19,共6页
基于调查与踏勘、综合分析、危险性分级与评估、现场监测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的隐患类型,提出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危险性分级方法,开发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安全评估专家系统并进行了隐患评估,通过爆破试验对房采采... 基于调查与踏勘、综合分析、危险性分级与评估、现场监测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的隐患类型,提出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危险性分级方法,开发了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安全评估专家系统并进行了隐患评估,通过爆破试验对房采采空区进行注浆治理试验。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已有房采采空区面积约29.05 km2,包含房采空区对应地表存在重要建筑物、通信塔或高压线塔、公路、井下采掘安全等4种隐患类型,并将神东房采采空区危险等级划分为5级;开发出神东矿区房采采空区安全专家评估系统,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经采取地面注浆治理试验和爆破治理试验,为房采采空区隐患评估、隐患治理及建筑物保护利用提供了可靠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采采空区 采空区隐患 注浆治理 爆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2005—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丽云 王小燕 +2 位作者 王义 岳本江 屈创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采用资料收集、遥感监测、模型计算等方法,定量推算了神东矿区2005、2010、2015、2018年土壤侵蚀模数,并对不同侵蚀强度土地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神东矿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322.53 t/(km^2·a)...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采用资料收集、遥感监测、模型计算等方法,定量推算了神东矿区2005、2010、2015、2018年土壤侵蚀模数,并对不同侵蚀强度土地面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神东矿区土壤侵蚀模数由3322.53 t/(km^2·a)降低至852.17 t/(km^2·a),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55.75 km^2,相当于矿区面积1/3还多,其中中度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减少了346.89 km^2。整体来看,矿区土壤侵蚀模数降低,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土壤侵蚀由高强度向低强度转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模型 动态变化 遥感监测 神东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下综采动载控制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浩荡 杨汉宏 +4 位作者 张斌 陈刚 肖剑儒 徐会军 孔令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11,共6页
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过上方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后,上煤层顶板运动造成下煤层综采面大量支架压死。通过建立过煤柱阶段覆岩结构模型,推导出工作面在出煤柱时的结构必然失稳是动载力源,辅以数值模拟揭示了动载矿压大于支架工作阻力... 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过上方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后,上煤层顶板运动造成下煤层综采面大量支架压死。通过建立过煤柱阶段覆岩结构模型,推导出工作面在出煤柱时的结构必然失稳是动载力源,辅以数值模拟揭示了动载矿压大于支架工作阻力的压架机理,由此提出预先爆破煤柱、释放岩层能量的治理方案。同步进行地面钻孔位移监测、从地面和井下钻孔布置传感器进行微震监测,掌握矿压显现特征,预警了动压危险。地表钻孔窥视说明了过煤柱动载显然要大于进入煤柱期间的动载,多点位移观测和微震观测说明预警爆破措施可有效防治动载矿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房式采空区 集中煤柱 压架 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煤层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观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振荣 赵立钦 +1 位作者 康健 贾林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85,共4页
为准确观测多煤层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了现有的两带高度观测常用方法,由此提出了多煤层重复采动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观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布尔台煤矿22105工作面及421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观测,得出多煤层重复采动... 为准确观测多煤层重复采动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析了现有的两带高度观测常用方法,由此提出了多煤层重复采动条件下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观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布尔台煤矿22105工作面及421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观测,得出多煤层重复采动条件下421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58. 52m,裂采比为24. 02。而由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多煤层重复采动条件下42106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31. 44m,裂采比为19. 92,这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实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煤层 重复采动 导水裂隙带 彩色钻孔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动压控制技术 被引量:34
6
作者 肖剑儒 李少刚 +4 位作者 张彬 孔令海 毕忠伟 黎灵 魏立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为解决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受动载矿压影响的问题,以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观测、微震监测及预测预报、矿压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分析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采场上覆采空区及集中煤柱受采动影响导致... 为解决浅埋深煤层房采区下综采工作面受动载矿压影响的问题,以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观测、微震监测及预测预报、矿压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分析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采场上覆采空区及集中煤柱受采动影响导致应力集中是动载矿压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在矿压观测及微震监测的基础上采用钻探的方法探测集中煤柱分布范围,通过采取集中爆破的措施,从而达到上覆岩层阶段释放能量、动压分次化解的目的,该措施的实施确保工作面顺利通过上覆集中煤柱区域,避免综采工作面发生动载矿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房采采空区 集中煤柱 动载矿压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林密度和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对林下植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晓 毕银丽 +4 位作者 王义 田野 李强 杜昕鹏 郭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8-149,共12页
【目的】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区,分析不同沙棘种植密度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及其交互作用对林下植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探究最佳人工生态修复方式。【方法】本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镇微生物复垦区种植的不... 【目的】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区,分析不同沙棘种植密度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及其交互作用对林下植物和土壤性状的影响,探究最佳人工生态修复方式。【方法】本研究以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镇微生物复垦区种植的不同密度沙棘林(L:835 tree·hm^(-2);M:1111 tree·hm^(-2);H:1667 tree·hm^(-2))为研究对象,布设接菌区和对照区处理,以无人工干预的自然恢复区为完全对照,总样地大小为8400 m^(2)。人工林于2012年4月种植,2012年7月以穴施的方式在接菌区接种AMF。2020年10月,对人工林和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测定土壤性状,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选取林下植物指标、土壤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成分,通过因子载荷矩阵确定权重,计算各处理综合得分。【结果】1)增大种植密度和接种AMF显著提高了沙棘林盖度和现有密度。2)增大种植密度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了Simpson优势度指数,接种AMF显著提高了林下植物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降低了Simpson优势度指数;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林下植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盖度,中等种植密度下林下植物生物量最大。接种AMF显著影响林下植被群落组成并提高了生物量。3)种植密度和接种AMF显著影响AMF生物量、土壤性状,在中等种植密度下AMF的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处于较高水平。4)人工林种植密度和接种AMF对林下植被群落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相较于对照区,在接菌区人工林种植密度对林下植被与土壤性状的影响较小。5)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中等种植密度且接种AMF的处理得分最高,自然恢复区的综合得分最低,所以,中等密度且接种AMF的处理对植物和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佳。【结论】中等种植密度的沙棘人工林生态修复效果最佳,接种AMF促进了土壤养分的活化,为沙棘人工林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位,打破了种植密度过高对林下植被生长和正向演替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人工林种植密度 丛枝菌根真菌 林下植物群落 土壤性状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型刮板输送机在8m大采高工作面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力军 王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35-140,共6页
基于对超大采高工作面工况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确定超重型刮板输送机的基本技术参数,进行校核计算;根据技术发展状况合理选择软启动、中部槽、圆环链的形式;对过渡槽和机尾挡煤板进行优化设计,减少设备维护;改进焊接工艺,提高中部槽结... 基于对超大采高工作面工况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确定超重型刮板输送机的基本技术参数,进行校核计算;根据技术发展状况合理选择软启动、中部槽、圆环链的形式;对过渡槽和机尾挡煤板进行优化设计,减少设备维护;改进焊接工艺,提高中部槽结构强度,完成超重型刮板输送机自主研发与制造。全程跟踪中部槽、链轮、链条、哑铃、销轨等关键元部件的使用状况,对使用寿命进行全面评估,验证了设备设计的合理性与使用可靠性。8 m煤层一次全厚度开采的顺利进行,大幅提高了工作面工作效率和资源采出率,为我国中西部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与装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 m大采高综采 超重型刮板输送机 软启动 中部槽 圆环链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支架旺采工艺在榆家梁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会林 尤舜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15,18,共4页
为提高旺采工艺的采出率,榆家梁煤矿引进美国飞尔奇线性支架、采用全部垮落法旺采工艺在旺采五区采取分区段试采,区段间留设隔离煤柱,并在第四区段对支架的布置、回采顺序进行了优化,区段内支巷分组实行条带式回采,根据旺采五区回采经验... 为提高旺采工艺的采出率,榆家梁煤矿引进美国飞尔奇线性支架、采用全部垮落法旺采工艺在旺采五区采取分区段试采,区段间留设隔离煤柱,并在第四区段对支架的布置、回采顺序进行了优化,区段内支巷分组实行条带式回采,根据旺采五区回采经验,旺采六区对巷道布置又进行了优化,采取区段内不留隔离煤柱、采区两翼支巷分组实行条带式回采,旺采六区在可采面积较小情况下采出率仍达到79.3%,如果采区面积增大,运输能力提高,条带式采出率及回采效率都将大幅提高。结果表明线性支架旺采工艺在榆家梁煤矿已渐趋成熟,并可以在神东矿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旺格维利采煤法 线性支架 区段煤柱 支巷分组 条带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和解决方案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剑明 《信息安全研究》 2019年第8期656-662,共7页
在煤炭行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网络安全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信息化建设速度.通过对煤炭行业业务架构和主要工控系统的深入分析,识别出当前煤炭行业工控系统存在缺乏整体信息安全规划、缺少边界防护、移动... 在煤炭行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网络安全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信息化建设速度.通过对煤炭行业业务架构和主要工控系统的深入分析,识别出当前煤炭行业工控系统存在缺乏整体信息安全规划、缺少边界防护、移动外设滥用、缺少漏洞补丁更新、安全策略配置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缺少或不合理等14个影响工控安全的问题,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按照“网络专用、安全分区、‘白名单’基线、纵深防御、综合审计”的设计思路,提出从边界防护、终端安全、配置安全、运维安全、流量审计、安全管理等方面构建适用于煤矿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架构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行业 工业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网络 工控安全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局部反风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宝鑫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29-32,共4页
为解决目前局部反风因配套设施可靠性局限、可操作性差,其应用范围仅局限在压差较小的工作面巷道之间,无法布置在进回风大巷之间的问题,文章通过改进提高局部反风设施可靠性、实现局部反风设施远程控制,克服了局部反风的缺陷,使其应用... 为解决目前局部反风因配套设施可靠性局限、可操作性差,其应用范围仅局限在压差较小的工作面巷道之间,无法布置在进回风大巷之间的问题,文章通过改进提高局部反风设施可靠性、实现局部反风设施远程控制,克服了局部反风的缺陷,使其应用范围扩大至主要进回风巷之间,再配合以合理的局部反风设施布置方式,形成全新的局部反风方案。该方案在矿井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以作为全矿井反风的补充手段或替代手段,切实提高矿井火灾抗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反风 主要进风巷 远程控制 火灾抗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开展班组建设 提高矿井基础建设水平
12
作者 杨晓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7-199,共3页
通过对矿井班组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总结,阐述班组建设对煤炭安全生产的实际作用与用途;总结出保德煤矿班组建设工作今后的努力重点与方向,以扎实推进班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矿井的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矿井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班组建设 安全生产 班组 班组长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过大断面超高空巷安全回采技术
13
作者 王生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51-54,93,共5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通过大断面超高空巷问题,重点探讨榆家梁煤矿42224综采工作面过大断面超高机头硐室空巷技术,对机头硐室空巷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矿压观测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了过大断面超高机头硐室支护技术,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经过实... 针对综采工作面通过大断面超高空巷问题,重点探讨榆家梁煤矿42224综采工作面过大断面超高机头硐室空巷技术,对机头硐室空巷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矿压观测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了过大断面超高机头硐室支护技术,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经过实践,安全顺利通过了空巷,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连续开采,为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提供了一种好的方法和途径,为相似开采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过类似空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超高空巷 矿压观测 安全回采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综采大采高覆岩破坏“两带”高度实测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俊哲 贾林刚 +1 位作者 宋桂军 赵立钦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6,共4页
为了获取补连塔煤矿综采一次采全高"两带"高度,在一次采高7. 4m厚煤层的12511工作面布置采后钻孔,采用钻孔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漏失量和钻孔彩色电视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探测分析确定了"两带"高度。研究结果表明:该... 为了获取补连塔煤矿综采一次采全高"两带"高度,在一次采高7. 4m厚煤层的12511工作面布置采后钻孔,采用钻孔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漏失量和钻孔彩色电视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探测分析确定了"两带"高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垮落带高度35. 08m,为采厚的4. 74倍;导水裂缝带高度为105. 96m,为采厚的14. 32倍。实测结果与采用分层开采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差距较大,因此,厚煤层分层开采预计公式不适用于一次采全高"两带"高度计算,该实测研究成果可作为补连塔矿和其他相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计算导水裂缝带和垮落带高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综采大采高 “两带”高度 冲洗液漏失量 彩色钻孔电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