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志刚 刘俊 +1 位作者 郑三龙 刘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6,70,共5页
针对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抽采数据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埋管抽采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采空区埋管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能明显降低工作面回风巷及... 针对乌东煤矿5754502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问题,根据井下实测瓦斯抽采数据对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埋管抽采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采空区埋管和顶板走向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采能明显降低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的瓦斯浓度,特别是采空区埋管抽采措施对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通过对采空区埋管长度进行分析,得出45#煤层工作面采空区埋管合理深度为10.35m,建议尽量不要超过35m,最多不能超过100m,以利于控制采空区火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采空区埋管 高位钻孔 瓦斯抽采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孤岛煤柱内合理掘巷位置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洪林 孙郡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109,130,共6页
针对孤岛煤柱内掘巷位置及支护技术选择不当,极易导致巷道变形严重难以维护的问题,以新疆某矿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厚煤层孤岛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和孤岛煤柱内巷道的围岩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孤岛煤柱在后开采工作面一侧的... 针对孤岛煤柱内掘巷位置及支护技术选择不当,极易导致巷道变形严重难以维护的问题,以新疆某矿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厚煤层孤岛煤柱应力分布规律和孤岛煤柱内巷道的围岩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孤岛煤柱在后开采工作面一侧的应力降低区宽度大于先开采的一侧;孤岛煤柱巷道在宽煤柱侧顶帮的围岩变形量显著高于窄煤柱侧,具有非均匀性。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结果,确定试验巷道的合理位置是在5 301采空区侧留设4.0m窄煤柱沿底板掘进。同时,针对孤岛煤柱内巷道围岩的非均匀变形特征及煤柱整体较破碎的特点,提出采用高强螺纹钢锚杆加长锚固和关键部位锚索加强支护相结合的非对称支护技术,经现场应用验证了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煤柱 巷道支护 窄煤柱 应力分布 数值模拟 应力降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军 孙秉成 黄中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101,共5页
为了深化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瓦斯灾害理论和技术,分析总结了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实测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利用分源法与估算法对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瓦斯浓度沿工作面长度和垂直断面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 为了深化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瓦斯灾害理论和技术,分析总结了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实测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利用分源法与估算法对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瓦斯浓度沿工作面长度和垂直断面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瓦斯浓度沿风流方向逐渐增大,沿工作面走向断面分布不均,受采空区瓦斯涌出、瓦斯抽采及通风影响,采空区侧的瓦斯浓度高于煤壁侧,考虑瓦斯抽采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85.08%。因此,建议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采用采空区、邻近层抽采及下部煤体卸压拦截抽采的综合措施防治瓦斯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 综放工作面 瓦斯涌出 瓦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建强 王世斌 +3 位作者 刘旭东 郑三龙 王刚 孙路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5,共9页
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为研究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各因素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利用分源预测法构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对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乌东煤矿+... 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为研究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各因素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利用分源预测法构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对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号煤层西翼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源进行分析并预测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采用修正的Morris筛选法对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的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号煤层西翼及43号煤层西翼回采工作面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各个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乌东煤矿+575 m水平4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其最大相对误差为5.43%,最小为0.18%,平均相对误差为3.23%,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主要来自于开采分段与下部煤体,邻近煤层与上部老采空区的瓦斯涌出所占比重较少;+575 m水平43号煤层西翼回采工作面与+575 m水平45号煤层西翼回采工作面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整体上具有一致性,工作面的丢煤瓦斯涌出系数、开采层瓦斯涌出、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开采煤层瓦斯含量梯度均为高灵敏度参数,围岩瓦斯涌出系数和分层瓦斯涌出系数均为灵敏参数,采动影响破坏深度为中灵敏度参数,老采空区瓦斯涌出系数为不灵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瓦斯涌出量 灵敏度分析 水平分段开采 分源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复杂结构条件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秉成 李春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3-15,共3页
乌东煤矿南采区水平分段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过程中频繁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地震CT探测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形成的复杂结构是造成应力集中乃至冲击显现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该区域采用了煤体注水和煤体卸压爆破2种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采用地... 乌东煤矿南采区水平分段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过程中频繁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地震CT探测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形成的复杂结构是造成应力集中乃至冲击显现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该区域采用了煤体注水和煤体卸压爆破2种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采用地震CT探测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煤体注水与煤体卸压爆破有效的降低了煤体内的应力集中,降低了冲击危险性,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复杂结构 冲击地压防治 地震CT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工作面瓦斯立体化抽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三龙 范酒源 +1 位作者 王刚 王恩茂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4,共6页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灾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急倾斜特厚煤层地质条件与开采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其水平分层工作面瓦斯治理难度增大。为此,以乌东煤矿+575 m水平43#煤层西翼工作...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灾害逐渐成为影响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急倾斜特厚煤层地质条件与开采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其水平分层工作面瓦斯治理难度增大。为此,以乌东煤矿+575 m水平43#煤层西翼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其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进行分析并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提出了预抽顺层长钻孔、采空区埋管抽采、顶板走向高位钻孔抽采、下部煤体卸压拦截抽采钻孔互相结合的瓦斯立体化抽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575 m水平43#煤层西翼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于开采分层与下部煤体卸压瓦斯涌出;工作面的瓦斯预抽率为42.1%,抽采达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风巷瓦斯涌出量维持在0.5 m 3/min,回风巷瓦斯涌出量呈现降低趋势,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位于合理范围之内,回采过程中瓦斯抽采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水平分层工作面 瓦斯涌出量预测 瓦斯抽采 立体化 效果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复杂结构条件冲击地压防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秉成 李春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共3页
乌东煤矿南采区水平分段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过程中频繁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地震CT探测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形成的复杂结构是造成应力集中乃至冲击显现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该区域采用了煤体注水和煤体卸压爆破两种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采用... 乌东煤矿南采区水平分段开采急倾斜特厚煤层过程中频繁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地震CT探测表明,上覆遗留煤柱形成的复杂结构是造成应力集中乃至冲击显现的主要原因。为此,针对该区域采用了煤体注水和煤体卸压爆破两种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并采用地震CT探测对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煤体注水与煤体卸压爆破有效降低了煤体内的应力集中,降低了冲击危险性,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复杂结构 冲击地压 矿压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切槽定向致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三龙 范酒源 +1 位作者 王刚 王恩茂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由于急倾斜煤层地质条件与开采工艺的特殊性,在采用水平分层开采方式时下部卸压煤体释放的大量瓦斯流向回采工作面造成安全问题。为了治理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底部煤体瓦斯的威胁,降低急倾斜煤层底部煤体瓦斯流向回采工作面的浓度,提... 由于急倾斜煤层地质条件与开采工艺的特殊性,在采用水平分层开采方式时下部卸压煤体释放的大量瓦斯流向回采工作面造成安全问题。为了治理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底部煤体瓦斯的威胁,降低急倾斜煤层底部煤体瓦斯流向回采工作面的浓度,提出了将水射流割缝与高压水力压裂相结合,形成切槽定向致裂增透急倾斜煤层底部区域煤体的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在神新集团乌东煤矿北区+500 m水平45号煤层东翼南巷40—400 m至上分层+525 m水平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讨论与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切槽定向致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的增透原理与工艺流程,制定了详细的现场工程试验方案,优选出了适用于急倾斜煤层切槽定向致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的整套工艺技术装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切槽定向致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增透急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底部煤体瓦斯富集区域后,切槽定向致裂钻孔在注水压力为20 MPa条件下的瓦斯抽采纯量较普通瓦斯抽采钻孔提升了6.7倍,割缝钻孔瓦斯抽采纯量较普通瓦斯抽采钻孔提升了3.0倍;增透直接扰动半径约为6 m,70 d的抽采时间内影响半径已达到8 m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技术治理急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底部煤体瓦斯效果明显,有效保障了上分层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瓦斯富集区域 瓦斯赋存规律 定向致裂 抽采影响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均压通风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秉成 杜昌昂 +1 位作者 丁文龙 王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1,共5页
为了解决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浅部开采工作面存在漏风严重、隅角气体积聚、受自然风压影响较大、工作面氧气浓度过低等问题,以乌东煤矿+600水平45#煤层东翼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提出了均压通风方案及监测方法,确... 为了解决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浅部开采工作面存在漏风严重、隅角气体积聚、受自然风压影响较大、工作面氧气浓度过低等问题,以乌东煤矿+600水平45#煤层东翼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提出了均压通风方案及监测方法,确保了工作面与采空区风压平衡。通过对采取均压通风前后回风隅角CH_(4)、CO、O_(2)浓度以及工作面漏风量进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均压通风系统在防止隅角气体积聚、工作面低氧、减少采空区漏风方面起到了较好作用;通过对均压区进行连续观测,均压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综采工作面 均压通风 气体积聚 防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高应力条件让压掘进巷道布局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民远 孙秉成 刘旭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14-17,21,共5页
通过对乌东煤矿掘进巷道影响因素分析,得到造成乌东煤矿掘进巷道冲击显现的主要因素为采动扰动和水平构造应力。为优化矿井巷道布局,通过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确定优先掘进应力集中程度较小的B_2巷,改变了巷道掘... 通过对乌东煤矿掘进巷道影响因素分析,得到造成乌东煤矿掘进巷道冲击显现的主要因素为采动扰动和水平构造应力。为优化矿井巷道布局,通过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确定优先掘进应力集中程度较小的B_2巷,改变了巷道掘进顺序,开展了+450m水平B_(3+6)煤层巷道让压掘进工程实践,现场实践表明:巷道让压掘进布局可以有效降低掘进面应力集中程度,减少巷道变形量,提高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应力控制理论 单位应力梯度 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间岩柱地面深孔爆破预裂试验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民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4-57,60,共5页
分析了乌东煤矿南采区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认为B2-B3煤层中间岩柱在自重和水平地应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形成应力集中并聚集大量弹性能是产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研究了煤层间岩柱爆破预裂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施,通过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 分析了乌东煤矿南采区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认为B2-B3煤层中间岩柱在自重和水平地应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形成应力集中并聚集大量弹性能是产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研究了煤层间岩柱爆破预裂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施,通过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和PASAT-M探测系统对爆破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地面深孔预裂爆破降低了岩柱体底部和煤体中应力集中程度,充分释放岩柱体和煤体内聚集的弹性能,有效预防了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特厚煤层 回采工作面 冲击地压 地面深孔爆破 预裂爆破 撬动作用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直立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冲击地压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旭东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0,64,共4页
乌东煤矿南区近直立特厚煤层随分层延伸冲击地压越来越频繁,在+500m水平和+475m水平分层开展了大量冲击地压治理工程,为分析上分层治理工程对下分层的影响及分层治理效果,采用微震监测两分层开采过程围岩活动产生的微震事件能量和频次,... 乌东煤矿南区近直立特厚煤层随分层延伸冲击地压越来越频繁,在+500m水平和+475m水平分层开展了大量冲击地压治理工程,为分析上分层治理工程对下分层的影响及分层治理效果,采用微震监测两分层开采过程围岩活动产生的微震事件能量和频次,开展了同煤层同区域不同分层和同煤层不同分层同区域细化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同煤层同区域+475m水平总的能量释放低于+500m水平,且+475m水平各能量等级的能量及频次亦低于+500m水平;同煤层同区域按50m单元细分的+475m水平各区域的微震事件能量和频次均低于+500m水平,且具有区域性特点。对比分析得到乌东煤矿实施冲击地压治理工程是有效的,降低了围岩活动的强度,且上分层的治理工程对下分层有卸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特厚煤层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治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