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柳煤矿易自燃煤层防灭火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彦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118-120,123,共4页
为解决红柳煤矿I010203工作面收尾期间留顶煤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发火,根据"三带"划分范围,提前在回风巷内留顶煤区域前、留顶煤区域布置了束管监测点。通过束管监测的数据分析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在采空区监测区域内采... 为解决红柳煤矿I010203工作面收尾期间留顶煤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发火,根据"三带"划分范围,提前在回风巷内留顶煤区域前、留顶煤区域布置了束管监测点。通过束管监测的数据分析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在采空区监测区域内采取大量灌浆和连续性注氮措施,有效的抑制浮煤氧化自燃,降低了采空区内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连续上升的风险,确保工作面安全收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三带”监测 灌浆 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无线信号耦合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长俊 张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53,共6页
针对煤矿工作面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问题,根据工作面无线通信空间特征,将工作面划分为2个通信空间。采用射线跟踪法分析了液压支架对工作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的影响,针对无线信号源定义了工作面信号传输的近区、过渡区和远区,并通... 针对煤矿工作面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问题,根据工作面无线通信空间特征,将工作面划分为2个通信空间。采用射线跟踪法分析了液压支架对工作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的影响,针对无线信号源定义了工作面信号传输的近区、过渡区和远区,并通过分区数值计算,得出了只有在无线信号源的近区才存在2个通信空间信号耦合的规律。基于工作面2个通信空间的无线信号耦合规律,制定了适用于工作面环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策略,并采用NS2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工作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策略具有较长的网络生存期和较好的数据收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工作面 液压支架 无线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信号耦合 网络节点部署 射线跟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及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晓坤 杨世潇 +3 位作者 翟小伟 王凯 李逵 胡国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4-96,共3页
通过对红柳煤矿I0102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观测,得到了采空区内气体、温度在工作面推进中的动态分布,结合大型煤自然发火试验数据及工作面开采情况,确定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及工作面不发生自燃的最小推进度,据此对采空... 通过对红柳煤矿I010204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观测,得到了采空区内气体、温度在工作面推进中的动态分布,结合大型煤自然发火试验数据及工作面开采情况,确定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范围及工作面不发生自燃的最小推进度,据此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三带 采空区 综采工作面 漏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石峰后特性的矿井深埋巷道支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文华 康亚明 +1 位作者 汤占岐 刘长武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1,44,共4页
随着采矿工程逐渐向深部发展,关于矿井深埋巷道支护的研究已成为地下工程中的热点课题之一。传统的支护方法往往立足于对岩体进行峰前加固,提高岩体整体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巷道破坏。这在开采深度不大且围岩强度较高时是可行的,但在深部... 随着采矿工程逐渐向深部发展,关于矿井深埋巷道支护的研究已成为地下工程中的热点课题之一。传统的支护方法往往立足于对岩体进行峰前加固,提高岩体整体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巷道破坏。这在开采深度不大且围岩强度较高时是可行的,但在深部开采尤其是软岩巷道中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考虑岩石峰后强度及变形规律的支护手段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文章通过分析围压水平对岩石残余强度的影响规律,论证了巷道峰后支护的可行性,同时基于蠕变和长期强度,得到了深埋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及支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巷道 残余强度 围压 蠕变 二次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