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取腐殖酸后的褐煤残渣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茁伊 付鹏 +2 位作者 王润琪 刘鹏 于妍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7-144,共8页
褐煤提取腐殖酸后会产生大量的残渣,以褐煤残渣对含Cr(Ⅵ)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褐煤残渣的利用并处理含Cr(Ⅵ)废水的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不同温度下,向50 mL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Cr(Ⅵ)废水中投加0.1 ... 褐煤提取腐殖酸后会产生大量的残渣,以褐煤残渣对含Cr(Ⅵ)废水进行处理可以实现褐煤残渣的利用并处理含Cr(Ⅵ)废水的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不同温度下,向50 mL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Cr(Ⅵ)废水中投加0.1 g褐煤残渣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等温吸附模型的拟合,探究提取腐殖酸后的褐煤残渣对Cr(Ⅵ)的吸附类型。结果表明,褐煤残渣在低浓度、低pH的情况下吸附效果较好,投加0.1 g褐煤残渣反应244.5 min可以达到理想的吸附效果;3个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提取腐殖酸后的褐煤残渣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位点分布均匀;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吸附受化学吸附机理控制,对试验结果及表征结果的分析认为,提取腐殖酸后的褐煤残渣对水中Cr(Ⅵ)的吸附主要依靠氢键作用力和化学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残渣 吸附 含Cr(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和脱蜡褐煤在切圆锅炉内的燃烧特性
2
作者 张翠清 张福水 +1 位作者 尹志刚 芦海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40-245,共6页
为了探讨脱蜡煤作为发电燃料的可能性,利用热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褐煤和脱蜡褐煤在600 MW切圆燃烧锅炉内的着火、燃烧和燃尽特性。热重试验给出了2个煤样的着火温度、最大燃烧速率、最大燃烧温度、平均燃烧速率、燃尽温度、可燃... 为了探讨脱蜡煤作为发电燃料的可能性,利用热重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褐煤和脱蜡褐煤在600 MW切圆燃烧锅炉内的着火、燃烧和燃尽特性。热重试验给出了2个煤样的着火温度、最大燃烧速率、最大燃烧温度、平均燃烧速率、燃尽温度、可燃性指数C和燃烧特性指数S。数值模拟研究给出炉膛内温度分布、煤粉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及煤粉燃尽率。结果表明,脱蜡褐煤用作发电燃料可行,采用切圆燃烧方式时,其着火性能略差于褐煤原煤,其着火距离仅比原煤褐煤长0.108 m;2者达到燃烧最高温度时在炉中的高度非常接近,但脱蜡褐煤的最高温度远小于褐煤原煤,最大差值达108 K;但着火后脱蜡褐煤燃尽性能略优于褐煤原煤,总体燃尽率比褐煤原煤高0.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蜡褐煤 热重分析 数值模拟 燃尽率 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区单元的我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陶全刚 张洪岩 +2 位作者 程雄 梁圣模 郭笑怡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9,共7页
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对象,研究其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特点十分必要。该文从旅游资源评价出发,针对目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和科学性较优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案,并为8项主类旅游资源设定18项评价因子。在此... 3A级以上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对象,研究其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特点十分必要。该文从旅游资源评价出发,针对目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和科学性较优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案,并为8项主类旅游资源设定18项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5A、4A、3A级旅游景区进行分类与评分,以县区为单元统计旅游景区的总评分。最后基于县区总评分,利用统计图表及热点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特征。研究发现,受地区自然环境、人口、经济、交通等条件的综合影响,各省份在旅游景区类型和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性,我国3A级以上景区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渝陕及华中地区。该文提出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可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A级以上旅游景区 空间聚集性 旅游资源评价 多因子综合评价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内电气系统故障对厂用电快切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子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145,160,共6页
厂用电快切原理认为切换前工作电源电压与备用电源电压同相位,然而此种假设仅出现在电气系统无故障时,实际上电厂运行工况较为复杂。论证了电气系统故障对快切方式的影响,首先用对称分量法对厂内高压电气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的情况进... 厂用电快切原理认为切换前工作电源电压与备用电源电压同相位,然而此种假设仅出现在电气系统无故障时,实际上电厂运行工况较为复杂。论证了电气系统故障对快切方式的影响,首先用对称分量法对厂内高压电气系统发生两相接地短路的情况进行故障分析,认为当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并切换电源时,工作电源电压与备用电源电压相位并不相同,进而估算电气系统故障时母线残压特性的实际曲线,说明残压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的差别,并分析母线残压特性的变化对各种快切方式的影响,指出快切不成功的可能性及其原因,提出快切装置定值整定时应考虑电气系统故障情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用电 快切方式 残压 特性 相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灵敏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子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0,76,共5页
针对变压器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采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模拟不同参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计算多种不同故障的短路电流、并结合变压器运行方式变化的因素,找出变压器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若干原因,并提出... 针对变压器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采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模拟不同参数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计算多种不同故障的短路电流、并结合变压器运行方式变化的因素,找出变压器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灵敏度不足的若干原因,并提出在变压器高、中压侧加装相间阻抗保护,动作电流按躲过三相不平衡电流整定,采用不完全差动保护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短路阻抗 过流保护 短路计算 灵敏度不足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故障分类新方法的直流微电网保护方案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子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1268,共8页
直流微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各故障点的短路电流特征非常接近,目前的保护算法几乎无法识别。为此通过分析一个多母线直流微电网的故障电流,提出了一种安装感性阻抗、并与瞬时故障电流和电流导数相结合的故障分类新方法。安装在直流微电... 直流微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各故障点的短路电流特征非常接近,目前的保护算法几乎无法识别。为此通过分析一个多母线直流微电网的故障电流,提出了一种安装感性阻抗、并与瞬时故障电流和电流导数相结合的故障分类新方法。安装在直流微电网各条线路中的感性阻抗在故障瞬变状态下会使故障电流及其导数发生很大变化,从而使保护单元能够将故障区分为母线故障、连接支线故障、相邻母线(或支线)故障3种类型。仿真实验证明,基于故障分类新方法的保护能够将直流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精确分类,准确隔离故障区域并快速恢复系统,是适用于多母线和直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有效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故障分类法 短路电流 感性阻抗 电流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子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6,共4页
基于对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配置不完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配置6kV母线专用主保护、在低压厂用电系统变压器高压侧增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优化后备保护之间配合的方案,并以此对厂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基于对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配置不完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过长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配置6kV母线专用主保护、在低压厂用电系统变压器高压侧增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优化后备保护之间配合的方案,并以此对厂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进行了优化,以60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保护整定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完整,保护范围合理,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显著缩短。从而,提高了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动作的快速性和厂用电系统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用电系统 继电保护 配置 专用主保护 后备保护 动作时间 整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疏干降水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先彪 臧彦超 李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125,共4页
根据朝阳露天矿水文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资料、矿山实际疏干排水量与地下水动态观测,建立了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地面降水孔降水、采场内水平放水孔排水、泄压坑排水等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疏干降水方案,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 根据朝阳露天矿水文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资料、矿山实际疏干排水量与地下水动态观测,建立了矿区三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确定了地面降水孔降水、采场内水平放水孔排水、泄压坑排水等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疏干降水方案,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和方案优化。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降水孔-水平孔-泄压坑”排水方案是高效可行的,模拟得到最大矿区排水量为45000m3/d。研究成果可为矿区降水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疏干降水 地下水模型 Visual Mo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