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SE模式的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储运中心标准化管理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志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9-43,58,共6页
安全生产始终是矿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合理高效、赋能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管理体系是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储运中心(以下简称"储运中心")为例,从&qu... 安全生产始终是矿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合理高效、赋能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管理体系是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储运中心(以下简称"储运中心")为例,从"化乱为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险为安""化昧为知"角度出发,贯穿组织机构建设、生产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体系、安全生产文化构建、科技储运能力及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矿区采用HSE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现状,为同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安全生产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HSE)模式 标准化管理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矿区煤炭粉尘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霍江润 李晶 +2 位作者 王党朝 王科雯 闫萧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22-3534,共13页
露天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炭粉尘对矿区及周边大气、植被、土壤和居住环境造成影响,但煤炭粉尘污染程度、污染范围量化及其长时序趋势变化等相关研究滞后。提出了煤炭粉尘最大影响范围和持续影响范围概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和2006... 露天煤矿开采产生的煤炭粉尘对矿区及周边大气、植被、土壤和居住环境造成影响,但煤炭粉尘污染程度、污染范围量化及其长时序趋势变化等相关研究滞后。提出了煤炭粉尘最大影响范围和持续影响范围概念,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和2006—2021年Landsat TM/ETM^(+)/OLI影像,反演增强型煤炭粉尘指数(Enhanced Coal Dust Index,ECDI)和煤炭粉尘污染程度,综合运用线性回归和叠置分析方法,揭示了胜利矿区开采过程中煤炭粉尘的时序变化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煤炭粉尘污染年际变化可分为严重期(2006—2009年)、改善期(2010—2013年)和稳定期(2014—2021年),与开采生命周期基本一致,且随开采时间的推进呈现先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②2019—2021年春季和夏季煤炭粉尘污染程度普遍偏高,季相变化在相对无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和中度污染区相对明显;③煤炭粉尘持续影响范围的总体识别精度为92.67%(kappa系数为0.85),随着原煤产量的递增,常年持续和最大影响范围不断缩小,下降幅度分别为43%和80%,年内持续影响范围空间分布保持基本稳定,年内最大影响范围下降;④2006—2021年相对无污染区面积净增191.69 km^(2)(62.70%),严重污染区面积净减4.59 km^(2)(19.74%),煤炭粉尘污染程度呈下降、上升趋势的面积分别占矿区面积的52.11%和4.07%。2021年相对无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面积达矿区总面积的91.91%(约601.13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煤炭粉尘污染 时空变化 像元二分模型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半挂牵引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成林 韩振南 +1 位作者 霍俊杰 宋莎莎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4-418,426,共6页
为了解决半挂牵引车车架经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这一问题,对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确定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的位置.利用ANSYS建立了车架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静、动态特性,基于疲劳可靠性理论,通过FE-SAFE软件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疲劳寿命分... 为了解决半挂牵引车车架经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这一问题,对车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确定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的位置.利用ANSYS建立了车架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静、动态特性,基于疲劳可靠性理论,通过FE-SAFE软件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查看疲劳寿命云图和安全系数云图,确定车架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的位置.研究表明半挂牵引车车架纵梁的牵引座附近容易出现疲劳破坏.提出了车架疲劳寿命分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车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疲劳寿命 有限元 FE-SA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露天煤矿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启瑞 才庆祥 +1 位作者 马从安 李奋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73,78,共3页
通过对胜利露天煤矿5号煤层上覆岩层的重金属的含量及赋存状态的调查分析,得到该矿重金属镉的浓度超标,是该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为今后矿区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及土地利用方向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胜利露天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北排土场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党朝 刘慧芳 +2 位作者 肖武 邹玉珠 王鑫 《中国煤炭》 2018年第11期135-140,145,共7页
以内蒙古锡林浩特胜利一号露天矿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采样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法和地统计法结合ArcGIS研究了复垦排土场表层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可以看出,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的C0/C0+C... 以内蒙古锡林浩特胜利一号露天矿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采样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法和地统计法结合ArcGIS研究了复垦排土场表层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可以看出,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的C0/C0+C值分别为8.19%和3.31%,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容重的C0/C0+C的值为39.45%,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性。这3项物理指标均显示出了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其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性,这种对应性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结果对制定合理的改良措施、指导该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土场 土壤物理性质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供配电信息管理系统在胜利露天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云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0-132,共3页
针对现有供配电信息管理系统线路供配电关系识别难、供电电缆数量较多,缺乏对电缆进行全寿命跟踪管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等问题,在胜利露天煤矿建立智能供配电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缆识别定位、开关柜智能负荷牌、移动变电站智能... 针对现有供配电信息管理系统线路供配电关系识别难、供电电缆数量较多,缺乏对电缆进行全寿命跟踪管理、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等问题,在胜利露天煤矿建立智能供配电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电缆识别定位、开关柜智能负荷牌、移动变电站智能负荷牌、电缆自动识别,通过供配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精准获取所有电缆的分布、走向及电缆两端连接用电设备的供配电关系;通过服务器软件和手持终端可快速查询供配电线路;通过手持终端扫描电子标签可快速了解电缆使用时长、电缆参数等属性信息。所有电缆定位数据、负荷牌数据和电量数据等都传输汇总至供电队调度中心服务器内,在露天矿供电队调度大屏上形成矿区供配电网络信息化管理一张图,根据供配电网络的实际情况该图将自动更新,实现与生产现场实际供配电网络同步,使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目前的供配电网络一目了然,提高工作效率并控制供配电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配电 卫星定位 远距离级联传输 信息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一号露天矿采区转向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俊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5,共5页
为探索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最优的采区过渡方式,以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生产现状为前提,结合经典模型公式确定了各采区合理的工作线长度,并依据露天矿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提出了3种采区过渡方案。方案研究过程中,通过模拟转向过渡开采过程的4... 为探索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最优的采区过渡方式,以胜利一号露天煤矿生产现状为前提,结合经典模型公式确定了各采区合理的工作线长度,并依据露天矿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提出了3种采区过渡方案。方案研究过程中,通过模拟转向过渡开采过程的4个典型时期工程位置,从内排时间、外排量、二次剥离量等因素导致的生产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确定扇形转向为最优,能够在保证产量接续的同时最大化释放内排空间,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工作线长度 采区过渡 转向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尚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1-105,共5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土场植物群落组成的调查,利用应用值计算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排土场物种的多样性,为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排土场植物群落组成的调查,利用应用值计算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排土场物种的多样性,为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的总共物种数为82种,隶属28个科,禾本科、菊科、豆科是排土场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在人工恢复措施下,排土场植物群落逐渐由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演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排土场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数值南排土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排土场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党朝 申莹莹 杨震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为了探究大型露天煤矿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了露天煤矿建设开发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对当地生态环境带... 为了探究大型露天煤矿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为例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了露天煤矿建设开发对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植被、土壤及地下水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胜利一号露天煤矿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矿山所开展的相关预防、控制、治理措施也有效缓解了系列影响,煤矿生态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开发建设 环境影响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胜利露天煤矿燃油损耗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跃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345-349,共5页
通过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全面优化BP神经网络的偏置与权值,同时利用优化过的BP神经网络创建胜利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网络模型,进而研究胜利煤矿设备油耗问题。这种通过PSO优化出的BP神经网络所创建的模型能够将该矿影响设... 通过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全面优化BP神经网络的偏置与权值,同时利用优化过的BP神经网络创建胜利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网络模型,进而研究胜利煤矿设备油耗问题。这种通过PSO优化出的BP神经网络所创建的模型能够将该矿影响设备油耗的复杂因素与繁琐的设备油耗数值进行完美的拟合,经过仿真后的结论说明:创建的模型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测控准确度较高等性能,非常适合进行该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工作,能够很好的指导该矿设备的科学管控,降低该矿生产成本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油耗 系统仿真 神经网络 测控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测控胜利煤矿设备油耗的研究
11
作者 马文平 王跃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17-221,共5页
通过鸟群觅食算法全面优化BP神经网络的偏置与权值。同时利用优化过的BP神经网络创建胜利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网络模型,进而研究胜利煤矿设备油耗问题。这种通过PSO优化出的BP神经网络所创建的模型能够将该矿影响设备油耗的复杂因素与繁... 通过鸟群觅食算法全面优化BP神经网络的偏置与权值。同时利用优化过的BP神经网络创建胜利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网络模型,进而研究胜利煤矿设备油耗问题。这种通过PSO优化出的BP神经网络所创建的模型能够将该矿影响设备油耗的复杂因素与繁琐的设备油耗数值进行完美的拟合。经过仿真后的结论说明:创建的模型具备较好的稳定性,测控准确度较高等性能,非常适合进行该煤矿设备油耗的测控工作,能够很好的指导该矿设备的科学管控,降低该矿生产成本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油耗 系统仿真 神经网络 测控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工程轮胎温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12
作者 李洪波 王跃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149,156,共7页
本文利用了轮毂试验对轮胎滚动状态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利用计算和实验共同验证的方法确定出轮胎在轮毂转动实验中的状态为自由滚动。通过对轮胎在轮毂试验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探针测温法对有限元分析... 本文利用了轮毂试验对轮胎滚动状态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并利用计算和实验共同验证的方法确定出轮胎在轮毂转动实验中的状态为自由滚动。通过对轮胎在轮毂试验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探针测温法对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所得数据与探针法所测得的数据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所以此分析方法可靠性较高。通过分析表明:轮胎的静态压力对轮胎胎冠区域的温度场影响不大,对轮胎的胎侧部位温度场的影响随静态压力的增加而降低;而轮胎的整体温度场会随着所受载荷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气压 载荷 轮胎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措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志 武进斌 +3 位作者 于志成 孙念华 杨文庚 张忠昌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矿排土场的植被恢复已成为矿山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土壤改良、选择适宜植物种类、生态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矿排土场的植被恢复已成为矿山生态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土壤改良、选择适宜植物种类、生态工程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土壤改良在植被恢复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等。随后,文章阐述了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对植被恢复的重要性,特别是选择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一些新兴的生态工程技术,如生物工程、植物交替种植等,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植被恢复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排土场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奎 冉珊瑚 +2 位作者 曾鹏 杨道学 腾天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为了探讨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响应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岩石力学压力试验机和PCI-II AE win型声发射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对水侵蚀作用下红砂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特征应力演化机制进行了分... 为了探讨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响应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岩石力学压力试验机和PCI-II AE win型声发射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对水侵蚀作用下红砂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特征应力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探究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声发射(宽、窄频带)时间序列模式的演化规律,同时基于累计声发射事件数与统计力学理论构建了红砂岩的损伤演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P波波速随着含水率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临界值时,P波波速会降到最低值;(2)窄频带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与红砂岩内部颗粒间的摩擦作用息息相关,而宽频带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与红砂岩内部裂纹演化存在着内在联系;(3)水对声发射事件率(宽频带)在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影响相对较为显著,对特征应力与强度的比值影响甚微,但对各阶段应变百分比作用效果相对较为明显,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红砂岩试件的失效模式由脆性破坏逐渐向延展性破坏转变;(4)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声发射事件率(窄频带)活跃期呈现后移的变化趋势,干燥、自然与饱和状态下岩石试件声发射模式分别为主震型、前震–主震–后震型和群震型;(5)基于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宽、窄频带)与统计力学理论构建的损伤演化模型可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的损伤过程分为4个阶段:初始损伤阶段、损伤稳定发展阶段、损伤加速发展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特征应力 响应频带 声发射模式 损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冻融循环对酷寒矿区煤矸石风化崩解速率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郭海桥 程伟 +3 位作者 尚志 牟守国 卞正富 雷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59-3864,共6页
酷寒矿区表土瘠薄,陆地覆被破坏后可利用表土稀缺是制约煤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因素之一,难以获得足够的可用表土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土地复垦效果,同时也限制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缺土区拓展可利用表土来源不仅是煤炭土地复垦... 酷寒矿区表土瘠薄,陆地覆被破坏后可利用表土稀缺是制约煤矿区土地复垦的重要因素之一,难以获得足够的可用表土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土地复垦效果,同时也限制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缺土区拓展可利用表土来源不仅是煤炭土地复垦中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煤矸石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副产物,也是潜在的表土来源之一。针对特殊环境下的土地复垦需要,以酷寒矿区未风化煤矸石为研究对象,从水分变化、冻融循环单独作用和水分-冻融循环叠加作用于煤矸石的角度进行试验设计,分析了3类14种处理下煤矸石风化崩解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冻融循环处理下煤矸石风化崩解速率明显大于水分和冻融循环单独处理,风化崩解速率差异较大。运用聚类分析把煤矸石14种处理下的崩解速率分为2类,2类间的崩解速率差异显著,引起风化崩解速率差异显著的因素主要是较大的温差变化引起水分和盐分结晶膨胀。其中饱和含水-冻融循环组风化崩解速率大于非饱和水分组,大温差组大于小温差或恒温组。指出了温差变化中冰晶作用的存在引起了煤矸石的快速崩解主导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水分作用对煤矸石风化崩解的影响大于温度作用,冻融循环有利于煤矸石风化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风化崩解速率 冻融循环 风化成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采矿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郝文玉 才庆祥 +2 位作者 张磊 彭竹 陈彦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从作业特点、结构类型、应用现状等方面对露天采矿机及其对应的露天采矿机连续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给出了露天采矿机作业效率的计算公式。基于该工艺具有的独特优势,露天采矿机不仅可以... 从作业特点、结构类型、应用现状等方面对露天采矿机及其对应的露天采矿机连续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给出了露天采矿机作业效率的计算公式。基于该工艺具有的独特优势,露天采矿机不仅可以在单斗铲、推土机、前装机等设备的辅助下作为矿山的主采设备,而且还可以作为辅助作业设备,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应该在国内露天矿山和其他相关领域积极推广,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矿机 滚筒式 选采 连续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边坡模型的草原煤矿排土场坡形重塑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恒 雷少刚 +3 位作者 黄云鑫 程伟 邓彪 张周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30-3838,共9页
在采矿活动中,由于传统的排土场边坡模型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当地周围环境,导致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地形重塑,以减少土壤损失量,提高边坡保土能力,使排土场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近自然地形重塑以未受扰动的地... 在采矿活动中,由于传统的排土场边坡模型并不能很好的融入当地周围环境,导致排土场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地形重塑,以减少土壤损失量,提高边坡保土能力,使排土场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近自然地形重塑以未受扰动的地形作为参照,构建出符合当地侵蚀过程所形成的地形模型,在国内外地形重塑中有诸多应用。根据近自然地形重塑理论及统计学原理,以胜利矿区为研究区,提取并分析该地区自然边坡的特征参数,并以此构建了反S型边坡模型,利用WEPP模型对比分析反S型边坡模型和原排土场边坡模型,验证了反S型边坡模型的优势。研究发现:①提取胜利矿区的自然边坡剖面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胜利矿区主要的边坡坡型为反S型边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凸面水平占比和凸面竖直占比两个新的边坡特征参数,并对反S型边坡的特征参数进行提取。②分别对胜利矿区陡坡部分和缓坡部分的边坡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曲线拟合,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陡坡部分和缓坡部分的反S型边坡模型,发现陡坡部分的反S型边坡模型中凸面和凹面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割点位于黄金分割点附近。③以陡坡部分的反S型边坡模型对胜利矿区排土场边坡的特征参数进行设计,向WEPP模型中输入胜利矿区气候、土壤、植被覆盖等数据后,在不同坡高和不同模拟年份的条件下对构建的边坡模型与原排土场边坡模型进行水蚀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坡高和模拟年份的增加,反S型边坡模型的保土能力和长期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排土场边坡模型,可以依据反S型边坡模型对排土场边坡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地形重塑 边坡特征参数 WEPP模型 黄金分割点 胜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时空响应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邵亚琴 汪云甲 +3 位作者 李永峰 张华 吴志刚 刘竞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74-3886,共13页
草原区煤电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必然引发剧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土地、水体和大气为空间载体,辨识生态扰动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多源动态监测技术为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手... 草原区煤电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必然引发剧烈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土地、水体和大气为空间载体,辨识生态扰动因子,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多源动态监测技术为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手段,利用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空间插值、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0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变差、明显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区域面积分别达到512.76,664.52,284.26 km 2,占研究区域的72.23%,主要集中在露天矿区及电厂区、锡林浩特市城区、城镇居民点和省道S307两侧区域,并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为中心形成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及其时空发展规律,提出了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和建立生态环境修复“5W+2H+E”循环管理模式的管控对策,为煤电基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区煤电基地 生态环境 系统分析 综合评价 多源动态监测 时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特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毕银丽 李向磊 +2 位作者 彭苏萍 解琳琳 王党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5-213,共9页
为研究煤矿露天开采对自然植物与土壤因子的影响,以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方法对采矿区周边不同距离草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采集距矿区不同距离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①距矿区边界100 m处,草地自然植物... 为研究煤矿露天开采对自然植物与土壤因子的影响,以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方法对采矿区周边不同距离草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采集距矿区不同距离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①距矿区边界100 m处,草地自然植物群落以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和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为主;距离煤矿400 m处植物群落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克氏针茅(S.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为主,900 m处以大针茅、小画眉草和糙隐子草为主;距离煤矿1900 m处,以克氏针茅、糙隐子草和大针茅为主;②与对照区相比,距离矿区越近,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群落相似性降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SOM)、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AP)均显著减少;③远离矿区的位置土壤肥力要好于矿区附近,煤矿开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肥力产生影响,矿区周边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④冗余分析(RDA)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正相关。矿区周边植被群落的演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群落物种的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在影响矿区周边植物群落特征的土壤因子中所占比重较大。矿区周边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可在自然恢复为主的前提下,实施适当的人工干预调控以促进矿区周边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矿区 植物多样性 土壤因子 空间异质性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露天矿排土场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29
20
作者 隋涛 肖武 +3 位作者 王党朝 王鑫 田帅帅 孙浩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5-142,共8页
排土场作为露天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精确的排土场三维模型,有助于直观掌握排土场的地形变化信息,对于进一步监测其稳定性,确保矿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胜利西一号露天煤矿北排土场为例,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了排土场南部3个... 排土场作为露天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精确的排土场三维模型,有助于直观掌握排土场的地形变化信息,对于进一步监测其稳定性,确保矿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胜利西一号露天煤矿北排土场为例,首先利用无人机获取了排土场南部3个相对航高(85,100,115m)的影像;然后分别采用2款基于运动恢复结构算法(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软件(Pix4D mapper和Agisoft Photo Scan)对不同相对航高的影像进行了处理,得到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并对两者分别进行了平面、高程精度分析。研究表明:3个航高对应模型的精度均可以满足1∶1 000地图和地形图成图要求,其中,相对航高为100 m时对应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最高,可以达到1∶500成图精度要求,并且利用Pix4D mapper软件得到的模型精度略高于Agisoft Photo Scan软件,故而采用100 m相对航高获取了整个排土场的影像并构建了排土场三维模型。综合分析认为:无人机摄影测量可以满足排土场的监测、维护需求,相较于传统测量方法,具有范围广、效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露天矿区地形地貌高精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摄影测量 排土场 三维模型构建 SFM DSM 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