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界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东 高小虎 唐殿龙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20,共8页
以锦界煤矿31117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了该工作面使用远程供电供液、单轨吊落地及自移列车工艺3项新技术后,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优化了31117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局,增加了... 以锦界煤矿31117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煤矿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了该工作面使用远程供电供液、单轨吊落地及自移列车工艺3项新技术后,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优化了31117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布局,增加了综采工作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及避免了登高、起吊、单轨吊掉落等安全风险;同时31117综采工作面也应用了采煤机视频随动、三机自动调速、通讯联络系统、采煤机人员接近系统、智能润滑系统等技术,提高了综采智能化水平,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矿井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工作面 远程供电供液 单轨吊落地 自移列车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31301工作面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斌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7,共8页
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钻孔漏失量实测和钻孔窥视,查明锦界煤矿31301工作面顶板覆岩破坏规律。通过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初步预测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为30.6~49.6 m;运用UDEC模拟软件对锦界煤矿313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扩... 利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钻孔漏失量实测和钻孔窥视,查明锦界煤矿31301工作面顶板覆岩破坏规律。通过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计算,初步预测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为30.6~49.6 m;运用UDEC模拟软件对锦界煤矿3130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扩展规律进行模拟分析,31301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为52~55 m;采用钻孔漏失液观测法、钻孔窥视,现场实测31301工作面采动覆岩“两带”发育高度,得出31301工作面开采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9.3 m,裂采比为19.1,垮落带最大高度为9.3 m,垮采比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缝带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钻孔漏失量实测 钻孔窥视 裂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31302综采面自动化自适应割煤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宝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0-185,共6页
以锦界煤矿31302综采面自适应割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产量情况、自动化率、开机率、采煤机速度4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采用自适应割煤大大提高了割煤效率,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同时自适应割煤有效降低了采煤机过载运行,有利于设备常态化运行,... 以锦界煤矿31302综采面自适应割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产量情况、自动化率、开机率、采煤机速度4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采用自适应割煤大大提高了割煤效率,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同时自适应割煤有效降低了采煤机过载运行,有利于设备常态化运行,最后可根据现场应用情况,执行下一步应用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自适应割煤 割煤效率 过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智能化疏排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贺爱兵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2-85,共4页
针对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从井下中转水仓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场景采用压力启停水泵技术、液位实时监测及控制水泵技术、中转水仓及主排水泵房自动关联排水技术,建立井下中转水仓智能化疏排水系统,并... 针对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从井下中转水仓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场景采用压力启停水泵技术、液位实时监测及控制水泵技术、中转水仓及主排水泵房自动关联排水技术,建立井下中转水仓智能化疏排水系统,并接入智能综合一体化管控平台,对排水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实时显示,并具备远程集中控制、数据自动采集、故障分析诊断及联动预警功能,提升了中转水仓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疏排水系统 井下中转水仓 疏放水 矿井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31117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末采技术研究
5
作者 任文元 王帅锋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8-303,共6页
以锦界煤矿31117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末采为实际背景,分析了沿空留巷工作面地质条件,确定回撤通道、辅巷及联巷的支护方案。采用防灭火预测、束管监测、工作面及地表堵漏以及矿压分析等手段,制定末采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进行末采贯... 以锦界煤矿31117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末采为实际背景,分析了沿空留巷工作面地质条件,确定回撤通道、辅巷及联巷的支护方案。采用防灭火预测、束管监测、工作面及地表堵漏以及矿压分析等手段,制定末采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进行末采贯通方案的制定,通过停机确定、挂网工艺、走绳及贯通割煤等实际手段来确保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回撤通道 安全技术措施 贯通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自动化排水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呼鹏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F08期37-39,共3页
文章从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构成出发,结合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应用实效,详细阐述了井下主排水泵房自动化排水系统控制器及监控系统的功能,简单介绍了中转水仓及分散小水窝自动化排水的现状。同时结合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提出了... 文章从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构成出发,结合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应用实效,详细阐述了井下主排水泵房自动化排水系统控制器及监控系统的功能,简单介绍了中转水仓及分散小水窝自动化排水的现状。同时结合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情况,提出了设备健康状况分析系统、水情监测系统的方案,提出了主排水泵房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方法,旨在为智能矿山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排水 PLC 智能矿山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智能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勤 于在川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3-35,共3页
介绍了锦界煤矿以“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为核心的智能矿山体系及智能化建设现状,阐述了煤矿在积累数字矿山建设经验基础上,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少人化、智能掘进、固定场所无人值守等方面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举措,以及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 介绍了锦界煤矿以“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为核心的智能矿山体系及智能化建设现状,阐述了煤矿在积累数字矿山建设经验基础上,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少人化、智能掘进、固定场所无人值守等方面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举措,以及智能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在锦界煤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煤矿智能化转型 智能开采 智能掘进 无人值守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31117运输巷柔模混凝土留巷技术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杰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2期284-287,共4页
沿空留巷可减少井下煤柱数量和缓解煤柱下方围岩应力集中等问题,对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采空区遗煤量以及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等方面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锦界煤矿31117运输巷留巷为工程背景,为实现留巷段围岩变形有效控制、... 沿空留巷可减少井下煤柱数量和缓解煤柱下方围岩应力集中等问题,对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采空区遗煤量以及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等方面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锦界煤矿31117运输巷留巷为工程背景,为实现留巷段围岩变形有效控制、减少采空区漏风量,提出将柔模混凝土留巷技术应用到31117运输巷留巷中。在留巷前通过布置补强锚索提高留巷段顶板强度;通过设置挡矸支架为柔模混凝土浇筑创造相对安全环境;通过应用单元支架进行滞后支护,降低采空区顶板垮落对留巷段影响。对31117运输巷柔模混凝土留巷期间主要工艺流程等进行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31117运输巷留巷段围岩变形量整体较小,采空区漏风量较低,取得较好留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沿空留巷 柔模混凝土 巷旁充填 补强锚索 滞后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界煤矿回采巷道冒顶隐患分级与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建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4-67,共4页
以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的距离为冒顶隐患级别分类的指标,对锦界矿3-1煤层顶板的冒顶隐患级别进行了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冒顶隐患级别的巷道顶板进行了冒顶防控支护设计,结果表明:锦界矿3-1煤层顶板北部大部分区域的冒顶隐患级别以Ⅰ级为... 以稳定岩层距巷道顶板的距离为冒顶隐患级别分类的指标,对锦界矿3-1煤层顶板的冒顶隐患级别进行了区域划分,分别对不同冒顶隐患级别的巷道顶板进行了冒顶防控支护设计,结果表明:锦界矿3-1煤层顶板北部大部分区域的冒顶隐患级别以Ⅰ级为主,南部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局部存在Ⅲ级和Ⅳ级顶板;基于冒顶隐患级别划分的冒顶防控支护方案不仅较好地满足了安全生产的要求,而且降低了支护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稳定岩层 冒顶隐患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鸿”系统在智能煤矿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高登云 王进龙 许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3-148,共6页
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煤矿中普遍存在各子系统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核心操作系统和通信技术被外部公司掌握等“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了一种国产自主研发的“矿鸿... 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煤矿中普遍存在各子系统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核心操作系统和通信技术被外部公司掌握等“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了一种国产自主研发的“矿鸿”操作系统,通过统一的物联协议、数据标准及独特的“软总线”技术,将煤矿开采、运输、监测等流程中涉及到的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和上传,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手持终端可自动近场连接生产设备,实现无线智连,提高维护管理效率,然后介绍了矿鸿与煤矿生产关键子系统的关联,最后介绍了矿鸿系统在国家能源集团乌兰木伦煤矿的成功应用示范,该煤矿实现了矿井操作系统国产化以及矿井万物互联,为我国智能化煤矿建设与煤炭行业数字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鸿系统 顶层设计 万物互联 智能化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在智能化煤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继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8-74,共7页
为解决锦界煤矿井下光线暗、能见度低、煤尘大导致监控下的矿井图像结构扭曲、细节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图卷积和残差聚合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利用残差聚合网络充分获取残差块间的层级特征、利用通道图卷积构建特征... 为解决锦界煤矿井下光线暗、能见度低、煤尘大导致监控下的矿井图像结构扭曲、细节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道图卷积和残差聚合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利用残差聚合网络充分获取残差块间的层级特征、利用通道图卷积构建特征图通道间的内在关联性、利用多头注意力转移模块将通道图卷积和注意力分支输出的特征整合到残差网络中,得到的输出不仅充分利用了各个残差块间的层级特征,同时也利用了高级特征之间的潜在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经典超分辨率算法相比,该算法重建出的图像结构清晰且细节信息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通道图卷积 残差聚合 多头注意力 层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能公司煤电一体化用户煤量计量方式探究
12
作者 孙庆军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2期348-352,共5页
煤电一体化发展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煤电行业在信息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高速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快升级改造煤炭运输数据采集和煤量自动计量的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严格遵守物质计量标准的前提下,充分... 煤电一体化发展对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煤电行业在信息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高速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快升级改造煤炭运输数据采集和煤量自动计量的智能化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严格遵守物质计量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动化采集和信息化传输的科学技术,严格管控结算时间和结算周期,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准确的计量方式。将煤电一体化用户煤量计量方式应用在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科学选择煤量结算的时间节点、结算周期、测点位置及数量的手段,经过严谨的运算逻辑简便快捷地将计算结果统计并展示出来,与煤电一体化的各类安全、生产管理智能化信息系统配套使用,从而实现行业信息化发展、智能化改革和煤炭价值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计量 结算周期 自动采集 运算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煤矿智慧生产运营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连生 张顺 +1 位作者 呼鹏举 窦凤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80-286,共7页
就目前煤矿智能定制化运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建立了未来煤矿生产运营模式基本架构,确立了采掘设备智能配套模型、设备智能运行及检修基础建设模型;重点构建了从产品匹配、生产效益分析、指令下达、智能生产组织、智能分选及面向... 就目前煤矿智能定制化运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建立了未来煤矿生产运营模式基本架构,确立了采掘设备智能配套模型、设备智能运行及检修基础建设模型;重点构建了从产品匹配、生产效益分析、指令下达、智能生产组织、智能分选及面向客户的智能定制模式,并实现装车、运输、物流、结算等全系列的全智能定制化产销运营模式,为矿井生产各子系统能实现智能联动,整个运营模式真正实现智能一体化提出建设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煤矿 全面感知 运营模式 生产定制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主运带式输送机智能调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迟双宝 孙常民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2期30-35,共6页
为了解决目前带式输送机运行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煤量运行匹配控制、无法进行故障自动诊断分析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主运带式输送机智能调控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视频调速控制系统、高压变频控制方案实现了带式输送机系统根... 为了解决目前带式输送机运行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煤量运行匹配控制、无法进行故障自动诊断分析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煤矿井下主运带式输送机智能调控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模块、视频调速控制系统、高压变频控制方案实现了带式输送机系统根据煤量自动进行调整,通过故障预警模块实现了带式输送机系统运行状态的自动监测和诊断预警。实际应用表明,新的控制系统能够将带式输送机运行能耗降低10.46%,将带式输送机运行故障率降低77.6%,极大地提升了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智慧调速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反渗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仁生 王帅锋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2期335-340,共6页
根据煤矿井下原水的特点和井下实际工况可知,井下反渗透预处理是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基于井下反渗透预处理采用楔形过滤技术、彗星纤维过滤技术在煤矿井下反渗透系统中的研究,采用了智能型全自动井下水处理系统,在国能神东... 根据煤矿井下原水的特点和井下实际工况可知,井下反渗透预处理是反渗透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基于井下反渗透预处理采用楔形过滤技术、彗星纤维过滤技术在煤矿井下反渗透系统中的研究,采用了智能型全自动井下水处理系统,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井下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系统可用于井下综采工作面设备用水的综合处理,为井下喷雾冷却用水、乳化液配液用水提供合格的水源。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效果明显,水质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反渗透 预处理 楔形过滤 彗星纤维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及煤量视觉分析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利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89,共4页
研究了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及煤量视觉分析技术,基于输送带上方摄像头完成AI的识别,通过重力感应,完成对煤量的判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完成对煤量更高精度的处理。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业化应用、对巷道胶带实行全方位视频监测等4个方面总... 研究了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及煤量视觉分析技术,基于输送带上方摄像头完成AI的识别,通过重力感应,完成对煤量的判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完成对煤量更高精度的处理。从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业化应用、对巷道胶带实行全方位视频监测等4个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智能调速 煤量 视觉分析 AI的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掘工作面梭车无人驾驶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建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47,共6页
针对锦界煤矿井下连掘工作面梭车不便于监管、驾驶劳动强度大、运输效率较低等问题,搭建连掘工作面梭车无人驾驶平台,通过在视觉相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惯导IMU等传感器采集数据,建立车辆运行环境的SLAM,同时,智能摄像头能识别车... 针对锦界煤矿井下连掘工作面梭车不便于监管、驾驶劳动强度大、运输效率较低等问题,搭建连掘工作面梭车无人驾驶平台,通过在视觉相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惯导IMU等传感器采集数据,建立车辆运行环境的SLAM,同时,智能摄像头能识别车道线和道路边沿信息,获得车辆的预期行驶边界,再结合惯性测量单元获取车辆姿态信息,进而规划出全局路径地图,使连掘工作面梭车沿着预设轨迹正常行驶,实现无人驾驶,进而提升连掘工作面整体运行效率,保障现场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掘工作面 梭车 环境感知 路径规划 无人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采煤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子伟 王颢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6-358,共3页
叙述了保水采煤技术的意义,分析了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理论,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分别对矸石充填法、膏体充填法、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法进行了研究,目前保水采煤的理论与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矸石充填法 膏体充填法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质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虎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4-290,共7页
为保证在顶板破碎特殊地质条件下,留巷和复用巷道的效果,以锦界煤矿31117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上覆岩层结构模型,确立以补强支护、加大支护密度、多种支护手段相结合的支护思路。留巷期间通过补强支护、加宽砼墙宽度等手段来保证... 为保证在顶板破碎特殊地质条件下,留巷和复用巷道的效果,以锦界煤矿31117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建立上覆岩层结构模型,确立以补强支护、加大支护密度、多种支护手段相结合的支护思路。留巷期间通过补强支护、加宽砼墙宽度等手段来保证留巷稳定性;复用期间通过增设液压支架、联巷顶板补强支护等措施来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矿压结果表明,支护强度的增加可有效保证留巷期间的砼墙成型效果,矿压显现不明显;复用期间矿压显现较为剧烈,砼墙变形较正常区域变化明显,顶板下沉量增加至850 mm,通过采取多种支护形式,最终确保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留巷阶段 复用阶段 矿压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裂角度对柔模砼墙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晟 王帅锋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8-246,共9页
针对锦界煤矿31116运输巷沿空留巷厚直接顶地质条件,建立应变软化与双屈服本构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八组切顶卸压方案与未切顶方案,确定90°切基本顶为控制厚基本顶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最佳方案。现场试验发现,巷道顶板下沉量在... 针对锦界煤矿31116运输巷沿空留巷厚直接顶地质条件,建立应变软化与双屈服本构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八组切顶卸压方案与未切顶方案,确定90°切基本顶为控制厚基本顶沿空留巷围岩稳定性的最佳方案。现场试验发现,巷道顶板下沉量在回采期间最大达650 mm,两帮最大移近量370 mm,数值模拟中切直接顶时顶板与煤柱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48.8 mm和55.4 mm,切基本顶时顶板与煤柱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38.8 mm和32.4 mm,说明数值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且沿空留巷技术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预裂角度 数值模拟 直接顶 基本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