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1
作者 单彭义 唐珍琦 +6 位作者 唐湘文 杜辉辉 朱捍华 刘高翔 周文博 吴远帆 周清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3期19-24,共6页
文章以湖南省典型县(市、区)调研为重点,兼顾数据资料收集,调研分析了湖南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系统梳理了湖南耕地土壤酸化治理主要措施,总结了主要工作成效,在系统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 文章以湖南省典型县(市、区)调研为重点,兼顾数据资料收集,调研分析了湖南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系统梳理了湖南耕地土壤酸化治理主要措施,总结了主要工作成效,在系统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酸化特征 综合治理 耕地质量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艾叶粉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伍志勇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8期45-46,共2页
该试验选择360尾体质量约为15 g的健康的草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60天。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2.5%、5%和10%的艾叶粉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和10%艾叶粉组草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 该试验选择360尾体质量约为15 g的健康的草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60天。各组草鱼依次投喂含有0(对照组)、2.5%、5%和10%的艾叶粉的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5%和10%艾叶粉组草鱼的试验末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而饲料系数显著降低。由此说明,适量艾叶粉可以有效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且添加5%的艾叶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粉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饲料系数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君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8期60-62,共3页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产量,提升种植质量,需要针对水稻种植期间内所产生的病虫害进行具体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该文针对祁阳市水稻种植实际情况,针对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此确保水稻健康生长的同时,提高水稻生产产... 为了提高水稻种植产量,提升种植质量,需要针对水稻种植期间内所产生的病虫害进行具体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该文针对祁阳市水稻种植实际情况,针对病虫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此确保水稻健康生长的同时,提高水稻生产产量,为当地农户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农作物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分级的镉砷污染稻田修复治理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平艳 刘汇川 +5 位作者 刘嫦娥 余泓 易春丽 李海英 刘湘军 谢运河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49-53,67,共6页
研究基于稻米镉砷含量构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5级风险分级分区体系,并结合土壤镉砷含量及pH值等理化性质制定了以石灰质复合材料和镉钝化剂或镉砷同步钝化产品为核心的4个组合修复模式,在祁阳市肖家镇和白水镇开展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 研究基于稻米镉砷含量构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5级风险分级分区体系,并结合土壤镉砷含量及pH值等理化性质制定了以石灰质复合材料和镉钝化剂或镉砷同步钝化产品为核心的4个组合修复模式,在祁阳市肖家镇和白水镇开展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示范。结果表明: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分级分区治理的4个耕地修复模式使土壤pH值提升了0.68-1.29个单位,土壤有效态镉含量降低了12.50%-29.63%,稻米镉含量降低了20.00%-87.30%,皆达显著差异水平;而4个模式对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等均无显著影响,且降低稻米砷含量的效果也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污染风险分级 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的镉砷污染稻田修复治理案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嵩 易春丽 +3 位作者 刘汇川 余泓 潘淑芳 谢运河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构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级体系,并依据土壤污染特征建立了石灰、土壤调理剂、镉砷同步钝化剂为主体的修复技术体系,在祁阳市肖家镇和白水镇504 hm^(2)典型重金属污染稻田进行修复治理示范。结果表明:4个基于... 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构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级体系,并依据土壤污染特征建立了石灰、土壤调理剂、镉砷同步钝化剂为主体的修复技术体系,在祁阳市肖家镇和白水镇504 hm^(2)典型重金属污染稻田进行修复治理示范。结果表明:4个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分级的分区治理模式在6个项目村修复效果明显。经过2 a的实施,石灰+镉钝化剂、石灰+镉砷同步钝化剂的技术模式皆显著提升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稻米镉含量,显著提升了稻米镉达标率,土壤pH值增加了0.76~1.31,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下降了18.18%~21.43%,稻米镉含量下降了31.03%~90.32%,稻米镉达标率增加了47.57~84.70个百分点;石灰+镉砷同步钝化剂的技术模式实施2 a后,对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稻米砷含量降低了22.22%~36.36%,稻米砷达标率达到了100%。结果还表明,针对大面积稻米镉砷超标区域,以优先降镉、协同控砷的策略可逐步实现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但应根据稻米镉砷超标风险程度和土壤镉砷污染特征进行技术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 风险管理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云 谢慧兰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5期66-68,共3页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之中,带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油菜的种植面积得到了相应的扩张。但是在实际油菜种植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负面影...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被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之中,带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油菜的种植面积得到了相应的扩张。但是在实际油菜种植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负面影响,降低油菜的生长质量与生产产量。如果想要进行更加高质量的油菜生产工作,需要对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进行相应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种植 病虫害防治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翻压与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7
作者 余泓 屈喜燕 《河北农机》 2023年第6期130-132,共3页
稻米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稻米想要达到高品质,往往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种植、施肥等。适当地施肥不但可以提高栽培稻米的土地的肥力,而且可以促使稻米的良好发育,增加一定的稻米产量。但是... 稻米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稻米想要达到高品质,往往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种植、施肥等。适当地施肥不但可以提高栽培稻米的土地的肥力,而且可以促使稻米的良好发育,增加一定的稻米产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稻米种植人不了解施肥的适宜程度,常常会造成稻米土壤肥力不足甚至施肥过度的现象的出现。本站利用对稻米土地的观察与调查,来讨论氮磷钾用量对稻米土壤肥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绿色优质稻米生产技术的示范及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邹青蓉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0期28-30,共3页
现代农业要坚持走绿色、高质量、高效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科技创新型、绿色发展型、质量导向型农业,不断强化绿色稻米生产基础,持续优化稻米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高水平的稻米全产业链。推进绿色稻米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现代农业要坚持走绿色、高质量、高效发展道路,通过发展科技创新型、绿色发展型、质量导向型农业,不断强化绿色稻米生产基础,持续优化稻米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高水平的稻米全产业链。推进绿色稻米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绿色优质稻米生产技术的应用示范,提出了优化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应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种植 优质稻米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脊土壤调理剂在湘南红壤旱地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龙艳丽 陈畅 +2 位作者 黄晶 高鹏 高菊生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36-38,共3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天脊土壤调理剂在湘南红壤旱地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天脊土壤调理剂或石灰均能提高作物产量,且施天脊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石灰,以施天脊土壤调理剂1800 kg/hm^(2)(处理2)的增产幅度最大...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天脊土壤调理剂在湘南红壤旱地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天脊土壤调理剂或石灰均能提高作物产量,且施天脊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石灰,以施天脊土壤调理剂1800 kg/hm^(2)(处理2)的增产幅度最大,其各茬作物的年均产量较常规施肥(CK)增加31.5%,达显著水平;施天脊土壤调理剂或生石灰5 a后,均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且以施天脊调理剂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脊土壤调理剂 石灰 湘南红壤旱地 施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配施有机肥模式下水稻产量和田面水质量变化特征
10
作者 罗禄生 聂梦平 +3 位作者 向宏光 高学成 唐湘文 黄晶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38-43,共6页
为了探讨在稻草还田的基础上紫云英还田配施有机肥模式对红壤双季稻田水稻产量和田面水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化肥氮磷钾(NPK)、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有机肥和紫云英配施[NPKM2(紫云英)]、紫云英和化肥配施[N... 为了探讨在稻草还田的基础上紫云英还田配施有机肥模式对红壤双季稻田水稻产量和田面水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化肥氮磷钾(NPK)、有机肥和化肥配施(NPKM)、有机肥和紫云英配施[NPKM2(紫云英)]、紫云英和化肥配施[NPK(紫云英)]5个处理,比较了各处理间产量、经济性状、叶片SPAD值以及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普遍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NPKM2(紫云英)处理的效果最佳,年度水稻稻谷产量较其他处理增加了6.0%~43.9%;NPK(紫云英)、NPKM和NPKM2(紫云英)处理晚稻叶片的SPAD值高于CK和NPK处理,紫云英还田和有机肥增强了水稻的光合能力,且晚稻叶片的SPAD值与晚稻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施肥后20~30 d是面源污染防控的关键时期,此时田面水铵态氮和可溶性磷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在稻草还田的基础上,紫云英还田配施有机肥模式可提升水稻产量和光合能力,但需关注施肥对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为优化施肥策略与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紫云英、稻草还田 水稻产量 田面水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