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战争社会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
李钧鹏
王东猛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从个人体验到社会知识——以小红书的乡村旅行建议为例 |
李钧鹏
杨太文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中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演变动因及发展趋势 |
苏海
向德平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农民再组织化与乡村公共性重构:社会范式下集体经济的发展逻辑——基于黔村“村社合一”经验的研究 |
邹英
刘杰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21
|
|
5
|
缺失、弥补与替代: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基于W市流动儿童的调查 |
吴朝安
杨生勇
贺光耀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6
|
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与研究路径 |
符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7
|
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的新时代发展 |
刘杰
高旸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8
|
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进路 |
黄君
闵蕾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9
|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与乡村发展——基于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城乡多点研究 |
王欧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0
|
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叙述 |
李钧鹏
王东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监狱作为社会学研究议题的兴起及演变路径 |
卜清平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2
|
社会环境、社会支持与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耗竭——基于广深莞汉100名专职社工的调查 |
张大维
郑永君
李静静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13
|
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治理:从权力的文化网络到权力的利益网络 |
郑永君
张大维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8
|
|
14
|
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 |
向德平
申可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3
|
|
15
|
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及其社会化 |
唐有财
符平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0
|
|
16
|
农民工返乡消费与乡村社会关系再嵌入 |
江立华
卢飞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7
|
软性嵌入: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德育教育的行动策略--基于武汉两所学校的社会工作介入实验 |
张大维
郑永君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18
|
“后单位时代”的城市社会治理 |
吕方
田毅鹏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9
|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
江立华
王斌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20
|
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 |
夏玉珍
刘小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