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潢川县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分析
1
作者 尹为玲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1期16-18,共3页
近年,潢川县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围绕信阳市委“1335”工作布局,落实县委“12345”总体思路,坚持以“水城花乡、五彩潢川”为目标,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为抓手,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潢川县锚定“两个确保”,对标“十大战略”,围绕信阳市委“1335”工作布局,落实县委“12345”总体思路,坚持以“水城花乡、五彩潢川”为目标,以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为抓手,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为主线,统筹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十大战略 水城花乡 两个确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研究四个视角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吴忠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0,共7页
多学科探讨社会发展,有利于丰富、深化社会发展的研究。哲学在社会发展观的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科技界则侧重于社会发展所赖以进行的自然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自然科学方法在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多学科探讨社会发展,有利于丰富、深化社会发展的研究。哲学在社会发展观的研究、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科技界则侧重于社会发展所赖以进行的自然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自然科学方法在发展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政策研究的优势表现在:重视现实的社会发展事业和研究的时效性与对策性。社会学研究的明显优势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包容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内,社会学学科的概念体系很适于分析社会发展问题,社会学规范性的研究方法非常有助于社会发展研究规范的、有效的发展。但哲学、科技、政策、社会学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又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观 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发展问题 政策研究 比较分析 社会学学科 指标体系 社会发展理论 哲学界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发展模式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忠武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4期80-85,共6页
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而选择和实行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 ,它是由主体、客体和手段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 ,具有合规律性、多样化、系统化、互补性、动态性等特征。社会发展模式研究在发展研究中处于关键的中介地... 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而选择和实行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 ,它是由主体、客体和手段等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 ,具有合规律性、多样化、系统化、互补性、动态性等特征。社会发展模式研究在发展研究中处于关键的中介地位 ,人对其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成败。社会发展模式形成于社会的实践概括机制、理论转化机制、开放整合机制和历史创新机制 ,其基本研究途径是开展社会调查与社会实验 ;进行理论研究和理论推广 ;实行开放交流和比较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模式 结构解析 社会功能 形成机制 特征 社会发展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欧社会发展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玉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6,共5页
丹麦、挪威、瑞典这三个北欧国家,自确立福利国家制度以来,社会发展水平名列世界前茅,由此,确立了独特的“北欧社会发展模式”。“北欧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北欧的社会发展,既有成功的因素,也有深刻的内在... 丹麦、挪威、瑞典这三个北欧国家,自确立福利国家制度以来,社会发展水平名列世界前茅,由此,确立了独特的“北欧社会发展模式”。“北欧社会发展模式”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条件。北欧的社会发展,既有成功的因素,也有深刻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国家制度 社会发展模式 社会发展水平 失业保险 资本主义竞争 劳动力市场政策 “中间道路” 公民大会 养老金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因素与社会发展
5
作者 吴忠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共5页
“社会发展”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社会变迁等概念有相似的含义,即:均是指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均是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进。其涵盖面为整个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狭义上来说... “社会发展”这一概念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它与社会进步、社会变革、社会变迁等概念有相似的含义,即:均是指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均是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演进。其涵盖面为整个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狭义上来说,也就是说从发展社会学的意义上来看,它是对现代化过程发韧以来历史过程的概括,是指社会由“传统”阶段向“现代”阶段的过渡,以及“现代”阶段本身的不断完善。今人讨论“社会发展”时,多是从其狭义方面入手。历史因素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点,民族的一切发展都始乎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纵线索上新旧矛盾的冲突,而不是横向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但是,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却可以加剧某一民族中所含历史因素的再选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因素 社会发展进程 社会发展目标 抗扰 社会控制 传统发展战略 社会要素 科学处理 民族发展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模式发展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
6
作者 戴庆中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9-63,共5页
西部欠发达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本土文化模式的发展。文化模式的发展 ,不应是模式替代 ,只能是本土模式的自觉改造、自我重构和自行变迁。发展的目标是现代化 ,但由于地域、传统和其它社会条件的差异 ,各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应该采取适当的... 西部欠发达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本土文化模式的发展。文化模式的发展 ,不应是模式替代 ,只能是本土模式的自觉改造、自我重构和自行变迁。发展的目标是现代化 ,但由于地域、传统和其它社会条件的差异 ,各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应该采取适当的模式和选择适当的目标 ,要与当地文化模式相融 ,从而得到所谓“地方性知识”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西部地区 社会发展 欠发达社会发展 本土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建超 刘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207,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探索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针对俄国等东方社会保存农村公社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据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来中国等民族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文本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不是所谓"跨越论"旨向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而是其世界历史理论在俄国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为东方落后国家探索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不通过”思想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受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 被引量:3
8
作者 韩克庆 董建军 韩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3-107,共5页
所谓普遍受益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由发展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好处。它以社会发展为前提,目的是使广大社会成员受益,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制约机制,同时它是一个渐进受益的过程。普遍受益原则是社会公正、以人为... 所谓普遍受益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持续不断地得到由发展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好处。它以社会发展为前提,目的是使广大社会成员受益,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制约机制,同时它是一个渐进受益的过程。普遍受益原则是社会公正、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观、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综合体现,它的确立使社会发展真正具有了归属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在社会转型期,普遍受益有助于社会的整合与稳定,能够促进社会的理性化和法治程度,有助于社会质量的提高。缺失这一原则,就会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破坏社会公平原则并降低社会整合程度,限制社会成员的潜能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受益 社会发展 公平 以人为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术语——一个关乎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本原之因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和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哲学术语,在当今时代首先是重新审视或重新定位的问题,然后才是阐释发挥问题。人们总是基于通俗的日常语言来理解深奥的哲学语言。哲学术语与日常语言表达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哲学术语不能与日常语言的基本意思相悖。典型之例,在列宁所... 哲学术语,在当今时代首先是重新审视或重新定位的问题,然后才是阐释发挥问题。人们总是基于通俗的日常语言来理解深奥的哲学语言。哲学术语与日常语言表达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哲学术语不能与日常语言的基本意思相悖。典型之例,在列宁所下的哲学论断里,对斗争这个哲语,他就是有所保留的。但在现今中国哲学界,既认为斗争哲学是悖谬,但同时依旧把斗争性视作矛盾的根本属性,这样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术语 日常用语 哲学发展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臧乐源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71,共6页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永久性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适用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其普遍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世界各...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永久性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适用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其普遍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世界各国。仁爱思想将作为最宝贵的思想道德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社会发展 继承 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代尧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527-534,共8页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构建出“世界历史”理论 ,并以此出发探索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失误 ,根源于背离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论。...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分析构建出“世界历史”理论 ,并以此出发探索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失误 ,根源于背离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论。邓小平重新“回到了马克思” ,以世界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 ,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发展造成的历史条件下兴起 ,成为与时代并进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融入全球体系 ,在以现代性原则对经济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构的同时保持住自己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忠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3,共6页
大众文化是反映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 大众文化是反映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基本特征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易杰雄 朱明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8-11,131,共5页
关键词 自然科学 社会进步 哲学 社会科学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招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79-82,共4页
“全球化”意味着人类发展的“共存性”在增长。但是 ,“全球化”决不标示着世界“大同”,更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埋葬。恰恰相反 ,“全球化”是以社会发展模式多样性为前提的。
关键词 “全球化” 社会发展模式 多样性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坚守——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双边对话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广嘉 荆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47,共2页
21世纪的互联网革命,悄无生息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信息传播方式、企业运营体系、民族文化传播等一系列从微观到宏观的存在。然而,在看似整个世界都在改变的背后,仍有一些理念在坚守、在传承。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中... 21世纪的互联网革命,悄无生息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信息传播方式、企业运营体系、民族文化传播等一系列从微观到宏观的存在。然而,在看似整个世界都在改变的背后,仍有一些理念在坚守、在传承。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谢耘耕工作室、全美中国研究联合会、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于2014年7月13日联合举办了"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双边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社会发展 对话 中美 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 综述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全球化中社会发展理念的新挑战 被引量:2
16
作者 庾虎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131,共4页
1991年是全球化的一个转折点,全球化重新开始了它的事业。新全球化对经济社会中的生产、交往、分工等方面造成了部分质变。生产、交往、分工等社会发展理念的基本范畴在新全球化中滋生出由外向内的要求,即全球性因素对一国内部发展形成... 1991年是全球化的一个转折点,全球化重新开始了它的事业。新全球化对经济社会中的生产、交往、分工等方面造成了部分质变。生产、交往、分工等社会发展理念的基本范畴在新全球化中滋生出由外向内的要求,即全球性因素对一国内部发展形成强烈的反作用。对外部作用影响力的认知在传统社会发展理念中不是没有,而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当代这种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规制与要求,冲击着传统的社会发展理念,人们历经着与新全球化之前不同的发展要求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观 新全球化 内因与外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呼唤着公正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忠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公正问题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当不失时机地开展公正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有关公正问题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带有明显的现实化色彩,多学科的... 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公正问题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当不失时机地开展公正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有关公正问题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带有明显的现实化色彩,多学科的介入和注意借鉴国外公正研究的成果。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理研究十分薄弱,有一种泛现实化的倾向;对于公正依据的研究往往过于简单化;对于公正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而对这些不足之处着力克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研究 社会发展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变异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文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民俗发生变异,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优良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另一个是恶习陋俗的滋生和蔓延。民俗变异的两重性,决定了民俗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推进和延缓的双重作用。正确处理民俗变异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民俗发生变异,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优良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另一个是恶习陋俗的滋生和蔓延。民俗变异的两重性,决定了民俗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推进和延缓的双重作用。正确处理民俗变异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其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变异 社会发展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福祉导向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圣云 张新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0-78,共9页
民生福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落脚点。人口质量与居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构成了区域社会发展的辅护条件,区域社会发展是"主辅"机制协同作用下民生福祉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基于... 民生福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落脚点。人口质量与居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构成了区域社会发展的辅护条件,区域社会发展是"主辅"机制协同作用下民生福祉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基于民生福祉视角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测评框架和指标体系,对1990—2011年("八五"初到"十一五"末)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1990—2011年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之后进程大大加快;"十一五"末中部六省社会发展差异趋向扩大,而东中西部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相对缩小;"十一五"末中部六省人口质量、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五个社会发展维度之间趋向均衡发展;1990—2011年,中部地区人口质量呈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更快增长势头,"九五"时期改善尤为显著。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提升态势,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山西、安徽为负增长外,中部其他省份均为正增长;中部地区推进社会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走一条以社会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型福祉提升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福祉 Entropy-AHP模型 动态演进 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检讨
20
作者 曾凡朝 王淑敏 山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87,共5页
社会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社会延绵向前的根本。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和伟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各种危机的祸根,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 社会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社会延绵向前的根本。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和伟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发展模式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各种危机的祸根,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中心和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内在伦理性,以伦理的向度审视社会发展,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社会发展设定合理的道德界限,确立社会发展的适度伦理张力,发挥人类社会发展的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校正、自我免疫的伦理机制,避免社会发展的伦理危机导致社会发展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价值 规律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