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诉诸“过程”和“建构”的社会世界研究——简析A.许茨的现象学"社会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视角
1
作者 霍桂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4-52,共9页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研究为什么体现出"社会哲学转向"?今天的哲学研究究竟应当向何处去?结合对许茨的、诉诸"过程"和"建构"的现象学社会世界研究的批判性考察,不仅肯定这种转向的存在,也指出了其实质性内...  20世纪的西方哲学研究为什么体现出"社会哲学转向"?今天的哲学研究究竟应当向何处去?结合对许茨的、诉诸"过程"和"建构"的现象学社会世界研究的批判性考察,不仅肯定这种转向的存在,也指出了其实质性内涵是通过走向"社会世界"而寻求彻底改变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研究立场和方法论视角;同时,由于许茨和绝大多数当代西方哲学家一样仅把"过程"和"建构"当作理所当然的基本预设"点到为止",所以,根本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有待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哲学转向 社会世界 “过程”和“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互动论:戈夫曼社会学的理论范式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晴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4,共7页
欧文·戈夫曼以微观互动为研究对象,而情境则为基本分析单元。纵观戈夫曼毕生的研究,他的社会理论体系可以冠之为"情境互动论"。戈夫曼对公共秩序的研究重点关注情境秩序,互动卷入的形态与分布体现出特定的情境结构。管... 欧文·戈夫曼以微观互动为研究对象,而情境则为基本分析单元。纵观戈夫曼毕生的研究,他的社会理论体系可以冠之为"情境互动论"。戈夫曼对公共秩序的研究重点关注情境秩序,互动卷入的形态与分布体现出特定的情境结构。管控个体卷入配置的规则丛构成了情境礼仪,它包含着对情境参与者的依附、忠诚和尊重以及对包容性社交场合的承诺。戈夫曼以情境性的视角讨论精神病现象,认为精神病症状是一种情境失当。情境互动论是戈夫曼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他运用该理论探讨了拟剧论、污名、框架分析、性别设置以及会话分析等。情境互动既是研究主题,亦是研究内容,它是戈夫曼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阐释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互动论 面对面互动 情境礼仪 互动仪式 情境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日日常化与日常节日化:当代中国的节日生态——以2015年为案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青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2,共9页
"节日日常化和日常节日化"是2015年中国节日的基本格局,也是当代中国节日生态的缩影。2015年,传统节日面临衰微,政府、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试图重构传统节日的内涵;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教化民众、巩固认同创设的政治性节日也... "节日日常化和日常节日化"是2015年中国节日的基本格局,也是当代中国节日生态的缩影。2015年,传统节日面临衰微,政府、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试图重构传统节日的内涵;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教化民众、巩固认同创设的政治性节日也呈现出娱乐、休闲的面向;亚文化群体创立了包括双11、圣诞节在内的新兴节日,但难逃商业资本的收编;基层社区民众也参与到节日体系的建设中来,各式各样的社区文化节遍布中华大地。当代中国的节日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国家、资本在内的多元主体生成和参与建构的结果。这一节日生态在满足民众多层次诉求、丰富中国节日构成的同时,也消磨着节日对日常生活补偿的意义功能,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机械生活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日 日常 生活多元 主体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夫曼的全控机构模型:内涵、批评及回应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晴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全控机构以空间封闭与隔离、时间平面化、管理体系的高度科层制化以及机构人员与被收容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为显著特征。欧文·戈夫曼以精神病院为原型,围绕住院病人的机构体验对全控机构展开组织分析,他对精神病学的治疗实践持强烈批... 全控机构以空间封闭与隔离、时间平面化、管理体系的高度科层制化以及机构人员与被收容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为显著特征。欧文·戈夫曼以精神病院为原型,围绕住院病人的机构体验对全控机构展开组织分析,他对精神病学的治疗实践持强烈批判的态度。关于全控机构模型的批评包括概念含糊和区分标准单维、忽略异质性、过于强调压制性以及无视制度变迁等。事实上,全控机构是一种理想类型,戈夫曼以此确立了西方社会机构设置的某些普遍性特征。全控机构也是一种批判性空间,戈夫曼借之批评精神病院以管控和规训而非对外宣称的治愈或矫正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同时,被收容者也会生产和建构抗争性空间,使自身与机构施加的贬抑性身份保持距离。全控机构这一概念是戈夫曼剖析和批判社会的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全控机构 收容所 精神病院 精神病 社会治理 组织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阶序与道德:戈夫曼被忽略的遗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晴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28,共10页
欧文·戈夫曼以公共场所的面对面互动为研究对象,以"互动秩序何以可能"作为毕生之问。人们通常认为,戈夫曼忽略权力、分层、政治、阶级以及社会变迁等主流社会学关注的议题。事实上,戈夫曼以隐性的方式分析权力、权威和... 欧文·戈夫曼以公共场所的面对面互动为研究对象,以"互动秩序何以可能"作为毕生之问。人们通常认为,戈夫曼忽略权力、分层、政治、阶级以及社会变迁等主流社会学关注的议题。事实上,戈夫曼以隐性的方式分析权力、权威和不平等的微观运作机制。他关于污名、全控机构、性别设置等论述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分化、机构设置、阶序等级及其对人际互动的影响,从而反映出现代性条件下个体真实的生存困境。戈夫曼的框架分析思想亦体现出社会变迁的观念。戈夫曼创造了一套微观政治学,也即个人化的政治或身体政治,强调面对面互动系统与微观权力生产之间的关系。总之,戈夫曼的社会学不乏关于权力与抗争、互动阶序与等级结构、社会机构与制度变迁以及互动伦理与政治道德等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面对面互动 权力 阶序等级 互动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