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页岩有机质的供源特征
1
作者
范柏江
陈磊
+2 位作者
师良
戴欣洋
王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有机质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有机质的来源特征及供源贡献尚不明确。以盆地中部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开展系统性的有机质供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有机质类型...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有机质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有机质的来源特征及供源贡献尚不明确。以盆地中部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开展系统性的有机质供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有机质类型涵盖Ⅰ型、Ⅱ1型和Ⅱ2型有机质,以Ⅱ1型和Ⅰ型为主。有机质的总有机碳含量为1.20%~6.66%,平均数值为3.21%。有机质显微组成主要为沥青组分和无定形组分。沥青组分的有机碳含量高,无定形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低。页岩有机物的供给来源包括湖泊水体供给来源和陆地输入供给来源。湖泊水体供给来源的有机质,较为常见的来源包括似球粒组分、藻类孢子、鱼及鱼鳞等;陆地输入供给来源有机质,最常见的来源是植物碎屑。研究区湖泊水体供给来源有机质多于陆地输入来源有机质。尽管陆地输入带来的稀释作用可能降低有机质丰度,但陆地输入可以增强部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然而,输入有机质由于富含贫氢的腐殖组分导致氢指数整体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来源特征
长7段
湖相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水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
作者
曾宁
郭振江
+8 位作者
陈建华
张子轩
曾玉娇
肖炘
刘松林
薛绍秀
周智武
卢振明
王利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39-4550,共12页
针对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损失高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观察湿法磷酸工艺中磷矿的分解过程。基于该工艺的实际反应,建立了两阶段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磷矿的分解演化过程中,HPO_(4)^(2-)进入CaSO_(4)...
针对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损失高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观察湿法磷酸工艺中磷矿的分解过程。基于该工艺的实际反应,建立了两阶段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磷矿的分解演化过程中,HPO_(4)^(2-)进入CaSO_(4)晶格中形成共晶磷,其嵌入CaSO_(4)结晶之中,使得磷石膏中夹带磷导致磷损失。CaSO_(4)结晶在形成过程中会覆盖在磷矿表面,过量的CaSO_(4)分子包裹住磷矿,导致磷矿无法被完全分解,未参与的磷矿分子形成沉淀磷损失。同时,探究了不同磷酸、硫酸浓度对非水溶磷(共晶磷和沉淀磷)的影响,发现共晶磷随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少,沉淀磷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时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二水湿法磷酸
共晶磷
非水溶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氟硅酸脱氯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潇
隋岩峰
+3 位作者
李白玉
朱静
刘松林
李天祥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3-2048,2055,共7页
采用活性炭吸附耦合过氧化氢氧化法去除氟硅酸中的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固液比(活性炭与氟硅酸溶液质量比)、30%H_(2)O_(2)用量、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氟硅酸溶液中氯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液比为1∶1.87,H_(2)O_(2)...
采用活性炭吸附耦合过氧化氢氧化法去除氟硅酸中的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固液比(活性炭与氟硅酸溶液质量比)、30%H_(2)O_(2)用量、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氟硅酸溶液中氯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液比为1∶1.87,H_(2)O_(2)用量为4%,吸附时间为35 min,室温时,进行单级氧化吸附,氯离子去除率为55.83%。当固液比为1∶5,H_(2)O_(2)用量为3%,吸附时间为60 min,室温时,进行四级氧化吸附,氯离子去除率达83.43%。采用纯水清洗法进行活性炭再生,活性炭再生5次后,仍有较好的氯离子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过氧化氢
氟硅酸
氯离子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氟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研究综述
4
作者
石劲鹏
刘松林
李白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4,共6页
介绍了重要有机氟单体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其他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为主,2类方法均面临HFPO收率低、副反应和副产物较多,反应后处理...
介绍了重要有机氟单体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其他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为主,2类方法均面临HFPO收率低、副反应和副产物较多,反应后处理烦琐等系列问题。其他合成方法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开发成本可控、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好、生产连续化的HFPO工业合成工艺是HFPO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
六氟环氧丙烷
氧气氧化法
液相氧化剂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页岩有机质的供源特征
1
作者
范柏江
陈磊
师良
戴欣洋
王驰
机构
延安大学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
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武汉工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16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YB-277)。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有机质特征的研究相对薄弱,有机质的来源特征及供源贡献尚不明确。以盆地中部的长7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心观察、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开展系统性的有机质供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有机质类型涵盖Ⅰ型、Ⅱ1型和Ⅱ2型有机质,以Ⅱ1型和Ⅰ型为主。有机质的总有机碳含量为1.20%~6.66%,平均数值为3.21%。有机质显微组成主要为沥青组分和无定形组分。沥青组分的有机碳含量高,无定形有机质的有机碳含量低。页岩有机物的供给来源包括湖泊水体供给来源和陆地输入供给来源。湖泊水体供给来源的有机质,较为常见的来源包括似球粒组分、藻类孢子、鱼及鱼鳞等;陆地输入供给来源有机质,最常见的来源是植物碎屑。研究区湖泊水体供给来源有机质多于陆地输入来源有机质。尽管陆地输入带来的稀释作用可能降低有机质丰度,但陆地输入可以增强部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然而,输入有机质由于富含贫氢的腐殖组分导致氢指数整体降低。
关键词
有机质
来源特征
长7段
湖相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organic matter
origin characteristics
Chang 7 Member
shale
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水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
作者
曾宁
郭振江
陈建华
张子轩
曾玉娇
肖炘
刘松林
薛绍秀
周智武
卢振明
王利民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介科学与工程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
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39-455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761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T2394501)
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XDA0390501)。
文摘
针对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损失高的问题,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观察湿法磷酸工艺中磷矿的分解过程。基于该工艺的实际反应,建立了两阶段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磷矿的分解演化过程中,HPO_(4)^(2-)进入CaSO_(4)晶格中形成共晶磷,其嵌入CaSO_(4)结晶之中,使得磷石膏中夹带磷导致磷损失。CaSO_(4)结晶在形成过程中会覆盖在磷矿表面,过量的CaSO_(4)分子包裹住磷矿,导致磷矿无法被完全分解,未参与的磷矿分子形成沉淀磷损失。同时,探究了不同磷酸、硫酸浓度对非水溶磷(共晶磷和沉淀磷)的影响,发现共晶磷随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少,沉淀磷在硫酸质量分数为3%时最低。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二水湿法磷酸
共晶磷
非水溶磷
Keywords
molecular dynamics
dihydrate wet-process phosphoric acid
coprecipitated phosphorus
water insoluble phosphorus
分类号
TQ126.3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氟硅酸脱氯工艺研究
3
作者
李潇
隋岩峰
李白玉
朱静
刘松林
李天祥
机构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瓮福技术研究院
出处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3-2048,2055,共7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支撑[2017]2317)。
文摘
采用活性炭吸附耦合过氧化氢氧化法去除氟硅酸中的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固液比(活性炭与氟硅酸溶液质量比)、30%H_(2)O_(2)用量、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氟硅酸溶液中氯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液比为1∶1.87,H_(2)O_(2)用量为4%,吸附时间为35 min,室温时,进行单级氧化吸附,氯离子去除率为55.83%。当固液比为1∶5,H_(2)O_(2)用量为3%,吸附时间为60 min,室温时,进行四级氧化吸附,氯离子去除率达83.43%。采用纯水清洗法进行活性炭再生,活性炭再生5次后,仍有较好的氯离子去除效果。
关键词
活性炭
过氧化氢
氟硅酸
氯离子
再生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hydrogen peroxide
fluorosilicic acid
chloride ion
regeneration
分类号
TQ028.1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氟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研究综述
4
作者
石劲鹏
刘松林
李白玉
机构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4,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中引地[2023]004)。
文摘
介绍了重要有机氟单体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其他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为主,2类方法均面临HFPO收率低、副反应和副产物较多,反应后处理烦琐等系列问题。其他合成方法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开发成本可控、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好、生产连续化的HFPO工业合成工艺是HFPO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
六氟环氧丙烷
氧气氧化法
液相氧化剂氧化法
Keywords
tetrafluoroethylene
hexafluoropropylene
hexafluoropropylene oxide
oxidation with oxygen
oxidation with liquid oxidizer
分类号
TQ124.3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页岩有机质的供源特征
范柏江
陈磊
师良
戴欣洋
王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水湿法磷酸工艺中非水溶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曾宁
郭振江
陈建华
张子轩
曾玉娇
肖炘
刘松林
薛绍秀
周智武
卢振明
王利民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氟硅酸脱氯工艺研究
李潇
隋岩峰
李白玉
朱静
刘松林
李天祥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六氟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研究综述
石劲鹏
刘松林
李白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