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氮盐电化学还原接枝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杂化增强体
1
作者 刘玉婷 吴刚平 吕春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7,37,共4页
为改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采用重氮化电接枝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杂化增强体。首先采用混酸处理碳纳米管,得到微纳米级长度、端帽切除、具有更多悬挂键和活性反应位点的碳纳米管;再以重氮盐的非质子溶剂溶液为电解液,通... 为改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采用重氮化电接枝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杂化增强体。首先采用混酸处理碳纳米管,得到微纳米级长度、端帽切除、具有更多悬挂键和活性反应位点的碳纳米管;再以重氮盐的非质子溶剂溶液为电解液,通过重氮盐电化学接枝将处理的碳纳米管均匀接枝到碳纤维表面,成功制备了碳纳米管/碳纤维杂化增强体。所制备增强体与环氧树脂的浸润性明显改善,有望改善界面载荷传递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纳米管 电化学接枝 浸润性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偶氮反应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杂化增强体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登极 吴刚平 吕春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96,102,共3页
采用两步偶氮反应的方法,在碳纤维(CF)表面成功接枝上碳纳米管(CNTs),制得多尺度杂化材料CNTs/CF。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SEM)对样品表面进行观察,发现CNTs均匀分布在CF表面。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采用两步偶氮反应的方法,在碳纤维(CF)表面成功接枝上碳纳米管(CNTs),制得多尺度杂化材料CNTs/CF。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镜(SEM)对样品表面进行观察,发现CNTs均匀分布在CF表面。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CNTs接枝在了CF表面。并通过单丝拉伸实验对样品进行测试,和CF相比,CNTs/CF的拉伸强度为3.4GPa,模量为220GPa,比CF有轻微的降低,说明这种接枝方法有效保护了CF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纤维 偶氮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接枝炭纤维对环氧树脂浸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安锋 吕春祥 +3 位作者 郭金海 和树庆 卢慧斌 杨禹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1-367,共7页
以乙炔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通过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AACVD)制备多尺度杂化材料CNT/CF。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所制CNT/CF的形貌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750℃~800℃、沉积30 min的条件下,碳纳米管(CN... 以乙炔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通过雾化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AACVD)制备多尺度杂化材料CNT/CF。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所制CNT/CF的形貌及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750℃~800℃、沉积30 min的条件下,碳纳米管(CNTs)能够以较高的密度均匀生长在炭纤维表面形成多尺度杂化材料CNT/CF。单纤维拉伸测试表明:在700℃~800℃、沉积30min的条件下所制CNT/CF的单纤维拉伸强度降低幅度小于13%;在反应温度750℃、沉积40min的条件下、单纤维拉伸强度降低幅度小于10%。纤维悬挂液滴法研究表明:所制CNT/CF比原始炭纤维对环氧树脂有更好的浸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CF混合物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浮游催化法在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
4
作者 安锋 吕春祥 +1 位作者 郭金海 卢慧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3,共3页
以环己烷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躯,采用浮游催化法成功的在碳纤维表面生长了碳纳米管(CNT),制备了多尺度杂化材料CNTs/CF。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二茂铁浓度、载气等参数对CNT在纤维表面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 以环己烷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躯,采用浮游催化法成功的在碳纤维表面生长了碳纳米管(CNT),制备了多尺度杂化材料CNTs/CF。实验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二茂铁浓度、载气等参数对CNT在纤维表面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研究了CNTs/CF的形貌及产物CNT的微观结构。当固定反应温度为820℃、二茂铁-环己烷浓度为2g/100mL时,随着氢气在载气中含量在0~100%范围内变化,产物CNT直径亦有86nm降低至39nm。通过单丝拉伸测试发现,相比初始碳纤维,不同长度的CNTs/CF单纤维强度下降幅度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环己烷 碳纤维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初生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凝聚态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郝俊杰 吕春祥 +1 位作者 周普查 李登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133,139,共4页
利用XRD和拉伸恢复率等分析聚丙烯腈初生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凝聚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得到初生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水洗纤维在水中的Tg为70℃,干燥后纤维在硅油中的Tg为90℃。纤维在90℃水浴中牵伸时,伸长率小于15%时为弹性形变,大于... 利用XRD和拉伸恢复率等分析聚丙烯腈初生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凝聚态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得到初生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水洗纤维在水中的Tg为70℃,干燥后纤维在硅油中的Tg为90℃。纤维在90℃水浴中牵伸时,伸长率小于15%时为弹性形变,大于25%时为强迫高弹性形变,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尺寸和晶区取向度在伸长率小于45%时随牵伸倍数的增加而增加。纤维在90℃硅油中牵伸时,弹性形变和强迫高弹性形变比在水中小,纤维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减小,晶区取向度增加。说明水对纤维起增塑作用,并且分子链的滑移和排入晶格使纤维无法恢复到拉伸前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初生纤维 玻璃化转变温度 XRD 结晶度 晶粒尺寸 取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基初生纤维孔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俊杰 吕春祥 +1 位作者 周普查 李登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利用热孔计法(Thermoporometry)和压汞法研究湿法纺丝过程中初生纤维孔结构的变化规律。讨论牵伸倍数和牵伸温度对初生纤维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浴纤维和二浴纤维以介孔和大孔为主且多为开孔,热牵纤维以介孔为主且部分孔发生闭合;... 利用热孔计法(Thermoporometry)和压汞法研究湿法纺丝过程中初生纤维孔结构的变化规律。讨论牵伸倍数和牵伸温度对初生纤维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浴纤维和二浴纤维以介孔和大孔为主且多为开孔,热牵纤维以介孔为主且部分孔发生闭合;初生纤维的孔径和孔隙率随着纺丝过程进行逐渐变小,孔分布也逐渐变窄;孔径和孔隙率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而减小,提高温度有利于加速这一过程。就分析方法而言,压汞法可以避免热孔计法在分析大孔方面的不足,比较适合分析一浴纤维和二浴纤维的孔结构;而热孔计法可以避免压汞法不能分析开孔的弊端,因此更适合分析热牵纤维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初生纤维 湿法纺丝 孔结构 热孔计法 压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