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鹏 饶俊 +1 位作者 杨炳飞 王雅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8,45,共6页
粉煤灰高值化利用和相变储能材料防泄漏封装的双重需要,使得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5年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封装效果、储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高粉煤灰基复合... 粉煤灰高值化利用和相变储能材料防泄漏封装的双重需要,使得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5年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在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封装效果、储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高粉煤灰基复合相变材料导热率的方法及该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情况,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复合相变材料 定形封装 储热性能 导热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与空气组合强化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
2
作者 张旭 王雅静 +3 位作者 李占成 简柏林 黄才峰 王梓芊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研究了黄铁矿和空气组合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的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2.5、反应温度25℃、黄铁矿用量15 g/L、空气用量2.4 L/min和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除铁后浸出液中残余铁离子质量浓度小于0.01 g/L,锰回收率高于99%。黄铁... 研究了黄铁矿和空气组合去除锰浸出液中铁离子的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2.5、反应温度25℃、黄铁矿用量15 g/L、空气用量2.4 L/min和反应时间1 h条件下,除铁后浸出液中残余铁离子质量浓度小于0.01 g/L,锰回收率高于99%。黄铁矿作为还原物质与充入溶液的空气共同作用,使黄铁矿周围存在Fe^(3+)/Fe^(2+)与氧气共存的活性反应区域,有助于溶液中铁离子以针铁矿沉淀形式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铁 黄铁矿 空气 锰矿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珍珠岩基复合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格桑尼玛 刘鹏 +1 位作者 王雅静 刘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9,26,共6页
膨胀珍珠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点,是相变材料的优良封装载体之一。目前,研发膨胀珍珠岩基高性能相变材料的关键在于提高其热物性性能和传热效率。综述了膨胀珍珠岩基有机、无机相变材料的封装性能、主要热物性及改... 膨胀珍珠岩具有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储量丰富等优点,是相变材料的优良封装载体之一。目前,研发膨胀珍珠岩基高性能相变材料的关键在于提高其热物性性能和传热效率。综述了膨胀珍珠岩基有机、无机相变材料的封装性能、主要热物性及改善导热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封装 复合相变材料 热物性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多孔矿物材料的环境属性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 王雅静 +2 位作者 张小伟 赵志强 刘昶江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天然多孔矿物具有孔道结构、表面效应、环境水合效应、离子交换特性和良好的吸附能力等环境属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并能应用于农业肥料、土壤改良、饲料养殖等多个农业生产方面。基...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天然多孔矿物具有孔道结构、表面效应、环境水合效应、离子交换特性和良好的吸附能力等环境属性,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并能应用于农业肥料、土壤改良、饲料养殖等多个农业生产方面。基于天然多孔矿物及其矿物材料的环境属性,开发其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特殊功能应该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天然多孔矿物自净化功能是大自然赋予地球生物生存发展的一种潜在功能,其资源特性和环境属性非常适合于我国土壤修复和绿色农业生产的应用条件,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多孔矿物 矿物材料 农业应用 环境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交叉为导向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5
作者 史淼 陶隆凤 +1 位作者 李艳 袁野 《中国宝玉石》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科技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工科领域带来了新的考验。为响应这一变革趋势,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解决传统工科教育中课程单一、与产业需求脱节以及学科壁垒森严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探... 科技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工科领域带来了新的考验。为响应这一变革趋势,教育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解决传统工科教育中课程单一、与产业需求脱节以及学科壁垒森严等问题。本研究以河北地质大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为例,探索确立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融合理学、工学与文学等不同学科的教学理念,成功培养出一批既掌握多学科理论知识,又具备珠宝玉石成因分析、鉴定、设计、加工及营销等实践技能的复合型新工科技术人才,实现了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得研究成果不仅为本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也为其他工科专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交叉 人才培养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山东昌乐蓝宝石产生的影响
6
作者 陈姿伊 刘钊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08-111,共4页
山东昌乐蓝宝石属于玄武岩型成因,由于其原石颜色较深,大部分蓝宝石需要进行热处理。本研究以天然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包... 山东昌乐蓝宝石属于玄武岩型成因,由于其原石颜色较深,大部分蓝宝石需要进行热处理。本研究以天然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化学元素等方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系统地对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并分类总结该过程中样品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变化。山东昌乐蓝宝石样品的颜色整体较深,原石表面附着一层黑色熔融壳,裂隙处偶见次生铁质浸染,多色性明显。蓝宝石内包裹体种类及数量丰富,含单质硫、方解石、白云石、赤铁矿、透闪石、金红石、无定形碳、锆石等矿物包裹体,此外还存在罕见的定向排列包裹体和树枝状包裹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指纹区主要特征峰为483、630 cm^(-1)和514 cm^(-1),官能团区为不同方向上Ti-OH振动所引起的3309 cm^(-1)系列峰;拉曼光谱集中在100~800 cm^(-1),主要特征峰为247、380、417、577 cm^(-1)和750 cm^(-1)。LA-ICP-MS和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杂质元素中Fe的含量最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含量与颜色深浅变化成正比。Ti元素含量大多在300×10^(-6)内,从中心到边缘呈降低趋势,黄绿色-蓝绿色样品中Ti含量偏低。在氧化环境下,对山东昌乐蓝宝石进行恒温时间不变、从低温到高温梯度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蓝宝石样品外观整体亮度提高,具达碧兹结构的更为明显;包裹体发生杂质矿物熔融、重结晶和矿液减少后析晶等现象;红外光谱中官能团区3309 cm^(-1)系列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小或消失,指纹区630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强且尖锐,认为此变化是鉴定玄武岩型蓝宝石的新型证据。以CIE1967-LAB色度学模型为基础,颜色量化后发现热处理后蓝宝石的明度值(L^(*))均大于热处理前,其饱和度(C^(*))和色调角(h°)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存在一定误差,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热处理 宝石学特征 谱学特征 山东昌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宝石矿床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淼 袁野 陶隆凤 《中国宝玉石》 2022年第6期64-67,共4页
深埋地下宝玉石矿产资源的不可触及性、形成过程的时空穿梭性以及资源开采存在的危险性使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制约“宝石矿床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宝玉石矿床... 深埋地下宝玉石矿产资源的不可触及性、形成过程的时空穿梭性以及资源开采存在的危险性使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制约“宝石矿床学”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本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导向,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宝玉石矿床形成、开采过程以及典型矿床剖面虚拟教学资源库,将野外观测、实体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有机结合,探索并构建虚实结合、人机互动的多维一体化实验教学环境。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弥补了传统实验不足,解决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难题,研究结果将为提升宝石地质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提供可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课程建设 宝石矿床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