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刮板输送机链条张紧力监控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23
1
作者 蔡文飞 雷志鹏 +5 位作者 宋建成 张国栋 任鸿秋 田慕琴 许春雨 朱剑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31,共7页
分析了刮板输送机链条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阐述了刮板输送机链条的预紧力计算过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5种主要的链条张紧力监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即基于张紧力与功率或油缸压力关系的监控技术、基于链条悬垂量的监控技术、基于微应变... 分析了刮板输送机链条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阐述了刮板输送机链条的预紧力计算过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5种主要的链条张紧力监控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即基于张紧力与功率或油缸压力关系的监控技术、基于链条悬垂量的监控技术、基于微应变的监控技术、基于滑模控制的监控技术、基于电流法的监控技术,总结了现有监控技术存在的不足,并从张力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两方面展望了链条张紧力监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刮板输送机 链条张紧力 链条悬垂量 微应变 张力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智能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德旺 许春雨 宋建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7-31,共5页
现代农业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智能化灌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重要的建设任务。我国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广阔,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因此智能灌溉技术... 现代农业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智能化灌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重要的建设任务。我国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广阔,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因此智能灌溉技术的研究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我国的智能灌溉技术较国外发展晚,在技术成本、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推动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本文着眼于智能灌溉的技术层面,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在现代农业灌溉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高效智能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智能灌溉 WSN 智能控制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三元乙丙橡胶高压电缆绝缘老化机理及状态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雷志鹏 姜宛廷 +4 位作者 门汝佳 张建花 李媛媛 何庆辉 李蔚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7-177,共11页
绝缘被认为是电气设备中最薄弱的环节。煤矿特殊工况和电、热、机械应力等老化因子的共同作用,使矿用高压电缆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缘老化机理判定与状态评估存在很大的难度。针对煤矿用高压移动软电缆的EPDM绝缘,介绍了EPDM的基本性... 绝缘被认为是电气设备中最薄弱的环节。煤矿特殊工况和电、热、机械应力等老化因子的共同作用,使矿用高压电缆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缘老化机理判定与状态评估存在很大的难度。针对煤矿用高压移动软电缆的EPDM绝缘,介绍了EPDM的基本性能和经受的老化因子类型。基于多老化因子作用下EPDM的理化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分析了EPDM老化机理。综述了绝缘电阻、局部放电、介质损耗因数和温度等矿用高压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矿用高压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介绍了基于改进雷达图的多参量和基于介质损耗的单参量矿用高压电缆绝缘状态评估方法。为应对煤矿智能化发展,一方面矿用电气设备智能化需要在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方面开展研究,弥补状态感知环节和状态评估特征量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研究轻量化模型或算法,降低设备旁智能终端的计算复杂性、参数量和分析耗时,提高状态评估技术的可实施性,为实现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高压电缆 电缆绝缘 三元乙丙橡胶 绝缘状态评估 绝缘老化机理 多因子老化 绝缘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5
4
作者 邢希君 宋建成 +2 位作者 吝伶艳 田慕琴 李德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0-15,共6页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建设任务。温室大棚智能控制作为设施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温室环境是一种非...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建设任务。温室大棚智能控制作为设施农业种植与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作物品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温室环境是一种非线性、强耦合性、多干扰性、时滞性的动态环境系统,温室内环境因子与环境因子、植物生长情况与环境因子之间都存在复杂的能量关系。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实现温室内多因子间的复合控制是温室环境控制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的智能温室大棚技术较国外发展晚,在控制方法、控制技术和控制成本等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总结了国内外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重点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等温室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展望了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温室大棚 控制方法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矿用微波加热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健琦 许春雨 +1 位作者 宋建成 田慕琴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期67-72,共6页
针对我国煤矿井下班中餐供应中缺乏食品有效加热技术的问题,文中开发一套矿用微波加热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红外测温单元、水冷监测监控单元和主控单元组成。其中,红外测温单元用于检测炉腔内部物料温度,并通过I^(2)C通信协议将信号... 针对我国煤矿井下班中餐供应中缺乏食品有效加热技术的问题,文中开发一套矿用微波加热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红外测温单元、水冷监测监控单元和主控单元组成。其中,红外测温单元用于检测炉腔内部物料温度,并通过I^(2)C通信协议将信号传输至主控单元。水冷监测监控单元实现了磁控管在密闭环境中的有效散热和对水箱水位、管道流量、磁控管温度等工况参数的实时监测,增强了水冷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过比较物料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得到偏差信号,主控单元根据偏差信号并结合PID控制算法调节磁控管输出功率大小,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此外,设计本安型红外遥控装置对系统进行操作,提高人工操作的便捷性。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上位机监测平台,实现对现场设备的远程管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系统操作简便灵活,磁控管冷却效果良好,恒温加热时的温度误差小于±5℃,实现了对系统各项工况参数的智能化监测,为煤矿井下就餐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微波加热 加热控制 红外测温 工况参数监测 自动控温 系统设计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水平定向钻机智能化电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铸 栗林波 +2 位作者 杜建荣 张宇翔 宋建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5,102,共6页
针对国产水平定向钻机电控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单一、安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矿用水平定向钻机智能化电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安全栅采集模块、漏电闭锁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和先导模块组成。安... 针对国产水平定向钻机电控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功能单一、安全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矿用水平定向钻机智能化电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电压电流检测模块、安全栅采集模块、漏电闭锁模块、漏电流检测模块和先导模块组成。安全栅采集模块通过开关量安全栅、模拟量安全栅、热电阻安全栅进行限压限流和故障隔离,提升信号采集精确度和信号采集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漏电闭锁模块采用外加直流电的方法检测电动机对地等效绝缘电阻,将计算出的电阻值与漏电闭锁动作电阻的整定值比较,实现电动机漏电闭锁故障的切除;漏电流检测模块采用外加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方法在线检测回路中的漏电流,经处理器分析判断后,达到快速切除漏电故障的目的;先导模块除了可实现远程控制功能外,还可在满足本质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对故障信号进行采集,有效减少误动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动机远程和就地启停控制及远程先导保护等基本功能;电流采集精度高,误差小于2%;故障识别准确,漏电闭锁保护和过载保护动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水平定向钻机 智能化电控系统 安全栅 漏电闭锁 远程先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折射纵波在盆式绝缘子环氧中的渗透深度
7
作者 张杰 王伟 +4 位作者 徐玉东 宋建成 吝伶艳 张建花 张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49,共8页
GIS盆式绝缘子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降低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并最终导致其破裂,这是影响绝缘子安全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临界折射纵波(LCR)对材料应力极为敏感,它可以用于检测盆式绝缘子的残余应力。文中分析了LCR波... GIS盆式绝缘子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会降低绝缘子的机械强度并最终导致其破裂,这是影响绝缘子安全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临界折射纵波(LCR)对材料应力极为敏感,它可以用于检测盆式绝缘子的残余应力。文中分析了LCR波法检测环氧材料不同深度内部应力的原理,建立了LCR波在环氧复合材料中传播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频率LCR波在环氧中的传播特性,得到常见频率下LCR波在环氧材料中传播深度表达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LCR波在环氧复合材料的渗透深度随着波的频率的增加而衰减,通过改变探头产生的LCR波频率,可准确控制LCR波在环氧复合材料中的渗透深度,进而可以计算材料在该深度下的平均应力。这不仅可以为盆式绝缘子残余应力出厂检测,也可以为运行中盆式绝缘子的状态监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折射纵波 盆式绝缘子 环氧复合材料 渗透深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乙丙橡胶电缆绝缘电热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10
8
作者 门汝佳 雷志鹏 +6 位作者 吝伶艳 张国栋 赵瑞雪 朱剑飞 许春雨 宋建成 田慕琴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1,共5页
针对乙丙橡胶电缆在电热作用下的绝缘老化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对矿用乙丙橡胶电缆进行了电热联合老化试验,分析了乙丙橡胶电缆绝缘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特性,提出了反映绝缘老化程度的特征参量——老化指数和去极化电量。... 针对乙丙橡胶电缆在电热作用下的绝缘老化特性研究较少的问题,对矿用乙丙橡胶电缆进行了电热联合老化试验,分析了乙丙橡胶电缆绝缘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极化/去极化电流特性,提出了反映绝缘老化程度的特征参量——老化指数和去极化电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乙丙橡胶电缆绝缘表面颜色由白色逐渐加深变为棕色,老化后期绝缘外层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绝缘内形成较多孔洞;绝缘的极化电流和去极化电流均随老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其中去极化电流在老化前期变化明显,在老化后期变化较小;分别根据极化电流和去极化电流计算得到的老化指数和去极化电量均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可作为评估乙丙橡胶电缆绝缘老化状态的特征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乙丙橡胶电缆 电热老化 绝缘老化 极化电流 去极化电流 老化指数 去极化电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德旺 许春雨 +2 位作者 宋建成 田慕琴 邢希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91,共5页
针对现有农田、果林等大面积栽培种植区域灌溉技术落后、缺乏精确调控手段,导致灌溉精度差、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无线局域网Zig Bee与无线广域网GPRS异网融合的通讯模... 针对现有农田、果林等大面积栽培种植区域灌溉技术落后、缺乏精确调控手段,导致灌溉精度差、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远程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无线局域网Zig Bee与无线广域网GPRS异网融合的通讯模式,构建了获取农田环境信息的无线传感网络(WSN),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利用模糊控制算法智能处理土壤湿度信息,根据作物需要量化灌水定额。以King View6.55软件为开发平台,设计了集网络通讯、参数监测、数据分析、管理决策为一体的监控界面。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根据作物需水量驱动设备完成精准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灌水量保证作物处于最佳生长状态,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WSN 智能灌溉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数据融合技术的液压支架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新胜 宋建成 +4 位作者 曲兵妮 田慕琴 许春雨 宋鑫 柴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4-159,共6页
为提高液压支架故障诊断技术水平,促进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发展,在分析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的基础上,将常见故障分为3个等级,设计了液压支架状态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针对3个等级故障将传感器输出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即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 为提高液压支架故障诊断技术水平,促进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发展,在分析液压支架常见故障的基础上,将常见故障分为3个等级,设计了液压支架状态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针对3个等级故障将传感器输出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即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数据融合技术的液压支架故障诊断方法。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故障仿真模型,对该诊断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液压支架故障的有效诊断,诊断结果可靠性高,实时性强,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设备故障的检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故障诊断 多级数据融合 故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高压电缆绝缘中气隙缺陷处电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硕 耿蒲龙 +3 位作者 曲兵妮 宋建成 刘聚财 田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1,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电缆绝缘中气隙缺陷处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及规律,以矿用高压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含气隙缺陷的电缆结构模型;在对绝缘中气隙的形状、尺寸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气隙... 为了全面掌握电缆绝缘中气隙缺陷处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及规律,以矿用高压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包含气隙缺陷的电缆结构模型;在对绝缘中气隙的形状、尺寸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仿真研究了气隙的形状、尺寸、位置及绝缘层厚度对气隙中电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形状的气隙中,椭圆柱体气隙缺陷处的电场强度最大,且垂直于绝缘中电场方向的气隙长度越大,气隙中电场强度越大;对于气隙尺寸,r值越大,气隙处电场强度越大,而气隙大小的变化对气隙处电场强度的影响并不大;对于不同半径的气隙,随着气隙距离导体屏蔽层距离的增大,气隙处最大电场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对于给定尺寸的气隙,随着绝缘层厚度的减小,气隙中电场强度与绝缘中电场强度均相应增大。这些结论为气隙缺陷局部放电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电缆的运行与维护检修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高压电缆 电缆绝缘 气隙缺陷 电场分布 缺陷形状 气隙尺寸 绝缘厚度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志鹏 李蔚 +4 位作者 何庆辉 门汝佳 王业 刘洋 吝伶艳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5,共10页
矿用高压电缆在实际使用中易受电、热、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加速绝缘老化,易导致电缆漏电、短路或放电等故障。目前,介电响应法被引入矿用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诊断中。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电缆绝缘性能及... 矿用高压电缆在实际使用中易受电、热、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加速绝缘老化,易导致电缆漏电、短路或放电等故障。目前,介电响应法被引入矿用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诊断中。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电缆绝缘性能及老化状态评估问题,以常用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缘矿用移动软电缆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介电响应法中回复电压法、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频域介电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特征量,对比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扩展Debye模型提取的老化因子、修正介电驰豫模型提取的弛豫特征量、介质损耗积分谱等基于介电响应模型的电缆绝缘性能评估特征量。从基于回复电压法和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矿用电缆电痕腐蚀程度判别,以及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和等温松弛电流、基于介电驰豫模型、基于介质损耗积分值的EPDM绝缘多应力老化状态评估等方面,综述了介电响应法在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针对基于介电响应法的矿用电缆绝缘性能评估存在的在线监测技术无法适应煤矿工况、评估用数据不足、绝缘劣化程度与特征量关系未知等问题,提出应重点研究电缆绝缘状态感知、绝缘劣化程度与特征量关系构建这2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绝缘性能评估 介电响应法 回复电压法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频域介电谱法 多应力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零磁通微电流传感器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 吝伶艳 +1 位作者 乔记平 宋建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3-1347,共5页
根据零磁通补偿原理,基于Simulink平台建立了带有零磁通补偿的微电流传感器模型。为了快速准确地补偿微电流传感器的误差,提高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该模型中的补偿单元采用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方法对对输出电流进行相位和幅值补偿。... 根据零磁通补偿原理,基于Simulink平台建立了带有零磁通补偿的微电流传感器模型。为了快速准确地补偿微电流传感器的误差,提高微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该模型中的补偿单元采用有源与无源相结合的方法对对输出电流进行相位和幅值补偿。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模型研制出了一种零磁通微电流传感器,对其误差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该补偿方法时电流传感器在测量微安级到毫安级的工频电流时准确度可达到0.2级,且补偿方式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传感器 零磁通 有源补偿 无源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橡套屏蔽电缆绝缘不平衡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丹 耿蒲龙 +4 位作者 田慕琴 宋建成 杜亚昆 李鑫 呼守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4-1619,共6页
在分析煤矿交流杂散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矿用橡套屏蔽电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交流杂散电流分布参数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与Matlab仿真分析以及RTDS实时仿真验证,研究了交流杂散电流沿着电缆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总结了屏蔽电缆相间绝... 在分析煤矿交流杂散电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矿用橡套屏蔽电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交流杂散电流分布参数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与Matlab仿真分析以及RTDS实时仿真验证,研究了交流杂散电流沿着电缆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总结了屏蔽电缆相间绝缘参数不平衡对交流杂散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着屏蔽电缆长度方向,流经屏蔽层、金属网的交流杂散电流有效值都先减小再增大,且在线路中点处均达到最小值;当电缆的相间绝缘电阻或分布电容不平衡度增大时,流经屏蔽层与金属网的交流杂散电流有效值均整体增大,不平衡系数K从1.25变为3,其增幅达到了1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橡套屏蔽电缆 绝缘不平衡 交流杂散电流 数学模型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回转钻机离线式随钻测斜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文杰 刘宗伟 宋建成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0,共6页
针对矿用回转钻机打钻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孔底钻具姿态数据和绘制钻孔轨迹的问题,基于随钻测斜原理和离线式数据同步方法,开发了一种矿用回转钻机离线式随钻测斜系统。该系统由探管、同步仪和上位机软件组成。探管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针对矿用回转钻机打钻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孔底钻具姿态数据和绘制钻孔轨迹的问题,基于随钻测斜原理和离线式数据同步方法,开发了一种矿用回转钻机离线式随钻测斜系统。该系统由探管、同步仪和上位机软件组成。探管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磁阻传感器分别测量重力场和地磁场,以采集钻杆姿态;同步仪通过按键采集钻孔和钻杆编号,并根据钻杆姿态数据进行有效测点筛选;上位机软件通过测点递推算法绘制钻孔2D或3D轨迹图。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的总地磁场矢量模长接近真实值50~60μT,总重力加速度矢量模长接近1g,经传感器校正算法校正后的倾角最大偏差为1°,方位角最大偏差为5°。井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已成钻孔,该系统绘制的钻孔轨迹与实际轨迹基本相同;对于钻进钻孔,孔口轨迹易受钻机本身的磁干扰而出现偏差,导致整条钻孔轨迹偏差较大,应保持钻机距离孔口3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掘进 巷道掘进 回转钻机 随钻测斜 钻杆姿态测量 钻孔轨迹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高压屏蔽电缆结构对电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硕 耿蒲龙 +2 位作者 曲兵妮 宋建成 田敏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了研究矿用高压屏蔽电缆结构尺寸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以6/l0 kV MYJV22矿用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电缆结构模型,分析电缆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厚度、线芯半径及电缆长度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电缆绝缘击穿强... 为了研究矿用高压屏蔽电缆结构尺寸对电场分布的影响,以6/l0 kV MYJV22矿用XLPE电缆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电缆结构模型,分析电缆半导电屏蔽层、绝缘层厚度、线芯半径及电缆长度对电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电缆绝缘击穿强度的分析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电缆中最大电场强度位于导体屏蔽表面处,且半导电屏蔽层结构对改善绝缘径向电场分布有很大的作用;最大电场强度随着绝缘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击穿强度变化不大;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最大电场强度与击穿强度略微下降;随着线芯截面的增大,击穿强度随之下降,但绝缘层承受的最大场强也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屏蔽电缆 结构尺寸 电场分布 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绝缘局部放电极坐标谱图分布特性分析
17
作者 张利柄 康爱亮 +2 位作者 赵世杰 吝伶艳 陈占清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1,共7页
10 kV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绝缘在运行中会受到热、电、环境和机械等多应力作用,形成各种绝缘缺陷并导致局部放电,而在线监测过程中存在参考电压波形难获取、利用局部放电谱相位图(PRPD)进行放电识别时存在参考电压相位易丢失等问题。针... 10 kV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绝缘在运行中会受到热、电、环境和机械等多应力作用,形成各种绝缘缺陷并导致局部放电,而在线监测过程中存在参考电压波形难获取、利用局部放电谱相位图(PRPD)进行放电识别时存在参考电压相位易丢失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实验室中制作了内部放电、槽放电及电晕放电3种局部放电模型,并采集局部放电信号。利用极坐标法将PRPD谱图转化为圆形的极坐标谱图,解决电压相位信息丢失的问题。结果表明:不同放电类型具有不同的极坐标谱图特征分布,内部放电在第一、三象限呈现对称分布特征;槽放电与电晕放电分布不对称,第三象限的幅值远大于第一象限。槽放电比电晕放电的点簇放电脉冲范围更大,放电形状更宽。不同放电类型的偏斜度、陡峭度、放电占比等特征参数具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极坐标谱图分布及特征参数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绕组 绝缘缺陷 PRPD谱图 极坐标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纵波法的GIS盆式绝缘子应力测量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小婧 焦国勋 +4 位作者 杨晟 杨冬冬 王伟 程胤章 宋建成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95,共8页
GIS盆式绝缘子的导电杆不对中是盆式绝缘子产生内部应力的原因之一,它会使盆式绝缘子在局部承受较大的应力甚至产生裂纹,从而引发漏气或局部放电等严重故障。文中分析了GIS盆式绝缘子在导电杆不对中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仿... GIS盆式绝缘子的导电杆不对中是盆式绝缘子产生内部应力的原因之一,它会使盆式绝缘子在局部承受较大的应力甚至产生裂纹,从而引发漏气或局部放电等严重故障。文中分析了GIS盆式绝缘子在导电杆不对中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盆式绝缘子在导电杆不对中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基于超声纵波法对盆式绝缘子在导电杆不对中时不同位置处的应力进行了测量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盆式绝缘子在导电杆不对中工况下的应力最大处位于盆体凸面的中间位置,仿真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以用于盆式绝缘子的应力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盆式绝缘子 应力 导电杆不对中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56
19
作者 宋单阳 宋建成 +3 位作者 田慕琴 许春雨 宋鑫 李新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装备,其电液控制技术是综采工作面实现高效开采的重要象征。液压支架自动化水平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电液控制技术起源于英国,发展于德国,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并逐渐推广应用于全球;而在...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装备,其电液控制技术是综采工作面实现高效开采的重要象征。液压支架自动化水平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电液控制技术起源于英国,发展于德国,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并逐渐推广应用于全球;而在我国该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在基本功能上已经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可靠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方面仍有提高的必要。在分析发展电液控制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回顾了电液控制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功能要求和技术特点;接着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电液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展望了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自动化工作面 液压支架 电液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 物联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祥 田慕琴 +3 位作者 李璐 宋建成 张林锋 吴静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0,共5页
针对现有振动信号降噪方法中经验模态分解存在模态混叠、独立分量分析要求采集的振动信号数不少于源信号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矿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首... 针对现有振动信号降噪方法中经验模态分解存在模态混叠、独立分量分析要求采集的振动信号数不少于源信号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的矿用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首先,通过EEMD算法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不同尺度的包含故障特征频率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然后,基于相关系数对IMF分量进行重构,得到特征信号和虚拟噪声信号,将重构的特征信号和虚拟噪声信号组成输入矩阵,并作为FastICA算法的输入;最后,利用FastICA算法实现信号与噪声分离,达到信号降噪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带式输送机 驱动滚筒轴承 滚筒轴承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降噪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快速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