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表面粗糙度对浮选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玉金 陈恒飞 +5 位作者 侯思恒 熊鹏 董宪姝 叶贵川 王梦彬 李书桓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8,共9页
矿物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影响着液-固和气-固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矿物颗粒的疏水性以及气泡矿化过程。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对矿物表面粗糙度与浮选过程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准确表征方法以及粗糙... 矿物表面粗糙度的特征影响着液-固和气-固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矿物颗粒的疏水性以及气泡矿化过程。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对矿物表面粗糙度与浮选过程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准确表征方法以及粗糙度对不同疏水性矿物浮选过程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从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制备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粗糙度对表面润湿性、浮选药剂吸附、气泡-矿物表面接触面积和粘附力、诱导时间以及浮选效果的影响,旨在探讨矿物表面粗糙度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揭示不同粗糙度对液滴-矿物相互作用和气泡-矿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为提高矿物浮选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浮选过程 润湿性 气泡-矿物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M⁃D技术的氰化浸金速率影响规律研究
2
作者 汤亦婧 朱阳戈 +4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胡志凯 赵杰 张晓亮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19.5%;溶解氧质量浓度8.5 mg/L时,将氰根离子质量浓度从22.6 mg/L提高至55.2 mg/L,浸金速率可从60.1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7.6倍。浸金速率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的比值(c_(CN)-/c_(O_(2)))相关,室温下c_(CN)-/c_(O_(2))≈6时,浸金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反应速率 溶解氧 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矿 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11
3
作者 崔宝玉 王小宇 +1 位作者 张云海 沈岩柏 《中国矿业》 2022年第4期109-115,123,共8页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矿物加工领域的一种外加剂,在不同工艺环节中具备不同的用途。本文分别介绍了PAM作为浓缩絮凝剂、选择性絮凝剂、过滤助滤剂以及其他用途药剂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PAM具有不同用途特点...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矿物加工领域的一种外加剂,在不同工艺环节中具备不同的用途。本文分别介绍了PAM作为浓缩絮凝剂、选择性絮凝剂、过滤助滤剂以及其他用途药剂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PAM具有不同用途特点,据此提出了药剂混用技术、PAM改性技术、改性PAM+药剂混用技术和PAM降解技术等,同时总结了PAM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方法,新的检测手段将不断完善PAM的作用机理。针对PAM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高效的药剂配置、自动添加技术以及正确的加药顺序等都是PAM精细化使用的有效手段。通过总结和梳理PAM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多种应用和策略,不仅对PAM的研究方向有重要意义,还对矿物加工技术的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矿物加工 絮凝剂 选择性絮凝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瓦基铜矿工艺矿物学与可浮性实验 被引量:4
4
作者 傅开彬 秦天邦 +2 位作者 汤鹏成 徐信 王彬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为了查明四川瓦基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选冶方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矿石元素质量分数、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 为了查明四川瓦基铜矿矿石性质,制定合理选冶方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矿石元素质量分数、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等。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0.84%,伴生元素金品位为0.29×10-6、银品位为7.93×10-6,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辉铜矿,次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孔雀石、铜蓝和赤铁矿等,属氧化率较低的混合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长石和方解石等,含铜矿物嵌布粒度细,大部分嵌布在脉石矿物孔隙处、边缘及表面,呈隐晶质集合体形态。针对矿石性质,采用硫化浮选,经过'一粗一精三扫'闭路流程选别,获得铜精矿产率3.34%、铜品位为21.61%、回收率为85.93%的结果,与现场生产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化铜 工艺矿物学 辉铜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微区原位定量分析锂铍矿物化学成分 被引量:4
5
作者 范晨子 孙冬阳 +3 位作者 赵令浩 袁继海 胡明月 赵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100,共14页
锂、铍是当前全球战略性关键金属,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建立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微区原位定量分析天然矿物样品中的锂、铍元素含量,为锂铍资源高效利用以及赋存状态的研究提供分析技术支撑。锂辉石和绿柱石等矿物... 锂、铍是当前全球战略性关键金属,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建立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微区原位定量分析天然矿物样品中的锂、铍元素含量,为锂铍资源高效利用以及赋存状态的研究提供分析技术支撑。锂辉石和绿柱石等矿物是提取锂、铍元素的主要原料,微区分析常用的电子探针方法对于能量较低的轻元素难以准确定量,而LA-ICP-MS方法亟待改进降低非基体匹配校准带来的基体效应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文探讨了仪器工作条件(同位素选择及计数模式、载气He气流速、样品气Ar气流速、束斑直径、能量密度大小)和数据处理方法(外部标准物质、内标元素)对定量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e和Ar气体流速不仅会影响锂、铍信号强度,而且适当降低载气He流速(0.6L/min)可以减小相对误差。增加束斑直径虽可以将数据精密度提高10%以上,但是对于准确度影响不大;对于绿柱石这类硬度高的透明矿物应提高能量密度(相对强度>75%,通量>2.7J/cm^(2))以保证产生稳定剥蚀信号。测定7Li时选择现有标准物质中含量较高的GSE-1G校准、9Be选择NIST610校准,以Al作为内标补偿元素,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较小。LA-ICP-MS方法通过调整仪器工作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降低基体差异,提高数据准确度,解决微区原位准确定量分析锂、铍轻元素的难题,为锂、铍资源的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也亟待开发高锂、铍含量的微区标准物质,解决因现有标准物质与样品中含量差异造成的基体效应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锂矿物 铍矿物 气体流速 束斑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石矿物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路亮 罗思岗 贺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98-201,共4页
为了给开发某金矿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采用异戊基黄药+BK903G为选金捕收剂,完成了两粗、两扫、两精闭路流程试验。对于金品位为2.87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的情况下,可获得... 为了给开发某金矿提供依据,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石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采用异戊基黄药+BK903G为选金捕收剂,完成了两粗、两扫、两精闭路流程试验。对于金品位为2.87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的情况下,可获得金品位51.94g/t、金回收率为82.06%的金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浮选 异戊基黄药 BK903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锦文 邓小伟 +5 位作者 陈乐 侯迎港 仲国龙 吕波 房朝军 张传祥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 煤气化渣是由煤气化工艺产生的一种富含铝硅酸盐、灰组分及残炭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规模化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煤气化渣进行炭-灰分离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关键。以煤气化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耦合作用的工艺,为实现煤气化渣更为合理、高效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煤气化渣带来的土壤、空气、水体资源等污染问题,对煤气化渣进行提炭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煤气化渣的理化性质,其次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磨矿时间、pH、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高速剪切转速对煤气化渣提炭实验的影响,以实现残余炭产品的高度富集。结果表明:原煤气化渣灰分质量分数为67.19%,普通湿筛筛上物料灰分质量分数为54.3%,当煤气化渣磨矿时间为5 s, pH为7,絮凝剂聚氧化乙烯用量为0.4 kg/t,在转速为4 000 r/min高速剪切15 min的条件下提炭效果最佳,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6.6%、湿筛筛上灰分质量分数为43.3%的残炭产品。对比普通湿筛法,基于高效解离-选择性絮凝实验方法在普通湿筛的基础上灰分质量分数降低了11%,降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高效解离 选择性絮凝 耦合作用 炭-灰分离 提炭 残炭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理论在矿物加工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旭 夏晓鸥 +2 位作者 罗秀建 张峰 刘方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56-360,367,共6页
TRIZ理论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发明创造的效率。通过对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建模分析工具的阐述,结合矿物加工行业特点以及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证明了TRIZ理论可以有效解决矿物加工行业的工程实际问题,... TRIZ理论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发明创造的效率。通过对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建模分析工具的阐述,结合矿物加工行业特点以及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证明了TRIZ理论可以有效解决矿物加工行业的工程实际问题,促进选矿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结合矿物加工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TRIZ理论在矿物加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望为选矿工作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理论 创新方法 矿物加工 物场模型 矛盾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锂铍钽铌矿产资源选冶加工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孙传尧 朱阳戈 +6 位作者 宋振国 张晓亮 孙小朋 肖仪武 王臻 何文洁 闫丽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8-258,共11页
锂、铍、钽、铌选冶加工是保障我国相关资源安全供给的核心环节,鉴于资源禀赋的复杂性与矿区生态的脆弱性,需要加快形成适应我国资源特点的锂铍钽铌选冶加工技术体系。本文针对包括资源勘查、选矿、冶炼、材料加工在内的锂铍钽铌全产业... 锂、铍、钽、铌选冶加工是保障我国相关资源安全供给的核心环节,鉴于资源禀赋的复杂性与矿区生态的脆弱性,需要加快形成适应我国资源特点的锂铍钽铌选冶加工技术体系。本文针对包括资源勘查、选矿、冶炼、材料加工在内的锂铍钽铌全产业链,总结了我国锂铍钽铌资源概况、选冶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代锂铍钽铌选冶加工的基本特点,凝练了锂铍钽铌资源勘查及选冶加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判了未来锂铍钽铌矿产资源选冶加工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重点矿集区勘查、建立硬岩锂矿共(伴)生资源选冶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突破难处理液体锂资源清洁高效提锂关键技术、提高铍钽铌高端材料生产能力、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建立锂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出了锂铍钽铌矿产资源选冶加工的保障举措,包括加强资源勘查,建立战略性储备机制,加强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和高端材料制备科技创新,给予铍采选冶加工企业以政策支持,扶持重点省份工业发展,建立区域性集中冶炼厂,支持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资源开发,以此推动锂铍钽铌选冶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锂铍钽铌资源供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铍钽铌 战略矿产 选冶加工 综合利用 锂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理论技术在选矿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青芬 孙伟成 +3 位作者 沈政昌 陈强 张明 段莉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104,共29页
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搅拌设备是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流程装备。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发的搅拌叶轮逐渐朝着低搅拌功耗与定制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的搅拌需求,如强剪切分散、高循环流动或强化固液悬浮等。高水平的搅拌设备以满足搅拌工... 在矿物加工过程中,搅拌设备是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流程装备。目前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发的搅拌叶轮逐渐朝着低搅拌功耗与定制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的搅拌需求,如强剪切分散、高循环流动或强化固液悬浮等。高水平的搅拌设备以满足搅拌工艺特性为目标。目前不同用途的搅拌槽设备,已经根据现代搅拌流体力学理论,如叶轮剪切力计算理论、搅拌湍流涡理论等,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和试验数据,对调浆搅拌槽、搅拌储槽、粗粒悬浮搅拌等展开定制化设计研究。对于工业尺度的搅拌设备,评价调浆搅拌效果、离底悬浮效果等仍然存在一定的空白,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CFD的数值模拟方法,矿用搅拌器的转子动力学和流固耦合方法,目前已经能够预测临界转速、轴系受力和变形,但是对于复杂矿浆工况的研究无法做到数值模拟的完全复现或理论计算精确考虑。搅拌设备的测试方法在实验室尺度已较为完善,能够获取全解析的速度场或相含率分布,但是如何将试验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尺度,如何直接在工业尺度搅拌槽进行测量和评估仍然是研究难题。选矿搅拌设备设计的未来将向一个定制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技术 叶轮 选矿 数值模拟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十二酮对菱镁矿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马英强 郭思雨 +2 位作者 程贵彬 黄鑫 印万忠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提高菱镁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效果,在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的浮选体系下,通过纯矿物与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究了有机调整剂2-十二酮对菱镁矿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结合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2... 为提高菱镁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效果,在以十二胺为捕收剂的浮选体系下,通过纯矿物与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探究了有机调整剂2-十二酮对菱镁矿与石英浮选分离的影响。结合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2-十二酮的浮选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十二酮主要以静电作用吸附在菱镁矿表面,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化学吸附,增强了菱镁矿表面的亲水性,扩大了与石英之间疏水性的差异,并且使菱镁矿表面正电性增强,进一步阻碍了捕收剂十二胺的吸附,对菱镁矿产生抑制作用。而2-十二酮在石英表面无明显吸附,对十二胺的吸附未产生影响,从而能够实现菱镁矿与石英的高效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剂2-十二酮 菱镁矿 石英 选择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变量对硫化铅锌矿流变特性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科华 孙传尧 孙体昌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0,共9页
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影响浮选指标,而脉石矿物组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等浮选变量对矿浆流变特性影响较大。研究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对两种脉石矿物组分有明显差异的硫化铅锌矿石的流变特性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石矿物中高岭石等... 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影响浮选指标,而脉石矿物组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等浮选变量对矿浆流变特性影响较大。研究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对两种脉石矿物组分有明显差异的硫化铅锌矿石的流变特性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石矿物中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时,其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劣于以石英等非黏土矿物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矿浆,造成浮选指标的差异。对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等非黏土矿物的硫化铅锌矿,矿浆以简单的条块堆积结构为主,矿浆表观黏度较低,适用于通过高浓度浮选(50%左右)提升浮选指标、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含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较多的铅锌矿石,矿浆中出现蜂窝状的网络结构,矿浆表观黏度高,不适用高浓度浮选;但可添加适量的水玻璃,通过破坏矿浆网络状结构,改善浮选矿浆的流变特性从而提升浮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锌矿 流变特性 矿物组分 水玻璃 高浓度浮选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醇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维康 周伟光 +3 位作者 何徐翰 张艺扬 阙川杰 彭耀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78,共10页
通过一系列现代检测手段研究了油酸钠(NaOl)与乙二醇(EG)或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G对NaOl浮选萤石的影响与Na^(+)浓度有关,低Na^(+)浓度条件(<2×10^(-4)mol/L)下... 通过一系列现代检测手段研究了油酸钠(NaOl)与乙二醇(EG)或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G对NaOl浮选萤石的影响与Na^(+)浓度有关,低Na^(+)浓度条件(<2×10^(-4)mol/L)下NaOl-EG组合药剂的捕收能力略弱于NaOl的,随着Na^(+)浓度升高,NaOl-EG组合药剂的捕收能力逐渐强于单一NaOl的。在不同Na^(+)浓度环境中,尤其是当Na^(+)浓度高于2×10^(-4)mol/L时,MIBC均能强化NaOl对萤石的捕收。相较于单一NaOl,组合药剂起泡能力更强,但泡沫稳定性更差。醇能够促进NaOl在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小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由于高钠盐溶液体系NaOl-醇组合药剂能够强化萤石浮选,使得组合药剂能够显著地弱化高浓度Na^(+)对NaOl诱导的萤石颗粒疏水聚团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油酸钠 乙二醇 MIBC 组合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钨矿、白钨矿与含钙矿物异步浮选分离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于洋 孙传尧 +1 位作者 卢烁十 祁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6,共6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及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了黑钨矿、白钨矿与含钙矿物异步浮选分离。采用XPS及AAS测试手段并结合晶体化学与溶液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异步浮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甲羟肟酸是黑钨矿、白钨矿与其它含钙矿物分离的选... 通过单矿物浮选及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研究了黑钨矿、白钨矿与含钙矿物异步浮选分离。采用XPS及AAS测试手段并结合晶体化学与溶液化学分析,初步探讨了异步浮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甲羟肟酸是黑钨矿、白钨矿与其它含钙矿物分离的选择性捕收剂,矿物可浮性顺序为黑钨矿>白钨矿>其它含钙矿物。柠檬酸可作为黑钨矿优先浮选的选择性调整剂,其选择性抑制作用在于:柠檬酸在黑钨矿表面吸附并不牢固,难以阻碍苯甲羟肟酸在其表面吸附;柠檬酸能选择性络合白钨矿与其它含钙矿物表面Ca2+离子,导致矿物表面与捕收剂作用的活性质点减少,使矿物浮游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黑钨矿 白钨矿 含钙矿物 可浮性 异步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硫等可浮与优先浮选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叶岳华 曾克文 +4 位作者 王立刚 孙志健 田祎兰 刘万峰 刘水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25-229,234,共6页
云南某铜硫矿铜品位较低,含铜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主要的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脉石矿物复杂,因此,本文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点,分别进行了铜硫等可浮与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 云南某铜硫矿铜品位较低,含铜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与主要的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脉石矿物复杂,因此,本文对该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根据矿石特点,分别进行了铜硫等可浮与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对比试验研究。采用铜硫等可浮-铜硫分离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18.97%,铜回收率81.08%;硫精矿含硫37.71%,硫回收率26.09%。采用铜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20.12%,铜回收率82.15%;硫精矿含硫37.41%,硫回收率8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等可浮 优先浮选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难处理硫精矿氰化浸出提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杨甲 贺政 +1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某硫精矿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小,包裹于硫化物中的银约占50.46%,属于难处理高砷含银硫精矿。采用细磨后化学预处理氰化浸出,银浸出率仍然低于80%;硫精矿经氧化焙烧后,As、S的脱除率都达到90%以上,但银浸出率却较低;对该含银硫精矿... 某硫精矿中的银矿物嵌布粒度非常细小,包裹于硫化物中的银约占50.46%,属于难处理高砷含银硫精矿。采用细磨后化学预处理氰化浸出,银浸出率仍然低于80%;硫精矿经氧化焙烧后,As、S的脱除率都达到90%以上,但银浸出率却较低;对该含银硫精矿添加钠盐焙烧预处理,再采用常规氰化法浸出,银浸出率显著提高,达到85.15%,同时氰化钠耗量降低至2.0 k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高砷 难处理 硫精矿 氰化浸出 提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某铜矿伴生金银浮选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岳华 王立刚 +2 位作者 胡志强 陈旭波 李俊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55-358,共4页
蒙古某铜矿含铜0.61%,含硫2.57%,含金0.80g/t,含银15.12g/t,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石中金、银等有价元素与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密切。本文研究针对该矿石特征,... 蒙古某铜矿含铜0.61%,含硫2.57%,含金0.80g/t,含银15.12g/t,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及辉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石中金、银等有价元素与黄铜矿、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密切。本文研究针对该矿石特征,采用铜优先-铜和脉石浮选分离工艺流程,粗选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H优先选铜,精选采用新型抑制剂BKL抑制脉石矿物,最终获得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24.85%,铜回收率81.88%;含金21.87g/t,金回收率55.00%;含银515.80g/t,银回收率6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石 铜硫矿石 金银 浮选回收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泽铅锌硫化矿异步浮选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俊旺 孙传尧 袁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91,共9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浮选试验研究了会泽方铅矿、黄铁矿与闪锌矿之间的浮选分离。根据浮选动力学基本原理,对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总体平衡理论的分速浮选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过程...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浮选试验研究了会泽方铅矿、黄铁矿与闪锌矿之间的浮选分离。根据浮选动力学基本原理,对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总体平衡理论的分速浮选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过程,浮选回收率模型拟合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9。研究认为,异步浮选新技术充分利用不同矿物及同种矿物可浮性和浮游速度特性,实现矿物的个性化、差异性浮选。进一步探讨了异步浮选新技术的理论背景,对选矿人员完善已有工艺及开发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浮选 可浮性 浮游速度 浮选动力学 硫化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某石墨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金玲 方明山 +1 位作者 劳德平 刘海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86-188,共3页
对黑龙江某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石墨的赋存状态,并就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矿属鳞片石墨矿,选别作业时容易获得较理想的选矿指标,但矿石中的石墨嵌布粒度细,选别过程... 对黑龙江某石墨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石墨的赋存状态,并就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分析。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石墨矿属鳞片石墨矿,选别作业时容易获得较理想的选矿指标,但矿石中的石墨嵌布粒度细,选别过程中需要细磨,细磨会破坏部分已解离的石墨大鳞片,降低大鳞片石墨产率,因此在选矿过程需加强对大鳞片石墨的保护,尽可能早回收;脉石矿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白云母以及少量的绿泥石、高岭石,对石墨精选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鳞片保护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烁十 孙传尧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对三种硫酸盐矿物重晶石、天青石和石膏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Mn+-O2-平均键长、静电价强度、库仑力、离子键百分数、离子键极性、键合强度以及平均键价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硫酸盐矿物 化学键 理论计算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