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选褐铁矿磁化焙烧空气冷却技术研究
1
作者 曹一斐 祝昕冉 +1 位作者 孙永升 韩跃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248,共9页
悬浮磁化焙烧作为一种处理复杂难选铁矿的技术手段,对于难选褐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褐铁矿磁化焙烧空气冷却技术的可行性,本文以昆钢包子铺褐铁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磁化焙烧及空气冷却试验研究。通过系统的条件试验,... 悬浮磁化焙烧作为一种处理复杂难选铁矿的技术手段,对于难选褐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为探究褐铁矿磁化焙烧空气冷却技术的可行性,本文以昆钢包子铺褐铁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磁化焙烧及空气冷却试验研究。通过系统的条件试验,确定了褐铁矿在还原温度580℃、焙烧时间5 min、H_(2)浓度30%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磁化效果,焙烧矿经N_(2)保护冷却后的磁选精矿铁品位57.92%,回收率87.94%。对焙烧矿进行了空气冷却技术研究,探究了空气气氛下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对磁铁矿氧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300℃、氧化时间3 min时磁铁矿基本全部被氧化,冷却样品以强磁性的磁赤铁矿为主,含有少量的弱磁性的赤铁矿,此后,随着氧化时间与氧化温度的增加,赤铁矿含量开始增加,磁赤铁矿的含量降低,但仍以强磁性的磁赤铁矿为主,通过对氧化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维持空气氧化产品的磁赤铁矿的主导地位,确保冷却产品的磁性。本研究为复杂难选褐铁矿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对促进低品位的铁矿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磁化焙烧 空气冷却 磁铁矿 赤铁矿 磁赤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混合浮选-氢基矿相转化-磁选回收铌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2
作者 王子航 陈宏超 +4 位作者 何佳昊 刘文丽 彭海平 高鹏 唐志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4-2138,共15页
我国白云鄂博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铁、铌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但现有工艺难以实现铌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提高白云鄂博铌资源利用率,以工艺矿物学为指导,针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中铌矿选别困难、铌铁分离难等问题,进行了浮磁烧联合选别的试验... 我国白云鄂博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铁、铌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但现有工艺难以实现铌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提高白云鄂博铌资源利用率,以工艺矿物学为指导,针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中铌矿选别困难、铌铁分离难等问题,进行了浮磁烧联合选别的试验研究,逐段实现除杂、拋尾,以达到有效富集铌的目的。结果表明:在稀土尾矿磨矿细度-0.047mm颗粒含量为90%的条件下,采用混合浮选预富集-氢基矿相转化-磁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Nb_(2)O_(5)含量为17.55%的铌产品,富集比高达5.3,实现了铌矿选别工艺的重大突破。提高含铌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并将含铌矿物与含铁硅酸盐矿物、钛铁矿等脉石矿物分离,是后续进一步提高产品中铌品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尾矿 混合浮选 氢基矿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铁矿氢基矿相转化过程脱水行为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郭晨阳 高鹏 +3 位作者 唐志东 刘全坤 韩跃新 李艳军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5,共6页
氢基矿相转化技术是处理难选铁矿资源的有效手段,对我国难选铁矿石开发有重要意义。在矿相转化过程的加热阶段,褐铁矿会发生脱羟基行为,物相由褐铁矿转变为赤铁矿,对后续的还原与磨选过程影响较大,但其对应的机理研究较少。针对典型包... 氢基矿相转化技术是处理难选铁矿资源的有效手段,对我国难选铁矿石开发有重要意义。在矿相转化过程的加热阶段,褐铁矿会发生脱羟基行为,物相由褐铁矿转变为赤铁矿,对后续的还原与磨选过程影响较大,但其对应的机理研究较少。针对典型包子铺褐铁矿石,考察了加热温度、时间对其氢基矿相转化过程脱水行为的影响,并采用TG-DSC进行热失重分析及非等温动力学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700℃,空气流通过5 min的条件下,褐铁矿脱水失重率为5.22%。非等温动力学计算得出:褐铁矿脱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97.62 k J/mol,最概然机理函数为D5扩散模型,积分形式为[(1-α)^(-1/3)-1]^(2),主要限制环节为气体扩散环节。研究明确了包子铺褐铁矿石在氢基矿相转化加热阶段脱水行为的关键参数及机理,为深入理解褐铁矿的氢基矿相转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脱水反应 热重分析 非等温动力学 机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铁精矿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潜力
4
作者 杨飞雪 赵冰 +2 位作者 肖汉驰 刘杰 李艳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41,共11页
超级铁精矿是以普通铁精矿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等提纯技术对普通铁精矿进行深加工制得的高附加值矿物产品。其超低杂质特性可满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超纯铁基材料的严苛需求。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加速,超级铁精矿作为战略基... 超级铁精矿是以普通铁精矿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等提纯技术对普通铁精矿进行深加工制得的高附加值矿物产品。其超低杂质特性可满足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对超纯铁基材料的严苛需求。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加速,超级铁精矿作为战略基础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与实验数据验证,系统整合了2000年以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通过对比“单一分选工艺”(磁选/重选)与“联合分选工艺”(磁-浮/磁-重-浮等)的技术特征,揭示了多阶段协同提纯在矿物解离度提升及杂质深度脱除方面的技术优势;(2)解析了我国超级铁精矿反浮选工艺中阳离子型与阴离子型捕收剂的作用机理差异,证实了阳离子捕收剂在石英与硅酸盐选择性分离中具有更优的选择性,且无需高价金属离子活化;(3)总结了不同行业对超级铁精矿杂质含量的要求,论证了杂质含量超标对产品性能的劣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磁-浮联合工艺因其对微细粒嵌布铁矿的高效分选适应性,已成为当前工业化应用最广的提纯方案;阳离子反浮选体系通过静电吸附主导的界面作用,可实现硅铝酸盐杂质的选择性脱除。超级铁精矿在磁性材料、粉末冶金及洁净钢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铁矿资源高值化利用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受限于国内高品位磁铁矿资源禀赋不足及原料进口依存度较高等因素,其规模化发展仍面临供应链风险。本文为超级铁精矿生产建立了一个“杂质控制-界面调控-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同时提出了包括微波辅助解离和生物浮选技术在内的前沿方向。这些成果为铁资源价值化和加强战略性矿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铁精矿 制备工艺 机理分析 研究进展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悬浮煅烧制备高品质Ⅱ型无水石膏试验研究
5
作者 黄昊 李艳军 +1 位作者 袁帅 高鹏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298,共6页
针对传统磷石膏煅烧工艺传热效率低、能耗偏高的问题,探究高效低耗的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制备高品质Ⅱ型无水石膏。采用煅烧工艺,系统考察煅烧温度、时间及煅烧方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 针对传统磷石膏煅烧工艺传热效率低、能耗偏高的问题,探究高效低耗的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制备高品质Ⅱ型无水石膏。采用煅烧工艺,系统考察煅烧温度、时间及煅烧方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产物特性。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700℃悬浮煅烧60 min,此时产物中Ⅱ型无水石膏含量达90.49%,结晶水残留量0.48%,白度值91.8%,各项指标均符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相较于静态煅烧,悬浮煅烧可显著提升产物纯度与白度,降低结晶水含量,且明确了磷石膏向Ⅱ型无水石膏的转化机制。悬浮煅烧工艺为磷石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技术路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Ⅱ型无水石膏 悬浮煅烧 结晶水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自动分析系统的红土镍矿酸浸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6
作者 董再蒸 孙永升 +3 位作者 齐赛男 李鎏灿 孙洪硕 温利刚 《金属矿山》 2025年第8期57-63,共7页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 为深入探究某红土镍矿高压硫酸酸浸渣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及元素的赋存形式,明确有价金属回收及有害杂质分离的方法,对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富含铁、铝等具回收价值的元素,其矿物重构程度高,主要矿物包括铁氧化物、铝钾硫铁氧化物、磁/赤铁矿及铬铁尖晶石类矿物。样品粒度极细,-0.010μm的含量高达77.56%,主要矿物的粒度绝大多数在0.038μm以下;铁氧化物单体含量高,与其他主要矿物的连生关系紧密。由于铁、硫、铝元素均主要赋存在铁氧化物中,因此铁与其他元素分离难度较大。研究为此冶金次生固废高效利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酸浸渣 工艺矿物学 自动分析 嵌布关系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