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方解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加艳 叶霖 +4 位作者 向震中 刘仕玉 吴涛 黄智龙 沈能平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5,共13页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 贵州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锂矿体赋存于二叠系龙吟组泥岩和泥质灰岩中,锂绿泥石是该矿区锂的主要载体矿物。方解石是矿区内最重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从成矿早期到成矿后均有分布,其中锂矿化与部分方解石脉密切共生,这类方解石微量元素可能蕴含丰富的成矿信息。对其野外地质特征、手标本及镜下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发现,成矿早期(Cal-1)和主成矿期方解石(Cal-2)与锂矿化关系密切,而成矿后方解石(Cal-3)形成于锂矿化之后。对不同期次方解石开展LA-ICP-MS原位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微量元素含量及稀土配分模式差异明显。总体上,方解石中Si、Na、Mg、Fe、Sr和Mn元素含量较高,含量多>100×10^(–6),表明成矿流体富集这些元素,硅化、黄铁矿化和白云石化与该矿区锂矿化关系密切。其中,Cal-1和Cal-2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两者的成矿流体来源具有一定演化关系和继承性;Cal-3相对Cal-1和Cal-2富集Al、Na、K等元素元素,亏损Fe和Mn元素,与Li成矿期方解石微量元素组成差异较大,暗示成矿后与成矿期方解石的流体来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外,Cal-1→Cal-2以δEu弱负/正异常为特征,δEu呈逐渐减小趋势,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MREE和HREE富集型;而成矿后方解石Eu负异常特征明显,但稀土配分模式为REE平坦型,表明成矿后流体还原性增加。综上所述,平桥矿区不同期次方解石中微量与稀土元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可通过方解石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导本区域锂资源地质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微量和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演化 平桥萤石-锂矿床 贵州六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北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2
作者 汪国华 周腾 +7 位作者 高剑峰 张世涛 张勇 高任 张浩 温润涛 陈天迪 程冰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1002,I0046-I0050,共19页
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位于世界级江南钨成矿带赣西北段,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并伴随有角岩型和云英岩型白钨矿化。钨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含碳质页岩及硅质岩等接触带附近,受NE向、EW向倾伏背斜控... 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位于世界级江南钨成矿带赣西北段,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并伴随有角岩型和云英岩型白钨矿化。钨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含碳质页岩及硅质岩等接触带附近,受NE向、EW向倾伏背斜控制。近年来,在香炉山老矿区外围陆续发现形坪、张天罗和大岩下三个新矿段,累计新增WO_(3)资源量8.12万吨。新发现的钨矿体与矿区隐伏黑云母花岗岩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这类隐伏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其与已报道的香炉山矿段黑云母花岗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香炉山钨矿床3件隐伏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和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7.2±2.0 Ma、125.4±0.9 Ma、125.5±2.1 Ma和125.4±0.9 Ma,与矿区已报道的黑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它们均属于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此外,香炉山隐伏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2)=68.40%~76.88%)、富碱(Na_(2)O+K_(2)O=7.61%~9.27%)、弱-强过铝质(A/CNK=0.96~1.18)的特点,较低的Fe_(2)O_(3)/FeO值(0.05~0.41),并富集K、Rb、Th、U、Pb,亏损Ba、Sr、P、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形态,且具Eu负异常(Eu/Eu*=0.11~0.53)。结合前人研究,香炉山隐伏黑云母花岗岩为高分异还原性含钨花岗岩,具备形成大型-超大型钨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黑云母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香炉山钨矿 江南钨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的源区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鲁玉龙 肖荣 +5 位作者 彭建堂 黄建中 李欢 王鹏 冷家豪 刘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湘中紫云山花岗质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近年来因其周边众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而备受关注。岩体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包体(MMEs),为研究其源区和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本文对紫云山暗色包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对紫云山花岗... 湘中紫云山花岗质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近年来因其周边众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而备受关注。岩体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包体(MMEs),为研究其源区和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本文对紫云山暗色包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对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进行了Sr-Nd同位素分析。暗色包体主要为闪长质-花岗闪长质,SiO_(2)含量在55.24%~68.72%(平均为63.758%),K_(2)O含量为1.22%~6.33%(平均值为2.76%),属于钙碱性系列至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暗色包体的(^(87)Sr/^(86)Sr)i值为0.714943~0.720623,ε_(Nd)(t)值为-9.53~-6.5,t DM2为1.53~1.78 Ga;主体花岗岩的(^(87)Sr/^(86)Sr)_(i)值为0.718160~0.724384,ε_(Nd)(t)值为-7.4~-8.2,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1.60~1.67Ga;补体花岗岩的(^(87)Sr/^(86)Sr)_(i)值为0.735888~0.745734,ε_(Nd)(t)值为-10.1~-10.9,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值为1.82~1.89Ga。研究表明:紫云山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变杂砂岩熔融的壳源岩浆,并混合了部分富集幔源岩浆;其中主体花岗岩相较补体花岗岩含有较多的幔源组分,而紫云山暗色包体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可能是印支期华南板块受周缘板块碰撞挤压后岩石圈伸展减薄,底侵的高温幔源岩浆注入到壳源长英质岩浆房后,两者混合不均的产物。在湘中地区,印支晚期花岗岩与其附近的金(锑)、钨等矿床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可能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该区印支晚期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的强度远超传统认识,在找矿过程中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岩浆源区 成矿效应 暗色包体 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三穗龙湾大型铀矿床铀的赋存状态和地球化学研究
4
作者 黄启琳 吴承泉 +6 位作者 徐进鸿 王琼 李溪遥 彭松 范云飞 卢平 靳子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25,共18页
贵州三穗县龙湾铀矿床是近年勘查发现的大型铀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寒武系老堡组黑色岩系中。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但铀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尚不明确。本文选取龙湾矿床南部的老棚剖... 贵州三穗县龙湾铀矿床是近年勘查发现的大型铀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寒武系老堡组黑色岩系中。前人对该矿床开展了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但铀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尚不明确。本文选取龙湾矿床南部的老棚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学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钛铀矿等的独立铀矿物形式存在于磷灰石矿物边缘、裂隙及孔洞处,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的晶格中。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Y/Ho值为16.3~63.2(均值为40.3),Zr/Hf值为33.6~79.3(均值为42.3),靠近上地壳的值;样品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无-弱Eu正异常(δEu为0.27~1.19,均值为0.82);硅质岩Ge/Si值为1.23×10^(-6)~0.15×10^(-6)(均值为0.47×10^(-6)),均接近现代海水平均值,表明龙湾铀矿床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风化碎屑物质,受到海底热水作用的影响小。样品V/(V+Ni)值为0.43~0.98(均值为0.80),Ni/Co值为1.80~58.0(均值为12.7),具有明显Ce负异常(δCe值为0.31~0.81,均值为0.60),表明龙湾铀矿床形成于还原沉积环境中。综合研究表明,在新元古代晚期-晚古生代早期,黔东地区大陆风化作用为海洋提供了铀,在还原条件下形成龙湾黑色岩系型铀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型铀矿床 赋存状态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贵州三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erGeochem V1.0:一个全新的矿物地球化学数据信息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4,共8页
矿物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地外天体的一把钥匙。随着现代原位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矿物地球化学数据呈现指数增长,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结构复杂,且无统一的标准和格式,阻碍了矿物大数据的再利用和相关的对比研究。鉴于矿物地球化学数... 矿物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地外天体的一把钥匙。随着现代原位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矿物地球化学数据呈现指数增长,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结构复杂,且无统一的标准和格式,阻碍了矿物大数据的再利用和相关的对比研究。鉴于矿物地球化学数据对解决各类地球科学问题的优势,以及它们复杂的数据结构和体量呈指数增长的趋势,本研究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Web应用、关系数据库、GIS等开发了一个矿物地球化学数据信息系统(MinerGeochem)。该系统由信息硬件基础设施、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服务组件和应用模块组成。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模块、网站内容版块、数据管理版块、记录管理版块、系统配置版块、GIS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导入导出等模块组成。数据维度有矿床数据、矿物数据、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四类数据结构,每类数据包含多个属性,数据通过其属性相关联,实现了任一数据属性的搜索和获取。数据标准化及数据上传采用Excel模版批量处理,简单快捷。MinerGeochem界面简单,使用方便,有望成为地学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学工作者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地球化学 数据库 信息系统 WEB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雪鸡坪和普朗斑岩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55
6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2 位作者 王守旭 秦朝建 苟体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422,共9页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矿产地,其中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产于西斑岩带,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产于东斑岩带。详细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斑岩铜矿床矿床地质,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认... 位于义敦岛弧南端的中甸岛弧已成为我国又一重要的斑岩铜矿产地,其中雪鸡坪中型斑岩铜矿床产于西斑岩带,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产于东斑岩带。详细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斑岩铜矿床矿床地质,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认为:①两者的元素组成非常相似,如稀土配分形式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亏损重稀土元素和Y,富集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了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②中甸岛弧的结构及时空演化保持了义敦岛弧的共性,发育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其中东斑岩带属于外弧,而西斑岩带属于内弧,中斑岩带及零星分布的属都蛇绿混杂岩产于弧间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岩 雪鸡坪 普朗 中甸弧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理初探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守旭 张兴春 +1 位作者 冷成彪 秦朝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8,共12页
普朗斑岩铜矿是一个典型的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通过对矿区代表性含矿斑岩与无/弱矿化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硫同位素示踪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矿石随Cu品位的增高,稀土总量(∑REE)和稀土分馏参数〔(LREE/HREE)、(La/Yb)... 普朗斑岩铜矿是一个典型的与洋壳俯冲相关的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通过对矿区代表性含矿斑岩与无/弱矿化斑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硫同位素示踪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矿石随Cu品位的增高,稀土总量(∑REE)和稀土分馏参数〔(LREE/HREE)、(La/Yb)N及(La/Yb)N、(Gd/Yb)N〕呈连续降低趋势,负铕异常一般显示为逐渐增强的趋势,但在发育有强烈的晚期钾长石脉的情况下,出现反弹减弱特征。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钼矿)的δ34SCDT变化范围为-2.23‰~3.75‰,基本呈塔式分布特征,主要为深源岩浆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铜矿 成矿机理 稀土元素 硫同位素 中甸普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都龙超大型锡锌多金属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4
8
作者 叶霖 刘玉平 +5 位作者 张乾 鲍谈 何芳 王小娟 王大鹏 蓝江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4-750,共17页
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锌钨多金属成矿区南部,是我国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目前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ICP-MS对都龙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矿床成矿作用,为甄... 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锡锌钨多金属成矿区南部,是我国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目前对其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采用ICP-MS对都龙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矿床成矿作用,为甄别已有成因观点提供证据。结果表明,矿床中闪锌矿以富集Fe、Mn、In、Co、Sn和贫Cd、Ga、Ge、Ni等元素为特征,成矿温度属于中—高温,其微量元素组成与白牛厂矿床(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闪锌矿非常相似,和远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核桃坪和芦子园)中闪锌矿存在一定差异,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云南澜沧老厂和广东大宝山)中闪锌矿。此外,该矿床闪锌矿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的向右倾斜曲线,以LREE/HREE值高、Eu负异常明显和Ce异常不明显为特征,与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成矿物质来源以矿区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为主。结合近期矿山开采和地质勘探所揭露的矿化和矽卡岩蚀变的垂向分带等矿床地质特征,认为云南马关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中层状矽卡岩的形成应为成矿流体顺层交代的结果,矿化类型和围岩蚀变的分带与隐伏岩体的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 闪锌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燕山晚期隐伏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武定迤纳厂Fe-Cu-REE矿床的锆石U-Pb和黄铜矿Re-Os年代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7
9
作者 叶现韬 朱维光 +5 位作者 钟宏 何德锋 任涛 柏中杰 范宏鹏 胡文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7-1186,共20页
迤纳厂矿床是康滇地区典型的铁-铜-稀土矿床之一。因为其特殊的矿物组合(磁铁矿与黄铜矿共生)以及富含稀土矿物,这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其围岩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和蚀变作用,这类矿床的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一直存在... 迤纳厂矿床是康滇地区典型的铁-铜-稀土矿床之一。因为其特殊的矿物组合(磁铁矿与黄铜矿共生)以及富含稀土矿物,这类矿床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其围岩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和蚀变作用,这类矿床的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迤纳厂组中层状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所含锆石进行LA-ICP-MSU-Pb定年来揭示迤纳厂组的最大沉积年龄。大多数锆石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和较高的Th/U比值(>0.4)表明它们均是岩浆锆石,近200粒碎屑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大致可以分为四组:1.75~1.88Ga,1.90~2.00Ga,2.02~2.20Ga和2.30~2.40Ga,且最老年龄在3.0Ga左右,而最年轻年龄在1750Ma左右。这一定年结果反映了迤纳厂组的沉积上限大约为1.7Ga,并且在康滇地区可能还有更老的基底存在。通过对矿石矿物黄铜矿的Re-Os同位素定年测试,直接限定了矿床的成矿时代。6个黄铜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90±99Ma(MSWD=9.0),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685±37Ma(MSWD=3.0),表明该矿床形成于距今约1.7Ga。另外,主要类型矿石具显著的正铕异常和轻稀土富集的特点,与现代海底热液极其相似。年代学研究显示矿床的形成时代和地层的沉积时代大致相同,而REE揭示的流体特征反映其成矿作用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这些结果暗示了该矿床为海底火山喷发-同生沉积形成。近来的较多研究证实,康滇地区存在1.7Ga左右较大范围的岩浆活动和较多同期铁-铜矿床,表明该期岩浆活动可能是制约该区铁-铜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且岩浆活动可能与约1.7Ga的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稀土矿床 锆石U-Pb定年 黄铜矿Re-Os定年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迤纳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与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朱路艳 苏文超 +5 位作者 沈能平 董文斗 蔡佳丽 张正伟 赵海 谢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31-3440,共10页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矿床产于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其矿物组合和热液蚀变特征类似于MVT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部分铅锌矿床的矿石显微岩相学结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脉石矿物和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矿床产于不同时代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其矿物组合和热液蚀变特征类似于MVT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对该区部分铅锌矿床的矿石显微岩相学结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脉石矿物和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显微测温学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确定了该类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其成矿过程。结果表明,黔西北地区不同赋矿层位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特征,为中低温(160~260℃)、较高盐度(10%~22%NaCleqv)、含有低密度的CO_2、CH_4和N_2的卤水,不同于MVT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铅锌矿床硫化物的δ^(34)S范围均落在对应赋矿地层时代蒸发岩中的硫酸盐和生物成因硫化物的δ^(34)S演化曲线上或其附近,表明这些铅锌矿床硫化物中的S可能主要来源于对应地层本身。结合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认为Pb、Zn等成矿元素的Cl络合物是成矿元素的主要搬运形式,富含Pb、Zn的成矿流体与赋矿地层中富含H_2S还原性流体的混合是铅锌富集成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闪锌矿和石英 硫同位素 铅锌矿床 黔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床地球化学近十年若干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1
作者 胡瑞忠 温汉捷 +3 位作者 苏文超 彭建堂 毕献武 陈佑纬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44,共18页
矿床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问题,重点包括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驱动机制等。矿产资源勘查已越来越依赖于成矿新理论的指导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 矿床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问题,重点包括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驱动机制等。矿产资源勘查已越来越依赖于成矿新理论的指导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近10多年来,探索成矿新理论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不懈追求,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扼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和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年代学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分散元素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乐铜矿床中玄武岩和流纹斑岩的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3
12
作者 朱维光 钟宏 +4 位作者 王立全 何德锋 任涛 范宏鹏 柏中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94-2708,共15页
本文对云南民乐铜矿床中宋家坡组流纹斑岩进行了锆石SIMSU-Pb年代学,流纹斑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工作,目的是揭示民乐铜矿床中赋矿建造次火山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宋家坡组玄武岩通常显示出较高的Fe2O3、Al2O3和N... 本文对云南民乐铜矿床中宋家坡组流纹斑岩进行了锆石SIMSU-Pb年代学,流纹斑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研究工作,目的是揭示民乐铜矿床中赋矿建造次火山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和构造环境。宋家坡组玄武岩通常显示出较高的Fe2O3、Al2O3和Na2O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MgO、CaO和P2O5含量减小。玄武岩具有较高的εNd(t)值(+2.9~+3.5),岩石稀土总量较低(∑REE=50.1×10-6~60.6×10-6)并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图解上显示出比较平坦的REE模式,在蛛网图上表现出Nb-Ta轻微亏损Sr富集的特征。这些岩石总体上表现出亚碱性玄武质岩石特征,原始岩浆很可能来源于长期亏损、富斜长石而贫石榴石的尖晶石地幔源区部分熔融。本文认为这些玄武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和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宋家坡组流纹斑岩的锆石SIMSU-Pb年龄为234.8±2.4Ma。这些岩石与一般流纹岩相比具有较高的SiO2、(Na2O+K2O)和Al2O3含量,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图解上显示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而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模式,并具有轻微Eu负异常的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这些岩石的Nb-Ta、Sr、P和Ti表现出明显亏损的特点。上述流纹斑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其εNd(t)为-1.9至-0.51之间。这些岩石的母岩浆很可能是弱碱性的流纹安山质岩浆,可能是由区域分布的中-新元古代镁铁质-中性的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来,然后加入了少量的同时代玄武质岩浆。这些岩浆而后经历了较充分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流纹斑岩。民乐矿区玄武岩和流纹斑岩表现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很可能是在碰撞晚期-碰撞后环境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三叠世 玄武岩 流纹斑岩 民乐铜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淘锡坑钨矿床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宋生琼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NE-NNE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氢、氧、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淘锡坑钨矿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演化。研究结果显示:δD值介于-77‰~-45‰之间;石英矿物的δ18O值介于+7.3‰~+12.2‰之间,计算给出石英中水的δ18OH2O值介于-3.1‰~1.2‰之间。黄铁矿的δ34S值分布于0.1‰~-2.1‰之间,黄铜矿的δ34S值分布于-1.3‰~-2.3‰,毒砂的δ34S值分布于-1.4‰~-1.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淘锡坑钨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显示两种流体混和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氢氧硫同位素组成 淘锡坑钨矿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被引量:15
14
作者 双燕 毕献武 +3 位作者 胡瑞忠 彭建堂 苏文超 朱长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88-2600,共13页
湖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近发现的与A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主要的四种矿化类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锡石硫化物型)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湖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近发现的与A型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主要的四种矿化类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锡石硫化物型)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复杂,包括富含CO_2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和气相包裹体。矽卡岩型矿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400~450℃,云英岩和蚀变花岗岩型矿石的均一温度相对下降,主要分布于250~350℃之间,锡石硫化物型矿石中包裹体温度进一步下降。成矿流体主要由高盐度CaCl_2-NaCl-KCI-HO_O流体(盐度多集中在32.2 wt%~50.6 wt%NaCl.eqv)和富含CO_2的CO_2-CH_4-NaCl-H_2O低盐度流体(盐度多集中在32.2 wt%~50.6wt%NaCl.eqv)组成。芙蓉锡矿云英岩型矿石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以岩浆水为主,锡石硫化物型矿石成矿流体中的水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成矿流体中的碳为岩浆碳与沉积碳酸盐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芙蓉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骑田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流体。岩浆热流体沿岩体周围裂隙对围岩和原生矽卡岩进行热液交代,在造成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现象的同时,导致了大规模的锡矿化。减压沸腾和低温流体与高温流体混合造成的沸腾作用是导致芙蓉锡矿锡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芙蓉锡矿 锡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POLYMETALLIC deposit tin fluid geochemistry Study province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岩浆热流体 蚀变花岗岩 矿石 云英岩 矽卡岩型 硫化物 盐度 均一温度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岩浆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淘锡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宋生琼 胡瑞忠 +2 位作者 毕献武 魏文凤 石少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东一北北东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对该矿床主成矿期与黑钨矿共生的石英和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与黑钨矿...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北东一北北东向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位,属于以石英脉型黑钨矿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对该矿床主成矿期与黑钨矿共生的石英和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与黑钨矿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60-260℃之间,盐度为164%-667%: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40~320℃之间,盐度为6.45%-10.49%。成矿流体性质主要为NaCI+H20热液体系,含很少量的CO2,黑钨矿形成的温度和盐度较石英的高,推断黑钨矿形成较早,主要来源于花岗岩的结晶分异,石英形成晚于黑钨矿,且形成时流体中有大气降水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钨矿 石英 流体包裹体 钨矿床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镍、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幔源岩浆起源、演化和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77
16
作者 宋谢炎 胡瑞忠 陈列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7-305,共19页
Ni、Cu和PGE具有不同于其他微量元素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S不饱和的条件下,Ni、Os、Ir和Ru具有相容元素的特性,而Cu和Pd是强不相容元... Ni、Cu和PGE具有不同于其他微量元素的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因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S不饱和的条件下,Ni、Os、Ir和Ru具有相容元素的特性,而Cu和Pd是强不相容元素,因此,它们在玄武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常常发生分异。一旦体系达到S饱和,这些元素则会强烈地进入硫化物熔浆,特别是PGE具有极高的硫化物熔浆/硅酸盐熔浆分配系数,极微量的硫化物熔离便可导致残余岩浆中PGE的显著亏损,因此,PGE是玄武岩浆硫化物熔离作用最敏感的示踪元素。硫化物熔离和成矿实质上是幔源岩浆特殊演化过程的结果,所以,Ni,Cu和PGE的特殊性质可用来探讨岩浆硫化物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Ni、Cu和PGE具有不同的单硫化物固溶体/硫化物熔浆分配系数,因此,它们也是硫化物熔浆结晶分异的重要示踪元素。本文试图从Ni、Cu和PGE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入手,并借助一些研究实例,对它们在幔源岩浆起源和演化以及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中的示踪意义进行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幔源岩浆 玄武岩 岩浆硫化物矿床 岩浆起源 岩浆演化 硫化物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REE地球化学 被引量:128
17
作者 周家喜 黄智龙 +1 位作者 周国富 曾乔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101,共9页
利用连续流动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标高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其... 利用连续流动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原生矿石中脉石矿物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标高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其δ13CPDB和δ18OSMOW分别为-3.4‰~-5.3‰和14.7‰~19.5‰,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介于原始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热液方解石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6.80×10-6~49.1×10-6),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的"M"型,其Eu/Eu*变化范围为0.30~0.55,与硫化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根据热液方解石与蚀变围岩、远矿围岩及不同时代地层碳酸盐岩的C、O同位素组成和REE含量特征对比结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多来源混合"特征,其中围岩碳酸盐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主要的C和REE来源,地层中膏岩海相硫酸盐岩为成矿流体提供了主要的S来源,而成矿流体中的水则主要为变质基底昆阳群等提供的变质水,并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同位素 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来源 天桥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兰坪盆地李子坪铅锌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6
18
作者 邹志超 胡瑞忠 +4 位作者 毕献武 叶霖 武丽艳 冯彩霞 唐永永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2-496,共15页
闪锌矿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蕴含着与成岩、成矿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李子坪铅锌矿床位于兰坪盆地北部,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于侏罗系花开佐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泥质岩组合建造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闪锌矿形成... 闪锌矿中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蕴含着与成岩、成矿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李子坪铅锌矿床位于兰坪盆地北部,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于侏罗系花开佐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泥质岩组合建造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环境,以富含Ga、Ge、Ag、Cd、Tl、Ni、Cu和As等微量元素,亏损Fe、In、Sn、Mn和Co等元素为特征。总体上,该矿床闪锌矿中Ag、Ga和Fe等微量元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喷流沉积铅锌矿床(如白牛厂、老厂和大宝山),更不同于夕卡岩型矿床(如核桃坪与鲁子园),而与一般MVT型矿床(墨西哥Tre Marias、云南会泽和贵州牛角塘)和金顶铅锌矿床类似,但Cd含量明显低于MVT型矿床和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暗示其独特的成矿机制。稀土元素研究显示,闪锌矿与赋矿围岩的REE分布模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不同于兰坪盆地富碱岩体,暗示该矿床闪锌矿的REE分布模式受围岩地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闪锌矿 铅锌矿床 李子坪 兰坪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矿床中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9
作者 孙海瑞 黄智龙 +2 位作者 周家喜 冷成彪 甘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萤石是许多热液矿床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其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参数(如∑REE、LREE/HREE、Eu/Eu*、Ce/Ce*、Y/La、Tb/Ca-Tb/La图解等),能为揭示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建立成矿模式,评价区域成矿潜力等提供重要信息。然而,随着微区分析... 萤石是许多热液矿床中重要的脉石矿物,其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参数(如∑REE、LREE/HREE、Eu/Eu*、Ce/Ce*、Y/La、Tb/Ca-Tb/La图解等),能为揭示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建立成矿模式,评价区域成矿潜力等提供重要信息。然而,随着微区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原位实测数据显示,萤石中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的分配在显微尺度上可能具有不均一性,致使依据萤石溶液法获得的稀土元素含量所反映地质信息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因此,在应用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探讨相关地质问题前,有必要加强萤石微观结构的观察和配套的流体包裹体以及相关同位素组成分析。本文在综述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影响萤石稀土元素不均一分配的主要机制,以期为萤石稀土元素在热液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不均一分配 萤石 热液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徐家山锑矿床方解石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8
20
作者 沈能平 彭建堂 +3 位作者 袁顺达 张东亮 符亚洲 胡瑞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5,共7页
湖北通山的徐家山锑矿床产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的海相碳酸盐岩中。对该矿床中成矿前和成矿期方解石进行了较系统的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前方解石具相对较高的δ13CPDB(-0.7‰~+2.0‰)、δ18OSMOW(+18.6‰~... 湖北通山的徐家山锑矿床产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和灯影组的海相碳酸盐岩中。对该矿床中成矿前和成矿期方解石进行了较系统的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前方解石具相对较高的δ13CPDB(-0.7‰~+2.0‰)、δ18OSMOW(+18.6‰~+19.6‰)和Sr含量(2645~8174μg/g,平均5656μg/g),及较低的87Sr/86Sr比值(0.7096~0.7097);而成矿期方解石具相对较低的δ13CPDB(-3.9‰~-2.1‰)、δ18OSMOW(+11.5‰~+15.3‰)、Sr含量(785~2563μg/g,平均1571μg/g),和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109~0.7154,平均0.7141)。分析认为,成矿前方解石的C、O和绝大部分Sr来源于赋矿围岩———震旦系海相碳酸盐岩;而成矿流体为富H2CO3的溶液,它来自或流经富放射成因87Sr的下伏基底碎屑岩———中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该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导致成矿期方解石和辉锑矿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C、O、Sr同位素 成矿流体 徐家山锑矿床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