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CM⁃D技术的氰化浸金速率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汤亦婧 朱阳戈 +4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胡志凯 赵杰 张晓亮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19.5%;溶解氧质量浓度8.5 mg/L时,将氰根离子质量浓度从22.6 mg/L提高至55.2 mg/L,浸金速率可从60.1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7.6倍。浸金速率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的比值(c_(CN)-/c_(O_(2)))相关,室温下c_(CN)-/c_(O_(2))≈6时,浸金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反应速率 溶解氧 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矿 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变量对硫化铅锌矿流变特性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科华 孙传尧 孙体昌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0,共9页
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影响浮选指标,而脉石矿物组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等浮选变量对矿浆流变特性影响较大。研究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对两种脉石矿物组分有明显差异的硫化铅锌矿石的流变特性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石矿物中高岭石等... 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影响浮选指标,而脉石矿物组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等浮选变量对矿浆流变特性影响较大。研究了矿浆浓度和水玻璃对两种脉石矿物组分有明显差异的硫化铅锌矿石的流变特性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脉石矿物中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时,其矿浆流变特性显著劣于以石英等非黏土矿物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矿浆,造成浮选指标的差异。对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等非黏土矿物的硫化铅锌矿,矿浆以简单的条块堆积结构为主,矿浆表观黏度较低,适用于通过高浓度浮选(50%左右)提升浮选指标、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含高岭石等黏土矿物较多的铅锌矿石,矿浆中出现蜂窝状的网络结构,矿浆表观黏度高,不适用高浓度浮选;但可添加适量的水玻璃,通过破坏矿浆网络状结构,改善浮选矿浆的流变特性从而提升浮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锌矿 流变特性 矿物组分 水玻璃 高浓度浮选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醇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维康 周伟光 +3 位作者 何徐翰 张艺扬 阙川杰 彭耀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978,共10页
通过一系列现代检测手段研究了油酸钠(NaOl)与乙二醇(EG)或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G对NaOl浮选萤石的影响与Na^(+)浓度有关,低Na^(+)浓度条件(<2×10^(-4)mol/L)下... 通过一系列现代检测手段研究了油酸钠(NaOl)与乙二醇(EG)或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组合药剂对高钠盐溶液体系萤石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G对NaOl浮选萤石的影响与Na^(+)浓度有关,低Na^(+)浓度条件(<2×10^(-4)mol/L)下NaOl-EG组合药剂的捕收能力略弱于NaOl的,随着Na^(+)浓度升高,NaOl-EG组合药剂的捕收能力逐渐强于单一NaOl的。在不同Na^(+)浓度环境中,尤其是当Na^(+)浓度高于2×10^(-4)mol/L时,MIBC均能强化NaOl对萤石的捕收。相较于单一NaOl,组合药剂起泡能力更强,但泡沫稳定性更差。醇能够促进NaOl在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小颗粒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由于高钠盐溶液体系NaOl-醇组合药剂能够强化萤石浮选,使得组合药剂能够显著地弱化高浓度Na^(+)对NaOl诱导的萤石颗粒疏水聚团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油酸钠 乙二醇 MIBC 组合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硫矿铜快速浮选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立刚 刘水红 +1 位作者 叶岳华 陈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78-281,共4页
某铜硫矿矿石性质复杂,矿物种类繁多、次生铜比例高,且含硫较多,选矿工艺技术的研发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次生铜因过磨造成细粒级损失与铜硫分离必须再磨的矛盾,通过铜快速浮选工艺,结合选择性再磨等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选矿工艺技术指... 某铜硫矿矿石性质复杂,矿物种类繁多、次生铜比例高,且含硫较多,选矿工艺技术的研发难度较大。为了解决次生铜因过磨造成细粒级损失与铜硫分离必须再磨的矛盾,通过铜快速浮选工艺,结合选择性再磨等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选矿工艺技术指标。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铜精矿含铜24.53%、含金2.68g/t、含银189.00g/t,铜回收率85.42%、金回收率40.45%、银回收率48.53%;硫精矿含硫46.15%,硫回收率72.78%。研究结果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浮选 铜硫矿 次生铜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焙烧技术回收重金属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壮志 朱阳戈 +2 位作者 刘牡丹 张行荣 何晓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7-1758,共12页
氧化矿和二次资源难以采用成熟的浮选技术对其中重金属资源进行回收,而通过硫化技术的预处理,可使物料中生成可浮性较强的重金属硫化物。硫化技术中,中高温焙烧技术可对重金属进行硫化,在提高硫化率的同时,改善物料的物化性质。因此,硫... 氧化矿和二次资源难以采用成熟的浮选技术对其中重金属资源进行回收,而通过硫化技术的预处理,可使物料中生成可浮性较强的重金属硫化物。硫化技术中,中高温焙烧技术可对重金属进行硫化,在提高硫化率的同时,改善物料的物化性质。因此,硫化焙烧技术的效率高、适用性强,广泛应用于难选物料的预处理。本文结合重金属的硫化反应热力学分析,通过硫化焙烧在氧化矿和二次资源的研究实例,归纳焙烧条件对硫化物的生成和分离性质的影响,从“硫化的最终目的是金属的有效分选”的角度出发,指出硫化焙烧技术应完善的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焙烧 重金属 氧化矿 二次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朴永超 王立刚 +2 位作者 胡志强 叶岳华 陈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159-163,共5页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矿石性质较为特殊,常规的黄药类捕收剂对其铜钴矿物的捕收能力很弱。本文通过小型浮选试验研究了处理该类矿石的合理药剂制度与工艺,最终以二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铜品位20.06%,... 非洲某黑色页岩型硫化铜钴矿矿石性质较为特殊,常规的黄药类捕收剂对其铜钴矿物的捕收能力很弱。本文通过小型浮选试验研究了处理该类矿石的合理药剂制度与工艺,最终以二次粗选、一次扫选、三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铜品位20.06%,回收率97.17%,钴品位0.45%,回收率82.06%的铜钴混合精矿,试验指标与现场生产相比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铜钴矿 黄铜矿 硫铜钴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某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高效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立刚 叶岳华 +3 位作者 胡志强 陈旭波 刘水红 李成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285-288,共4页
蒙古国某铜钼矿资源属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中有用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以及铜蓝等,现场生产采用铜钼混浮-中矿再磨工艺流程,但是钼回收效果较差,钼回收率仅在60%左右。本文针对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综合高... 蒙古国某铜钼矿资源属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该矿床中有用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以及铜蓝等,现场生产采用铜钼混浮-中矿再磨工艺流程,但是钼回收效果较差,钼回收率仅在60%左右。本文针对该斑岩型铜矿伴生钼资源综合高效回收展开试验研究,通过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H,在粗选作业针对铜、钼进行优先高效捕收,在铜钼分离作业采用新型抑制剂BKG作为铜抑制剂,优化了铜钼分离效果,实验室试验钼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伴生钼 高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制定中的矿物组成因素
8
作者 宋振国 罗溪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360-362,368,共4页
矿石的矿物组成是重要的工艺矿物学参数,是决定矿石选别回收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初步总结分析了铜硫矿中有价伴生组分和典型难处理脉石对其选矿工艺流程制定的影响,以期获得铜硫矿石矿物组成特征与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间的内在联系... 矿石的矿物组成是重要的工艺矿物学参数,是决定矿石选别回收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初步总结分析了铜硫矿中有价伴生组分和典型难处理脉石对其选矿工艺流程制定的影响,以期获得铜硫矿石矿物组成特征与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为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智能决策过程中决策树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矿物组成 选矿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建 孙伟 +6 位作者 沈政昌 韩海生 晋应升 肖遥 高志勇 孙磊 罗远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1-2818,共18页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 本文对一种新型三段式粗颗粒浮选柱内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稳流板的加入可增强粗颗粒浮选柱内流体的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促进气泡和粗颗粒的相互作用以及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液相速度的均匀分布,从而利于矿化气泡的输送。射流管个数的增加使粗颗粒浮选柱内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分布趋向于均匀。对称的4个射流管可显著改善流场分布,形成的漩涡促进了气泡与颗粒的相互作用,稳流板使气泡速度分布均匀。浮选柱内湍动能随着上升水量和充气量的增加而增大,稳流板作用明显。上升水量对稳流板上下方区域湍流耗散率的影响呈梯级分布,可实现底部紊流矿化、中部紊流−稳流转变、上部静态流态化浮选的三段式流体环境,利于粗颗粒矿物浮选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柱 流场特性 湍动能 湍流耗散率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对白云母与石英选择性分离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艳 徐芮 +2 位作者 孙伟 黄景华 王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1-4163,共13页
以白云母、石英矿物为代表,通过浮选试验及Zeta电位测试研究Ca^(2+)在白云母、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对白云母、石英这2种矿物浮选分离行为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钙离子络合物在2种矿物表面不同位点的吸附亲和性,揭示钙... 以白云母、石英矿物为代表,通过浮选试验及Zeta电位测试研究Ca^(2+)在白云母、石英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对白云母、石英这2种矿物浮选分离行为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钙离子络合物在2种矿物表面不同位点的吸附亲和性,揭示钙离子络合物在这2种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母对Ca^(2+)的吸附作用强于石英对Ca^(2+)的吸附作用,加入4×10^(-5)mol/LCa^(2+)可以将白云母的回收率提升至91.38%,而将石英的回收率降低至1.21%;Ca^(2+)以[Ca(H_2O)_(4)]^(2+)络合物的形式通过与矿物表面的O_(s)原子结合形成Ca—O_(s)键和氢键,稳定吸附于白云母和石英表面;络合物中Ca原子对AlOSi位点中O_(s)原子的吸附亲和性强于SiOH中O_(s)原子的吸附亲和性,因而,[Ca(H_(2)O)_(4)]^(2+)更倾向于吸附在白云母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白云母 石英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铜钴矿矿石基因特性及其对磨选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允 肖仪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44,共9页
为查明新疆某铜钴矿的矿石基因特性,为后续选矿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利用电子探针、矿物自动分析系统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该矿床矿石的基因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毒砂-辉砷钴矿系列矿物和黄铁... 为查明新疆某铜钴矿的矿石基因特性,为后续选矿工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利用电子探针、矿物自动分析系统及X射线衍射仪等对该矿床矿石的基因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毒砂-辉砷钴矿系列矿物和黄铁矿;矿石中的Cu赋存于黄铜矿中,93.30%的Co赋存于毒砂-辉砷钴矿系列矿物中,其余6.70%赋存于黄铁矿中,黄铜矿和毒砂-辉砷钴矿系列矿物粒度均以中细粒为主(0.010~0.300 mm),在-0.074 mm占70%的磨矿细度下,目的矿物均有一定的解离,但仍有部分为连生体,为降低磨矿成本、保证回收率和精矿品质,建议采用在磨矿细度下进行全硫化物浮选,然后粗精矿再磨后进行Cu、Co分离的选矿工艺;Co的赋存状态特征指示,浮选过程中As与Co的走向相同,会造成钴精矿中As超标,且由于毒砂-辉砷钴矿系列矿物与黄铜矿嵌布关系密切,两者很难达到完全单体解离,易造成铜精矿中As也偏高。本文通过研究新疆某铜钴矿的矿石基因特性,指出了影响磨选的矿物学因素,对后续矿物加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基因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铜钴矿 选矿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配位调控分子组装浮选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文娟 韩海生 +7 位作者 胡岳华 孙伟 朱阳戈 桂夏辉 曹学锋 邢耀文 李成必 卫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7-941,共15页
在矿物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活化浮选作用。在氧化矿的金属离子活化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与浮选药剂形成的金属-有机/无机配合物在矿物浮选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在捕收能力和选择性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在矿物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活化浮选作用。在氧化矿的金属离子活化浮选过程中,金属离子与浮选药剂形成的金属-有机/无机配合物在矿物浮选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并在捕收能力和选择性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苯甲羟肟酸铅配合物、油酸钙、盐化水玻璃、金属离子改性淀粉等在浮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金属离子配位调控分子组装的角度,提出金属离子在矿物浮选过程中的新作用机制。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模板效应,可以定向调控金属配合物结构实现功能组装,这一功能为新型浮选药剂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配合物 配位组装 活化理论 浮选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有机抑制剂在辉钼矿与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钟春晖 冯博 +5 位作者 严华山 周鹰 刘刚 陈渊淦 宁湘菡 汪惠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3-3852,共10页
采用浮选试验、红外光谱测试和XPS分析等技术研究刺槐豆胶、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三种有机抑制剂在辉钼矿和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浮选体系中,海藻酸钠对辉钼矿和滑石均无抑制作用,壳聚糖同时抑制了两种矿物的... 采用浮选试验、红外光谱测试和XPS分析等技术研究刺槐豆胶、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三种有机抑制剂在辉钼矿和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浮选体系中,海藻酸钠对辉钼矿和滑石均无抑制作用,壳聚糖同时抑制了两种矿物的浮选,刺槐豆胶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滑石的浮选,从而实现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海藻酸钠未在两种矿物表面发生吸附,壳聚糖强烈吸附在两种矿物表面,刺槐豆胶和丁基黄药在辉钼矿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刺槐豆胶在辉钼矿表面的预先物理吸附无法完全阻止丁基黄药在辉钼矿表面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滑石 有机抑制剂 浮选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海藻酸钠浮选分离磷灰石和方解石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春晖 冯博 +4 位作者 张文谱 张良柱 郭宇涛 王涛 汪惠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0-498,共9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抑制剂海藻酸钠对磷灰石和方解石浮选的影响,考察海藻酸钠对两种矿物的抑制作用机理。浮选结果表明:pH=9时海藻酸钠可强烈抑制方解石,而对磷灰石浮选的影响较小。海藻酸钠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量。海藻酸钠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磷灰石表面,而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则是氢键结合和化学键合共同作用所致。因此,海藻酸钠在方解石上的吸附强于磷灰石,导致其对方解石的选择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方解石 抑制剂 海藻酸钠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药剂对独居石与萤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旭 胡轶文 曹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9-618,共10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与人工混合矿浮选、Zeta电位分析、接触角及XPS测试,研究复合捕收剂(辛基羟肟酸(OHA)+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独居石与萤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P10能够显著提高OHA... 通过单矿物浮选与人工混合矿浮选、Zeta电位分析、接触角及XPS测试,研究复合捕收剂(辛基羟肟酸(OHA)+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抑制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独居石与萤石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P10能够显著提高OHA对独居石的捕收能力。相对于仅使用单一捕收剂OHA,使用复合捕收剂OHA/OP10对独居石的浮选回收率可提高13.91%;EDTA对萤石选择性抑制效果优于水玻璃;复合捕收剂OHA/OP10与抑制剂EDTA联合使用对独居石和萤石的浮选分离效果优于使用OHA和水玻璃联合使用时的分离效果。OP10和OHA能够协同吸附在独居石表面,强化其表面疏水性,提高其可浮性;EDTA能够抑制复合捕收剂OHA/OP10在萤石表面的吸附,而对独居石的影响较弱,从而提高独居石与萤石的浮选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萤石 复合药剂 浮选分离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尔泰山群及宝音图群大理岩古沉积环境研究——以内蒙古霍各乞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伟光 夏楚林 陈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0-1675,共16页
内蒙古霍各乞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区内出露的渣尔泰山群和宝音图群对于揭示中—新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北缘的古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且这两个岩群均含有大理岩为其研究提供了可能。在对该地区渣尔泰山群和宝音图群大理岩进行详... 内蒙古霍各乞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区内出露的渣尔泰山群和宝音图群对于揭示中—新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北缘的古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且这两个岩群均含有大理岩为其研究提供了可能。在对该地区渣尔泰山群和宝音图群大理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有代表性的大理岩样品做C、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霍各乞渣尔泰山群大理岩δ^(13)C_(V-PDB)值为-2.4‰~4.3‰,δ^(18)O_(V-PDB)值为-39.0‰~-15.3‰,δ^(18)O_(V-SMOW)值为-8.2‰~15.2‰,宝音图群大理岩δ^(13)C_(V-PDB)值为-1.1‰~5.9‰,δ^(18)O_(V-PDB)值为-18.5‰~-7.8‰,δ^(18)O_(V-SMOW)值为12.0‰~22.7‰,两者的C同位素均具有显著的正漂移特征,O同位素均发生了强烈的亏损。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霍各乞渣尔泰山群大理岩原岩的古沉积环境为缺氧的浅海相环境,沉积期接受了丰富的陆源碎屑物质的混染,沉积期后发生了明显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大理岩C同位素正漂移与华北克拉通北缘裂解作用关系密切。2)霍各乞宝音图群大理岩原岩形成于相对闭塞的浅海相环境,沉积期受陆源碎屑物质的混染程度相对较小,沉积期后发生了明显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大理岩C同位素正漂移可能与沉积盆地的闭塞性有一定的关系。3)霍各乞渣尔泰山群和宝音图群大理岩原岩具有类似的古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C、O同位素 沉积环境 渣尔泰山群 宝音图群 华北地台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辊破碎机对钨矿石的层压破碎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洋波 蔡改贫 阮辽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25,共14页
针对岩石破碎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传统仿真模型的局限性——反映替换颗粒群信息少且无法定位替换颗粒群中某一颗粒,使得所模拟的颗粒无法被连续破碎,导致仿真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离散元应用编程接口开发的改进破碎模型——多次替换... 针对岩石破碎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传统仿真模型的局限性——反映替换颗粒群信息少且无法定位替换颗粒群中某一颗粒,使得所模拟的颗粒无法被连续破碎,导致仿真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离散元应用编程接口开发的改进破碎模型——多次替换的颗粒黏结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该方法能实现颗粒在破碎过程中的多次连续替换,更加贴近实际破碎过程,可提升仿真精度。基于对辊破碎机的三维模型与参数标定后的钨矿石颗粒群,对破碎机内的钨矿石颗粒群进行层压破碎可视化仿真分析,并结合室内试验研究了对辊破碎机的层压破碎特性,以验证数值仿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仿真得到的钨矿石颗粒受力与破碎速率的关系说明对辊破碎机可实现层压破碎;钨矿石碎后粒径分布误差为0.889~1.940 mm,且碎后粒径分布满足正态分布,说明仿真分析准确且有效。不同粒径配比下的钨矿石层压破碎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对破碎效率的影响程度大于颗粒低孔隙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对辊破碎机的生产效率提供了依据,且所提出的改进破碎模型为物料的破碎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破碎模型 颗粒黏结模型 对辊破碎机 可视化仿真 层压破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杰 谭欣 +2 位作者 王中明 刘书杰 苏建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含铅0.48%、锌0.75%、银90.00 g/t的山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铅银混浮-锌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以水玻璃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矿物抑制剂、BK906和BK903G为组合捕收剂、BK-201... 对含铅0.48%、锌0.75%、银90.00 g/t的山西某铅锌银多金属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铅银混浮-锌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0%条件下,以水玻璃为调整剂、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矿物抑制剂、BK906和BK903G为组合捕收剂、BK-201为起泡剂,优先选铅银,选铅银尾矿以石灰为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选锌,可获得铅品位27.54%、铅回收率76.47%、银品位5 252.5 g/t、银回收率73.03%、锌品位3.87%的铅银混合精矿和锌品位54.96%、锌回收率71.00%、银品位359.6 g/t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银混浮 浮选 铅锌银多金属矿 铅锌矿 铅精矿 锌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砷金矿浮选提金降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杰 赵志强 +2 位作者 罗思岗 胡杨甲 王国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5,共3页
对金品位3.54 g/t、砷品位0.65%的某含砷金矿进行了浮选提金降砷试验研究。采用金粗选-粗精矿金砷分离工艺,在金砷分离过程中选用环保型有机抑制剂BK526,有效降低金粗精矿中砷含量,获得了金品位98.40 g/t、金回收率89.83%、砷含量2.82%... 对金品位3.54 g/t、砷品位0.65%的某含砷金矿进行了浮选提金降砷试验研究。采用金粗选-粗精矿金砷分离工艺,在金砷分离过程中选用环保型有机抑制剂BK526,有效降低金粗精矿中砷含量,获得了金品位98.40 g/t、金回收率89.83%、砷含量2.82%、砷回收率13.99%的金精矿和砷品位24.68%、砷回收率52.31%、金品位6.72 g/t的砷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金矿 金精矿 石灰 浮选 金砷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预处理对铜钼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鹏亮 杨丙桥 +2 位作者 胡杨甲 严海 曾梦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0,56,共6页
以NaClO或H_(2)O_(2)为氧化剂,研究了氧化对铜钼浮选分离试验效果的影响。探究了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和矿浆pH值等因素对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NaClO或H_(2)O_(2)氧化处理均可选择性抑制黄... 以NaClO或H_(2)O_(2)为氧化剂,研究了氧化对铜钼浮选分离试验效果的影响。探究了氧化剂用量、氧化时间和矿浆pH值等因素对黄铜矿和辉钼矿可浮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NaClO或H_(2)O_(2)氧化处理均可选择性抑制黄铜矿,且几乎不影响辉钼矿的可浮性。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NaClO或H_(2)O_(2)氧化预处理-浮选都能实现铜钼有效分离,且分离效果均优于传统的黄铜矿抑制剂硫化钠。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NaClO或H_(2)O_(2)氧化处理都可选择性地使黄铜矿表面亲水。Zeta电位和XPS分析结果表明,黄铜矿表面变得亲水是因为氧化处理后矿物表面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亲水性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浮选 铜钼分离 黄铜矿 辉钼矿 次氯酸钠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