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门茶业 如何崛起
1
作者 丁国华 张友亮 许爱国 《茶叶通讯》 2007年第4期46-48,共3页
现阶段,在国际、国内茶业产业的”博弈战”中,如何实现石门茶业的“崛起”,保持产业旺盛活力和持久竞争力,需要引起各级决策者和茶叶从业者的广泛思考。
关键词 茶业 石门 竞争力 决策者 产业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县级党校自身建设 适应干部教育需要
2
《湖湘论坛》 1992年第3期85-86,84,共3页
近几年,我校在县委的领导下,狠抓自身建设,苦练教学内功,取得了较好成绩。三年来,已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42期,培训干部4482人次,教学效果优良率达92.7%。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学校其它各项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初步配套,师资力量不... 近几年,我校在县委的领导下,狠抓自身建设,苦练教学内功,取得了较好成绩。三年来,已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42期,培训干部4482人次,教学效果优良率达92.7%。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学校其它各项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基础设施初步配套,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并涌现出了一批理论研究骨干,基本适应了干部教育的需要。怎么样办好县委党校,我们的体会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党校 干部教育 自身建设 党性锻炼 干部学校 教学双方 教学效果 中青年干部 学风问题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与当代领导干部的理想人格
3
作者 易红庆 《湖湘论坛》 1997年第4期17-17,共1页
一、人格、领导人格和理想人格什么是人格?哲学上的人格主义认为,它是一种支配、抑制或调整自我的欲望、意志、感情的道德主体。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从完整意义上讲应既表现为区别其它动物的人的品质、权利、价值、尊严的总和,也表现... 一、人格、领导人格和理想人格什么是人格?哲学上的人格主义认为,它是一种支配、抑制或调整自我的欲望、意志、感情的道德主体。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从完整意义上讲应既表现为区别其它动物的人的品质、权利、价值、尊严的总和,也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受一定遗传、环境、教育因素影响主观努力的结果。领导人格,它是人格的具体化,是指个体在职业构成中因担任领导角色而构成的特定的职业人格,它是由领导者的生理人格、心理人格、科学人格、政治人格、哲学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 内圣外王 人格模式 领导干部 领导者 社会实践 道德主体 职业人格 哲学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握“平衡杆”——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4
作者 杨万龙 《人民论坛》 1996年第11期44-44,共1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其中“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一节特别发人深思。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 首先...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所作《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其中“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一节特别发人深思。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 首先,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完全能够而且应当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溶两种经济手段为一体,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平衡杆 正确处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 政府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条件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主体求真过程的风险实践
5
作者 杨万龙 《湖湘论坛》 1995年第6期39-41,共3页
我们知道,主体认识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求真(真理),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然而,要寻求真知,发现真理,就免不了要冒点风险。本文特对主体求真过程的风险实践略加探析,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参考。一、风险实践的形成机制风险实践,顾... 我们知道,主体认识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求真(真理),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然而,要寻求真知,发现真理,就免不了要冒点风险。本文特对主体求真过程的风险实践略加探析,供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参考。一、风险实践的形成机制风险实践,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带有风险性的实践活动。古人云:“行船走马三分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真 风险性 实践客体 实践过程 实践活动 认识主体 真理 性实践 思维定势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于自我调控情绪
6
作者 杨万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情绪 自我调控 愤怒 浮躁 自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两联两包”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宁金 《村委主任》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章从“两联两包”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两联两包”模式推行的背景,并创造性地提出“两联两包”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五个融合”“六项...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文章从“两联两包”的内涵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两联两包”模式推行的背景,并创造性地提出“两联两包”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五个融合”“六项制度”“七个促进”将治理效能发挥最大化,以期为其它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社会治理 两联两包 石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脱贫攻坚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探析
8
作者 杜伟丽 《村委主任》 202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时代价值。通过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动力,可以激发新动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展统筹和系统推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党建引领,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时代价值。通过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动力,可以激发新动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发展统筹和系统推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党建引领,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打造“有精神”的新乡村;以发展统筹,坚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打造“有实力”的新乡村;以系统推进,坚持“攻坚克难、不负人民”,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精神 乡村振兴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契合性、优势及介入路径
9
作者 张俊强 龚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9-62,共4页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就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理念、专业方法、专业力量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因为两者在服务理念上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助人自助为目的;在服务对象上都是从困难群体到有需要群体;在服务目标上均为满足人民群众...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就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专业理念、专业方法、专业力量运用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因为两者在服务理念上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助人自助为目的;在服务对象上都是从困难群体到有需要群体;在服务目标上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同时,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借鉴有助于满足困难群众需求,专业方法的借用有助于补位脱贫服务模式,多种角色联合有助于实现扶贫资源的共享。因此,要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情系万家,对弱势人群提供服务;齐力同心,实现部门联动,增强其脱贫能力;配齐队伍,助力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持续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脱贫攻坚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