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静脉损伤的处理经验探讨(附2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黄云腾 顾思平 +2 位作者 齐隽 游志远 周晓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静脉损伤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08年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共发生肾静脉损伤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1岁和41岁;均因左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发生斑马导丝穿入左肾静脉,肾造瘘...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静脉损伤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至2008年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共发生肾静脉损伤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1岁和41岁;均因左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发生斑马导丝穿入左肾静脉,肾造瘘管沿导丝误入左肾静脉及腔静脉,术后经肾造瘘管造影、螺旋CT检查明确。41岁的患者术后第7天在X线监视下将肾造瘘管退至集合系统,术后第10天拔除。61岁患者术后第14天在X线监视下将肾造瘘管退至肾集合系统,术后第18天拔除。结果两例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后,出血均得到控制,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未发生肾静脉瘘口出血,未行外科手术干预,未出现肾脏感染及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发生肾造瘘管误入肾静脉后,采用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分次逐步拔除肾造瘘管是安全、可靠的,可以避免外科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肾造瘘术 肾静脉 损伤 肾造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的扩散峰度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叶德湫 陈向荣 +3 位作者 黄永础 许淑惠 连涛 蔡建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额顶叶脑白质扩散峰度表现,并评价高级别Fazekas的病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白质病的46例患者的扩散峰度成像(DKI)资料,Fazekas 0~3级,比较其额顶叶正常脑白质及病灶的平均扩散峰...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的额顶叶脑白质扩散峰度表现,并评价高级别Fazekas的病灶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白质病的46例患者的扩散峰度成像(DKI)资料,Fazekas 0~3级,比较其额顶叶正常脑白质及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_k)、轴向扩散峰度(Ka)、径向扩散峰度(Kr)、轴向扩散系数(Da)、径向扩散系数(Dr)加权值的差异。结果 1病灶加权MD、Ka、Dr与Fazekas分级呈正相关(r=0.795、0.863、0.668,P〈0.05),加权MK、Kr、Da与Fazekas分级呈负相关(r=-0.616、-0.682、-0.807,P〈0.05);2额顶叶正常白质各DKI参数MK、MD、FA、FAk、Ka、Kr、Da、Dr加权值与Fazekas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3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正常白质各参数MK、MD、FA、FA_k、Ka、Kr、Da、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azekas 0级与Fazekas 3级组各参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 4个Fazekas分级组的额顶叶病灶MK、MD、FA、FA_k、Ka、Kr、Da、Dr的加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 Fazekas 3组额顶叶病灶的加权MK值与FA值、加权Kr与FA值呈正相关(r=0.69、0.72,P〈0.05),加权Kr值与Dr值呈负相关(r=-0.95,P〈0.05)。结论 DKI能早期反映额顶叶正常白质扩散峰度变化的差异,能先于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敏感地探测出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病变;DKI可以发现缺血性脑白质病额顶叶白质扩散峰度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痤疮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闵莉 李灿东 +1 位作者 蔡东华 张永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性激素及局部皮肤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从内分泌角度揭示痤疮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70例典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血清性激素、皮肤雄激素受体为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性激素及局部皮肤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从内分泌角度揭示痤疮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70例典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血清性激素、皮肤雄激素受体为指标。结果:男、女患者的血清睾酮(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患病部位的局部AR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患病部位的AR阳性率(P<0.01),提示雄激素及其受体是影响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与痤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平均血清LH/FSH水平较其他证型高,提示LH/FSH水平偏高可能是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内分泌基础之一。结论:雄激素及其受体变化是痤疮发病的内分泌基础,在辨病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能够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证候 性激素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及多体素质子波谱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向荣 许淑惠 +1 位作者 蔡建忠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多体素质子波谱成像对脑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7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MR平扫+增强扫描作出分级诊断,并与病理分级对照,计算敏感度、特异度;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检查、1H-磁... 目的探讨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多体素质子波谱成像对脑低、高级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7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MR平扫+增强扫描作出分级诊断,并与病理分级对照,计算敏感度、特异度;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检查、1H-磁共振波谱(MRS)3D多体素检查,两种技术联合筛检,与MR平扫+增强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MR平扫+增强诊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敏感度为75.3%,特异度为70.8%。SWAN评分≥2级时,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4.8%,特异度为90.9%;Cho/NAA=2.35时,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1.2%。SWAN、1H-MRS3D多体素两种技术联合筛检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81.0%。结论 SWAN、1H-MRS3D多体素两种技术联合应用较MR平扫+增强能大幅提升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降低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患者GJB6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惠春 陈丽红 +3 位作者 韩永春 赵嘉惠 林志淼 姚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检测以脱发、甲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的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的GJB6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相关亲属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GJB6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基因检测发现患者G... 目的:检测以脱发、甲营养不良为主要表现的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一家系的GJB6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及其相关亲属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GJB6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基因检测发现患者GJB6基因编码序列第263号核苷酸发生c.263C>T(p.A88V)杂合突变,突变来自于父亲。结论:GJB6基因编码序列第263号核苷酸发生c.263C>T(p.A88V)杂合突变可能为引起该患儿及患病亲属临床表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 秃发 甲营养不良 GJB6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M-CSF,IL-6mRNA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薛英 侯建明 +2 位作者 林庆明 蓝旭华 吴晖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F)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及骨组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防治骨质疏松作用可能机制。方法将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组,60只),Ovx组再分为未治疗组(Con组)、雌激素组(E2组:0.1mg/kg·周-1)、不同剂量乳铁蛋白干预组(LF1组:0.01g/kg·周-1,LF2组:0.1g/kg·周-1,LF3组:1.0g/kg·周-1,LF4组:2.0mg/kg·周-1),每个亚组10只大鼠。治疗24周后,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大鼠右侧股骨、L2-4骨密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测量大鼠左股骨中M-CSF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右侧股骨、L2-4骨密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on组相比,LF3和LF4组左股骨M-CSF和IL-6mRN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乳铁蛋白可增加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密度;可能通过调节M-CSF和IL-6mRNA水平降低破骨活动、减少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的测定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国富 何一凡 +3 位作者 黄木荣 郭洁莲 吴清坛 陈顺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61-9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的测定在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68例肺炎患者按类型分为急性肺炎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组和急性支气管肺炎组。采用比... 目的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的测定在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68例肺炎患者按类型分为急性肺炎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组和急性支气管肺炎组。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肺炎患者和7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SOD、GSH-Px、T-AOC及MDA浓度。结果3组肺炎患者血清SOD、GSH-Px及MD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AOC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另外,各肺炎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SOD、GSH-Px、T-AOC及MDA的测定有助于对肺炎患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体重指数对老年男性腰椎骨密度降低并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建明 吴晖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血脂、体重指数(BMI)在骨密度下降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两病共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排除6个月内服用... 目的通过探讨血脂、体重指数(BMI)在骨密度下降并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以进一步了解两病共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年龄60~80岁老年汉族男性患者,排除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排除慢性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排除6个月内服用影响骨代谢及动脉硬化形成药物,根据腰椎骨密度情况及颈动脉彩超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纯颈动脉斑块形成组(B组),单纯骨密度下降组(C组),骨密度下降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组(D组)。测定血脂、BMI水平,并在4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BMI在4组间比较,仅在A~C组、A~D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有骨密度下降的患者显示出较低的BMI,BMI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为骨密度的保护因素。②TC在四组间的均值比较为:D组>B组>A组>C组,但仅在A~D,C~D之间的差异有意义,对照组(A组)与合并发病组(D组)之间的差异应该是由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因素的影响。③TG在4组间两两比较显示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④HDL、LDL在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IMT、血脂水平是骨密度下降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合并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颈动脉斑块 血脂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rkel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永春 蔡东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80-781,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女,88岁。因左颊部肿物5个月,于2008年9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颊部有一结节,如绿豆大,质地韧,呈红色,无破溃,无痒痛等自觉症状。结节逐渐增大,周边不断出现类似皮损,部分融合成蚕豆大... 1病历摘要 患者女,88岁。因左颊部肿物5个月,于2008年9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颊部有一结节,如绿豆大,质地韧,呈红色,无破溃,无痒痛等自觉症状。结节逐渐增大,周边不断出现类似皮损,部分融合成蚕豆大小。近两周来自觉皮损有轻度肿胀感,时有关节、肌肉酸痛而就诊。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颈部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面颊部、眼睑下方可见多个结节及斑块,呈半球形隆起于皮肤表面,质地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10
作者 张少雄 陈宏颉 王守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颅显微手术技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 impsonⅠ级切除者8例,其余均Ⅱ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28例,视...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颅显微手术技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S impsonⅠ级切除者8例,其余均Ⅱ级切除;术后视力改善28例,视力无变化15例,视力恶化2例。大型肿瘤术前视力显著下降者,术后视力多恢复不理想。结论:鞍结节脑膜瘤经颅显微手术治疗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须仔细辨识和保护鞍区重要结构,提高手术技巧是改善肿瘤切除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结节 脑膜瘤 手术入路 肿瘤大小 全切除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宁头汤配合颅通定治疗顽固性偏头痛47例
11
作者 蔡子鸿 许得宁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关键词 偏头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血宁头汤 颅通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1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竞杰 廖文俊 +1 位作者 王雷 高天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21-622,共2页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少数患者可并发皮肤肿瘤。我们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及囊肿破裂伴异物肉芽肿样反应的患者,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再次证实廖文俊等提出的观点,认为传染性软... 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属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少数患者可并发皮肤肿瘤。我们报告1例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及囊肿破裂伴异物肉芽肿样反应的患者,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再次证实廖文俊等提出的观点,认为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与表皮囊肿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囊肿 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久冰 王隽笙 +8 位作者 林锦洲 孙家伟 张道建 徐文军 陈亚阳 徐志鹏 丰威 苏磊 刘慧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4-1029,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CGRP治疗组(CGRP组)和抗CGRP组,每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CGRP组大鼠造...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CLP组)、CGRP治疗组(CGRP组)和抗CGRP组,每组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CGRP组大鼠造模前经尾静脉注射0.5 ml CGRP(30μg/kg),抗CGRP组大鼠造模前经尾静脉依次注射0.5 ml CGRP(30μg/kg)和0.5 ml CGRP8-37(30μg/kg)。检测各组大鼠术前0.5 h及术后48 h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小肠组织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组织中磷酸化Bcl-xl/Bcl-2相关死亡启动子(p-BAD)、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LP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凋亡增加,p-ERK、p-BAD表达减少,caspase-3表达增加,血清DAO、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LP组比较,CGRP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凋亡减少,p-ERK、p-BAD表达增加,caspase-3表达减少,血清DAO、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GRP组比较,抗CGRP组大鼠小肠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加重,凋亡增加,p-ERK、p-BAD表达减少,caspase-3表达增加,血清DAO、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通透性及组织凋亡增加,上调的p-ERK和p-BAD证实CGRP可减少小肠组织凋亡,从而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肠黏膜屏障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膀胱造瘘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 被引量:27
14
作者 顾思平 周晓明 何朝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或F12.5李逊微创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6年8月采用经皮膀胱造瘘Peel-away鞘作为手术通道输尿管镜或F12.5李逊微创肾镜下碎石治疗膀胱结石32例。结果碎石时间10~45min,平... 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或F12.5李逊微创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6年8月采用经皮膀胱造瘘Peel-away鞘作为手术通道输尿管镜或F12.5李逊微创肾镜下碎石治疗膀胱结石32例。结果碎石时间10~45min,平均25min,均成功取净结石;术中无膀胱出血、穿孔、破裂,无尿道损伤;术后无膀胱、尿道感染。22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膀胱造瘘输尿管镜或F12.5李逊微创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结石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小妹 黄龙 +3 位作者 张声 方意红 苏惠春 林立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3-476,共4页
患者男,46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伴瘙痒3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弥漫性褐色斑,躯干及四肢见多发黄豆大丘疹及结节,头发及眉毛脱落,皮损受累面积超过90%。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7.71×10... 患者男,46岁。全身泛发丘疹、结节伴瘙痒3年。皮肤科检查: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全身皮肤弥漫性褐色斑,躯干及四肢见多发黄豆大丘疹及结节,头发及眉毛脱落,皮损受累面积超过90%。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7.71×10^(9)/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B)基因阴性。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层及真皮浅层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淋巴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骨髓涂片及组织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增高,诊断: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予甲泼尼龙及沙利度胺等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数降至正常,皮损及症状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 嗜酸性粒细胞 基因突变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占位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君雄 董其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6-48,共3页
目的:提高肾上腺占位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64例肾上腺肿块术前经B超,CT以及MRI诊断,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其中肾上腺皮质癌4例,转移癌6例,肾上腺腺瘤18例,嗜铬细胞瘤25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皮质增生肥大3例,肾上... 目的:提高肾上腺占位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64例肾上腺肿块术前经B超,CT以及MRI诊断,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其中肾上腺皮质癌4例,转移癌6例,肾上腺腺瘤18例,嗜铬细胞瘤25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皮质增生肥大3例,肾上腺结核1例。研究显示B超、CT以及MRI诊断正确符合率分别为83.3%、95.1%、96.4%。结论:B超是筛选诊断肾上腺肿块的首选方法,CT和MRI诊断正确率较高,两者无明显统计差异,是肾上腺肿块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手术方法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综合征沿革及其证治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玮珅 许金榜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177-177,179,共2页
目的 :为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结果 :更年期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症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多属肾气渐衰 ,冲任渐虚 ,天癸渐竭 ,阴阳二气失却平衡 ,而生诸症 ;但肾虽主先天 ,却也要得到后天脾脏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保持旺盛 ,冲任... 目的 :为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结果 :更年期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症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多属肾气渐衰 ,冲任渐虚 ,天癸渐竭 ,阴阳二气失却平衡 ,而生诸症 ;但肾虽主先天 ,却也要得到后天脾脏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保持旺盛 ,冲任二气亦赖脾胃以滋养。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是密不可分的 ,故而健运脾胃 ,以资化源 ,应当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法 更年期综合征 脾胃虚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微造瘘取石术失败与并发症病例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顾思平 周晓明 +3 位作者 董培红 施惠雅 向永东 蔡晓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mini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失败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353MPCNL例中30例失败和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穿刺失败5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mini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失败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353MPCNL例中30例失败和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穿刺失败5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另3例重新穿刺成功手术;斑马导丝脱出5例,肾外打折5例,肾出血导致手术中止5例,均重新穿刺或二期成功手术;导丝、PCN管进入肾静脉2例,穿刺针进入结肠1例,未发生出血、肠瘘等并发症,择期二次手术成功;胸腔积液3例,术后胸穿抽胸水治愈;术后动静脉瘘2例,经介入治疗后治愈;术后5d驾车致PCN管大出血1例,夹闭PCN管、止血治疗治愈;术后3dPCN管不慎被拔出肾外致出血感染1例,开放手术治愈。30例随访1~40个月,平均12个月,无因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后遗症。结论穿刺不成功或斑马导丝脱出、打折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技术不熟练、术后患者不遵医嘱是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微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敏 余晓玲 +3 位作者 颜韵灵 林秀球 郑宝庆 王晓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0-673,共4页
患者女,35岁,因全身红色斑块、结节5个月,皮损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皮、胸腹部红斑、斑块和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半个月前皮损迅速增多并融合,累及全身,伴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活动后气促及吞... 患者女,35岁,因全身红色斑块、结节5个月,皮损加重半个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皮、胸腹部红斑、斑块和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半个月前皮损迅速增多并融合,累及全身,伴发热、乏力、肌肉酸痛、活动后气促及吞咽困难。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及四肢多发融合性斑块、结节,浸润明显,质硬,表面光亮。右侧腋下、双侧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增大。口腔上颚及双侧颊黏膜可见黄白色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考虑诊断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CT)结果提示:考虑淋巴瘤伴多系统受累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肿瘤 浆细胞样 母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乳头
20
作者 张亮亮 纪超 戴亚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9-450,共2页
患者女,25岁。主诉:左侧乳晕结节25年。现病史: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左侧乳晕内有一褐色丘疹,无瘙痒及疼痛等自觉症状,丘疹体积逐渐增大,无皮肤外症状,未予诊治,于2020年8月24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 患者女,25岁。主诉:左侧乳晕结节25年。现病史: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左侧乳晕内有一褐色丘疹,无瘙痒及疼痛等自觉症状,丘疹体积逐渐增大,无皮肤外症状,未予诊治,于2020年8月24日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既往史及家族史:既往体健,无外伤史及系统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