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源距VSP资料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严又生 许增魁 +3 位作者 宜明理 魏新 倪新辉 孙德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7,共4页
对于非零井源距VSP三分量数据 ,通过旋转和域变换进行波场分离、拾取初至旅行时反演地层层速度、利用基于Fermat原理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深度域纵横波成像、综合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估算吸收系数等手段 ,在山西某井区非零井源... 对于非零井源距VSP三分量数据 ,通过旋转和域变换进行波场分离、拾取初至旅行时反演地层层速度、利用基于Fermat原理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深度域纵横波成像、综合利用地震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估算吸收系数等手段 ,在山西某井区非零井源距VSP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储层进行更深入和精细的研究和解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勘探 非零井源距VSP 速度反演 深度偏移成像 吸收系数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日趋成熟的勘探方法:德克萨斯南部的3D AVO研究实例
2
作者 MarkE.Gregg 刘社平 《石油物探译丛》 2001年第3期56-65,共10页
在德克萨斯南部Ohgocene Vicksburg构造,通过试验AVO方法,发现含气储层产生清楚的2级AVO异常(在含气储层顶面上小的声阻抗差导致在近炮检距为弱反射,而强烈的负泊松比差导致在远炮检距为强负反射),而干层砂岩则没有。在本区目的层段以寻... 在德克萨斯南部Ohgocene Vicksburg构造,通过试验AVO方法,发现含气储层产生清楚的2级AVO异常(在含气储层顶面上小的声阻抗差导致在近炮检距为弱反射,而强烈的负泊松比差导致在远炮检距为强负反射),而干层砂岩则没有。在本区目的层段以寻找2级AVO异常体为目标,共找到了6个工业气藏圈闭,其中包括2个地层圈闭。用3D可视化软件观察时异常体可从数据中“突出”出来,因此可迅速识别出远景圈闭;并可识别出用常规方法可能忽视的地层圈闭,从而将用常规的界面和构造成图研究实现的20%成功率提高到现在的75%的成功率。此外,还通过2口失利的试验井,分析了低含气饱和度的纯砂岩也可产生2级AVO异常。提醒大家低含气饱和度的砂岩是AVO方法的一个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3DAVO 非双曲线时差 角度叠加 远景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带东南缘含油气盆地群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郑孟林 曹春潮 +4 位作者 李明杰 段书府 张军勇 陈元中 沈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5,共9页
沿阿尔金断裂带东南侧发育六个中、新生代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的边缘或盆地内部发育一系列的近东西走向、与阿尔金断裂锐角相交的断裂,该组断裂对盆地的隆坳格局和地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盆地具有箕状结构或不对称结构特点。沿阿尔金断裂... 沿阿尔金断裂带东南侧发育六个中、新生代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的边缘或盆地内部发育一系列的近东西走向、与阿尔金断裂锐角相交的断裂,该组断裂对盆地的隆坳格局和地层分布具有控制作用,盆地具有箕状结构或不对称结构特点。沿阿尔金断裂带方向,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的厚度和沉积特征在时空上呈有规律性变化,显示了阿尔金断裂带时、空活动的差异性。根据侏罗纪盆地在阿尔金断裂带两侧的展布特征和柴达木盆地西部发育的鼻状构造及其沉积演化特征,推断阿尔金断裂带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不同方向的走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含油气盆地 新生代 中生代 地层 沉积特征 走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不同层次构造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5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段书府 陈元中 沈亚 管俊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盆地地层深、浅层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深层表现为陡倾的逆冲断裂构造,以断块构造为主要特征;中浅层表现为滑脱褶皱与滑脱断裂构造;地表在背斜核部发育斜列展布的正断层构造。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认识这一点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地质构造 沉积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层序特征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松岭 高增海 赵秀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对其层序的划分对比和空间上纵、横向的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平面分布受控于区域构造背景和古隆坳格局,厚度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时的古地貌、古地理,如碳酸盐岩古潜山、背斜谷软...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通过对其层序的划分对比和空间上纵、横向的分布规律的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平面分布受控于区域构造背景和古隆坳格局,厚度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时的古地貌、古地理,如碳酸盐岩古潜山、背斜谷软弱风化带、单面山软弱风化带等。古隆起的背斜谷和单面山控制了东河砂岩的有利储集相带,古隆起及其围斜部(特别是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和轮南凸起的围斜部-哈得逊-古城鼻隆西缘,是东河砂岩非构造圈闭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泥盆纪 砂岩 层序 分布规律 勘探方向 沉积环境 非构造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冯朝荣 张军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 根据地震资料剖析了塔中低凸起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史 .结果表明 ,塔中低凸起是塔里木早古生代盆地经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的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 ,经历了初始形成、定型演化和埋藏三大演化阶段 .隆起区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存在北西、北西西和北东东两大构造方向 ,北西、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低凸起的结构特征 ,北东东向构造对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在走向上具有分段特征 .目前 ,高产油井多集中在北东东向构造与北西或北西西向断裂相交部位或附近 ,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组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特征 油气聚集 油气藏 地震剖面 反射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阿拉善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的叠合演化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7,共4页
北山 阿拉善地区的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 ,划分为阿拉善沉积区和蒙古造山带沉积区。蒙古造山带内形成的侏罗纪盆地可划分为黑鹰山 -额济纳旗沉积带 ,公婆泉 -中口子 -苏红图 (尚丹 )沉积带。蒙古造山带内发育的侏罗纪盆地较阿... 北山 阿拉善地区的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 ,划分为阿拉善沉积区和蒙古造山带沉积区。蒙古造山带内形成的侏罗纪盆地可划分为黑鹰山 -额济纳旗沉积带 ,公婆泉 -中口子 -苏红图 (尚丹 )沉积带。蒙古造山带内发育的侏罗纪盆地较阿拉善地块内发育的盆地面积小 ,分布零星 ,后期改造强烈。早白垩世盆地受北东向构造控制 ,具有箕状或不对称断陷结构 ,为北东向展布的相互独立的断陷湖盆 ,也可分为阿拉善和蒙古造山带两大沉积区 ,在造山带内发育的盆地发育了一套优质烃源岩 ,而在阿拉善地块内发育的白垩纪盆地为一套杂色碎屑岩沉积 ,缺少烃源岩。白垩纪盆地与侏罗纪盆地为大角度叠合 ,存在交错叠合和披盖叠合两种型式 ,披盖叠合型式有利于早期盆地烃源岩的埋藏、成熟 ,是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白垩纪盆地 叠合演化 北山-阿拉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阿拉善地区白垩纪、侏罗纪盆地叠合特征 被引量:20
8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研究区发育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裂的控制,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为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经历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及其以后的后期改造阶段。两大世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 研究区发育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侏罗纪盆地受近东西向断裂的控制,为东西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白垩纪盆地受北东向断裂的控制,为北东向展布的断陷湖盆,经历早白垩世的伸展断陷及其以后的后期改造阶段。两大世代的盆地在空间上存在翘倾叠合、叠合保存、部分叠合改造等三种方式。盆地的叠合保存对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形成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盆地 白垩纪盆地 构造特征 盆地叠合 北山-阿拉善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9
9
作者 郑孟林 李明杰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15-318,323,共5页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系的展布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的控制,近东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南北分带作用,北西向构造对侏罗系具有东西分块的作用,两组构造使得侏罗系存在多个厚度中心。早、中侏罗世,该区为伸展断陷盆地,沉积了重要的烃源岩系;晚侏罗世—白垩纪为挤压盆地。从早侏罗世到白垩纪,盆地沉积具有由南向北、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叠合其上的新生代盆地沉积对侏罗系具有重要的保存作用,促进了烃源岩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新生代的构造变形及其组合特征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演化 侏罗纪盆地 柴达木盆地 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资料上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志华 吴奇之 +2 位作者 张一伟 何文武 甘嫦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孙志华 ,吴奇之 ,张一伟 ,何文武 ,甘嫦华 .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资料上的响应特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6 2 6~ 6 32本文结合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的实际资料 ,对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 (地震、测井 )资料上的响应特征进行了... 孙志华 ,吴奇之 ,张一伟 ,何文武 ,甘嫦华 .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资料上的响应特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6 2 6~ 6 32本文结合二连盆地阿南凹陷的实际资料 ,对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 (地震、测井 )资料上的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序界面在地球物理资料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 ,并据此将阿南凹陷下白垩统巴彦花群划分为 8个 级层序 ,4个构造层序 (对应于 级层序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地球物理资料 地震反射特征 测井响应 层序地层学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62
11
作者 王宜林 王英民 +3 位作者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地震 钻井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低阻储层油水识别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俊胜 黄智辉 刘德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本文基于吉林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低阻储层的特点和多参数测井信息以及其它勘探开发信息,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低阻油水层的识别。提出了一套计算权系数和隶属度的实用方法,总结了油水层识别的基本步骤,并对与应用有关的几个... 本文基于吉林大老爷府油田高台子低阻储层的特点和多参数测井信息以及其它勘探开发信息,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低阻油水层的识别。提出了一套计算权系数和隶属度的实用方法,总结了油水层识别的基本步骤,并对与应用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对489口测井资料的处理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低阻储层 模糊识别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明杰 郑孟林 +1 位作者 曹春潮 张军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纪时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纪时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结论 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 新近纪 叠合盆地 形成演化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被引量:33
14
作者 谢晓安 胡素云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巴楚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一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 巴楚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一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生代形成现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前缘断块隆起,其主要构造反转期为第三纪。巴楚断隆的发育极大地受到南北两凹陷沉降的影响,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和走滑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剪切挤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断隆 正反转构造 剪切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和地震资料宽带约束反演的应用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百红 李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利用地震解释层位作为控制 ,从井点出发 ,内插外推 ,建立反射系数序列或初始波阻抗。通过正反演结合 ,迭代求取反射系数序列或波阻抗 ,从而获得既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 ,又有较好横向连续性的波阻抗反演剖面。进行这种反演 ,除了对地震资... 利用地震解释层位作为控制 ,从井点出发 ,内插外推 ,建立反射系数序列或初始波阻抗。通过正反演结合 ,迭代求取反射系数序列或波阻抗 ,从而获得既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 ,又有较好横向连续性的波阻抗反演剖面。进行这种反演 ,除了对地震资料要做“三高”(高信噪比 ,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 )处理外 ,还应该重视测井资料的处理 ,即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 ,如果有条件还应该对测井资料重新做标准化。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一个成功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技术 地震资料 约束反演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1 位作者 李树新 杨树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 ,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 ,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 ,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 ,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 ,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动力学机制 依南气田 库车盆地 塔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桥口-白庙地区砂岩石英增生及其对流体活动的反映 被引量:6
17
作者 费卫红 李忠 孙海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163,T001,共13页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砂岩石英增生边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鉴定和检测 ,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桥口 -白庙地区共有 3期石英增生现象 ,代表 3期流体活动。第 1期与第2期发生在盆地深陷期 ,当时埋深 1 70 0~ 30 0 0 m,年代 2 8~ 37Ma,... 对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砂岩石英增生边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鉴定和检测 ,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桥口 -白庙地区共有 3期石英增生现象 ,代表 3期流体活动。第 1期与第2期发生在盆地深陷期 ,当时埋深 1 70 0~ 30 0 0 m,年代 2 8~ 37Ma,第 3期增生边尚不能确定其形成条件 ,但可确定其形成于碳酸盐大规模交代石英颗粒之后。桥口地区第 1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 1 1 0~ 1 1 5℃ ,第 2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 1 30~ 1 35℃。白庙地区第1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 1 0 5~ 1 1 0℃ ,第 2期所代表的流体活动温度主要在 1 2 0~1 2 5℃。这 3期流体活动的性质可能是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释放的晶格水通过泥岩的幕式压裂作用向砂岩中释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石英增生 流体包裹体 流体活动 埋藏史 东濮凹陷 幕式压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电性层特征及油气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宜昌 王永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1995~1996年在羌塘盆地进行了大地电磁概查,约形成400 km×60 km的测网,经处理解释后绘制出了第Ⅱ、第Ⅲ、第Ⅴ、第Ⅵ电性层平面图,其中第Ⅴ电性层在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与深部航磁反映的前... 1995~1996年在羌塘盆地进行了大地电磁概查,约形成400 km×60 km的测网,经处理解释后绘制出了第Ⅱ、第Ⅲ、第Ⅴ、第Ⅵ电性层平面图,其中第Ⅴ电性层在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与深部航磁反映的前中生界基底格局有一定关系,大体反映了基底高阻层的形态。据此,初步划分了羌塘盆地含油气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勘探 大地构造单元 羌塘盆地 油气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油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4
19
作者 旷红伟 彭德堂 李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6,103,共7页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富集条件 中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地层沉积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相关参数统计法──一种地震数据处理中有效的分析工具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希玲 刘树田 陈义景 《信号处理》 CSCD 2000年第B12期63-68,共6页
本文将地震数据的自相关函数用于处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质量控制之中.文中首先讨论了自相关函数的统计算法,提取了六种特征参数和三种统计量;然后分析了自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列举了其在原始数据分析、异常... 本文将地震数据的自相关函数用于处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质量控制之中.文中首先讨论了自相关函数的统计算法,提取了六种特征参数和三种统计量;然后分析了自相关函数及统计特征参数曲线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列举了其在原始数据分析、异常道检测、检验反褶积效果等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地区的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自相关参数统计法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自相关参数统计法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