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子齐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年第3期28-30,共3页
层序地层学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涉及许多地质学分支,包括遗迹学、古气候和古生态学等。层序地层学现在得到广泛承认,已经成为研究地层的标准技术。目前正在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探讨范围广阔的不同课题,例如盆地演化、岩相结构、化石记录的...
层序地层学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涉及许多地质学分支,包括遗迹学、古气候和古生态学等。层序地层学现在得到广泛承认,已经成为研究地层的标准技术。目前正在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探讨范围广阔的不同课题,例如盆地演化、岩相结构、化石记录的性质以及有机相的分布等。随着这门学科逐渐变得成熟,层序地层学和其它学科(例如沉积学、旋回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之间的清晰边界已经开始消失,本文重点论述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现状
发展趋势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静态空间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在储层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聂凯轩
冉维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0-58,共9页
在储层特征描述中,针对某一储层,可对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加以描述,从而建立起储层空间静态地质模型。从地质模型出发,提取相应层位的等值线图或横切剖面显示,是进一步利用储层模型分析来检测断层与构造层位之间空间关...
在储层特征描述中,针对某一储层,可对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加以描述,从而建立起储层空间静态地质模型。从地质模型出发,提取相应层位的等值线图或横切剖面显示,是进一步利用储层模型分析来检测断层与构造层位之间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先从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出发,结合我们新引进的建模软件,对建立静态储层模型的过程及应用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地质模型
储层
物性分布
构造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排列的地下裂缝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物理模型研究
3
作者
Chihhsiung Chang
陈波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3期44-51,共8页
本文通过一个三层结构的裂缝模型来研究地下裂缝对时差速度和反射振幅的影响。该物理模型在中间层内嵌入了一个相当于垂直裂缝区的酚醛圆盘。在裂缝走向和垂直裂缝走向之间,以15°的方位角沿七个方位布置地震测线。在这组实验条件下...
本文通过一个三层结构的裂缝模型来研究地下裂缝对时差速度和反射振幅的影响。该物理模型在中间层内嵌入了一个相当于垂直裂缝区的酚醛圆盘。在裂缝走向和垂直裂缝走向之间,以15°的方位角沿七个方位布置地震测线。在这组实验条件下,我们观测到水平时差速度在裂缝走向上最大,并向垂直裂缝走向逐渐减小,而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而减少的比例由裂缝走向朝垂直裂缝走向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速度
反射振幅
裂缝
地震勘探
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
62
4
作者
王宜林
王英民
+3 位作者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地震
钻井
测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被引量:
33
5
作者
谢晓安
胡素云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巴楚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一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
巴楚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一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生代形成现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前缘断块隆起,其主要构造反转期为第三纪。巴楚断隆的发育极大地受到南北两凹陷沉降的影响,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和走滑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剪切挤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断隆
正反转构造
剪切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沉积相
被引量:
18
6
作者
张传禄
韩宇春
+2 位作者
罗平
魏志彬
马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中及上奥陶统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在综合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不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礁滩沉积和斜坡沉积构成了台地边缘相的主体。碳酸盐台地上不同期次发育的边缘相是重要的油气...
中及上奥陶统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在综合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不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礁滩沉积和斜坡沉积构成了台地边缘相的主体。碳酸盐台地上不同期次发育的边缘相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 ,它们主要分布于塔中I号断裂构造带、TZ10井构造带和塔中南缘断裂构造带上 ,沉积厚度相对较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种分布状况代表了塔中地区构造对沉积相带的控制作用。通过大量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发现 ,在塔中广泛分布的丘状隆起地震相、楔状前积反射地震相和杂乱反射地震相多沿主要构造线延伸 ,内部反射杂乱 ,呈乱岗状反射。将已经认识的沉积相类型和这些地震相的分布特征相比较 ,可以确定这种地震相就是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沉积体。这样 ,就有可能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 ,预测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储集体的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统
沉积相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7
7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1 位作者
李树新
杨树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 ,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 ,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 ,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 ,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 ,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动力学机制
依南气田
库车盆地
塔里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及其含油气远景
被引量:
11
8
作者
王宜昌
杨辉
+1 位作者
王小牧
郑彬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用开拓后的异常划分算子,根据实际资料从ΔT_A异常中分离出深部磁场,以裂谷地质观点指导进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塔里木地区深部磁场是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的反映。该裂谷是古生代地台和部分中生代生油坳陷形成、...
用开拓后的异常划分算子,根据实际资料从ΔT_A异常中分离出深部磁场,以裂谷地质观点指导进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塔里木地区深部磁场是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的反映。该裂谷是古生代地台和部分中生代生油坳陷形成、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塔里木盆地构造发展的基础,这一古裂谷的发现为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指出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古裂谷
含油气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油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
4
9
作者
旷红伟
彭德堂
李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6,103,共7页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富集条件
中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地层沉积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资料断层交互解释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玲
聂凯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31-743,共13页
在LandMark Ⅳ解释系统上,充分运用和开发多种功能,可以实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文中以断层解释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断层的剖面解释、断层组合方案的判别、断层解释结果的检验以及断层侧向封堵的分析等方法。在断层的剖面解释中,把...
在LandMark Ⅳ解释系统上,充分运用和开发多种功能,可以实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文中以断层解释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断层的剖面解释、断层组合方案的判别、断层解释结果的检验以及断层侧向封堵的分析等方法。在断层的剖面解释中,把断面作为大倾角反射层解释。此外,要充分利用地震属性剖面,对断层进行综合分析和检验断层解释的合理性。为了克服断层组合中的主观随意性,利用了断层走向投影技术。利用断层走向投影面上的落差等值线图,既可判断断层组合的正确性,又可以判断断层的成因。把断层上、下盘反射层的断点投影到断层走向投影面上,可实现断层的侧向封堵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解释
地震资料
人-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粘弹性介质地震复合波变焦分离与波场外推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宋守根
袁修贵
白尤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33-637,共5页
从粘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建立了一种地震散射波场纵横向高分辨波场外推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当前完全弹性介质三大波场外推方法(即有限差法、克希霍夫法和F-K法);同时,与N.Bleistein和J.K.Coben成像方法也不...
从粘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建立了一种地震散射波场纵横向高分辨波场外推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当前完全弹性介质三大波场外推方法(即有限差法、克希霍夫法和F-K法);同时,与N.Bleistein和J.K.Coben成像方法也不同,它对积分方程无需作线性化近似而进行反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能改善地震资料纵横向分辨率.此外,作者还通过实例对该理论推断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介质
地震波
波场外推
复合波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畸变及校正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王永涛
白改先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在Cagniard(1953)提出的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定义视电阻率时,作了两个重要假定:天然电磁场是垂直向下传入地球的平面波;地球是横向均匀的。通常这两个假定是不成立的。造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近场源的干扰...
在Cagniard(1953)提出的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定义视电阻率时,作了两个重要假定:天然电磁场是垂直向下传入地球的平面波;地球是横向均匀的。通常这两个假定是不成立的。造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近场源的干扰,二是非一维构造。现在,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仍是以一维解释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一维形式化解释”。其中非一维构造引起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又称为“构造畸变”),是相对于一维构造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而言的、目前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畸变的曲线进行识别和校正。本文从理论和实际曲线分析两方面阐述了曲线畸变的机理和特征,并提出了合理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法勘探
大地电磁测深
畸变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中国沉积盆地的结构看塔里木盆地找油方向
被引量:
7
13
作者
杨克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3-249,共7页
从勘探实践证明,一般箕状断陷发育的中期为其主导的成油期,多层结构的沉积盆地台型构造层是最佳成气期。塔里木盆地是典型的“台、断、拗”多层结构的含油气盆地,所以其台型构造层同样为最佳成气期(与四川、鄂尔多斯盆地所不同的是...
从勘探实践证明,一般箕状断陷发育的中期为其主导的成油期,多层结构的沉积盆地台型构造层是最佳成气期。塔里木盆地是典型的“台、断、拗”多层结构的含油气盆地,所以其台型构造层同样为最佳成气期(与四川、鄂尔多斯盆地所不同的是热流值较低致使凝析油比例较大),箕状断陷发育阶段也同样是最佳成油期。以这一地质规律为鉴,除目前重点勘探区外,应运用地震新方法(即同时加垂直反射主剖面测线的折射地震排列)相继开辟中生界一下第三系发育的库车、西南断陷的地震勘探工作,为下步找油工作准备出目的层准确的构造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油期
石油勘探
构造层
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伏裂陷槽的识别
被引量:
5
14
作者
王宜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裂陷槽有明确的定义和地质特征,是地台上独特的含油气单元。深埋于地下的隐伏裂陷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识别它们。裂陷槽发展的中期是一个相对持续稳定的沉降阶段,有利于烃源岩的生成;裂陷槽发育的...
裂陷槽有明确的定义和地质特征,是地台上独特的含油气单元。深埋于地下的隐伏裂陷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识别它们。裂陷槽发展的中期是一个相对持续稳定的沉降阶段,有利于烃源岩的生成;裂陷槽发育的初期在沉积岩中常夹有大量的火山岩系而常被误认为“基底”,其实在这套层系中仍有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等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陷槽
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地震信息解释透入、拆离、渗入断裂构造样式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杨克绳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大陆及沿海大陆架受西伯利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俯冲、碰撞对接作用,造成中国各含油气盆地中的构造样式几乎都有着扭动应力因素的影响形成张扭或压扭与渗入、拆离断裂构造相伴生,使构造样式识别易误,本文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拆...
中国大陆及沿海大陆架受西伯利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俯冲、碰撞对接作用,造成中国各含油气盆地中的构造样式几乎都有着扭动应力因素的影响形成张扭或压扭与渗入、拆离断裂构造相伴生,使构造样式识别易误,本文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拆离型与透入、渗入断裂构造的本质差异,并示其在地震剖面切片上不同的反映,以助于在地震构造解释中鉴别三大类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
5
16
作者
黄子齐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7期7-9,共3页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黄子齐一般认为深水砂岩主要由浊流形成,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发育河道/天然堤和朵叶单元的海底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预测存在边缘海底扇砂体,发育块状砂岩,这些砂质则...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黄子齐一般认为深水砂岩主要由浊流形成,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发育河道/天然堤和朵叶单元的海底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预测存在边缘海底扇砂体,发育块状砂岩,这些砂质则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过去已经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扇
油气勘探
勘探意义
浊流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估算薄层厚度的比例因子K的确定
被引量:
5
17
作者
任敦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8,共6页
本文论述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振幅与厚度成线性关系(ΔH=K·A),估算薄砂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比例因子K的两种求取方法:(1)在有井控制的情况下,采用算术平均法,即K/N(N为采用的井数),求得比例因子K;...
本文论述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振幅与厚度成线性关系(ΔH=K·A),估算薄砂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比例因子K的两种求取方法:(1)在有井控制的情况下,采用算术平均法,即K/N(N为采用的井数),求得比例因子K;(2)在无井控制的砂层情况下,采用比例因子K依赖于反射系数R的大小的变化规律K1R1=K2R2,求得比例因子K。K值的求取是估算薄层厚度的关键,文中列举了厚度估算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厚度
振幅
比例因子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
被引量:
8
18
作者
傅文敏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2期63-70,共8页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傅文敏编译(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一般认为,浊流是流体流,其内沉积物由流体的紊流支撑;而碎屑流是塑性流,其内沉积物由基质强度、分散压力以及浮力支撑。高密度浊流的概念指高浓度的、通常为非紊...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傅文敏编译(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一般认为,浊流是流体流,其内沉积物由流体的紊流支撑;而碎屑流是塑性流,其内沉积物由基质强度、分散压力以及浮力支撑。高密度浊流的概念指高浓度的、通常为非紊流的流体流动,其内沉积物主要由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流
高密度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构造
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P波AVO测量值进行裂缝检测
被引量:
1
19
作者
Sharma V.Tadepalli
黄子齐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5期40-45,共6页
地震波传播的物理模拟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有关复杂构造、地层和储层特性描述问题。在开发钻探方面,裂缝带的检测和圈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确定一套储层内裂缝的方向在EOR中具有重要作用。AVO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是提取反射振幅随震源一检...
地震波传播的物理模拟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有关复杂构造、地层和储层特性描述问题。在开发钻探方面,裂缝带的检测和圈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确定一套储层内裂缝的方向在EOR中具有重要作用。AVO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是提取反射振幅随震源一检波器距离变化的横波信息。本项研究的目标是确定是否可利用三维AVO勘测中的横波信息进行裂缝检测和圈定。 在休斯顿大学的联合地球物理实验室进行了有关模拟的裂缝体系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裂缝体系由三套各向同性均质层段构成,横向各向同性Phenolite盘嵌入中部层段的中央部位。三个层段是:上部层段为黑色树脂2741LV;中部层段为蓝色Stycast树脂2850MT(包含各向异性盘),及下部层段,Evercoat铸造树脂。在整个模型中进行两次三维地震勘测,第一次采集的测线的方向平行于裂缝方向,第二次采集线与之垂直。在模拟的裂缝系统内也进行了多偏移距和多方位角地震实验。在校正球面发散及震源一检波器方向之后分析了黑色/Stycast树脂界面的反射振幅。 结果表明裂缝化的盘在二次观测中都以较低的AVO梯度为特征。此外,与裂缝方向垂直的勘测获得的三维AVO梯度估计值比测线方向平行于裂缝方向的勘测获得的AVO梯度估计值低30%至40%。沿着不同测线方位的AVO的影响表明在近偏移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裂缝检测
地震波传播
A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地震剖面分析中国陆盆演化与构造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克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82-98,共17页
通过地震剖面所展示的地质结构,认为中国陆盆东、中、西部都有过拉张和挤压期.一般陆盆的演化大体上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三个地质发育期.在中国东部陆盆仅发育了拉张、挤压期,而在中国西部的陆盆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
通过地震剖面所展示的地质结构,认为中国陆盆东、中、西部都有过拉张和挤压期.一般陆盆的演化大体上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三个地质发育期.在中国东部陆盆仅发育了拉张、挤压期,而在中国西部的陆盆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较完整的发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陆盆演化
含油气盆地
构造形式
地震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子齐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摘
层序地层学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涉及许多地质学分支,包括遗迹学、古气候和古生态学等。层序地层学现在得到广泛承认,已经成为研究地层的标准技术。目前正在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探讨范围广阔的不同课题,例如盆地演化、岩相结构、化石记录的性质以及有机相的分布等。随着这门学科逐渐变得成熟,层序地层学和其它学科(例如沉积学、旋回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之间的清晰边界已经开始消失,本文重点论述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面。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现状
发展趋势
地层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curr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态空间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在储层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聂凯轩
冉维莉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0-58,共9页
文摘
在储层特征描述中,针对某一储层,可对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加以描述,从而建立起储层空间静态地质模型。从地质模型出发,提取相应层位的等值线图或横切剖面显示,是进一步利用储层模型分析来检测断层与构造层位之间空间关系的一种手段。本文首先从储层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出发,结合我们新引进的建模软件,对建立静态储层模型的过程及应用加以论述。
关键词
静态地质模型
储层
物性分布
构造
油气勘探
Keywords
Statically Geologic Model, Physical Property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Contour Map,Tectonic Geometry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排列的地下裂缝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物理模型研究
3
作者
Chihhsiung Chang
陈波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3期44-51,共8页
文摘
本文通过一个三层结构的裂缝模型来研究地下裂缝对时差速度和反射振幅的影响。该物理模型在中间层内嵌入了一个相当于垂直裂缝区的酚醛圆盘。在裂缝走向和垂直裂缝走向之间,以15°的方位角沿七个方位布置地震测线。在这组实验条件下,我们观测到水平时差速度在裂缝走向上最大,并向垂直裂缝走向逐渐减小,而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而减少的比例由裂缝走向朝垂直裂缝走向逐渐增加。
关键词
时差速度
反射振幅
裂缝
地震勘探
反射波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
62
4
作者
王宜林
王英民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机构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
石油
大学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
研究院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文摘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学
地层层序
地层划分
地震
钻井
测井资料
Keywords
: Junggar basin; 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quence; formation divis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4.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被引量:
33
5
作者
谢晓安
胡素云
卢华复
机构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石油
勘探开发科学
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巴楚断隆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西段,经历了古生代拉张断陷、中、新生代挤压隆升的正反转构造演化历史。早古生代,巴楚地区位于克拉通内坳陷的南翼;晚古生代,西段为一NW向的低隆,东段仍是阿瓦提凹陷的一部分;中生代形成断隆雏形;新生代形成现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前缘断块隆起,其主要构造反转期为第三纪。巴楚断隆的发育极大地受到南北两凹陷沉降的影响,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板块碰撞和走滑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剪切挤压所致。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断隆
正反转构造
剪切挤压
Keywords
Tarim basin
positive inversion structure
Bachu fault-uplift
shear compression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沉积相
被引量:
18
6
作者
张传禄
韩宇春
罗平
魏志彬
马龙
机构
中国
石油
勘探开发
研究院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文摘
中及上奥陶统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在综合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不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礁滩沉积和斜坡沉积构成了台地边缘相的主体。碳酸盐台地上不同期次发育的边缘相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 ,它们主要分布于塔中I号断裂构造带、TZ10井构造带和塔中南缘断裂构造带上 ,沉积厚度相对较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种分布状况代表了塔中地区构造对沉积相带的控制作用。通过大量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发现 ,在塔中广泛分布的丘状隆起地震相、楔状前积反射地震相和杂乱反射地震相多沿主要构造线延伸 ,内部反射杂乱 ,呈乱岗状反射。将已经认识的沉积相类型和这些地震相的分布特征相比较 ,可以确定这种地震相就是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沉积体。这样 ,就有可能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 ,预测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储集体的展布规律。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统
沉积相
地震相
Keywords
Central Tarim area, Middle Ordovician, Upper Ordovician, sedimentary facies, seismic facies, carbonate platform marginal facies
分类号
P534.4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7
7
作者
何光玉
卢华复
李树新
杨树锋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吐哈
研究
中心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4 9832 0 4 0 )
文摘
对库车盆地依南气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依南气田所在的依深背斜为一具被动顶板的大型双重逆冲构造 ,其上覆依奇克里克背斜为一大型断层传播褶皱。它们具有分段和左行左列的雁列式展布特征。受印 藏碰撞远距离效应的影响 ,背斜构造自晚第三纪中新世康村组沉积期开始形成 ,主要的作用力来源于碰撞作用所传递过来的构造挤压应力 ,多期自北而南的冲断作用是气田构造形成的根本原因。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层及大型的断层相关褶皱 ,而且还产生了左行走滑作用 ,使断层在发生向南逆冲运动的同时还发生左行走滑运动 ,从而使背斜构造在走向上发生转折 。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动力学机制
依南气田
库车盆地
塔里木
Keywords
structure features
dynamic mechanism
Yinan gas field
Kuqa basin
Tarim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及其含油气远景
被引量:
11
8
作者
王宜昌
杨辉
王小牧
郑彬卿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文摘
用开拓后的异常划分算子,根据实际资料从ΔT_A异常中分离出深部磁场,以裂谷地质观点指导进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塔里木地区深部磁场是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的反映。该裂谷是古生代地台和部分中生代生油坳陷形成、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塔里木盆地构造发展的基础,这一古裂谷的发现为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古裂谷
含油气
地层
Keywords
Tarim basin Taklamakan peleorift Deep geomagnetic field Abnormal classificationoperator Frequency spectrum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油气富集条件
被引量:
4
9
作者
旷红伟
彭德堂
李楠
机构
江汉
石油
学院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6,103,共7页
文摘
本文从地层沉积出发 ,结合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简要论述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的油气富集条件 ,指出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沉积相带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 ,生、储、盖条件基本配套 ,圈闭形成的时间与烃源岩形成的时间一致 ,有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可能性。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富集条件
中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烃源岩
地层沉积
圈闭
Keywords
carbonate rock
accumulative conditions of the oil and gas
Middle Ordovician (Lunnan Area)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资料断层交互解释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玲
聂凯轩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31-743,共13页
文摘
在LandMark Ⅳ解释系统上,充分运用和开发多种功能,可以实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文中以断层解释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断层的剖面解释、断层组合方案的判别、断层解释结果的检验以及断层侧向封堵的分析等方法。在断层的剖面解释中,把断面作为大倾角反射层解释。此外,要充分利用地震属性剖面,对断层进行综合分析和检验断层解释的合理性。为了克服断层组合中的主观随意性,利用了断层走向投影技术。利用断层走向投影面上的落差等值线图,既可判断断层组合的正确性,又可以判断断层的成因。把断层上、下盘反射层的断点投影到断层走向投影面上,可实现断层的侧向封堵分析。
关键词
断层
解释
地震资料
人-机系统
Keywords
fault interpretation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粘弹性介质地震复合波变焦分离与波场外推技术
被引量:
7
11
作者
宋守根
袁修贵
白尤军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33-637,共5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IET青年教师基金
文摘
从粘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建立了一种地震散射波场纵横向高分辨波场外推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当前完全弹性介质三大波场外推方法(即有限差法、克希霍夫法和F-K法);同时,与N.Bleistein和J.K.Coben成像方法也不同,它对积分方程无需作线性化近似而进行反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能改善地震资料纵横向分辨率.此外,作者还通过实例对该理论推断予以验证.
关键词
粘弹性
介质
地震波
波场外推
复合波分离
Keywords
viscoelasticity
medium
seismic wave
wave field extrapolation
compounded wave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畸变及校正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王永涛
白改先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5-106,共12页
文摘
在Cagniard(1953)提出的大地电磁测深方法中,定义视电阻率时,作了两个重要假定:天然电磁场是垂直向下传入地球的平面波;地球是横向均匀的。通常这两个假定是不成立的。造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是近场源的干扰,二是非一维构造。现在,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仍是以一维解释为主,也就是所谓的“一维形式化解释”。其中非一维构造引起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畸变(又称为“构造畸变”),是相对于一维构造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而言的、目前大地电磁测深解释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对畸变的曲线进行识别和校正。本文从理论和实际曲线分析两方面阐述了曲线畸变的机理和特征,并提出了合理的校正方法。
关键词
电法勘探
大地电磁测深
畸变
校正
Keywords
Electric Surve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Distortion, Correction
分类号
P631.3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国沉积盆地的结构看塔里木盆地找油方向
被引量:
7
13
作者
杨克绳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3-249,共7页
文摘
从勘探实践证明,一般箕状断陷发育的中期为其主导的成油期,多层结构的沉积盆地台型构造层是最佳成气期。塔里木盆地是典型的“台、断、拗”多层结构的含油气盆地,所以其台型构造层同样为最佳成气期(与四川、鄂尔多斯盆地所不同的是热流值较低致使凝析油比例较大),箕状断陷发育阶段也同样是最佳成油期。以这一地质规律为鉴,除目前重点勘探区外,应运用地震新方法(即同时加垂直反射主剖面测线的折射地震排列)相继开辟中生界一下第三系发育的库车、西南断陷的地震勘探工作,为下步找油工作准备出目的层准确的构造高点。
关键词
成油期
石油勘探
构造层
沉积盆地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伏裂陷槽的识别
被引量:
5
14
作者
王宜昌
机构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文摘
裂陷槽有明确的定义和地质特征,是地台上独特的含油气单元。深埋于地下的隐伏裂陷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可以识别它们。裂陷槽发展的中期是一个相对持续稳定的沉降阶段,有利于烃源岩的生成;裂陷槽发育的初期在沉积岩中常夹有大量的火山岩系而常被误认为“基底”,其实在这套层系中仍有碳酸盐岩和暗色泥岩等烃源岩。
关键词
裂陷槽
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物理勘探
油气勘探
Keywords
Aulacogen Recognition Plate tectonic theory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地震信息解释透入、拆离、渗入断裂构造样式
被引量:
2
15
作者
杨克绳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5期1-8,共8页
文摘
中国大陆及沿海大陆架受西伯利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俯冲、碰撞对接作用,造成中国各含油气盆地中的构造样式几乎都有着扭动应力因素的影响形成张扭或压扭与渗入、拆离断裂构造相伴生,使构造样式识别易误,本文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拆离型与透入、渗入断裂构造的本质差异,并示其在地震剖面切片上不同的反映,以助于在地震构造解释中鉴别三大类构造样式。
关键词
断裂构造样式
油气勘探
地震解释
Keywords
Soaking-in fractured structure,Breaking-out fractured structure, Penetrating fractured structur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
被引量:
5
16
作者
黄子齐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1998年第7期7-9,共3页
文摘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黄子齐一般认为深水砂岩主要由浊流形成,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发育河道/天然堤和朵叶单元的海底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预测存在边缘海底扇砂体,发育块状砂岩,这些砂质则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过去已经按...
关键词
海底扇
油气勘探
勘探意义
浊流沉积物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737.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估算薄层厚度的比例因子K的确定
被引量:
5
17
作者
任敦占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3-78,共6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振幅与厚度成线性关系(ΔH=K·A),估算薄砂层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比例因子K的两种求取方法:(1)在有井控制的情况下,采用算术平均法,即K/N(N为采用的井数),求得比例因子K;(2)在无井控制的砂层情况下,采用比例因子K依赖于反射系数R的大小的变化规律K1R1=K2R2,求得比例因子K。K值的求取是估算薄层厚度的关键,文中列举了厚度估算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薄层
厚度
振幅
比例因子
地震勘探
Keywords
Thin-Bed,Thickness,Amplitude,Scale Factor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
被引量:
8
18
作者
傅文敏
机构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2期63-70,共8页
文摘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傅文敏编译(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一般认为,浊流是流体流,其内沉积物由流体的紊流支撑;而碎屑流是塑性流,其内沉积物由基质强度、分散压力以及浮力支撑。高密度浊流的概念指高浓度的、通常为非紊流的流体流动,其内沉积物主要由基质...
关键词
浊流
高密度流
砂质碎屑流
沉积构造
海湾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P波AVO测量值进行裂缝检测
被引量:
1
19
作者
Sharma V.Tadepalli
黄子齐
机构
石油物探局地质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5期40-45,共6页
文摘
地震波传播的物理模拟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有关复杂构造、地层和储层特性描述问题。在开发钻探方面,裂缝带的检测和圈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确定一套储层内裂缝的方向在EOR中具有重要作用。AVO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是提取反射振幅随震源一检波器距离变化的横波信息。本项研究的目标是确定是否可利用三维AVO勘测中的横波信息进行裂缝检测和圈定。 在休斯顿大学的联合地球物理实验室进行了有关模拟的裂缝体系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裂缝体系由三套各向同性均质层段构成,横向各向同性Phenolite盘嵌入中部层段的中央部位。三个层段是:上部层段为黑色树脂2741LV;中部层段为蓝色Stycast树脂2850MT(包含各向异性盘),及下部层段,Evercoat铸造树脂。在整个模型中进行两次三维地震勘测,第一次采集的测线的方向平行于裂缝方向,第二次采集线与之垂直。在模拟的裂缝系统内也进行了多偏移距和多方位角地震实验。在校正球面发散及震源一检波器方向之后分析了黑色/Stycast树脂界面的反射振幅。 结果表明裂缝化的盘在二次观测中都以较低的AVO梯度为特征。此外,与裂缝方向垂直的勘测获得的三维AVO梯度估计值比测线方向平行于裂缝方向的勘测获得的AVO梯度估计值低30%至40%。沿着不同测线方位的AVO的影响表明在近偏移距处。
关键词
油气勘探
裂缝检测
地震波传播
AVO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地震剖面分析中国陆盆演化与构造
被引量:
1
20
作者
杨克绳
机构
河北涿州
石油
物探局
物探
地质
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A02期82-98,共17页
文摘
通过地震剖面所展示的地质结构,认为中国陆盆东、中、西部都有过拉张和挤压期.一般陆盆的演化大体上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三个地质发育期.在中国东部陆盆仅发育了拉张、挤压期,而在中国西部的陆盆经历了拉张、挤压、强烈挤压较完整的发育期.
关键词
中国
陆盆演化
含油气盆地
构造形式
地震剖面
Keywords
China,Continental-basin evolution,Hydrocarbon-bearing basin, Structural Style.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黄子齐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静态空间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在储层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聂凯轩
冉维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垂直排列的地下裂缝对地震反射的影响:物理模型研究
Chihhsiung Chang
陈波
《石油物探译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王宜林
王英民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谢晓安
胡素云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沉积相
张传禄
韩宇春
罗平
魏志彬
马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何光玉
卢华复
李树新
杨树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塔克拉玛干前震旦纪古裂谷及其含油气远景
王宜昌
杨辉
王小牧
郑彬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奥陶统油气富集条件
旷红伟
彭德堂
李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地震资料断层交互解释技术及效果
李玲
聂凯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粘弹性介质地震复合波变焦分离与波场外推技术
宋守根
袁修贵
白尤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的畸变及校正
王永涛
白改先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中国沉积盆地的结构看塔里木盆地找油方向
杨克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隐伏裂陷槽的识别
王宜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应用地震信息解释透入、拆离、渗入断裂构造样式
杨克绳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有关海底扇的新观点及其勘探意义
黄子齐
《海洋地质动态》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估算薄层厚度的比例因子K的确定
任敦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密度浊流还是砂质碎屑流?
傅文敏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利用P波AVO测量值进行裂缝检测
Sharma V.Tadepalli
黄子齐
《石油物探译丛》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利用地震剖面分析中国陆盆演化与构造
杨克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