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刁斌斌 高德利 +2 位作者 康广岩 张富磊 高佳雪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动态随钻测量实现了旋转钻进时测量井眼轨迹参数。文章通过介绍动态随钻测量时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计算模型,对比动态随钻测量与常规随钻测量误差源的差异,建立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单个误差源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 动态随钻测量实现了旋转钻进时测量井眼轨迹参数。文章通过介绍动态随钻测量时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计算模型,对比动态随钻测量与常规随钻测量误差源的差异,建立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单个误差源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动态随钻测量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影响。算例表明,动态随钻测量的应用可以降低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动态随钻测量特有的10个误差源对井眼位置不确定性的贡献较小,而且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这些误差源标准差的变化不敏感;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底部钻具组合下垂误差、磁偏角全局误差、井深伸缩型误差、轴向磁干扰误差、井深刻度误差,与地磁场水平分量相关的磁偏角全局误差和XY轴不对中误差,井眼位置不确定性对这些误差源也较敏感。在定向钻井工程中,应用可靠的动态随钻测量技术,并针对主要误差源采取校正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井眼位置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井 井眼轨迹 动态随钻测量 测量误差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弱点与平台漂移分析的深水钻井隔水管作业窗口分析方法——以陵水17-2气田为例
2
作者 王金铎 王宴滨 +2 位作者 高德利 罗鸣 梁继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深水钻井隔水管是连接浮式钻井平台与防喷器的关键设备,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承受着恶劣的作业载荷,力学行为复杂,其安全可靠运行是深海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前提。为获取不同工况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作业窗口,以我国南... 深水钻井隔水管是连接浮式钻井平台与防喷器的关键设备,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承受着恶劣的作业载荷,力学行为复杂,其安全可靠运行是深海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前提。为获取不同工况下深水钻井隔水管的作业窗口,以我国南海自主开发的深水陵水17-2气田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海洋环境、浮式平台及隔水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隔水管系统弱点分析、平台漂移分析以及不同工况下隔水管作业窗口评估,制订了隔水管配置方案,形成了深水钻井隔水管作业窗口分析方法,并在陵水17-2-A7井得到成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导管接头处是隔水管系统的最薄弱点,上、下球铰转角、导管应力和张紧器冲程都是影响隔水管作业窗口的主要因素。②正常钻进工况作业窗口主要受上、下球铰转角限制,连接非钻进及生存工况主要受张紧器冲程和导管接头能力限制。③在一年一遇的海流条件下,风速分别为33.4 m/s与17.5 m/s时,平台最大偏移量为水深的1.6%与3.2%;当平台漂移24.0 m与46.0 m时,平台应急解脱(EDS)必须启动以保证平台漂移距离不超过允许漂移距离的最大值。结论认为,形成的深水钻井隔水管作业窗口分析方法为陵水17-2气田的安全高效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南海复杂海洋环境下深水钻井隔水管设计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深水钻井 隔水管 作业窗口 钻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溜水压裂液用超疏水型多功能减阻剂制备及应用
3
作者 冯奇 蒋官澄 +3 位作者 张朔 黄胜铭 王全得 王文卓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3,共9页
目前常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普遍具有减阻、携砂、抗盐和耐温等多种功能,但均没有考虑通过改变储层表面润湿性而实现储层保护功能。因此,以丙烯酸、丙烯酰胺、自制材料2-丙烯酰胺基-2-苯基乙烷磺酸和疏水改性剂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超疏水... 目前常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普遍具有减阻、携砂、抗盐和耐温等多种功能,但均没有考虑通过改变储层表面润湿性而实现储层保护功能。因此,以丙烯酸、丙烯酰胺、自制材料2-丙烯酰胺基-2-苯基乙烷磺酸和疏水改性剂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超疏水型多功能压裂液用减阻剂SHJZ-1。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合成产物减阻剂结构进行表征,且通过高温高压岩心动态损害评价系统、接触角测量仪、哈克流变仪、闭合管路摩阻测试仪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减阻剂SHJZ-1溶解时间短,起黏快;当盐水的矿化度达到40000 mg/L时,0.5%SHJZ-1溶液的减阻率在68%左右;0.15%SHJZ-1溶液在140℃下高温老化,减阻率仍能达到70%以上;1.3%SHJZ-1溶液处理后的岩心表现出超疏水效果,岩心接触角为151.21°;该减阻剂溶液对岩心平均渗透率伤害率仅为11.6%。超疏水型多功能压裂液体系在HX-1井顺利进行了现场应用,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性能比较平稳,压后产量与临井相比提升10%以上,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溜水压裂液 减阻剂 超疏水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复合盐弱凝胶钻井完井液 被引量:5
4
作者 叶艳 鄢捷年 +2 位作者 邹盛礼 王书琪 吴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99,共3页
钻井液侵入是裂缝性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分析了无机盐、有机盐等不同类型水溶性加重剂对无固相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无固相钻井液快速弱凝胶特性形成条件以及高温稳定性和抑制能力的提高方法,研制出的无固相复合盐弱凝胶功... 钻井液侵入是裂缝性储层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分析了无机盐、有机盐等不同类型水溶性加重剂对无固相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无固相钻井液快速弱凝胶特性形成条件以及高温稳定性和抑制能力的提高方法,研制出的无固相复合盐弱凝胶功能性钻井液高温稳定性达到150℃,具有独特的流变性(0.3r/min黏度达到27000mPa.s)和优良的抑制能力(150℃HTHP滤失量小于15mL),成本远低于甲酸盐钻井完井液。遵循理想充填D90规则优选出了暂堵方案,应用不锈钢缝板模拟岩心与人工造缝碳酸盐岩岩心进行储层保护效果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盐弱凝胶无固相钻井液加入优选暂堵组合后,HTHP滤失量进一步降低(小于10mL),在不锈钢缝板模拟岩心(缝宽40~60μm)端面快速形成有效封堵层,人工造缝碳酸盐岩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高达97.18%,储层保护效果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完井液 裂缝性储层 弱凝胶 复合盐 充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观尺度下裂缝内堵漏颗粒封堵层形成与破坏机理CFD-DEM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洁 冯奇 +3 位作者 张高峰 崔凯潇 蒋官澄 贺垠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1-729,共9页
堵漏材料进入地层裂缝后,通常期望其能够在漏失通道内快速形成稳定的高强度封堵层,从而实现井筒与漏失层的有效隔离,这对控制漏失程度和强化井筒至关重要。当前,普遍从以封堵层为整体的宏观角度以及从单个堵漏颗粒性质的微观角度来分析... 堵漏材料进入地层裂缝后,通常期望其能够在漏失通道内快速形成稳定的高强度封堵层,从而实现井筒与漏失层的有效隔离,这对控制漏失程度和强化井筒至关重要。当前,普遍从以封堵层为整体的宏观角度以及从单个堵漏颗粒性质的微观角度来分析研究封堵层的降低漏速能力和承压能力,而从介观尺度研究堵漏颗粒封堵层在裂缝内的演化过程较少。为进一步揭示裂缝内堵漏颗粒封堵层的形成与破坏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元耦合模拟方法,研究了堵漏颗粒在楔形裂缝内滞留、架桥、封堵和失稳破坏过程,分析了介观尺度下堵漏材料性质及钻井液性能对裂缝封堵层形成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堵漏颗粒进入裂缝后经过滞留、堆积、封堵过程形成封堵层,且封堵层前端是封堵层稳定的关键部位。堵漏颗粒尺寸越小,封堵层位置越接近裂缝出口。堵漏颗粒浓度增加会显著缩短封堵层形成时间,当浓度由2%增加至30%时,封堵层的初始形成时间由0.090 s降低至0.036 s,降低了60%,此外,堵漏颗粒几何和物理性质以及钻井液参数对封堵层形成及破坏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优化堵漏颗粒并快速形成高效封堵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堵漏颗粒 封堵层 钻井液性能 介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技术在识别水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武广 杨胜来 +2 位作者 廖长霖 王欣 娄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2期22-24,86,共3页
以认识油藏水淹层的水淹情况、指导石油勘探开发为目标,对比常用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技术。针对油藏水淹层的测井资料,选取感应电导率、声波时差和电阻率作为特征变量,利用聚类分析法,根据水淹层测井数据的亲疏关... 以认识油藏水淹层的水淹情况、指导石油勘探开发为目标,对比常用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技术。针对油藏水淹层的测井资料,选取感应电导率、声波时差和电阻率作为特征变量,利用聚类分析法,根据水淹层测井数据的亲疏关系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作为神经网络结构输出,对测井数据进行训练学习,提高水淹层识别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对油层水淹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聚类分析 水淹层 声波时差 电阻率 感应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田压裂区加密调整井绕障轨道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顾岳 高德利 +3 位作者 杨进 刁斌斌 胡德高 聂帅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96,共10页
在页岩气丛式水平井设计中,针对压裂区的加密调整井井眼轨道设计需要考虑绕开已钻井压裂段影响域及压裂段影响域之间互相干扰等问题。为了快速评估加密调整井压裂段井眼轨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运用矢量代数方法对页岩气压裂区障碍物进行... 在页岩气丛式水平井设计中,针对压裂区的加密调整井井眼轨道设计需要考虑绕开已钻井压裂段影响域及压裂段影响域之间互相干扰等问题。为了快速评估加密调整井压裂段井眼轨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运用矢量代数方法对页岩气压裂区障碍物进行了几何建模,该几何模型考虑了压裂裂缝影响域;然后根据所建立的障碍物几何模型,建立了以设计轨道总长度最短、轨道势能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轨道间防碰为约束条件的页岩气压裂区绕障轨道优化设计模型,并给出了判断页岩气压裂段影响域之间是否存在干扰的几何校核方法;最后依据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现场实钻数据,对所建立的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压裂区,忽略压裂影响域的障碍物尺寸会被严重低估;②忽略压裂影响域,所设计出的绕障轨道可以避开老井的井眼轨迹,但是有可能会与已钻井的压裂影响域相交,进而引发钻井事故。结论认为,所建立的页岩气压裂区绕障轨道优化设计模型能够满足防碰绕障约束的要求,相应的设计计算避免了繁琐的试算和校核,并且能够实现井眼轨道设计总长度和轨道势能达到最小值的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区调整井 定向井绕障设计 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矢量代数 轨道总长度 轨道势能 最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空带压对深水水下井口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宴滨 曾静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6-123,共8页
海洋深水油气井测试过程中,高温产液上返时会加热周围套管及多层套管环空内的液体,引起液体在密闭井筒环空中膨胀,产生环空带压。环空带压的存在会改变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的应力状态,进而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深水油... 海洋深水油气井测试过程中,高温产液上返时会加热周围套管及多层套管环空内的液体,引起液体在密闭井筒环空中膨胀,产生环空带压。环空带压的存在会改变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的应力状态,进而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深水油气井长期安全高效运行。为了给深水油气井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考虑环空液体物性参数、井筒环空液体热膨胀和环空体积变化的耦合影响,建立了水下井筒环空带压计算模型,采用迭代法对环空带压进行了求解,将获得的环空带压施加到水下井口有限元模型上,然后以高压井口头与表层套管的焊缝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环空带压条件下水下井口疲劳热点处的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空带压、水泥浆返高和高压井口头出泥高度对水下井口疲劳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环空带压的存在会加剧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压力越高,疲劳损伤越严重;②表层套管外水泥浆返高与泥线的距离越大,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越小;③高压井口头出泥高度越大,水下井口疲劳损伤越大。结论认为,有效地控制水下井口的环空带压与合理地设计井身结构,有助于减少水下井口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深水油气井 水下井口 疲劳损伤 环空带压 水泥浆返高 高压井口头出泥高度 影响规律 井身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钻井振动减阻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文君 石小磊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15,共8页
水平井是开发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流井型技术,现场实践表明,在钻柱上安装振动减阻器可大幅度降低管柱摩阻,有效缓解钻进过程中的频繁托压问题,有助于提高机械钻速。但是,目前针对减阻工具的优选和使用仍然是基于现场的经验,缺乏有效... 水平井是开发各类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流井型技术,现场实践表明,在钻柱上安装振动减阻器可大幅度降低管柱摩阻,有效缓解钻进过程中的频繁托压问题,有助于提高机械钻速。但是,目前针对减阻工具的优选和使用仍然是基于现场的经验,缺乏有效的理论方法指导。为此,首先建立了带振动减阻工具的钻柱动力学模型,揭示了不同振动减阻参数下的减阻规律。然后以提高减阻效率为目标,结合振动传播距离模型与反扭矩作用距离模型,并考虑钻柱疲劳失效以及水力能量损失等约束条件,建立了振动减阻工具激励参数与安装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减阻器激励力幅值、减阻器的数量和安装间距是影响减阻效率的主要因素;(2)随着减阻器激励力幅值增大和安装数量增多,减阻效率不断提高,多个减阻器振动传播范围相互独立时其减阻效率高于交叉重叠情形;(3)当减阻器激励力幅值过大时,存在管柱疲劳失效的风险,当减阻器数量过多时,存在水力能量损耗过高的风险。结论认为,利用该方法优化减阻器后,减阻效率可由原来的10.2%提高至40.1%,该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减阻工具激励参数与安装参数优化,有助于支撑长水平井滑动钻进降低管柱摩阻,显著提高钻机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滑动钻进 摩阻 振动减阻 机械钻速 疲劳失效 水力能量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油气层敏感性损害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盛科鸣 蒋官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430,共8页
储层损害贯穿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时期,其种类繁多、损害机理十分复杂。传统岩心流动实验评价储层敏感性的结果可靠,但岩心获取成本高、投入时间和成本大。调研和实践表明,利用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算法基于小规模样本建立的模型可... 储层损害贯穿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时期,其种类繁多、损害机理十分复杂。传统岩心流动实验评价储层敏感性的结果可靠,但岩心获取成本高、投入时间和成本大。调研和实践表明,利用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算法基于小规模样本建立的模型可以实现对样本的预测,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基于X区块敏感性室内评价小规模样本资料,选择训练集及测试集,深入对比了BP神经网络算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随机森林算法,优选出随机森林算法作为储层敏感性损害定量诊断的主要方法,采用网格搜索等算法进行了超参数优化、根据因素权重对数据进行降维,以此提高预测精度,搭建了完整的模型。4种损害模型的R2平均值为0.852,预测精度在90.00%~9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敏感性预测 油气人工智能 随机森林 神经网络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综合磨损效率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雷川 钟广荣 高德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共6页
随着深井、超深井、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套管磨损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套管磨损会导致井下管柱强度的降低,影响钻井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文章在前人所建立的单一磨损效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磨损效率模型。该模型依赖三... 随着深井、超深井、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套管磨损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套管磨损会导致井下管柱强度的降低,影响钻井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文章在前人所建立的单一磨损效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磨损效率模型。该模型依赖三个系数:套管磨损效率系数E,钻柱接头磨损效率系数E,综合磨损效率系数E。该模型预测了摩擦副磨损体积,并引进了套管磨损效率比(E/E)和套管磨损体积(V/V)来衡量套管在不同材料、不同钻井液和不同接触力下相对于摩擦副的相对磨损效率以及总摩擦副磨损体积已知的情况下的套管磨损体积,并进行了22组磨损测试试验来校准该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钢级摩擦副,水基钻井液会加剧摩擦副的磨损;较高密度的石灰石加重剂会导致钻杆接头磨损速率大于套管磨损速率;在相同的套管磨损体积比增量条件下,水基钻井液中套管磨损效率比增幅要稍大于油基钻井液中的效率比增幅;对已钻井H1井实钻参数反演套管磨损效率系数,对类似工况下具有相同井身结构的待钻井H2井进行套管磨损预测,文章建立的套管综合磨损效率模型考虑了钻柱接头的磨损情况,计算结果略小于前人建立的套管磨损效率模型。该模型能使套管磨损预测结果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超深井,大位移井裸眼延伸极限的评估,使得钻井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磨损效率 套管磨损预测 磨损测试 套管磨损效率比 钻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