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
作者 孔志平 吴震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孔志平吴震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世界天然气工业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所占份额从50年代初的97%已上升到目前的238%...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孔志平吴震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世界天然气工业在近20年中发展迅速,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中所占份额从50年代初的97%已上升到目前的238%。专家们普遍预测,21世纪中叶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工业 天然气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中氢同位素分析及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大锐 杨家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7,共7页
干酪根、原油及其族组成的碳同位素分析已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之中了,由于分析方法等条件限制,氢同位素在我国石油勘探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我们完成并已通过鉴定的分析测试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石油... 干酪根、原油及其族组成的碳同位素分析已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之中了,由于分析方法等条件限制,氢同位素在我国石油勘探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我们完成并已通过鉴定的分析测试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石油勘探中氢同位素分析在生油母质研究、成油环境推断及油源对比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勘探 有机质 同位素 干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转移 被引量:18
3
作者 宋岩 赵文智 +2 位作者 夏新宇 洪峰 赵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7,共5页
关键词 天然气勘探 中国 勘探方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一) 被引量:86
4
作者 裘亦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3-47,共5页
石油开发地质学以正确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为主要任务,是正确管理油气藏的基础,已逐渐成熟为与石油勘探并列的、石油地质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石油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有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尽管技术手段可以不断更新,从方法论的角... 石油开发地质学以正确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为主要任务,是正确管理油气藏的基础,已逐渐成熟为与石油勘探并列的、石油地质学的两大分支学科之一。石油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有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尽管技术手段可以不断更新,从方法论的角度,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把握这些原则,是搞好开发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本文从不同方面探讨石油开发地质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学 石油开发 油藏描述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成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研究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戴金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详述了我国煤成气资源及其在天然气工业上的重大作用,并指出目前我国至少已发现煤成气田(藏)33个,探明的总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气层气总储量的36%。最后,论述了强化欧亚中、下侏罗统巨型煤成气聚集带的东带(即我国境内吐——哈、准噶... 本文详述了我国煤成气资源及其在天然气工业上的重大作用,并指出目前我国至少已发现煤成气田(藏)33个,探明的总储量占全国已探明气层气总储量的36%。最后,论述了强化欧亚中、下侏罗统巨型煤成气聚集带的东带(即我国境内吐——哈、准噶尔和塔里木等盆地)煤成气研究和勘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成气 资源 勘探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聚集带和气聚集区的分类及其在天然气勘探上的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戴金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0,共10页
气聚集带系指成因联系紧密、分布彼此毗邻、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的若干气田的组合体。同一类型的或两种类型的相邻的若干气聚集带有规律的组合则形成气聚集区。可以根据地质主要控制因素、气的类型、气源岩和储气层系关系、储气层系纵向... 气聚集带系指成因联系紧密、分布彼此毗邻、受相似地质因素控制的若干气田的组合体。同一类型的或两种类型的相邻的若干气聚集带有规律的组合则形成气聚集区。可以根据地质主要控制因素、气的类型、气源岩和储气层系关系、储气层系纵向上多少等不同原则,对气聚集带进行分类。气聚集带研究在天然气勘探上具有重大作用,因为含气盆地或地区中的大约90%气田分布在气聚集带上。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所有大气田,几乎均在气聚集带上。因此,研究气聚集带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提高天然气勘探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勘探 油气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二) 被引量:17
7
作者 裘亦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8-51,共4页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二)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Ⅱ).¥QiuYinan(ResearchInsti...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二)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Ⅱ).¥QiuYina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发 开发地质工作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三) 被引量:16
8
作者 裘亦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45,共4页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三)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Ⅲ)¥QiuYinan(ResearchInstit... 石油开发地质方法论(三)裘亦楠(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THEMETHODOLOGYOFPETROLEUMDEVELOPMENTGEOLOGY(Ⅲ)¥QiuYina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发 开发地质工作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天然气资源、成藏特征及勘探策略 被引量:9
9
作者 戚厚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2-28,共7页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气具有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常规煤系气藏和煤层甲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富集因素及勘探方法完全不同。由于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发育史分异作用,分别形成了持续沉降一次生气成藏、间断沉降...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气具有相当大的资源潜力。常规煤系气藏和煤层甲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类型,其富集因素及勘探方法完全不同。由于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沉积发育史分异作用,分别形成了持续沉降一次生气成藏、间断沉降二次生气成藏和后期抬升脱气成藏三种不同的成藏模式。研究认为,针对其不同的成藏特点,应采用不同的勘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藏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加速我国浅层天然气勘探的建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最早发现浅层气的地区当推四川邛崃火井和自流井气田,据推算自流井气田已采出浅层气大于100×108m3。近年来,我国在浅层天然气勘探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已探明近500×108m3储量;其他如渤... 我国最早发现浅层气的地区当推四川邛崃火井和自流井气田,据推算自流井气田已采出浅层气大于100×108m3。近年来,我国在浅层天然气勘探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已探明近500×108m3储量;其他如渤海湾、四川、松辽等盆地也获得了一批浅层气田,累计探明加控制储量达800×108m3,勘探形势喜人。我国浅层天然气藏按成因可分为生物气、热解气、煤成气、混合气和二氧化碳气。由于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均具有几套烃源岩,组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并形成了多种圈闭类型及不同成因天然气的浅层天然气聚集带。从现有浅层天然气资源分析,可采资源量预计1×1012m3,重点地区有柴达木盆地东部及四川、松辽、渤海湾等盆地,海域中莺歌海盆地生物气有巨大的潜量,建议“九五”期间加强这些地区浅层气的研究、评价和钻探工作,浅层气的储量定会大幅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 成因类型 分布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复配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绳德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6-93,共8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化学复配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中的最新成果。报导了碱(A)/聚合物(P)二元及碱(A)/表面活性剂(SF)/聚合物(P)三元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IFT)、粘度(μ)、碱耗、化学剂的吸附滞留、活性图等方面的工作。对这类体...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化学复配体系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中的最新成果。报导了碱(A)/聚合物(P)二元及碱(A)/表面活性剂(SF)/聚合物(P)三元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IFT)、粘度(μ)、碱耗、化学剂的吸附滞留、活性图等方面的工作。对这类体系的驱油机理和高采牧率低费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复合驱油的三个现场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复合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谯汉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主要是研究含油地质体形成、分布和预测的科学,与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有密切的联系。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各学科基本理论、多种方法技术和辩证思雏,实现从认识含油地质体到能动地发现和改造含油地质体的转变,是它的最主...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主要是研究含油地质体形成、分布和预测的科学,与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有密切的联系。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各学科基本理论、多种方法技术和辩证思雏,实现从认识含油地质体到能动地发现和改造含油地质体的转变,是它的最主要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预测 石油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大气田更快更好地开发四川天然气——纪念《天然气工业》杂志创刊十周年
13
作者 秦同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1,共5页
寻找大型气田是四川天然气开发中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四川地区天气然气藏类型很多,各具特点。对于碳酸盐岩气藏来说需要寻找区域性裂缝气藏,以及孔隙(或微裂隙)发育较好的气藏,或者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孔隙型气藏将是一个重要的勘探... 寻找大型气田是四川天然气开发中一个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四川地区天气然气藏类型很多,各具特点。对于碳酸盐岩气藏来说需要寻找区域性裂缝气藏,以及孔隙(或微裂隙)发育较好的气藏,或者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孔隙型气藏将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方向。要加强区域巨型压裂技术的研究以解决致密气藏的开发和开采问题。在四川盆地中往往有上下气藏互相叠置的现象,研究这类多气藏气田的开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四川盆地中无论在区域上还是剖面上都还有很多空白有待进一步研究。四川的天然气有着良好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天然气 气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议北京外围地区深层天然气勘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传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4,共7页
北京外围的下古生界与中、上元古界的原生油气藏与来自石炭-二叠系次生气藏,不论从沉积、构造、生储油层还是保存条件看,深层都具有很大的油气潜力。过去只对深层源自第三系潜山油气藏做了很多工作,也获得了象任丘这样的大油田,但对深... 北京外围的下古生界与中、上元古界的原生油气藏与来自石炭-二叠系次生气藏,不论从沉积、构造、生储油层还是保存条件看,深层都具有很大的油气潜力。过去只对深层源自第三系潜山油气藏做了很多工作,也获得了象任丘这样的大油田,但对深层原生油气藏的勘探是很不够的。文中提出了冀北坳陷的党坝向斜、冀南坳陷的鸡泽构造带、沧县隆起及其外围最为有利。这些地区一般都有石炭-二叠系覆盖,构成了奥陶系的重要气源岩与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气 天然气 勘探 油气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 被引量:42
15
作者 赵文智 何登发 +1 位作者 宋岩 靳久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2-232,共1页
中国大陆是由若干大小不等的克拉通与不同时代的造山带组成的拼合体,在显生宙经历了古生代陆洋分化对立阶段、石炭纪—二叠纪软碰撞转化阶段和中、新生代盆山对峙发展阶段,从而形成了陆上3类叠合型盆地:即克拉通与前陆叠合、断坳叠合及... 中国大陆是由若干大小不等的克拉通与不同时代的造山带组成的拼合体,在显生宙经历了古生代陆洋分化对立阶段、石炭纪—二叠纪软碰撞转化阶段和中、新生代盆山对峙发展阶段,从而形成了陆上3类叠合型盆地:即克拉通与前陆叠合、断坳叠合及残留与新生盆地的叠合。长期继承发育的大型叠合盆地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富生烃坳(凹)陷则控制了盆地内油气资源的主体。多旋回发展与多类型生烃母质富集决定了陆上富油油气。大型坳陷湖盆的振荡发育与湖水频繁进退造成生、储油层的间互与侧变接触,形成了3种连片含油类型。古地温场是影响中国陆上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因素。强烈的后期改造影响到油气的分布,并增加了勘探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石油地质 叠合盆地 含油气盆地 晚期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生物气与有机酸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关平 王大锐 黄第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45,共5页
本文研究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组分及碳、氢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气体中不同组分的成因及来源。利用有机酸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其它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对本区生物气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成因的天然气... 本文研究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组分及碳、氢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气体中不同组分的成因及来源。利用有机酸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其它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对本区生物气源岩进行了评价,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成因的天然气源岩主要发育在K10标准层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地球化学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地质特征及有利气聚集带预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岩 戴金星 +1 位作者 孙永祥 洪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4,104,共8页
本文综合分析和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生储盖组合特征、构造圈闭特征及其与油气形成的关系、天然气运移及富集规律,进而对南缘西部天然气有利聚集带进行了预测。文章指出: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和西部霍尔果斯以西二、三排构造,... 本文综合分析和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生储盖组合特征、构造圈闭特征及其与油气形成的关系、天然气运移及富集规律,进而对南缘西部天然气有利聚集带进行了预测。文章指出:南缘山前第一排构造和西部霍尔果斯以西二、三排构造,是天然气的有利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聚集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被引量:97
18
作者 黄第藩 熊传武 +2 位作者 杨俊杰 徐正球 王可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解决了气源判识方法和指标问题,并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层系是下奥陶统,但在气田东部确有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的混源气甚至煤成气存在。根据气源和天然气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把鄂尔多斯盆地...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解决了气源判识方法和指标问题,并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层系是下奥陶统,但在气田东部确有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的混源气甚至煤成气存在。根据气源和天然气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源于石炭—二叠系的高成熟裂解煤成气;②混源气;③源于下奥陶统的高成熟裂解油型气;④过成熟裂解油型气。后者是中部大气田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气源岩 天然气 成因 碳同位素 油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洪峰 宋岩 赵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25,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气源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生储盖条件。下古生界气源岩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气源岩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下古生界储集层为马家沟组风化壳,上古生界储集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气源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生储盖条件。下古生界气源岩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气源岩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下古生界储集层为马家沟组风化壳,上古生界储集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前者以碳酸盐岩为主,后者以碎屑岩为主;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区域盖层为石炭系底部的泥岩、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上古生界气藏的区域盖层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泥质岩。由于天然气聚集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其成藏各具特点,因而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就有所不同:下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要受气源、区域性岩相变化、盖层及古地貌影响,而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决定因素有气源、砂岩体、局部构造的发育程度及源岩生烃期与圈闭形成期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成藏 控制因素 盆地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封盖层的有效性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房德权 宋岩 夏新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7-140,145,共5页
本文在对天然气封盖层进行古埋藏史、古异常压力进行恢复的基础上,结合主力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天然气封盖层的有效性作出了评价。认为安集海河组对侏罗系烃源岩是有效的盖层。
关键词 天然气 盖层 烃源岩 准噶尔盆地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