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基山砂体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
杨剑萍
操应长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17
|
|
2
|
东营凹陷沙三、沙四段石油运移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查明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9
|
|
3
|
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
陈清华
刘池阳
王书香
李琴
王绍兰
肖红平
张凤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7
|
|
4
|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 |
刘中云
肖尚斌
姜在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8
|
|
5
|
扬子地区寒武系油气藏地质条件 |
胡书毅
马玉新
田海芹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15
|
|
6
|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分布 |
李守军
张洪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3
|
|
7
|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与油气藏的关系 |
戴俊生
漆家福
陆克政
李理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3
|
|
8
|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密集段特征 |
杨剑萍
姜在兴
陈发亮
操应长
吴明荣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6
|
|
9
|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湖相密集段特征 |
张世奇
纪友亮
宁学功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18
|
|
10
|
沾化凹陷东部长堤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研究 |
国景星
戴启德
徐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1
|
沾化凹陷孤岛东部斜坡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 |
纪友亮
张立强
张继果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7
|
|
12
|
东营凹陷沙四段深水成因蒸发岩特征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
袁静
覃克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1
|
|
13
|
青藏地区措勤盆地它日错深凹陷主含油气系统 |
吴孔友
陈清华
洪梅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8
|
|
14
|
山东济阳帚状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 |
徐守余
刘泽容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1 |
13
|
|
15
|
埕岛地区中、古生界裂缝与油气的关系 |
李理
戴俊生
谢传礼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16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资源序列评价中的应用 |
鲁洪波
姜在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5
|
|
17
|
正烷烃、姥鲛烷与植烷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以山东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为例 |
李守军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40
|
|
18
|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风暴重力流沉积 |
杨剑萍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24
|
|
19
|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下降体系域的划分 |
操应长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22
|
|
20
|
汶西凹陷下第三系构造岩相模式 |
王伟锋
徐怀民
王永刚
刘泽容
吴佩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