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用咔唑类化合物研究油气的运移——以塔里木盆地环阿瓦提凹陷志留系古油藏为例 |
刘洛夫
霍红
李超
赵素平
陈元壮
陈利新
郭永强
李燕
李双文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
2
|
塔里木盆地不整合面石油运移散失量的实验研究 |
吕修祥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16
|
|
|
3
|
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研究及其意义——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纪坳陷湖盆为例 |
刘豪
王英民
王媛
齐雪峰
杜社宽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
4
|
新疆准噶尔盆地断裂控油气作用机理研究 |
丁文龙
金之钧
张义杰
胡文煊
汤良杰
姚素平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2 |
25
|
|
|
5
|
稀土元素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安地区物源分析为例 |
刘宁
樊德华
郝运轻
李博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8
|
|
|
6
|
断层面形态对中浅层石油运移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
姜素华
曾溅辉
李涛
姜雨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3
|
|
|
7
|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烃源岩排烃特征研究 |
周杰
庞雄奇
李娜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6
|
|
|
8
|
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刘辉
何顺利
李俊键
杨明慧
尚希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
9
|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 |
陈守田
刘招君
于洪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
|
10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地质热历史研究 |
李慧莉
邱楠生
金之钧
杨海军
李宇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10
|
|
|
11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 |
辛艳朋
邱楠生
秦建中
郑伦举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1 |
14
|
|
|
12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物理模拟 |
李元昊
刘建平
梁艳
独育国
黄锦绣
曾溅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3
|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体系定量研究 |
姜福杰
姜振学
田丰华
王显东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9
|
|
|
14
|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 |
李儒峰
郭彤楼
汤良杰
陈国飞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
15
|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古油藏规模探讨 |
王显东
姜振学
庞雄奇
张俊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
16
|
用生烃潜力法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烃源岩资源潜力 |
马中振
庞雄奇
吴河勇
戴国威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
17
|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
张振红
吕修祥
杨明慧
张存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4 |
8
|
|
|
18
|
物理模拟实验在天然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和马海气田成藏过程为例 |
张洪
庞雄奇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
19
|
柴达木震旦纪—三叠纪盆地演化研究 |
汤良杰
金之钧
张明利
张兵山
由福报
骆静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7
|
|
|
20
|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在含油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
周雯雯
江文荣
李荣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