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入世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吕前昌
-
机构
石油大学政法系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8,共4页
-
文摘
首先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 ,分析了文化产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理由 ,阐述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 :更新传统观念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实行民营化战略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立市场主体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市场运作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 ;处理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与市场准入的关系 ,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民营化
增长点
市场主体
中国
市场准入
发展
文化产业结构
国家文化安全
注重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G124
[文化科学]
-
-
题名新经济:社会主义面临的新课题
- 2
-
-
作者
刘克英
-
机构
石油大学政法系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4,12,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正处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新经济的崛起不仅为社会主义的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而且也向未来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新的历史机遇 ,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新经济优势 ,将消极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 ,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二元性矛盾。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促使当代经济体制尽快摆脱传统政治体制的束缚 ,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进行科学定位。
-
关键词
新经济
未来社会主义
二元性矛盾
政治体制
超前性思维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中国入世与企业创新动力理论建构
- 3
-
-
作者
刘克英
-
机构
石油大学政法系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 0 0 1BK0 0 8)
-
文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要发挥企业在经济国际化中的作用 ,把企业推向创新的国际前沿。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格局 ,诱发和培育企业的创新精神 ,建构企业的创新动力理论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发挥企业的创新动力优势 ,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
-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动力理论
理论体系建构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开发黄河三角洲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刘东斌
黄秉杰
张继成
-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农业局农环站
山东石油大学政法系
-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3-55,共3页
-
文摘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发展,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都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启动了“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园”等跨世纪的重点工程。看来,在国际国内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呼声日渐高涨的时候,在以严重缺水和土地沙化、盐碱化著称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否则,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无从谈起。
-
关键词
生态经济学
黄河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生态社会主义:一种新的理念与历史逻辑的结合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克英
-
机构
石油大学政法系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48,32,共3页
-
文摘
生态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新的理念 ,也是人类的新的选择。生态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新型理念的产生并非偶然 ,而是高新技术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 ,它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逻辑归宿。笔者认为 ,随着生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经济系统
高效生态经济
历史必然性
市场经济
生态生产力
-
分类号
D033.4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