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子街组特殊岩性段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志强 申波 +2 位作者 匡立春 孙中春 罗兴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夏子街组存在异常自然伽马呈交互段产出的"特殊岩性段",其分布与区域断裂构造有关。井壁电阻率成像测井指示,异常高自然伽马层段主要出现在裂缝发育带及砂砾岩底部冲刷面。分析认为,"特殊岩性段"... 准噶尔盆地上二叠统夏子街组存在异常自然伽马呈交互段产出的"特殊岩性段",其分布与区域断裂构造有关。井壁电阻率成像测井指示,异常高自然伽马层段主要出现在裂缝发育带及砂砾岩底部冲刷面。分析认为,"特殊岩性段"异常高自然伽马是由富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凝灰岩、流纹岩及安山岩等火山岩母岩碎屑重新分配的结果。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特殊岩性段"存在水云母、铁白云石及黄铁矿等多种典型的热液蚀变矿物。综合分析认为,"特殊岩性段"是由深部热液沿断裂上升至沉积层而形成的热液蚀变体,推测"特殊岩性段"内异常高自然伽马是热液溶解母岩碎屑中铀同位素后沿热液活动通道运移并再次富集沉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特殊岩性段 自然伽马 成因 热液蚀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核磁共振及岩石物理实验求地层束缚水饱和度及平均孔隙半径 被引量:21
2
作者 岳文正 陶果 赵克超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5,共4页
地层孔隙半径通常是由实验室测定 ,常常只能得到不连续的点 ,无法像其它测井曲线那样连续地测量和显示。利用核磁测井资料结合岩心压汞分析资料来综合求取地层束缚水膜厚度、平均孔隙半径 ,建立孔隙半径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这样 ,... 地层孔隙半径通常是由实验室测定 ,常常只能得到不连续的点 ,无法像其它测井曲线那样连续地测量和显示。利用核磁测井资料结合岩心压汞分析资料来综合求取地层束缚水膜厚度、平均孔隙半径 ,建立孔隙半径与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这样 ,就可以根据常规测井资料解释出的束缚水饱和度和孔隙度来计算地层孔隙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石物理实验 地层束缚水饱和度 平均孔隙半径 油气田 测井 岩石物理实验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嘉二~1储层高伽马成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亮 毛志强 +2 位作者 王睿 刘鹏 丁鹏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8,共5页
与相邻嘉二2、嘉二3亚段储层低伽马特征相比,磨溪构造嘉二1亚段储层自然伽马值普遍相对较高。储层的高伽马特征给储层的测井定性识别与参数定量计算带来困难。对可能造成储层高伽马特征的黏土矿物类型与含量、特殊放射性矿物、有机质等... 与相邻嘉二2、嘉二3亚段储层低伽马特征相比,磨溪构造嘉二1亚段储层自然伽马值普遍相对较高。储层的高伽马特征给储层的测井定性识别与参数定量计算带来困难。对可能造成储层高伽马特征的黏土矿物类型与含量、特殊放射性矿物、有机质等因素,开展了反应堆中子活化分析、X衍射、电子探针分析等5项有针对性的岩石物理实验。对实验结果分析认为,该储层放射性元素主要为铀、钍、钾,无其他特殊放射性矿物与元素。该储层黏土含量较高,以伊利石为主;黏土矿物类型与含量是造成储层高伽马特征的主要因素。长石与有机质含量较少,也会对储层伽马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引起储层高伽马成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实验 自然伽马 中子活化分析 X衍射 电镜扫描 电子探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广智 刘洪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1由多道相...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井旁道地震子波精细提取方法:1由多道相关法提取初始子波的振幅谱;2结合测井资料确定初始子波的相位谱;3根据离散反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提取方法 精细 测井资料 反演理论 地震资料 空间变化 迭代计算 波阻抗 振幅谱 相关法 相位谱 求取 离散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测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5
作者 乔文孝 鞠晓东 +1 位作者 车小花 卢俊强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声波测井换能器技术的变化为主线,分析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展以及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内取得的进步。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包括非对称声源技术在内的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以井下声波的定... 以声波测井换能器技术的变化为主线,分析了声波测井技术的进展以及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内取得的进步。单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成熟的声波测井技术,包括非对称声源技术在内的多极子声波测井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进程。以井下声波的定向辐射和定向接收为最主要特征的相控声波测井技术是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声波测井技术,我国在此领域已经取得显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换能器 单极子声波测井 多极子声波测井 相控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去噪方法综合评述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军华 吕宁 +1 位作者 田连玉 雷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21-127,共7页
无论是叠前还是叠后,地震资料去噪都是处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地球物理界积累和开发的去噪软件已越来越多。对各种去噪方法进行分门别类,阐述其基本原理、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及发展前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指... 无论是叠前还是叠后,地震资料去噪都是处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地球物理界积累和开发的去噪软件已越来越多。对各种去噪方法进行分门别类,阐述其基本原理、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及发展前景,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从噪声的特征出发,首先对地震资料噪声进行了分类;然后综合评述了目前实际生产中常用的几种去噪方法,包括频率域滤波、频率—波数域滤波、频率—空间域滤波、Radon变换、聚束滤波、基于小波分解和重建的去噪方法等;最后还指出了去噪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空间域 RADON变换 聚束滤波 小波变换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磁场井间随钻测距导向系统中微弱频变信号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梁华庆 耿敏 +2 位作者 时东海 史超 高德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99,共6页
针对旋转磁场信号的微弱且频变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双谱峰的频率重构方法。在信号幅度谱主瓣内搜索两个谱峰的频率,以此重构信号频率的初值,运用牛顿迭代算法求解信号的真实频率,恢复信号幅度。通过计算机仿... 针对旋转磁场信号的微弱且频变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双谱峰的频率重构方法。在信号幅度谱主瓣内搜索两个谱峰的频率,以此重构信号频率的初值,运用牛顿迭代算法求解信号的真实频率,恢复信号幅度。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室外模拟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优于基于DFT的单谱峰方法,模拟试验结果符合磁场信号随距离变化的规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能够准确锁定变化的磁场频率,滤除其他频率的杂波和噪声,精确提取出微弱的磁场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微弱频变信号 频率重构 离散傅里叶变换 旋转磁场 测距导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双波 柯式镇 +1 位作者 张红静 刘春艳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4,388,共6页
通过小波变换、分形维数和裂缝敏感参数的加权概率指数可从常规测井曲线上提取微弱的裂缝高频响应信号,识别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加权概率指数的计算关键是提取对裂缝敏感的特征参数,如孔隙结构指数、地层因素比值、三孔隙度比值、等效弹... 通过小波变换、分形维数和裂缝敏感参数的加权概率指数可从常规测井曲线上提取微弱的裂缝高频响应信号,识别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加权概率指数的计算关键是提取对裂缝敏感的特征参数,如孔隙结构指数、地层因素比值、三孔隙度比值、等效弹性模量差比、电阻率侵入校正差比、龟裂系数等24个裂缝特征参数。将小波变换、分形维数和加权概率指数的方法编制成程序,并对6口取心井的实际资料进行处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均有效,加权概率指数法更具有实用性。该研究为油气田无成像测井资料的井进行裂缝评价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裂缝识别 常规测井 小波变换 分形维数 加权概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稀疏Radon变换的预测多次波自适应相减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薛亚茹 杨静 钱步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9,共7页
利用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和正交变换两种原子构成过完备的信号重构空间,使得地震信号在此高阶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域中能够被稀疏表示;结合基于过完备字典的信号稀疏表示,提出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和正交多项式变换结合的高阶稀疏R... 利用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和正交变换两种原子构成过完备的信号重构空间,使得地震信号在此高阶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域中能够被稀疏表示;结合基于过完备字典的信号稀疏表示,提出高分辨率稀疏Radon变换和正交多项式变换结合的高阶稀疏Radon变换(HOSRT)。所提方法通过将地震数据和预测多次波变换到高阶稀疏Radon空间,用完备的高阶稀疏Radon变换原子稀疏表示,并在该域进行自适应相减,能够有效分离一次波和多次波;而且由于构造的完备空间克服了正交性的问题,压制过程中降低了对一次波的损伤。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多次波的压制效果,同时还可以较好地保留一次波振幅AVO(振幅随偏移别距的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正交多项式变换 过完备字典 自适应相减 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正则化的最小二乘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洪东 杨怀章 +1 位作者 薛亚茹 刘得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1,共10页
基于经典Tikhonov正则化(classical Tikhonov regularization)的最小二乘反演是三维电阻率反演的主要方法。对于电阻率分片连续的地质体,由于光滑反演解的光滑性使得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间边界模糊,不能很好地体现异常体的形态信息和位... 基于经典Tikhonov正则化(classical Tikhonov regularization)的最小二乘反演是三维电阻率反演的主要方法。对于电阻率分片连续的地质体,由于光滑反演解的光滑性使得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间边界模糊,不能很好地体现异常体的形态信息和位置信息,成像效果不好。将总变分正则化(total variation regularization)与经典Tikhonov正则化结合,提出混合正则化反演方法,通过模型分析比较经典Tikhonov正则化、TV正则化、混合正则化在反演结果上的不同,证明了引入混合正则化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既保持了经典Tikhonov正则化方法解的稳定性,又具有TV正则化方法解的保边缘性,有效地改善了三维电阻率成像效果。最后将混合正则化的反演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正则化 经典Tikhonov正则化 混合正则化 三维电阻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信噪比估计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洋 李承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57-262,共6页
本文给出了计算信噪比的三种不同方法,即叠加法、时间域SVD法和频率域SVD法。当各道之间的地震信号波形、振幅及相位保持不变时,可利用叠加方法进行信噪比估计;当各道之间的地震信息仅存在振幅变化时,可采用时间域SVD方法进行信噪... 本文给出了计算信噪比的三种不同方法,即叠加法、时间域SVD法和频率域SVD法。当各道之间的地震信号波形、振幅及相位保持不变时,可利用叠加方法进行信噪比估计;当各道之间的地震信息仅存在振幅变化时,可采用时间域SVD方法进行信噪比估算;当各道之间的地震信号既存在振幅变化,又存在相位变化时,应采用频率域SVD法来计算信噪比。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信噪比估计 叠加法 时域SV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VSP多种波场分离方法对比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志霞 孙赞东 +2 位作者 白海军 孙文博 张大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 本文就VSP波场分离的有效手段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对比了f-k滤波、逐波分离迭代优化和局部参数反演等三种波场分离方法。传统的f-k滤波要求空间采样间隔足够密,而逐波迭代优化法弥补了传统的f-k滤波的不足,解决了实际资料存在的空间采样不规则、子波变化等问题,该方法是一个时间域迭代的整体非线性优化方法,但其缺点是需要手工拾取各同相轴的时间。局部参数反演方法是将波场视为矢量,结合三个分量进行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方法。本文通过对速度和偏振角度施加约束条件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实现了上、下行纵横波快速有效反演,得到了与真实波场较好近似的波场信息。通过对A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波场分离及VSP-CDP叠加处理,表明局部参数反演的矢量波场分离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波场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VSP 迭代优化 矢量波场分离 局部参数反演 VSP-CDP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器刻度及井下测量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敏 梁华庆 +2 位作者 尹洪东 刘得军 高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提高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对刻度装置建模并数值模拟刻度过程,提出套管电流近似算法,数值模拟薄、厚两种地层模型的近似电流、地层视电阻率和二阶电位差。结果表明:仪器刻度数值模拟结果能够确定刻度装置参数,提供理论刻度曲线,... 为提高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对刻度装置建模并数值模拟刻度过程,提出套管电流近似算法,数值模拟薄、厚两种地层模型的近似电流、地层视电阻率和二阶电位差。结果表明:仪器刻度数值模拟结果能够确定刻度装置参数,提供理论刻度曲线,辅助计算电极系系数;井下测量数值模拟所提出的电流近似算法具有较强的地层分层能力,且低阻薄地层的视电阻率逼近程度明显下降,高阻厚地层的二阶电位差值极小,对测井仪分辨率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测井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数值模拟 仪器刻度 井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尺度形态学方法实现成像测井电导率图像的缝洞参数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曦宁 沈金松 +5 位作者 李振苓 罗安银 马超 张伟伟 叶文军 朱忠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7,共9页
裂缝和溶蚀孔洞为缝洞型储层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其分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对缝洞储层的定量评价。基于高覆盖率和高分辨率的电成像测井数据,采用多尺度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电导率图像中的缝洞孔隙度谱。选择不同尺... 裂缝和溶蚀孔洞为缝洞型储层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其分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对缝洞储层的定量评价。基于高覆盖率和高分辨率的电成像测井数据,采用多尺度数学形态学方法提取电导率图像中的缝洞孔隙度谱。选择不同尺度和形状的结构元素,构造不同种类的形态学滤波算子,实现井壁裂缝和溶蚀孔洞的电导率异常边缘检测。针对缝洞异常的边缘检测结果,用椭圆形函数拟合溶蚀孔洞,用多项式插值函数拟合裂缝边缘,继而提取缝洞参数并获得缝洞孔隙度谱。实验结果表明,用多尺度数学形态学方法对电导率图像的边缘检测有效地实现了缝洞的自动识别,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缝洞孔隙度谱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扫描成像测井 多尺度形态学滤波 结构元素 缝洞异常边缘检测 缝洞孔隙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三区砾岩油藏水淹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锋奇 许长福 +2 位作者 罗刚 朱亚婷 王晓光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6,共5页
水淹模式的系统总结是油藏水淹层快速识别和水淹级别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关键。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淹储层地球物理响应变化特征,依据区域测井资料研究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和测井响应特征,归纳出克下组... 水淹模式的系统总结是油藏水淹层快速识别和水淹级别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关键。以克拉玛依油田三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淹储层地球物理响应变化特征,依据区域测井资料研究水淹层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和测井响应特征,归纳出克下组砾岩油藏的5种水淹模式。利用电阻率径向幅度差确定水淹级别的模式有2种,结合2种水淹模式和试油结论制作砾岩油藏水淹级别定性评价的电性图版。砾岩油藏岩性复杂多变和非均质性严重,储层绝对电阻率对水淹级别不是很敏感,深中电阻率的差值可以有效判断水淹级别。基于储层沉积韵律和电性曲线判断水淹部位和水淹强度的模式有2种。沉积环境的变化导致储层纵向上物性和渗流性存在差异,注入水对储层流体的驱替就有选择性,水淹部位和水淹强度也会不同。依据自然电位基线偏移识别水淹部位的模式有1种,不同的泥岩基线偏移代表着储层不同部位的水淹情况。5种水淹模式的综合应用提高了三区砾岩油藏水淹层评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砾岩油藏 水淹机理 测井响应 水淹模式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道林 狄帮让 +2 位作者 李向阳 王世瑞 王树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确定岩石、岩相类型,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及地震微相分析,对扶余油层4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点... 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确定岩石、岩相类型,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及地震微相分析,对扶余油层4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点砂坝、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其中曲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发育,为物性较好的储集相带;伴随湖侵水体逐渐加深,河道逐渐由条带到开阔,砂体由零星到连片分布,河道弯曲逐渐萎缩,沉积相带由河流相过渡到河湖交互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 沉积学 岩性 扶余油层 沉积微相 测井相 地震微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地区北部二叠系致密油藏烃源岩测井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焦翠华 王清辉 +4 位作者 徐怀民 赵磊 易震 李林 吴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7,共4页
岩心和岩屑样品的地化分析数据表明,准东地区北部二叠系平地泉组一段发育一套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为了全面认识该烃源岩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利用岩心地化分析资料标定测井信息,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烃源岩识别及评... 岩心和岩屑样品的地化分析数据表明,准东地区北部二叠系平地泉组一段发育一套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为了全面认识该烃源岩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利用岩心地化分析资料标定测井信息,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烃源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采用改进的声波电阻率重叠、多元统计回归、烃源岩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及密度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之间的差异等多种方法计算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利用地化分析资料,建立裂解烃S2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氢指数;运用氢指数与热变指数及热变指数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烃源岩成熟度的评价。运用这套方法,对准东地区北部二叠系烃源岩的参数进行评价。岩心、岩屑地化分析资料证明,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为该区的致密油的资源量计算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北部 平地泉组 致密油 烃源岩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探测声反射成像测井裂步式傅里叶法偏移成像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承文 李军孝 +4 位作者 吴兴能 徐明 张承森 王贵清 陶果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远探测声反射成像测井相比地震勘探有更高的分辨率,相比常规声波测井有更深的横向探测深度,可以对井外裂缝、孔洞及其他地质界面进行探测,进而对复杂、隐蔽性油气藏进行评价。有效的偏移成像算法是声反射成像测井资料应用的关键。提出... 远探测声反射成像测井相比地震勘探有更高的分辨率,相比常规声波测井有更深的横向探测深度,可以对井外裂缝、孔洞及其他地质界面进行探测,进而对复杂、隐蔽性油气藏进行评价。有效的偏移成像算法是声反射成像测井资料应用的关键。提出远探测声波井下裂步傅里叶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偏移成像处理。该方法基于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中的裂步式傅里叶偏移方法,针对声反射测井作了相应的改进,不受倾角限制和频散的影响,同时,可以适应速度场中等程度的垂向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数据以及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探测声反射成像测井 裂步傅里叶法 叠前深度偏移 波动方程 频率-波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2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敬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4,共8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模型。实际应用中,剔除模型中对判别结果不敏感的属性,使各属性变量互不相关,很好地处理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对模型进行回判检验,总符合率达到90.57%,表明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可为地震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优化 碳酸盐岩 多元逐步判别 核主成分分析 缝洞型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非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毅 毛志强 +3 位作者 孙伟 蔡文渊 罗安银 赵永昌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6,共6页
利用沁水盆地中部A井区的能谱、电成像和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开展区域煤层气测井综合评价研究,从显微组分、变质程度、盖层条件、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利用非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含气量系统的方法。当煤层的变... 利用沁水盆地中部A井区的能谱、电成像和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开展区域煤层气测井综合评价研究,从显微组分、变质程度、盖层条件、构造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利用非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煤层含气量系统的方法。当煤层的变质程度、显微组分和灰分相同或相近时,利用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结合电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把煤层含气量系统划分成2个级别对煤岩储层含气量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价。利用能谱测井中的无铀自然伽马求取灰分含量,以消除铀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与实际资料对比,证实此项评价方法划分煤层含气量系统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为后续开发和压裂施工提供依据,为区域煤层气整体评价提供准确的测井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煤层气 能谱测井 电成像测井 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