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异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柳云骐 田志坚 +1 位作者 徐竹生 林励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对正构烷烃在双功能催化剂上加氢裂化 /加氢异构化反应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详细总结了正构烷烃 ,尤其是长链正构烷烃在催化剂上的择形裂化和择形异构化机理及其反应网络。讨论了分子筛基择形异构催化剂与润滑油基础油的异构脱蜡的关系。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双功能催化剂 异构化反应 研究进展 异构脱蜡 SAPO分子筛 加氢裂化 加氢异构化 择形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选择性加氢催化剂Pd/Al_2O_3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南军 谢海峰 刘晨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7-40,共4页
为了脱除原料中的双烯烃,在实验室用饱和浸渍法制备出选择性加氢反应的贵金属Pd/Al2O3蛋壳型催化剂。在高压微反装置上,以苯乙烯、环己烯为反应物,以正庚烷为溶剂,模拟蒸汽裂解汽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于拟... 为了脱除原料中的双烯烃,在实验室用饱和浸渍法制备出选择性加氢反应的贵金属Pd/Al2O3蛋壳型催化剂。在高压微反装置上,以苯乙烯、环己烯为反应物,以正庚烷为溶剂,模拟蒸汽裂解汽油,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于拟薄水铝石载体最佳的焙烧温度应高于1 000℃;碱性金属的引入降低了载体的表面酸性,但添加量不宜过高,在添加量为5%时并不能显著改善催化剂的加氢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Al2O3 蒸汽裂解 选择性加氢 拟薄水铝石 溶剂 环己烯 表面酸性 正庚烷 反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庞新梅 李春义 +4 位作者 山红红 郑俊生 杨朝合 张建芳 李树本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8,101,共5页
采用微反、元素分析、微库仑法和PFPD色谱等评价分析手段 ,对硫醇、硫醚、噻吩、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硫醇、硫醚易于裂化脱硫 ,在实验条件下其脱硫率在 95 %左右 ;噻吩、苯并... 采用微反、元素分析、微库仑法和PFPD色谱等评价分析手段 ,对硫醇、硫醚、噻吩、甲基噻吩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在FCC催化剂上的裂化脱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硫醇、硫醚易于裂化脱硫 ,在实验条件下其脱硫率在 95 %左右 ;噻吩、苯并噻吩则相对较难裂化脱硫 ,两者的脱硫率均为 6 5 %;甲基噻吩比噻吩容易裂化脱硫 ,但其脱硫率低于硫醇和硫醚。苯并噻吩较容易生成含硫焦炭 ,脱除的硫中有 15 .6 %进入焦炭中 ;而其他几种硫化物生成的含硫焦炭上硫的量较少 ,都在 7%以下。此外 ,硫醇、硫醚和苯并噻吩在反应过程中除裂化和生焦反应外 ,基本上不会生成其他硫化物 ,而噻吩、甲基噻吩在反应中则会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裂化 脱硫 FC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在酞菁钴分子筛催化下的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士昌 刘晨光 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8-90,共3页
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和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 ,对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 NaY)存在下的苯乙烯与次氯酸钠 (NaOCl)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GC MS联用仪和Varian34 0 0型气相色谱仪对环氧化产物进行了... 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和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 ,对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催化剂(CoPC NaY)存在下的苯乙烯与次氯酸钠 (NaOCl)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GC MS联用仪和Varian34 0 0型气相色谱仪对环氧化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分子筛超笼中原位合成的酞菁钴 ,在溶剂 /水两相体系中对苯乙烯环氧化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苯乙烯环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苯基环氧乙烷和苯甲醛。在 5 5℃时 ,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 5 4%,对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达到 6 5 %。反应温度和氧化剂的加入量影响苯乙烯环氧化的转化率和苯基环氧乙烷的选择性 ,而反应时间只影响反应的转化率。在CoPC NaY催化苯乙烯与次氯酸钠的环氧化反应过程中 ,氧化剂 (OCl-)首先进入大分子化合物酞菁钴驻留的超笼中 ,将氧转移到酞菁钴催化剂上 ,形成一个高价的钴氧化物中间体 (OCoPC) ;然后苯乙烯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相间扩散进入水相 ,并被分子筛吸附进入孔道 ,最后与钴氧化物中间体接触 ,此中间体将氧转移给苯乙烯 ,生成环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次氯酸钠 环氧化 酞菁钴 分子筛 苯基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醇加氢制四氢糠醇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会吉 刘晨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2-334,共3页
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 ,并加入碱性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助剂 ,各种氧化物总负载量低于催化剂质量的 30 %。在 393~ 413K、0 .2 5~ 0 .4h-1、2 .0~ 4.0MPa条件下 ,用上述催化剂加氢还原糠醇制备四氢糠醇。对于含少量助剂的镍催化剂Ⅱ ,在... 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 ,并加入碱性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助剂 ,各种氧化物总负载量低于催化剂质量的 30 %。在 393~ 413K、0 .2 5~ 0 .4h-1、2 .0~ 4.0MPa条件下 ,用上述催化剂加氢还原糠醇制备四氢糠醇。对于含少量助剂的镍催化剂Ⅱ ,在 393K、4.0MPa和空速 0 .2 5h-1时 ,糠醇转化率可达 99%以上 ,四氢糠醇收率和选择性都达到或接近 97%。在相同反应条件和糠醇转化率条件下 ,四氢糠醇收率和选择性均比没有助剂的镍催化剂Ⅰ高 2 .0 % ,比骨架镍催化剂高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四氢糠醇 加氢 催化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镍催化糠醇液相加氢制备四氢糠醇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会吉 邢金仙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骨架镍作为加氢催化剂 ,在悬浮床中液相加氢还原糠醇制备四氢糠醇。分析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对骨架镍催化糠醇液相加氢制备四氢糠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 ,糠醇可完全转化 ,四氢糠醇的收率和选择性较... 以骨架镍作为加氢催化剂 ,在悬浮床中液相加氢还原糠醇制备四氢糠醇。分析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对骨架镍催化糠醇液相加氢制备四氢糠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 ,糠醇可完全转化 ,四氢糠醇的收率和选择性较高。骨架镍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5 0℃下镍铝合金在NaOH溶液中溶解 90min。在镍铝合金用量为 2 .0 %~ 6 .0 %、氢压为 5 .0~ 6 .0MPa的反应条件下 ,糠醇转化率可达 99%以上 ,四氢糠醇收率和选择性约为 97%。加入乙醇作为溶剂 ,可以降低杂质 1,2 戊二醇的含量 ,提高四氢糠醇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醇 加氢 骨架镍催化剂 四氢糠醇 收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O-11分子筛在长链烷烃临氢反应中的选择效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柳云骐 田志坚 +1 位作者 徐竹生 林励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90,93,共4页
以磷酸、拟薄水铝石、硅溶胶为原料 ,以正二丙胺为有机模板剂 ,采用水热法合成SAPO 11分子筛。以SAPO - 1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以贵金属为加氢活性组分制备出了双功能催化剂。以正十二烷为模型化合物 ,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长链... 以磷酸、拟薄水铝石、硅溶胶为原料 ,以正二丙胺为有机模板剂 ,采用水热法合成SAPO 11分子筛。以SAPO - 11分子筛为酸性载体、以贵金属为加氢活性组分制备出了双功能催化剂。以正十二烷为模型化合物 ,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长链烷烃在Pt M/SAPO 11催化剂上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助剂M促进的Pt M/SAPO 11催化剂 ,当正十二烷的的转化率为 90 %时 ,异构化选择性可达到 90 %,单甲基十一烷是主要的异构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长链烷烃 临氢反应 选择效应 Pt/SAPO-11催化剂 正十二烷 加氢异构化 异构脱蜡 润滑油 脱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二腈加氢制取辛二胺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会吉 邢金仙 +2 位作者 殷长龙 刘坤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61,共3页
以骨架镍作为加氢催化剂 ,在乙醇溶剂中 ,液相加氢还原辛二腈制备辛二胺。分析了加氢反应体系、骨架镍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对辛二腈加氢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加入量为 5 .0 %~ 15 .0 % ,氢压为 0 .1~ 5 .0MPa ,剂料比为 0 .2... 以骨架镍作为加氢催化剂 ,在乙醇溶剂中 ,液相加氢还原辛二腈制备辛二胺。分析了加氢反应体系、骨架镍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对辛二腈加氢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加入量为 5 .0 %~ 15 .0 % ,氢压为 0 .1~ 5 .0MPa ,剂料比为 0 .2~ 5的条件下 ,辛二腈转化率可达 10 0 % ,辛二胺收率达 96 %以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用量较低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提高反应氢压和剂料比的方法改善加氢效果。研究还表明 ,在相同的加氢条件下 ,Ni/Al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二腈 骨架镍 辛二胺 镍催化剂 胺类化合物 加氢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介孔硅基分子筛SBA-3合成条件的优化与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于善青 赵瑞玉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热重热差分析方法 ,考察了合成物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硅源的量之比、反应温度、晶化时间、酸度及共溶剂等反应条件对SBA - 3硅基介孔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结晶度、比表面积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并筛选出较佳的反... 采用X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热重热差分析方法 ,考察了合成物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与硅源的量之比、反应温度、晶化时间、酸度及共溶剂等反应条件对SBA - 3硅基介孔分子筛合成过程中结晶度、比表面积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并筛选出较佳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模板剂时 ,表面活性剂与硅源的量之比在 0 .12~ 1.2时 ,均可得到六方相介孔材料。最佳合成条件 :较强酸性介质 (pH值为 - 0 .6 )、反应温度为 0℃、晶化时间为 2 4h。对共溶剂的考察发现 ,三甲基苯有较好的扩孔性能 ,其加入量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之比为1时 ,能合成出比表面积高达 12 0 0m2 / g、晶形较好的SBA 3介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SBA-3 合成方法 结构模板剂 强酸介质 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采用将二苯并噻吩先锂化、再烷基化的方法 ,可以合成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优化的合成条件如下 :正丁基锂 (n BuLi)与二苯并噻吩 (DBT)的摩尔比为 3∶1,正丁基锂己烷溶液的浓度为 1.5mol/L ,磺甲烷与DBT的摩尔比为 3∶1,在 - 3... 采用将二苯并噻吩先锂化、再烷基化的方法 ,可以合成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优化的合成条件如下 :正丁基锂 (n BuLi)与二苯并噻吩 (DBT)的摩尔比为 3∶1,正丁基锂己烷溶液的浓度为 1.5mol/L ,磺甲烷与DBT的摩尔比为 3∶1,在 - 35℃下进行锂化、烷基化反应。在此条件下 ,DBT的转化率最高 ,达 90 %以上 ;4 MDBT的色谱收率达 82 .3%。粗产品经活性白土脱色及在 - 2 0℃下用 95 %甲醇重结晶 2次后 ,产品纯度达 96 .1% ,产率为6 1 6 %。对合成产品 4 MDBT进行的GC MS、1H NMR、FT IR、XRD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合成产物的确为 4 MD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二苯并噻吩 合成 表征 二苯并噻吩 锂化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还原法制备高纯度仲辛醇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6,103,共4页
以负载型铜、镍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 ,液相加氢还原粗仲辛醇中的 2 辛酮制备高纯度仲辛醇。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加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 ,加氢反应条件相对缓和。在适当的加... 以负载型铜、镍催化剂为加氢催化剂 ,液相加氢还原粗仲辛醇中的 2 辛酮制备高纯度仲辛醇。分析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类型及加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镍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较高 ,加氢反应条件相对缓和。在适当的加氢条件下 ,采用浸渍法制备的镍催化剂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相当 ,2 辛酮的加氢转化率均可达 98%以上 ,加氢产物中仲辛醇的纯度达 98%~ 99% ,2 辛酮含量可降至 0 .2 %以下。负载型镍、铜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是制备高纯度仲辛醇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剂 ,具备一定的工业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还原法 制备 高纯度仲辛醇 粗仲辛醇 2-辛酮 加氢 镍催化剂 铜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的Co-Mo催化剂的HDS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商红岩 徐永强 +1 位作者 赵会吉 刘晨光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应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Mo/CNT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了HDS活性评价.XRD结果表明:260℃条件下处理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 应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技术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o-Mo/CNT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高压微反装置、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对催化剂进行了HDS活性评价.XRD结果表明:260℃条件下处理催化剂,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3,表面物种高度分散;500℃焙烧处理的催化剂的表面物种主要是MoO2,同时在Co-Mo/CNT催化体系中出现了CoMoO3和Co2Mo3O8物种的强衍射峰,高温焙烧时催化剂活性组分在碳纳米管的表面容易聚集形成MoO2等晶体.TPR结果表明:在Co-Mo/CNT催化剂中,表面物种的还原温度低于Co-Mo/γ-Al2O3中物种的还原温度.活性评价表明:催化剂的TPR特性和加氢脱硫活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Co-Mo/CNT具有很高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并且活性明显高于Co-Mo/γ-Al2O3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TPR HDS 碳纳米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