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井分层配汽工程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志刚 张毅 +1 位作者 王照亮 梁金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65-67,共3页
针对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建立了二层地质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单井分层配汽问题。对管流、嘴流、渗流的协调计算及蒸汽流过节流喷嘴的临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分层配汽工艺可得到合理的注汽剖面 ,实现了单井分层配汽 ,... 针对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建立了二层地质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单井分层配汽问题。对管流、嘴流、渗流的协调计算及蒸汽流过节流喷嘴的临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分层配汽工艺可得到合理的注汽剖面 ,实现了单井分层配汽 ,节约了作业费用。对配汽量、注汽速率及喷嘴结构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在现场进行了实际应用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分层注汽 配汽量 喷嘴 临界流动 限流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道内凝析液对流动参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建 唐建峰 李玉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在天然气的输送过程中,当天然气的水露点或烃露点高于管线埋设处的最低地温时就会有凝液析出。凝析液的存在不仅会增加通球扫线的次数,而且还会影响到管输效率。在有凝析液存在的气液混输管路中,凝液量、管径、流量、管线倾角等都会对... 在天然气的输送过程中,当天然气的水露点或烃露点高于管线埋设处的最低地温时就会有凝液析出。凝析液的存在不仅会增加通球扫线的次数,而且还会影响到管输效率。在有凝析液存在的气液混输管路中,凝液量、管径、流量、管线倾角等都会对压降产生影响。为此,利用HYSYS的流程模拟功能建立模型,分析了凝液量、含水率、管径、管线倾角、流量等因素对压降的影响;并以中原油田文柳线630管线为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对比了凝析液存在与否对压降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管线内的积液量。利用该方法可对管线的清管作业提供指导,并根据管线的运行情况给出合理的清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凝析液 流动 参数 影响 分析 压力降低 清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Delaunay三角形化剖分方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徐明海 张俨彬 陶文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Bowyer Watson算法的平面区域Delaunay三角化剖分的改进方法。它结合了前沿推进法的内部结点生成技术和Delaunay联点网格生成技术 ,使得每插入一点所破坏的单元尽可能地少。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 ,使Delaunay搜索过程限于局... 提出了一种基于Bowyer Watson算法的平面区域Delaunay三角化剖分的改进方法。它结合了前沿推进法的内部结点生成技术和Delaunay联点网格生成技术 ,使得每插入一点所破坏的单元尽可能地少。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 ,使Delaunay搜索过程限于局部 ,算法大为简化 ,易于编程 ,浮点计算量少 ,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函数递归调用。采用在基网格上定义网格步长的办法控制网格的疏密 ,使网格疏密易于控制。几个算例表明 ,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络 三角形单元 DELAUNAY剖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泡流化床流动特性的欧拉-离散单元方法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安源 刘石 姜凡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欧拉 离散单元方法对气固射流流化床内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型中把气相作为连续介质处理,采用欧拉方法建立其动量及质量守恒方程;对固体颗粒相则采用属于拉格朗日范畴的离散单元方法(DEM)模拟;气固两相之间的相互作... 利用欧拉 离散单元方法对气固射流流化床内的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型中把气相作为连续介质处理,采用欧拉方法建立其动量及质量守恒方程;对固体颗粒相则采用属于拉格朗日范畴的离散单元方法(DEM)模拟;气固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DiFelice经验关系式反映.利用该模型模拟了流化床内初始阶段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此外,由于气泡特性对流化床的流化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故利用频谱分析理论对床内的模拟压力信号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几个典型入口气速下的气泡统计生成频率.数值模拟结果与有关实验结果定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流动特性 欧拉-离散单元方法 气泡特性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表征原油流变结构随温度变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传宪 李琦瑰 郑树贵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76-79,共4页
含蜡原油在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 ,由于蜡晶析出而具有不同的粘弹特性。粘弹性的强弱与原油中的蜡晶浓度、蜡晶聚集状态和相互作用性质以及液态油的组成等所形成的流变结构有关。对中原和长庆原油的实验表明 ,原油在小振幅剪切振荡... 含蜡原油在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 ,由于蜡晶析出而具有不同的粘弹特性。粘弹性的强弱与原油中的蜡晶浓度、蜡晶聚集状态和相互作用性质以及液态油的组成等所形成的流变结构有关。对中原和长庆原油的实验表明 ,原油在小振幅剪切振荡实验条件下粘弹性参数的大小及其特殊变化温度可以综合反映原油的流变结构随温度变化的特点 ,并可用于评价改性原油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粘弹性 流变结构 剪切振荡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注不凝气体测量蒸汽干度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志勤 王弥康 房爱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3-55,共3页
依据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学特征 ,研究了一种比较简便的间接测量蒸汽干度的方法———加注不凝气体测量蒸汽干度 ,该方法即可用于地面管线 ,也可用于井下蒸汽干度的测量。该方法具有造价低、精度高。
关键词 采油 蒸汽干度 测量 不凝气体 分压力 注蒸汽 热力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热油管道停输后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伟 张劲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27-29,33,共4页
为精确模拟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根据管外不同位置处土壤受热油管道散热影响的大小,将管外热影响区域简化为矩形并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距管外壁0.5 m内的环形烘干区域.针对该模... 为精确模拟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根据管外不同位置处土壤受热油管道散热影响的大小,将管外热影响区域简化为矩形并分为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距管外壁0.5 m内的环形烘干区域.针对该模型,编制了有限元程序计算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管外径426 mm、管内油温65.0℃、管道埋深处自然地温9.0℃时,矩形热影响区域的水平边界距管中心距离在13 m左右;若管道停输40 h,仅管道周围1.1 m内的土壤温度发生变化,为管道停输再启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停输安全 土壤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兵 岳湘安 +2 位作者 蒋华义 何光渝 张立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温度段的热历史作用会对含蜡原油凝点产生恶化效果;剪切历史作用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的另一重要因素,低于200s-1的剪切作用会增大含蜡原油的凝点,高于400s-1的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具有优化效果.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综合作用时,时间较短的中低剪速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影响较小,高温和低温热处理作用有明显的降凝效果;长时间的高速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明显,高温热处理和高速剪切综合作用对含蜡原油有较好的降凝效果.确定长庆含蜡原油的长距离输送热处理温度宜高于60℃,过泵剪切速率应高于200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热历史 剪切历史 原油凝点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原油凝点温度附近屈服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英如 孙骥姝 +1 位作者 李鸿英 张劲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8-60,64,共4页
为了研究停输后沿线管内原油的屈服应力分布,采用管输模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大庆原油在凝点温度附近的屈服特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的屈服应力与动冷终温的关系曲线存在一拐点温度,此拐点温度为凝点以上2℃;当动冷终温一定时,原油的屈服... 为了研究停输后沿线管内原油的屈服应力分布,采用管输模拟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大庆原油在凝点温度附近的屈服特性.结果表明,大庆原油的屈服应力与动冷终温的关系曲线存在一拐点温度,此拐点温度为凝点以上2℃;当动冷终温一定时,原油的屈服应力与测量温度之间呈指数关系.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屈服应力与动冷终温和测温的经验关系式,为铁大线管道停输后再启动过程的水力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胶凝特性 管输模拟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油旋流器压降比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自力 冯叔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489,共5页
实验研究了直径为 35mm的除油水力旋流器能量耗散与分流比的关系 .结果发现 ,当改变溢流孔径 (分别为 4、 6、 8mm)和入口流量 (分别为 30、 40、 5 0、 6 0、 70L·min-1)时 ,只要分流比小于 2 5 % ,旋流器的能量耗散在不同入口流... 实验研究了直径为 35mm的除油水力旋流器能量耗散与分流比的关系 .结果发现 ,当改变溢流孔径 (分别为 4、 6、 8mm)和入口流量 (分别为 30、 40、 5 0、 6 0、 70L·min-1)时 ,只要分流比小于 2 5 % ,旋流器的能量耗散在不同入口流量下都能保持与入口流量对应的某一常数值 .当入口流量分别为 30、 40、 5 0、 6 0、 70L·min-1时 ,旋流器的能量耗散大约分别为 10、 30、 80、 140、 2 0 5N·m·s-1.根据旋流器的这一特征 ,并结合理论分析 ,建立了除油水力旋流器压降比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压降比 数学模型 能量耗散实验 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兵 何光渝 +1 位作者 蒋华义 岳湘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不同剪切历史作用后的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剪切时间和剪切速率,模拟了管流现场的剪切历史作用,通过测量不同剪切历史作用后油样的凝点和粘度变化,研究了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并针对剪切作... 对不同剪切历史作用后的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剪切时间和剪切速率,模拟了管流现场的剪切历史作用,通过测量不同剪切历史作用后油样的凝点和粘度变化,研究了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并针对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流变性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低速长时间的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流变性能影响较大,低速剪切会增大含蜡原油的凝点和粘度,长时间的高速剪切作用会优化含蜡原油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剪切历史 凝点 粘度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弹性分析的含蜡原油触变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侯磊 张劲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6,94,共4页
触变性是含蜡原油的一个重要流变性质,输油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分析需要对触变行为做出准确的定量描述。从粘弹性力学角度出发,在弹性应力和粘性应力两方面分析含蜡原油在触变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做出若干合理的假设,推出新的触变性计算模型... 触变性是含蜡原油的一个重要流变性质,输油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分析需要对触变行为做出准确的定量描述。从粘弹性力学角度出发,在弹性应力和粘性应力两方面分析含蜡原油在触变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做出若干合理的假设,推出新的触变性计算模型。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可用于求取停输管道的再启动压力。对大庆原油和中原加剂原油进行了触变实验,用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触变行为。与其他触变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参数较少和精度较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触变性 计算模型 粘弹性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含蜡原油黏度的不确定性及概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康 张劲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35-37,共3页
为了对管输含蜡原油的不确定性及概率分布进行研究 ,对中洛输油管线现场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明含蜡原油黏度及表观黏度数值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原油本身、测量和描述过程、测试样本数量和代表性等方面 .通过Kolmogorov—Smirnov法检... 为了对管输含蜡原油的不确定性及概率分布进行研究 ,对中洛输油管线现场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明含蜡原油黏度及表观黏度数值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原油本身、测量和描述过程、测试样本数量和代表性等方面 .通过Kolmogorov—Smirnov法检验 ,表明原油黏度和表观黏度的概率分布规律用正态分布拟合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输油管线 原油黏度 表观黏度 剪切率 数值 拟合 线管 不确定性 现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一液旋流分离器级效率曲线求解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淼儿 冯叔初 李自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62-64,共3页
根据级效率、粒度分布和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直接测定液一液旋流器级效率曲线的新方法。首先测出油滴在水中的粒度分布,并将其拟合为解析函数;然后用多项式拟合级效率曲线,根据实测的分流比和总效率等数据,求出多项式中... 根据级效率、粒度分布和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直接测定液一液旋流器级效率曲线的新方法。首先测出油滴在水中的粒度分布,并将其拟合为解析函数;然后用多项式拟合级效率曲线,根据实测的分流比和总效率等数据,求出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即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级效率曲线。该方法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分离器 级效率 分离效率 粒度分布 液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表观黏度计算幂律流体摩阻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俊 张劲军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8-62,共5页
在计算非牛顿含蜡原油管道输送的沿程摩阻时,通常采用幂律流体的摩阻计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若紊流时雷诺数的计算采用管壁处的表观黏度,层流时雷诺数的计算采用距径向位置0.7788R处的表观黏度(R为管道半径),则圆管中幂... 在计算非牛顿含蜡原油管道输送的沿程摩阻时,通常采用幂律流体的摩阻计算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验证表明,若紊流时雷诺数的计算采用管壁处的表观黏度,层流时雷诺数的计算采用距径向位置0.7788R处的表观黏度(R为管道半径),则圆管中幂律流体的流动摩阻可以用牛顿流体的公式来计算.此方法得到的结果与按传统幂律流体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接近.采用该方法为热油管路特性的分析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黏度 幂律流体 摩擦阻力 层流 紊流 含蜡原油 原油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多孔介质热气流点火临界着火温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安源 刘中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2期76-78,共3页
基于经典点火理论中的“零值梯度法” ,建立了含油多孔介质在采用热气流点火时临界着火温度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所得模型定性分析了一些主要因素对临界着火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增加热气流流量、比热及指数前因子、油层孔隙度、油... 基于经典点火理论中的“零值梯度法” ,建立了含油多孔介质在采用热气流点火时临界着火温度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所得模型定性分析了一些主要因素对临界着火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增加热气流流量、比热及指数前因子、油层孔隙度、油密度、油饱和度、氧分压、反应级数和氧分子燃烧产生的反应热等参数值均会使临界着火温度降低 ,多孔介质中燃料活化能的增加则会使临界着火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气流 点火临界着火温度 火烧油层 热力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石英砂强化水平圆柱池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中良 崔玉峰 +1 位作者 胡兴胜 李爱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81-84,共4页
将石英砂引入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 ,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固体颗粒粒度、初始埋深及热流密度对弯曲表面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换热表面的材料为不锈钢 ,固体颗粒是粒度为 0 .4~ 1.2mm的石英砂。实验结果表明 ,在充分流化的条件下 ,在... 将石英砂引入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 ,系统地研究了不规则固体颗粒粒度、初始埋深及热流密度对弯曲表面池沸腾换热的影响。换热表面的材料为不锈钢 ,固体颗粒是粒度为 0 .4~ 1.2mm的石英砂。实验结果表明 ,在充分流化的条件下 ,在水平圆柱外表面沸腾的水中引入非均匀粒度的固体颗粒可以明显地强化换热。在相同的壁面过热度下 ,其热流密度一般是不加石英砂时的 2~ 4倍 ,但在固体颗粒被充分流化前 ,换热效果会出现短时间的恶化。与平换热面及采用均匀粒度固体颗粒的情况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沸腾 液体 换热 石英砂 水平圆柱 固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兵 岳湘安 +1 位作者 蒋华义 何光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5,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明确了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是影响长庆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长庆含蜡原油凝点趋于稳定的剪切时间为200 s,因此实验室以剪切200 s后的原油凝点作为长输管线的凝点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的...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明确了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是影响长庆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长庆含蜡原油凝点趋于稳定的剪切时间为200 s,因此实验室以剪切200 s后的原油凝点作为长输管线的凝点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热处理和剪切作用与含蜡原油凝点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反映长输管线中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作用对凝点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记录数据所得误差小于0.8℃,表明模型与凝点规律比较吻合.该模型为长庆含蜡原油长距离输送的泵站、热站设计以及管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热历史 剪切历史 凝点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回转实验环道及测试
19
作者 张帆 张劲军 孙红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1期29-31,共3页
通过立式环管旋转时流体在环管内产生相对流动实现无流体驱动装置的流体管流模拟.通过环管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变化曲线确定相对流动时形成的液位差,根据液位差与流体粘度(流变性)的关系,实现流体在环道内的流动模拟及实时测量.
关键词 管流模拟 测量 实验环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壁导热对管内流动流体热边界条件的影响
20
作者 刘中良 韩同方 刘安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得内管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影响这种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Peclet数、管壁材料的相对导热系数、实验段相对加热长度及管壁相对厚度等无量纲参数。为了改善管内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以提高对流换热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保证管外壁加热 (或冷却 )均匀性的前提下 ,一定要尽可能采用足够长的薄壁管做对流换热实验的加热段。此外 ,试件的材料与拟采用的加热方式有关。恒壁温加热时要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 ,而恒热流加热时 (如外绕加热丝加热或管壁直接通电加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壁 导热 层流管流 边界条件 流体热 管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