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水射流清洗油井结垢管安全生产问题讨论
1
作者 徐依吉 赵红香 +2 位作者 孙伟良 虞德平 左丰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目前油田开发生产中出现的油井管存在结垢日益严重、清洗难度大、污染环境、影响油水井安全生产等问题,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了利用高压水射流清洗结垢管技术。给出了结垢管安全清洗的工艺流程及清洗装置,并阐明射流清洗的工作原理... 针对目前油田开发生产中出现的油井管存在结垢日益严重、清洗难度大、污染环境、影响油水井安全生产等问题,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了利用高压水射流清洗结垢管技术。给出了结垢管安全清洗的工艺流程及清洗装置,并阐明射流清洗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标准、检验方法、安全保护措施等,同时进行了高压旋转喷头的设计和其他技术参数的优选。通过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结垢管现场高压水射流安全清洗,证实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结垢管的安全使用和油水井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胜利油田 结垢管安全 结垢管清洗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射流破岩钻孔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王瑞和 周卫东 +1 位作者 沈忠厚 杨永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9,104,共6页
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旋转射流的结构特性及井底流场分布,证明了旋转射流具有三维速度,且其速度最高部分,集中在离开射流轴心一定半径的一环形区域上,射流呈扩散状,其冲击面积随喷距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加。旋转射... 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旋转射流的结构特性及井底流场分布,证明了旋转射流具有三维速度,且其速度最高部分,集中在离开射流轴心一定半径的一环形区域上,射流呈扩散状,其冲击面积随喷距的增大而大幅度增加。旋转射流破岩钻孔的机理不同于普通圆射流,它以剪切破碎为主,伴以冲蚀、拉伸破坏和磨削等多种形式,因而具有很高的破岩效率。破岩首先从对应着射流能量最高的环形区域开始,并逐步向内、外扩展,形成凸锥状的孔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 数值模拟 钻孔 破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汽射流清洗稠油管技术研究
3
作者 邢雪阳 赵军友 徐依吉 《石油机械》 2015年第10期71-75,共5页
针对稠油管油垢堆积和难清洗等问题,研发了高温蒸汽射流清洗技术。通过理论及数值模拟确定了高温蒸汽射流清洗系统运行的最优温度、蒸汽压力、蒸汽用量及喷嘴结构尺寸等关键参数。现场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蒸汽射流喷嘴内的温度和压力在... 针对稠油管油垢堆积和难清洗等问题,研发了高温蒸汽射流清洗技术。通过理论及数值模拟确定了高温蒸汽射流清洗系统运行的最优温度、蒸汽压力、蒸汽用量及喷嘴结构尺寸等关键参数。现场试验及模拟结果表明,蒸汽射流喷嘴内的温度和压力在管内呈梯度分布,可提高蒸汽射流在稠油管内的凝结潜热释放效率,有效清洗附着在管壁的稠油油垢;高温蒸汽射流清洗与其他射流介质清洗技术相比更节能、环保,能收到更好的清洗效果。高温蒸汽射流清洗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稠油管清洗难题,为我国的稠油管清洗保养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射流 射流清洗 稠油清洗 稠油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喷砂射孔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65
4
作者 牛继磊 李根生 +2 位作者 宋剑 马利成 杜宝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 ,对影响水力喷砂射孔能力的 7个参数 (射流压力、射流排量、射流磨料性质、磨料体积分数、磨料粒度、岩性和围压 )进行了系统研究 ,初步得出了各参数对射流破岩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 ,水力喷砂射孔能力随压力和排...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 ,对影响水力喷砂射孔能力的 7个参数 (射流压力、射流排量、射流磨料性质、磨料体积分数、磨料粒度、岩性和围压 )进行了系统研究 ,初步得出了各参数对射流破岩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 ,水力喷砂射孔能力随压力和排量的增加而增加 ;磨料粒度和体积分数都存在着一个最优值 ,磨料体积分数为 6 %~ 8% ,磨料粒度为 0 .4~ 0 .6 mm;磨料的性质对水力喷砂射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岩石的性质和围压对射孔能力有很大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射流 油气井 磨料喷嘴 射孔参数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C-VDS垂直钻井系统在顺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蒋金宝 陈养龙 倪红坚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6期790-793,共4页
顺南地区是中国石化塔里木盆地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钻井地质环境复杂,其中桑塔木组埋藏深、厚度大,且井斜控制困难。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井斜精细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优选UPC-VDS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顺南3井和顺南2井开展了探索试验。结果表... 顺南地区是中国石化塔里木盆地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钻井地质环境复杂,其中桑塔木组埋藏深、厚度大,且井斜控制困难。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井斜精细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优选UPC-VDS自动垂直钻井系统,在顺南3井和顺南2井开展了探索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将井斜角控制在3.0°以内,但井斜控制能力对钻头压降的依赖程度较高。为此对系统结构进行了改进,大幅度降低推靠力对钻头压降的依赖程度,并在顺南4井和顺南5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将井斜角控制在1.0°以内,且使用寿命长(纯钻时间高于213 h)、性能稳定,为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的提速提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系统 桑塔木组 井斜控制 防斜打快 顺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