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邵长丽
殷长龙
+1 位作者
刘晨光
周红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酸性载体以及炭材料等其他载体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单一氧化物载体容易与活性组分作用生成没有催化活性的相,从而影响催化剂的...
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酸性载体以及炭材料等其他载体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单一氧化物载体容易与活性组分作用生成没有催化活性的相,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复合氧化物载体可以克服单一氧化物载体的缺陷,从而使制备的催化剂对芳烃的加氢和对二苯并噻吩及它的芳烃衍生物的转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芳香烃大分子硫化物的脱除,酸性载体比其他载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炭材料等新型载体与金属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可达到最小,从而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活性组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效应
金属氧化物载体
深度加氢脱硫
催化剂
活性炭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颖
陈艳红
+3 位作者
李春义
山红红
杨朝合
张建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25-1427,共3页
在小型固定床上考察了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硅铝比催化剂对目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0℃、催化剂装量1 g、原料和水的流量分别为25ml/min和0.02 ml/min时,目的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较高...
在小型固定床上考察了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硅铝比催化剂对目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0℃、催化剂装量1 g、原料和水的流量分别为25ml/min和0.02 ml/min时,目的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较高;同时,催化剂硅铝比较低对生产乙烯有利,硅铝比较高对生产丙烯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乙烯
丙烯
硅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力和温度对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永强
商红岩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研究了4 甲基二苯并噻吩(4 MDBT)和二苯并噻吩(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研究发现4 M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
研究了4 甲基二苯并噻吩(4 MDBT)和二苯并噻吩(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研究发现4 M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且两者反应速率相当;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 MDBT分子位于4位的甲基阻碍其在催化剂表面通过硫原子的端连吸附,从而降低了其直接氢解脱硫路径的反应速率,因而也降低了其总的加氢脱硫转化率。反应压力降低,DBT和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反应速率明显下降,而其对氢解路径影响较小,但效果却与加氢路径相反,反应压力对4 MDBT转化率的影响大于DBT。反应温度对DBT和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和氢解路径都有明显影响,但是对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小于加氢路径,而对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稍高于加氢路径,4 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相连苯环的加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反应网络
CoMo/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尿素反应法制备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
被引量:
7
4
作者
邵长丽
殷长龙
+2 位作者
张俊萍
陈世安
刘晨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采用尿素反应法合成出具有介孔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HRTEM、TG-DTA、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及其前躯体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制备Ni-Mo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以2%二苯并噻吩(DBT...
采用尿素反应法合成出具有介孔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HRTEM、TG-DTA、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及其前躯体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制备Ni-Mo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以2%二苯并噻吩(DBT)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尿素反应法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达到124m2·g-1,适宜的孔容0.22mL·g-1,和理想的孔径分布,平均孔径为5.8nm。HDS活性评价表明,这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加氢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80℃时脱硫率可达100%,远高于对比催化剂Ni-Mo/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Ni-Mo复合氧化物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邵长丽
殷长龙
刘晨光
周红军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
华东
)
化学
化工学院
重
质
油
加工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cnpc
催化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4-1080,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60422)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酸性载体以及炭材料等其他载体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单一氧化物载体容易与活性组分作用生成没有催化活性的相,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复合氧化物载体可以克服单一氧化物载体的缺陷,从而使制备的催化剂对芳烃的加氢和对二苯并噻吩及它的芳烃衍生物的转化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芳香烃大分子硫化物的脱除,酸性载体比其他载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炭材料等新型载体与金属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可达到最小,从而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活性组分的作用。
关键词
载体效应
金属氧化物载体
深度加氢脱硫
催化剂
活性炭
柴油
Keywords
support effect
metallic oxide support
deep 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active carbon
diesel oil
分类号
TQ426.6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彭颖
陈艳红
李春义
山红红
杨朝合
张建芳
机构
石油
大学
(
华东
)
化学
化工学院
重
质
油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cnpc
催化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25-1427,共3页
文摘
在小型固定床上考察了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硅铝比催化剂对目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0℃、催化剂装量1 g、原料和水的流量分别为25ml/min和0.02 ml/min时,目的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较高;同时,催化剂硅铝比较低对生产乙烯有利,硅铝比较高对生产丙烯有利.
关键词
C4
催化裂解
低碳烯烃
乙烯
丙烯
硅铝比
分类号
TQ221.2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力和温度对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徐永强
商红岩
刘晨光
机构
石油
大学
华东
化学
化工学院
重
质
油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cnpc
催化
重点
实验室
石油
大学
(
华东
)
化学
化工学院
重
质
油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cnpc
催化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基金(CNPC KLC 2001 05) ~~
文摘
研究了4 甲基二苯并噻吩(4 MDBT)和二苯并噻吩(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研究发现4 M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且两者反应速率相当;DBT在CoMo γ Al2O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 MDBT分子位于4位的甲基阻碍其在催化剂表面通过硫原子的端连吸附,从而降低了其直接氢解脱硫路径的反应速率,因而也降低了其总的加氢脱硫转化率。反应压力降低,DBT和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反应速率明显下降,而其对氢解路径影响较小,但效果却与加氢路径相反,反应压力对4 MDBT转化率的影响大于DBT。反应温度对DBT和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和氢解路径都有明显影响,但是对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小于加氢路径,而对4 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氢解路径的影响稍高于加氢路径,4 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相连苯环的加氢反应。
关键词
4-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反应网络
CoMo/γ-Al2O3
Keywords
dibenzothiophene
4-methyldibenzothiophene
hydro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networks
CoMo/γ-Al_2O_3
分类号
O643 [理学—物理化学]
TQ5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尿素反应法制备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
被引量:
7
4
作者
邵长丽
殷长龙
张俊萍
陈世安
刘晨光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
华东
)
化学
化工学院
重
质
油
加工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cnpc
催化
重点
实验室
开滦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抚顺
石油
化工
公司
催化
剂厂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2-1788,共7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No.2004CB2178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创新基金(No.06E1022)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尿素反应法合成出具有介孔结构的Ni-Mo复合氧化物。用XRD、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表征、HRTEM、TG-DTA、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及其前躯体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制备Ni-Mo复合氧化物适宜的焙烧温度。以2%二苯并噻吩(DBT)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高压微反装置上考察了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尿素反应法合成的Ni-Mo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达到124m2·g-1,适宜的孔容0.22mL·g-1,和理想的孔径分布,平均孔径为5.8nm。HDS活性评价表明,这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加氢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80℃时脱硫率可达100%,远高于对比催化剂Ni-Mo/Al2O3。
关键词
尿素
Ni-Mo复合氧化物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Keywords
urea
Ni-Mo mixed oxides
hydrodesulfurization
Dibenzothiophene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TE624.4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效应的研究进展
邵长丽
殷长龙
刘晨光
周红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混合C4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研究
彭颖
陈艳红
李春义
山红红
杨朝合
张建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压力和温度对4-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
徐永强
商红岩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尿素反应法制备介孔Ni-Mo复合氧化物
邵长丽
殷长龙
张俊萍
陈世安
刘晨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