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OBE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43
1
作者 淳柳 郭月琴 王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7,共6页
指出“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传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导下,围绕“双一流... 指出“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传授学生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其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导下,围绕“双一流”建设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模式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匹配,促进了学生专业学术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OBE 研究生学术英语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旺 管志川 +3 位作者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5,256,共5页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 在能源行业快速升级转型背景下,石油行业高标准的作业及安全要求限制了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现场实践,自动化的装备及复杂的施工工艺使得校内不易开展实践教学,擅长于基础研究但无现场工作经历的指导教师不利于引领学生实践,最终导致学生弱于实践能力,且存在越来越弱的趋势,难以支撑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针对此问题,创新性的构建了“6+1”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了校内校外“实+虚”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三驱联动,四位一体”实践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石油工程现场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 石油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俞继仙 薛庆忠 +1 位作者 苏玉亮 林承焰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16,共4页
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特殊人才需求,要求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做好人才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紧随中国石油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一系列工... 指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特殊人才需求,要求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做好人才服务,提升国际化水平。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紧随中国石油企业的"走出去"步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一系列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和探索,包括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开展订单式培养、整合国际教学资源和建立行业高校联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化柔性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雪峰 王军会 +1 位作者 李玉萍 丁红燕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18-121,共4页
在我国对实践性高层次会计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学生的不同教育历程和经验背景,以及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协同化柔性教育理念,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协同化柔性会计硕士培养模式... 在我国对实践性高层次会计人才迫切需求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学生的不同教育历程和经验背景,以及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协同化柔性教育理念,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协同化柔性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化 柔性 会计硕士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强化表面活性剂清洗石油污染土壤的性能及其作用机制
5
作者 姜翠玉 曾端 +2 位作者 生晓茹 曲海栋 张龙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针对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以除油率为指标,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烷基糖苷(APG)3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性能。在最适宜清洗条件下,APG、OP-10、SDBS的除油率分别为77.5%、71.3%、58.6%。考察硅酸钠、碳酸钠... 针对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以除油率为指标,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烷基糖苷(APG)3种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性能。在最适宜清洗条件下,APG、OP-10、SDBS的除油率分别为77.5%、71.3%、58.6%。考察硅酸钠、碳酸钠、磷酸钠和腐殖酸钠4种钠盐助剂对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性能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对表面活性剂溶液微观性质的影响,从而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钠盐对表面活性剂清洗均有增效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匹配性;硅酸钠与SDBS和OP-10的匹配性较好,磷酸钠与APG匹配性较好,在最佳洗涤条件下,APG-磷酸钠、OP-10-硅酸钠、SDBS-硅酸钠的除油率分别达到88.9%、85.3%、72.0%;加入助剂后,通过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大胶束动态平均直径、提升对污染土壤润湿性能,协同强化表面活性剂发挥卷缩、增溶作用,从而提高对石油污染土壤的清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石油污染土壤 土壤清洗修复 钠盐助剂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条件下如何讲好高校故事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6
作者 沈刘峡 王玉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1,77,共3页
讲好高校故事,对于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高校良好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讲好高校故事,首先要明确讲好哪些故事,其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条件下讲好故事面临的挑战,进而积极探索讲好故事的举措。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故事 举措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精细化分类探索及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梦华 牛庆玮 万启存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0,共3页
存量档案数字化是保护纸质档案、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的必由之路,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由于原有组卷信息元数据不足而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档案工作者要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一项命题,本文从具体工作... 存量档案数字化是保护纸质档案、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和智慧档案馆的必由之路,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由于原有组卷信息元数据不足而存在的各种问题,是档案工作者要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一项命题,本文从具体工作实践出发提出了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精细化分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档案 字迹 保护材料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石油绿色热改质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齐以强 刘贺 +7 位作者 韩莉 谢丽颖 张啸杞 杨颖 李维宁 郭爱军 陈坤 王宗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非常规石油因黏度高、流动性差,严重制约其输送和下游深加工,如何进行轻质化改质成为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双碳”政策驱动下,非常规石油改质势必朝绿色、清洁方向发展。基于此,综述了以重油为典型代表的非常规石油绿... 非常规石油因黏度高、流动性差,严重制约其输送和下游深加工,如何进行轻质化改质成为其开发利用的关键。在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双碳”政策驱动下,非常规石油改质势必朝绿色、清洁方向发展。基于此,综述了以重油为典型代表的非常规石油绿色热改质技术研究进展,包括传统临氢/供氢热裂化改质技术、超临界水改质技术、临水煤气降黏改质技术以及临甲烷改质技术,分析了各种绿色改质技术的优势、制约因素、工业应用和前景等,为重油绿色改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油 绿色轻质化 降黏改质 超临界水改质 临水煤气改质 临甲烷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举措——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学科建设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魏宝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44,共8页
由于学科设立之初的职能定位偏差,行业特色型高校基础学科的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是“危”“机”并存。基础学科应抓住机遇、认真谋划,从找准学科特色定位、融入学校发展主... 由于学科设立之初的职能定位偏差,行业特色型高校基础学科的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也面临着一些难得的机遇,可以说是“危”“机”并存。基础学科应抓住机遇、认真谋划,从找准学科特色定位、融入学校发展主流、配置优化学科要素、追求原始理论创新几个方面着手开拓出一条有效的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道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学科基于“Physics+X”的学科建设模式和“强特色,入主流”的学科建设思路,从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学科团队、搭建学科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几方面入手进行学科建设,在增强学科活力、扩大学科发展空间、提升学科综合水平和支撑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一流学科 基础学科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绿色修复的微观尺度机理
10
作者 王晓璞 王晴萱 +3 位作者 李严 龙涛 李航宇 杨永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在直接测量多孔介质内微观渗流机理方面的不足,采用自主研发的孔隙尺度可视化实验装置,对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的绿色修复过程进行微观尺度研究。探讨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及绿色环保驱替剂对残余油分布和饱和度的影响,实现... 针对传统实验方法在直接测量多孔介质内微观渗流机理方面的不足,采用自主研发的孔隙尺度可视化实验装置,对非均质地层石油污染的绿色修复过程进行微观尺度研究。探讨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及绿色环保驱替剂对残余油分布和饱和度的影响,实现了多孔介质内孔隙尺度两相渗流过程的实时监测。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作一次性孔隙模型,模拟地下油藏。驱替剂包括生物质绿色溶剂、T-80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均质孔隙模型中,低渗透区的残余油饱和度比高渗透区高0.700左右;高流速的残余油饱和度较低流速增加了0.130;生物质绿色溶剂表现出最佳修复效果,残余油饱和度为0.079,去离子水次之,T-80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石油污染修复 非均质多孔介质 孔隙尺度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水下采油树视情维修决策智能优化方法
11
作者 张妍平 蔡宝平 +7 位作者 李清平 袁晓兵 林守强 贾向锋 隋中斐 刘华祥 吴小路 邹哲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7,共9页
传统的水下采油树视情维修决策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的阈值制定维修策略,难以灵活应对水下采油树工作条件的变化。针对固定阈值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组件系统视情维修决策智能优化方法,利用Gamma过程对系统组件的退化性能进行建模,... 传统的水下采油树视情维修决策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的阈值制定维修策略,难以灵活应对水下采油树工作条件的变化。针对固定阈值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组件系统视情维修决策智能优化方法,利用Gamma过程对系统组件的退化性能进行建模,采用深度Q学习算法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维修决策模型,以组件退化状态组合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各组件维修决策组合作为输出层,并分别设置以生产收益和停产总损失为奖励的两种策略对决策模型进行训练;以水下采油树为研究案例,验证基于强化学习的多组件系统视情维修决策智能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停产总损失为奖励的优化方法更适合于水下采油树的维修决策智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情维修 强化学习 多组件系统 水下采油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愈合水凝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刘佳音 李一宁 +3 位作者 魏志毅 张金泽 张玲可儿 范海明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4-1185,1220,共13页
与传统的水凝胶相比,自愈合水凝胶(简称自愈合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其作为新型调剖堵水材料已用于石油工程领域。如何实现此领域应用的水凝胶同时拥有优异的自愈合性能... 与传统的水凝胶相比,自愈合水凝胶(简称自愈合凝胶)具有良好的自愈合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理想材料。近年来,其作为新型调剖堵水材料已用于石油工程领域。如何实现此领域应用的水凝胶同时拥有优异的自愈合性能和力学性能仍是一项重大挑战。该文介绍了自愈合凝胶的作用机制,在总结应用于油气开发领域的自愈合凝胶类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不同阶段自愈合凝胶的自愈合性能评价方法,包括只能通过定性手段评价愈合时间的目测观察法、挑挂法、强度代码法和可定量评价自愈合性能的愈合效率法和流变法,分析了影响自愈合性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动态键、溶胀比和粒径)和外部因素(温度和pH);最后,对自愈合凝胶在油气开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深入研究预制凝胶颗粒的自愈合性能评价手段和拓展探索自愈合凝胶其他性能(黏附性和降解性等)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水凝胶 自愈合性能评价 影响因素 油气开发 调剖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1+”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新博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4期56-61,共6页
本文首先对以"英语+专业"和"专业+英语"为代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1"模式)进行评述,指明其中存在的误导成分。结合即将出台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创新性地提... 本文首先对以"英语+专业"和"专业+英语"为代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1"模式)进行评述,指明其中存在的误导成分。结合即将出台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创新性地提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1+"培养模式的新理念,并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指导,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为例,再现"1+"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方案。实践表明,大力加强与校本资源密切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1+"模式下复合型人才差异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复合模式 “1+”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实践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金娣 《福建茶叶》 2019年第8期123-124,共2页
在当前大学英语以分级教学为主要模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评价不同层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基于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 在当前大学英语以分级教学为主要模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评价不同层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基于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分级模式下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程 分级教学 多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改革 被引量:27
15
作者 冯其红 胡伟 战永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9,共4页
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构建室内实验与矿场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 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对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构建室内实验与矿场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形式与内容等改革,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的良好局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中国海上石油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体系化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学栋 王梦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5,共9页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同时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中法律目标确定与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海洋作为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海上石油开发利用活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目标,同时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中法律目标确定与法律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海洋作为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海上石油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海上勘探、开采、运输及相关作业性活动造成的污染事件频发,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法治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海上石油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具备一般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特征与表现形式,但因其法律关系主体的复杂性、规范内容的不确定性、制度适用的局限性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具有天然的国际性,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使得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更具挑战性。各国的海上石油污染治理体系虽然不同,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其法律制度的构建多依托并服务于国家战略,强调价值理念的引导作用,以及在明确法律责任的基础上侧重构建跨界治理法律实施体系。中国海上石油污染防治的法治建设因法律规范水平与海洋治理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张力,目前面临着技术性、衔接性、功能性等多重困境。这就亟须理顺多要素法律规范层级制度构建的生成思路,从内容框定、制度衔接、救济保障三个层面系统构建中国海上石油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包括推进国家责任基础上硬法与软法统筹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跨界合作视域下的海上石油污染风险防范与监管制度,构建以整体性治理为导向的法律救济制度,以期实现对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格局变化的积极回应与全球海洋污染治理共识的有效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海上石油 污染防治 体系化 法律制度 比较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大学六十华诞贺词
17
作者 山红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I0002-I0002,共1页
六十载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2013年10月,中国石油大学将喜迎60周年华诞.在此,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关键词 《古地理学报》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七秩荣光 奋楫一流梦想——在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18
作者 郝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1-I0002,共2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秋岛城,天高海阔。在举国上下喜迎国庆佳节之际,我们相聚在唐岛湾畔的石大校园,共同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在这激动人心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金秋岛城,天高海阔。在举国上下喜迎国庆佳节之际,我们相聚在唐岛湾畔的石大校园,共同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建校70周年。在这激动人心的喜庆时刻,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校师生员工 中国石油大学 校友 唐岛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包埋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晓东 杜一 +4 位作者 于钧泷 马若君 张秀霞 吕正勇 孙明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为克服土壤中盐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不利影响,实验利用生物炭(BC)吸附石油烃降解菌后,再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包埋,制备固定化微生物,用于修复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将制备的PVA-SA-BC固定化微生物(PSBB)用于石油无机盐液体培... 为克服土壤中盐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不利影响,实验利用生物炭(BC)吸附石油烃降解菌后,再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包埋,制备固定化微生物,用于修复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将制备的PVA-SA-BC固定化微生物(PSBB)用于石油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及NaCl质量分数10 g/kg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并考察其对石油烃降解率。研究结果表明:添加PVA能显著提高固定化载体的机械性能;吸附-包埋固定化能提高微生物耐盐能力,在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当NaCl质量浓度由20 g/L提升至40 g/L时,添加PSBB的石油烃降解率下降9.0%,降幅小于添加游离菌(下降13.5%)和添加BC固定化微生物(下降15.6%)的培养基。且添加PSBB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浓度最高。经过120 d的土壤修复实验,PSBB组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61.5%,而游离菌(FB)组和BC固定化微生物(BCB)组的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35.3%、45.9%,这表明添加PSBB对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具有显著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石油污染土壤 聚乙烯醇 微生物 海藻酸钠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对水中石油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志强 徐昕玉 +2 位作者 李向伟 石双欣 孙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利用6种不同种类农林废弃物(包括小麦秸秆、花生壳、椰壳等)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生物炭对水中石油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生物炭种类及投加量、石油种类及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水中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制备的... 利用6种不同种类农林废弃物(包括小麦秸秆、花生壳、椰壳等)制备生物炭,研究不同生物炭对水中石油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生物炭种类及投加量、石油种类及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生物炭吸附水中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对水中石油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142.70~493.86 mg g。其中,以小麦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石油的吸附量最大,其总孔体积明显大于其他生物炭,为0.155 cm 3 g,含碳官能团也较多。小麦秸秆生物炭吸附水中石油时最佳投加量(ρ)为0.25 g L,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即更接近单分子层吸附。生物炭的吸油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水中油浓度对生物炭的石油吸附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农林废弃物 生物炭 灰色关联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