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陕甘宁盆地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及效果 |
陈恭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2
|
快慢波分离及其在裂隙检测中的应用 |
李彦鹏
马在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0
|
|
3
|
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一种新途径 |
王卫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8
|
|
4
|
复杂山区静校正方法研究及效果 |
王顺国
|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4
|
|
5
|
利用P波源三分量VSP检测裂缝 |
高希勤
侯安宁
白俊辉
朱新
翁丽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6
|
利用S波源VSP四分量检测裂缝 |
高希勤
高爱荣
于德华
白俊辉
高宏洁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7
|
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的潜力──东濮凹陷文215南块重新认识 |
胡学平
白雪莲
宋淑荣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8
|
基于神经网络的油气预测系统 |
施继承
聂勋碧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9
|
库车前陆褶级冲断带的互嵌构造样式 |
胡学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0
|
萨力阔坦东断垒带的地震反射异常及其意义——与轮南桑塔木断垒带已知油气区的类比 |
胡学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1
|
合肥坳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
毛德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2
|
叠加速度与t_0“漂移”现象分析 |
温森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3
|
福山凹陷地震资料处理──论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的重要性 |
温森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GRIStation/WS—2.0解释系统在河西务三维区的应用 |
白雪莲
张占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