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甘宁盆地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及效果
1
作者 陈恭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2期1-16,共16页
陕甘宁盆地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勘探的主要任务是:①查清理深1.4~2.0s、最小厚度15~25m、界面长度1500m的含油气层;②寻找层间构造和差异压实构造。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勘探的最大困难是:①高速、高频面波和高频随机噪声的干扰;②增... 陕甘宁盆地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勘探的主要任务是:①查清理深1.4~2.0s、最小厚度15~25m、界面长度1500m的含油气层;②寻找层间构造和差异压实构造。伊盟地区高分辨率勘探的最大困难是:①高速、高频面波和高频随机噪声的干扰;②增强反射能量,尤其是中、高频反射的能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野外采集和室内处理的多项试验,最后确定的采集方法是:观测系统为25-50-3025;覆盖次数为30~60次;48个检波器坑埋面积组合;激发因素,单井井深9~17m、药量2.5kg或9~10口井组合、并深3m、药量0.5kg;仪器接收频段为16~250Hz,陡度为18dB/cot。处理方法采用模型法静校正和预测反褶积(单道反褶积)与两步法反褶积(共炮点、共接收点子波反褶积)。最终剖面对比表明,高分辨率创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常规剖面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勘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慢波分离及其在裂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彦鹏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快慢波分离技术是多波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利用分离后快慢波的偏振方位和时差可以对地下裂缝的发育状况进行研究。以往的快慢波分离方法在抗噪性、准确性等方面有诸多不足之处 ,本文从径向分量与横向分量的旋转分量出发 ,推出了自... 快慢波分离技术是多波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利用分离后快慢波的偏振方位和时差可以对地下裂缝的发育状况进行研究。以往的快慢波分离方法在抗噪性、准确性等方面有诸多不足之处 ,本文从径向分量与横向分量的旋转分量出发 ,推出了自相关函数与互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 ,并据此建立了一个预测函数 ,通过扫描得到正确的偏振方位和分裂时差。多层各向异性模型试算表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实际资料处理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慢波分离技术 径向分量 横向分量 旋转分量 裂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一种新途径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卫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提高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是石油物探技术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给出了三种新的反褶积方法,即波形修正反褶积、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和谐模式反褶积,并给出了与这些方法相应的处理流程。在波形修正反褶积技术中,将各种干扰因素... 提高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一直是石油物探技术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给出了三种新的反褶积方法,即波形修正反褶积、多道统计子波反褶积和谐模式反褶积,并给出了与这些方法相应的处理流程。在波形修正反褶积技术中,将各种干扰因素的总和看成一个复杂的线性滤波系统,然后一并考虑到反褶积模型中。在多道统计子波及褶积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分离的计算方法,能保证反子波相位谱的计算精度。谱模式反褶积是一种叠后的反褶积技术,采用了一种并联滤波算法。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利用这套方法处理的地震剖面,不仅信噪比高,而且分辨率也高,特别是对处理一些复杂地区的低估噪比资料,其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模型 石油物探技术 信噪比 分辨率 地震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静校正方法研究及效果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 对于山区地震勘探,开展静校正研究是资料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静校正精度与剖面质量密切相关,准确的静校正取决于合理的方法和正确的应用。本文在分析了复杂山区特点以及静校正难点的基础上,指出要解决好山区静校正,仅限于普通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四个关键点人手,即风化层延迟时的求取、基准面的确定、校正速度的研究以及表层模型的建立等。本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做了介绍,展示了合成延迟时法十等效速度模型反演十变速浮动基准面(地震参考面)静校正等综合技术在太行山区(山西沁源、大寨)、伊J;1丘陵山区等复杂地表区应用的例子。显著的处理效果表明,严重的山区静校正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满足了地下构造的叠加成像,提高了勘探精度及其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静校正 复杂山区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波源三分量VSP检测裂缝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希勤 侯安宁 +2 位作者 白俊辉 朱新 翁丽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本文利用P波源三分量VSP资料进行裂缝检测。首先通过对水平分量检波器定位,求取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进行P-SV波分离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横波分裂分析,求取快横渡偏振方位,确定裂缝方位。文中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过程,... 本文利用P波源三分量VSP资料进行裂缝检测。首先通过对水平分量检波器定位,求取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进行P-SV波分离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横波分裂分析,求取快横渡偏振方位,确定裂缝方位。文中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过程,其中有定位水平分量、水平横向分量和垂直横向分量的求取以及震点的快横波偏振方向反演结果,即裂缝方向。实际资料分析表明,采用这套方法检测出的裂缝结构可以用于裂缝性储层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 三分量 横波分裂 偏振 裂缝 P波源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波源VSP四分量检测裂缝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希勤 高爱荣 +2 位作者 于德华 白俊辉 高宏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9,共7页
本文利用 S波源 VSP四分量资料进行裂缝检测。首先利用非零偏 P波对 S波源进行定位 ,再利用 Alford旋转分离出快、慢横波 ,并求出快、慢波时差 ;最后用快、慢波时差计算各向异性因子以及裂缝密度。处理结果与钻井资料对比证明 ,S波源 VS... 本文利用 S波源 VSP四分量资料进行裂缝检测。首先利用非零偏 P波对 S波源进行定位 ,再利用 Alford旋转分离出快、慢横波 ,并求出快、慢波时差 ;最后用快、慢波时差计算各向异性因子以及裂缝密度。处理结果与钻井资料对比证明 ,S波源 VSP四分量资料是研究岩体应力和裂缝结构的有力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 VSP 钻井资料 裂缝方位 裂缝密度 慢横波 时差 波源 证明 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的潜力──东濮凹陷文215南块重新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学平 白雪莲 宋淑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在对东濮凹陷北部一块重新处理的连片三维资料进行精细目标解释时,在原来认为存在一个厚的盐拱的地方,解释出一个具有沙三三储层的新块。这个新块是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相邻已知油气区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仔细对比,并根据... 在对东濮凹陷北部一块重新处理的连片三维资料进行精细目标解释时,在原来认为存在一个厚的盐拱的地方,解释出一个具有沙三三储层的新块。这个新块是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相邻已知油气区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仔细对比,并根据波阻抗反演结果而综合确定的。对比发现,盐岩与储层的波组特征是不同的,能够明显地区分开。本文强调了利用解释工作站进行三维综合解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盐岩层 储集层 地震反射特征 波阻抗反深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油气预测系统 被引量:8
8
作者 施继承 聂勋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85-692,共8页
针对常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油气预测存在的样本数量大、参数的非线性及已知样本数地区差异大等3个特殊性问题,我们将常规BP算法改为η可自适应调节的BP算法,并与SOM网络联合应用,构成了一个性能完善的多参数油气预测系统。采用该系统... 针对常规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油气预测存在的样本数量大、参数的非线性及已知样本数地区差异大等3个特殊性问题,我们将常规BP算法改为η可自适应调节的BP算法,并与SOM网络联合应用,构成了一个性能完善的多参数油气预测系统。采用该系统进行油气预测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在没有已知样本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油气预测。陆上与海上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勘探程度的地区均能取得较好的油气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油气预测系统 模式识别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前陆褶级冲断带的互嵌构造样式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学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2-308,共7页
胡学平.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互嵌构造样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3):302~308在对经过露头资料和钻井资料标定的地震剖面解释之后,发现在库车前陆诏皱冲断带库姆格列木背斜下面存在一种特殊的断层结构,致使新老地层互相... 胡学平.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的互嵌构造样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3):302~308在对经过露头资料和钻井资料标定的地震剖面解释之后,发现在库车前陆诏皱冲断带库姆格列木背斜下面存在一种特殊的断层结构,致使新老地层互相嵌入,形成互嵌构造。本文依据橹皱冲断带的构造理论及盐岩的流变机制,并运用平衡剖面的观点,对互嵌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给出了与互嵌构造有关的断层平面组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褶皱冲断带 互嵌构造 断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力阔坦东断垒带的地震反射异常及其意义——与轮南桑塔木断垒带已知油气区的类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学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0-104,114,共6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萨力阔坦东断垒带与轮南凸起、草湖凹陷在区域上属于同一含油气系统。钻探结果显示 ,在这个系统中的一些断垒带上 ,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三叠系和石炭系内部都有油气发现 (如桑塔木断垒 )或很好的油气显示 (如 C2井所...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萨力阔坦东断垒带与轮南凸起、草湖凹陷在区域上属于同一含油气系统。钻探结果显示 ,在这个系统中的一些断垒带上 ,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三叠系和石炭系内部都有油气发现 (如桑塔木断垒 )或很好的油气显示 (如 C2井所钻的小干湖断垒 )。萨力阔坦东断垒带目前尚未实施钻探 ,通过与轮南桑塔木断垒带的诸如构造、埋深、地层和地震反射特征等方面的仔细对比 ,发现二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特征。因此认为该断垒带在三叠系和石炭系地层中可能富含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油气显示 三叠系 地震 反射特征 钻探 异常 含油气系统 凹陷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坳陷构造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德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3-36,共4页
合肥坳陷位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秦岭诏皱带的结合部位。该拗陷在印支期挤压强烈,形成较特征的前陆冲断体系,造成古生界推覆叠置;燕山中期挤压运动较弱,先期断裂复活冲断;燕山晚期一音山期在拉张应力场作用下,中、新生界沿先期... 合肥坳陷位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秦岭诏皱带的结合部位。该拗陷在印支期挤压强烈,形成较特征的前陆冲断体系,造成古生界推覆叠置;燕山中期挤压运动较弱,先期断裂复活冲断;燕山晚期一音山期在拉张应力场作用下,中、新生界沿先期逆断裂反转正断,形成箕状断陷。合肥场陷的主要生烃层系有3套:石炭一二叠纪煤系在150Ma前进入生气阶段,目前多处于干气阶段;下侏罗统防虎山组煤系大致在燕山中、晚期进入生气高峰阶段,现令达湿气一干气阶段;下白垩统米巷组暗色泥岩现个接近生油高峰期。该拗陷主要构造带形成于燕山晚期,与主力烃源岩生气高峰时期配置较有利,勘探远景较好,合肥-六安低凸带应以保罗系和古生界内部构造为勘探对象,大桥凹陷应以中生界和印支期推覆体前缘冲断带为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坳陷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 油气远景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加速度与t_0“漂移”现象分析
12
作者 温森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0期27-32,共6页
叠加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叠加剖面的质量,轻则引起交点不闭合、小幅度假构造或同相轴不光滑,重则无法成像。这种现象以往多数归咎于静校正不彻底,其实叠加速度拾取不准同样会引起t0的“漂移”,从而影响叠加剖面的质量。本文对t0... 叠加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叠加剖面的质量,轻则引起交点不闭合、小幅度假构造或同相轴不光滑,重则无法成像。这种现象以往多数归咎于静校正不彻底,其实叠加速度拾取不准同样会引起t0的“漂移”,从而影响叠加剖面的质量。本文对t0“漂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一些克服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速度 同相轴 叠加剖面 地震勘探 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山凹陷地震资料处理──论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的重要性
13
作者 温森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61-71,共11页
采集、处理和解释是地震勘探中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哪一环扣不紧都会影响剖面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和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所限,又极易导致这三个环节扣而不紧,从而波及剖面的质量。因此,强化地质意识和现场分析,实施... 采集、处理和解释是地震勘探中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哪一环扣不紧都会影响剖面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和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所限,又极易导致这三个环节扣而不紧,从而波及剖面的质量。因此,强化地质意识和现场分析,实施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有助于剖面质量的提高。通过福山凹陷地震资料的处理,证实了这一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IStation/WS—2.0解释系统在河西务三维区的应用
14
作者 白雪莲 张占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7期80-87,共8页
GRIStation/WS-2.0解释系统是由北京地理物理软件公司开发和研制的集成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交互解释的软件系统。目前,2.0版本的GRIStation解释系统已是具备了2-D和3-D地震资料在工作站上进行精... GRIStation/WS-2.0解释系统是由北京地理物理软件公司开发和研制的集成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交互解释的软件系统。目前,2.0版本的GRIStation解释系统已是具备了2-D和3-D地震资料在工作站上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所需的基本功能模块,可用于生产项目。尤其在地震资料显示与解释手段、逆断层作等值线、编制汉字图形等方面,还优于国外同类软件。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S系统 地震勘探 地震资料解释 软件 油藏描述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