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李迎昕 陈雅君 钱立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9-276,共8页
本文综述了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聚乳酸、聚酰胺和聚丙烯)、聚氨酯弹性体、棉织物、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近五年的应用研究进展。对比了添加磷酰胺阻燃剂前后材料的阻燃性能,阐述了磷酰胺阻燃剂在不同... 本文综述了含磷酰胺结构阻燃剂在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热塑性树脂(聚乳酸、聚酰胺和聚丙烯)、聚氨酯弹性体、棉织物、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近五年的应用研究进展。对比了添加磷酰胺阻燃剂前后材料的阻燃性能,阐述了磷酰胺阻燃剂在不同材料中的阻燃机理。提出了一些目前磷酰胺阻燃剂的使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磷酰胺阻燃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酰胺 阻燃剂 高分子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磷杂菲三嗪化合物阻燃导热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俊 奚望 +4 位作者 钱立军 周凤帅 邱勇 王靖宇 张志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基于氮化硼(BN)/磷杂菲三嗪化合物(TAD)构建了阻燃导热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能够有效提高P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BN添加量为20%,TAD含量为3%时,PC/20BN/3TAD复... 基于氮化硼(BN)/磷杂菲三嗪化合物(TAD)构建了阻燃导热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能够有效提高P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当BN添加量为20%,TAD含量为3%时,PC/20BN/3TAD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测试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35.1%;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证明了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有效燃烧热等性能参数,并且二者在凝聚相中可以发挥出色的协同成炭效果,赋予PC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特性;从导热性能测试方面来看,BN/TAD阻燃导热复合体系的导热系数较纯PC相比提高了320%,获得了兼具优异阻燃特性和出色导热性能的PC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阻燃 导热性 协同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哌嗪/纳米阻燃剂协效阻燃PBS
3
作者 张简 邓雅馨 +2 位作者 徐雪玲 孔子萌 陈雅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以焦磷酸哌嗪(PAPP)为阻燃剂,选用氧化石墨烯(GO)、纳米蒙脱土(DK2)、硼酸锌(ZnB)作为协效剂与PAPP分别构成二元阻燃体系和三元阻燃体系。二元阻燃体系包括PAPP与DK2、PAPP与ZnB、PAPP与GO;三元阻燃体系包括PAPP、GO和ZnB及PAPP、DK2和... 以焦磷酸哌嗪(PAPP)为阻燃剂,选用氧化石墨烯(GO)、纳米蒙脱土(DK2)、硼酸锌(ZnB)作为协效剂与PAPP分别构成二元阻燃体系和三元阻燃体系。二元阻燃体系包括PAPP与DK2、PAPP与ZnB、PAPP与GO;三元阻燃体系包括PAPP、GO和ZnB及PAPP、DK2和ZnB。分别将上述二元阻燃体系及三元阻燃体系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熔融共混制备PBS阻燃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复配体系阻燃剂的加入对PBS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PP含量为16.5%、DK2含量为1.5%、ZnB含量为2%时,PBS复合材料通过了UL94垂直燃烧测试,达到了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2.4%,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烟释放率(TSP)分别为227kW/m^(2)和3.4m^(2),与加入20%PAPP(FRPBS)相比,分别降低了50%和69%,残炭率达到13.8%,此外,拉伸强度为13.5 MPa,断裂伸长率为613.8%,冲击强度为8.0kJ/m^(2),与FRPBS相比,分别提升了9.1%、17.2%和40.3%。结果表明,三元阻燃体系能够同时提升PB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哌嗪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氧化石墨烯 纳米蒙脱土 硼酸锌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宫芳芳 陶梦伟 +1 位作者 王靖宇 钱立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30,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材料无卤阻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阻燃剂对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于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的无卤阻燃剂以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和膨胀型阻燃剂为主,磷酸盐类膨胀型阻燃剂应用最为广泛,新型单组分膨... 综述了近年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材料无卤阻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阻燃剂对材料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于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的无卤阻燃剂以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和膨胀型阻燃剂为主,磷酸盐类膨胀型阻燃剂应用最为广泛,新型单组分膨胀型阻燃剂已成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力学性能 膨胀型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复合体系在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中的逐级释放阻燃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智 奚望 +1 位作者 钱立军 胡立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35,共8页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10⁃(2,5⁃二羟基甲苯)⁃10⁃氢⁃9⁃氧杂⁃10⁃磷酰杂菲⁃10⁃氧化物(DOPO⁃HQ)、可膨胀石墨(EG)和氢氧化铝(ATH)构建了四元阻燃复合体系,并通过热失重分析仪(TG)、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分析仪等研究了其在硬质聚氨酯泡...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10⁃(2,5⁃二羟基甲苯)⁃10⁃氢⁃9⁃氧杂⁃10⁃磷酰杂菲⁃10⁃氧化物(DOPO⁃HQ)、可膨胀石墨(EG)和氢氧化铝(ATH)构建了四元阻燃复合体系,并通过热失重分析仪(TG)、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分析仪等研究了其在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中的阻燃行为。结果表明,四元阻燃体系能够在较宽温度区间内发挥逐级释放的协同阻燃效应;DOPO⁃HQ能够与EG/DMMP/ATH三元阻燃体系形成加合阻燃效应,使得RPUF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提升至30.8%;与采用EG/DMMP/ATH三元阻燃体系的RPUF复合材料相比,采用加入DOPO⁃HQ的四元阻燃体系的RPUF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总烟释放量(TSR)均有所下降,残炭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说明DOPO⁃HQ与EG/DMMP/ATH所构建的四元阻燃体系在成炭性方面具有协同效应;此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残炭进行表征,验证了四元阻燃体系在凝聚相中能够发挥优异的成炭阻隔效应,并能够在燃烧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发挥逐级释放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阻燃 猝灭效应 协同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聚磷酸盐对RPUF材料阻燃性能的提效 被引量:1
6
作者 郝世军 马墨宸 +2 位作者 韩忠林 王靖宇 钱立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以可膨胀石墨/甲基膦酸二甲酯体系为基础,引入3种典型的聚磷酸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制备了聚磷酸盐/磷酸酯/可膨胀石墨三元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材料。探究了典型聚磷酸盐对阻燃硬质... 以可膨胀石墨/甲基膦酸二甲酯体系为基础,引入3种典型的聚磷酸盐阻燃剂:聚磷酸铵(APP)、焦磷酸哌嗪(PAPP)和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制备了聚磷酸盐/磷酸酯/可膨胀石墨三元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材料。探究了典型聚磷酸盐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提效作用,对燃烧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在3种聚磷酸盐提高极限氧指数和降低热释放作用的比较中,APP<PAPP<MPP;在抑烟性能方面,APP起到负面作用,而PAPP和MPP均能够降低烟和一氧化碳的释放。同时,3种聚磷酸盐的加入不会明显改变阻燃RPUF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 聚磷酸盐 阻燃 复合材料 可膨胀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柴晨泽 高伦巴根 +1 位作者 赵震 钱立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LBPS)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制备协同阻燃剂,添加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对阻燃PE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 采用自制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LBPS)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制备协同阻燃剂,添加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锥形量热仪、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对阻燃PE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阻燃PET中溴质量分数8%~10%,UL94阻燃级别均达V-0级,溴质量分数在9%~10%时极限氧指数达35%以上,溴质量分数在9%时阻燃PET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较佳水平;阻燃剂的加入使PET的初始分解温度降低30℃,熔融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阻燃剂的加入有效降低PET的燃烧总时间、总热释放量、热释放速率峰值和CO2产量,但总烟气释放量和CO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低分子量溴化聚苯乙烯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阻燃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琪 陈雅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对近5年国内外用于聚乳酸(PLA)的纳米阻燃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石墨烯、纳米蒙脱土、生物基纳米阻燃剂、碳纳米管等,总结归纳了这些纳米阻燃剂阻燃PLA的制备方法、性能和机理,... 对近5年国内外用于聚乳酸(PLA)的纳米阻燃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石墨烯、纳米蒙脱土、生物基纳米阻燃剂、碳纳米管等,总结归纳了这些纳米阻燃剂阻燃PLA的制备方法、性能和机理,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碳纳米管 石墨烯 生物基纳米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协同阻燃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被引量:1
9
作者 宫芳芳 陶雪 +2 位作者 王靖宇 刘秀 钱立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29,137,共7页
研究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MPP/PAPP)膨胀体系影响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阻燃和力学性能的量效关系,揭示了MPP/PAPP的协同阻燃和增强增韧作用。结果表明,总添加质量分数恒定为30%,MPP/PAPP以质量比3∶7共混TPV时,MPP和PAPP... 研究了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焦磷酸哌嗪(MPP/PAPP)膨胀体系影响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阻燃和力学性能的量效关系,揭示了MPP/PAPP的协同阻燃和增强增韧作用。结果表明,总添加质量分数恒定为30%,MPP/PAPP以质量比3∶7共混TPV时,MPP和PAPP的协同阻燃作用最佳。相比于单独添加MPP或者PAPP,9MPP/21PAPP/TPV复合材料拥有更高的极限氧指数(25.7%)、垂直燃烧级别(V-0)和最低的热释放速率峰值(149.9 kW/m^(2))。热重分析表明,9MPP/21PAPP/TPV样品中,MPP/PAPP间的协同作用能够大幅降低TPV基体在高温阶段的降解速率,提升残炭率,表现出优异的协同阻燃作用。在拉伸性能测试中,MPP/PAPP复配使用时,9MPP/21PAPP/TPV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高于对照样品30MPP/TPV和30PAPP/T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 焦磷酸哌嗪 协同阻燃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子萌 张简 +2 位作者 邓雅馨 徐雪玲 陈雅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阻燃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阻燃机理。常用于PBS复合材料的阻燃剂以磷氮系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生物基阻燃剂及其复配体系为主。其中磷氮系阻燃剂的开发和改性方案最多,尤其是基于聚... 综述了近年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阻燃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阻燃机理。常用于PBS复合材料的阻燃剂以磷氮系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生物基阻燃剂及其复配体系为主。其中磷氮系阻燃剂的开发和改性方案最多,尤其是基于聚磷酸铵(APP)的阻燃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体系,包括APP和纳米阻燃剂的复配体系以及APP和生物基阻燃剂的复配体系。本文同时对各种阻燃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典型阻燃机理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阻燃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苯酯和甲基八溴醚在阻燃聚苯乙烯中的协同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木森 钱立军 +3 位作者 王靖宇 赵震 王光禹 辛晓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2,共7页
为获得基于甲基八溴醚(MOBE)的高效阻燃聚苯乙烯(PS)复合体系,采用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纯PS及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机理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索了MOBE与磷酸三苯酯(TPP)复... 为获得基于甲基八溴醚(MOBE)的高效阻燃聚苯乙烯(PS)复合体系,采用极限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纯PS及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及机理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探索了MOBE与磷酸三苯酯(TPP)复配阻燃PS的行为规律。结果表明,TPP和MOBE复合体系比二者各自单独作为阻燃剂使用时赋予了PS材料更高的极限氧指数(LOI),PS/3%(质量分数,下同)TPP/4%MOBE的LOI可达27.7%,明显高于PS/4%MOBE(26.1%);3%TPP/4%MOBE能够在4%MOBE的基础上进一步抑制PS复合材料的燃烧强度,降低有效燃烧热,降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与总热释放量(THR);TPP和MOBE能够在PS复合材料热降解时将阻燃元素集中释放,同时发挥气相淬灭效应;此外,TPP的加入能够提高PS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使PS热分解产生的熔滴更快地带走热量,最终使TPP与MOBE发挥更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聚苯乙烯 磷酸三苯酯 甲基八溴醚 协效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观聚集结构的金属化合物作为阻燃协效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子腾 宫芳芳 +2 位作者 王靖宇 奚望 钱立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28,共7页
着重介绍了具有特定微观结构的金属化合物阻燃协效剂,以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核壳结构化合物以及纳米尺度的金属化合物为代表,综述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并对构建系统的微观结构-协同效率-协... 着重介绍了具有特定微观结构的金属化合物阻燃协效剂,以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核壳结构化合物以及纳米尺度的金属化合物为代表,综述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并对构建系统的微观结构-协同效率-协同机理应用体系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合物 协同阻燃 微观聚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八溴醚提效阻燃聚苯乙烯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13
作者 杨木森 钱立军 +3 位作者 王靖宇 陶梦伟 席保安 赵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69,175,共7页
为了获得基于甲基八溴醚高效率阻燃聚苯乙烯(PS)复合体系,探索了甲基八溴醚(MOBE)与联枯复配阻燃PS行为规律。结果表明:联枯的加入能使MOBE在3%的添加量下显著地提升阻燃P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3%MOBE/0.3%联枯/PS的LOI值达到26... 为了获得基于甲基八溴醚高效率阻燃聚苯乙烯(PS)复合体系,探索了甲基八溴醚(MOBE)与联枯复配阻燃PS行为规律。结果表明:联枯的加入能使MOBE在3%的添加量下显著地提升阻燃PS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值,3%MOBE/0.3%联枯/PS的LOI值达到26.1%;在垂直燃烧实验(UL94)测试中,联枯的引入能够赋予PS“离火自熄”的特性。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3%MOBE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S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在0.3%联枯加入后则进一步使PHRR值下降了37%。在对二者协同阻燃机理的研究中发现,联枯对基体主链降解的促进作用,降低了P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使PS在燃烧时能够将热量以熔滴的形式带走,减少可燃性分解产物的数量,使MOBE呈现更好的阻燃效果。上述结果表明,MOBE与联枯复合体系对于PS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八溴醚 联枯 聚苯乙烯 协同阻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类化合物包覆聚磷酸铵及其在TPU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哲 张简 +1 位作者 陈雅君 钱立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148,共8页
为得到兼具良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阻燃热塑性聚氨酯(PUR)弹性体复合材料,采用原位包覆的方式制备了三种不同的PUR类化合物包覆的聚磷酸铵(APP),并将其分别添加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研究了不同的PUR类化合物包覆后APP的亲疏... 为得到兼具良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阻燃热塑性聚氨酯(PUR)弹性体复合材料,采用原位包覆的方式制备了三种不同的PUR类化合物包覆的聚磷酸铵(APP),并将其分别添加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研究了不同的PUR类化合物包覆后APP的亲疏水性以及对TPU/A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PUR以及含硅PUR(SiPU)包覆后,获得的三种MDIAPP,PUAPP和SiPUAPP都从亲水性变为了疏水性,水接触角分别为128°,134°和138°,这有利于APP的储存和运输。TPU/A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仅有PUAPP可以使TPU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同时提高。TPU/5PUAPP的拉伸强度为27.2 MPa,较TPU/5APP提高了6.7%,而断裂伸长率为672.0%,较TPU/5APP提高了4.8%。TPU/5PUAPP的极限氧指数值从TPU/5APP的26.5%提高到了27.1%,并能通过UL 94垂直燃烧测试V-0级,没有滴落;此外,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以及总生烟量分别较TPU/5APP降低了43.2%,22.8%和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表面改性 阻燃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改性方式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哲 陈雅君 钱立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2,共8页
为了得到同时具有良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在湿法球磨过程中引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制备了改性聚磷酸铵(WMAAPP),同时将单独湿法球磨改性的聚磷酸铵(WMAPP)和溶液法引入KH550改性的聚... 为了得到同时具有良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在湿法球磨过程中引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制备了改性聚磷酸铵(WMAAPP),同时将单独湿法球磨改性的聚磷酸铵(WMAPP)和溶液法引入KH550改性的聚磷酸铵(MAAPP)作为对比样品,分别将上述三种改性的聚磷酸铵以5%的含量添加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UL 94垂直燃烧测试、锥形量热测试以及拉伸性能测试研究其在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TPU/WMAAPP具有最高的LOI值为28.9%,并且在锥量测试中其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是所有改性聚磷酸铵(APP)样品中最低的,分别为309 kW/m^(2),68 MJ/m^(2),1393 m^(2)/m^(2)。值得注意的是,仅添加5%WMAAPP的TPU比添加7.5%APP的TPU的pk-HRR还要低。在拉伸测试中,TPU/WMAAPP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TPU/APP均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的改性方式相比,在湿法球磨过程中引入KH550制备的改性聚磷酸铵可以使阻燃TPU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以及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 聚磷酸铵 阻燃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雅婷 李连良 +2 位作者 张翼 汤维 钱立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9,共13页
综述了近年来水性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隔热机理,介绍了经典膨胀阻燃体系、新型协同阻燃体系和耐水性改善措施,阐述了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和有机硅等常用的成膜物质及其改性技术,并对颜填料和纳米材料... 综述了近年来水性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隔热机理,介绍了经典膨胀阻燃体系、新型协同阻燃体系和耐水性改善措施,阐述了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和有机硅等常用的成膜物质及其改性技术,并对颜填料和纳米材料的阻燃增效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最后,对水性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涂料 膨胀涂层 阻燃 钢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杂菲侧基双酚A酚醛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标 钱立军 +1 位作者 邱勇 赵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135,共6页
基于酚醛树脂反应,以二磷杂菲丙基双酚A(DDBA)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磷杂菲侧基的二磷杂菲丙基双酚A甲醛树脂(PDB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等证明了产物PDBA的结构。将PDBA和DDBA作为反应型阻... 基于酚醛树脂反应,以二磷杂菲丙基双酚A(DDBA)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含磷杂菲侧基的二磷杂菲丙基双酚A甲醛树脂(PDB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等证明了产物PDBA的结构。将PDBA和DDBA作为反应型阻燃剂用于环氧树脂(EP)阻燃改性,通过极限氧指数仪、垂直燃烧试验箱、锥形量热仪、热失重分析仪和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手段,研究了阻燃EP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与DDBA相比,磷杂菲基团聚集程度更高的PDBA可赋予EP更好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在PDBA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EP/PDBA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2.8%,UL94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并且燃烧时热释放速率峰值较纯EP降低25.2%,玻璃化转变温度仅比纯EP下降1℃。PDBA中磷杂菲基团更高程度的聚集可为阻燃EP带来了更高的阻燃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杂菲 聚集阻燃效应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