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芳 王怡然 +2 位作者 张鹏鹤 刘月明 何鸣元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83-2504,共22页
绿色碳科学已成为碳中和的科学基础。烃转化过程中的C-C键和C-H键的演变贯穿于碳循环全过程。C-C键演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C-H键的断裂和形成,即该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氢转移反应。本文聚焦于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从氢转移反应的机理... 绿色碳科学已成为碳中和的科学基础。烃转化过程中的C-C键和C-H键的演变贯穿于碳循环全过程。C-C键演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C-H键的断裂和形成,即该过程中也同时存在氢转移反应。本文聚焦于烃转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从氢转移反应的机理、氢转移反应的调控和氢转移反应在产物导向生成的烃转化过程中的应用三个维度进行了评述,并从氢转移反应的视角,展望了不同碳资源(化石资源、生物质资源、废塑料资源和CO_(2)资源)在其高效转化中的合理角色(氢受体/氢供体),提出生物质和水作为潜在的可持续氢供体,将在绿色碳科学指导下的未来能源体系构建中发挥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碳科学 烃转化 氢转移反应 氢受体 氢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Sn-K/Al_(2)O_(3)催化剂催化C_(5)~C_(7)烷烃转化为烯烃和芳烃的反应规律
2
作者 刘昌呈 陶劲文 +2 位作者 向彦娟 王杰广 马爱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3-1033,共11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Pt-Sn-K/Al_(2)O_(3)催化剂,用盐酸作竞争吸附剂控制Pt在载体径向上的分布,采用N_(2)吸附-脱附、XRD、STEM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线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Pt分布对Pt-Sn-K/Al_(2)O_(3)催化剂催化正己烷脱氢反应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Pt-Sn-K/Al_(2)O_(3)催化剂,用盐酸作竞争吸附剂控制Pt在载体径向上的分布,采用N_(2)吸附-脱附、XRD、STEM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线分析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Pt分布对Pt-Sn-K/Al_(2)O_(3)催化剂催化正己烷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竞争吸附剂盐酸对催化剂载体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对Pt沿径向分布有重要影响;加入质量分数1%盐酸制备的Pt(1)-Sn-K/Al_(2)O_(3)催化剂中Pt均匀分布,脱氢能垒最低,反应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为530℃、反应压力为0.07 MPa、氢气/正己烷摩尔比为1、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进行Pt(1)-Sn-K/Al_(2)O_(3)催化正己烷脱氢反应,正己烷转化率达到50.0%,C_(6)烯烃和苯的总选择性达到82.0%。反应温度对C5~C7烷烃在Pt(1)-Sn-K/Al_(2)O_(3)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有重要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原料烷烃转化率逐渐增大,以C_(6)、C7直链烷烃为原料时芳烃产率显著增加,以异构烷烃为原料时反应产物以同碳数烯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n-K/Al_(2)O_(3)催化剂 Pt分布 烷烃 烯烃 芳烃 脱氢反应 竞争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分子筛酸处理及其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性能
3
作者 石利斌 张举鹏 +2 位作者 彭东岳 罗洋 管翠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9-1127,共9页
PC-1分子筛可以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为了提高甲基萘转化率和缩聚产物收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不同含量三氟甲磺酸(TFMSA)对PC-1分子筛进行酸处理制备了系列催化剂,采用XRF、N2物理吸附-脱附、NH3-TPD、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 PC-1分子筛可以催化甲基萘缩聚反应,为了提高甲基萘转化率和缩聚产物收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不同含量三氟甲磺酸(TFMSA)对PC-1分子筛进行酸处理制备了系列催化剂,采用XRF、N2物理吸附-脱附、NH3-TPD、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孔结构性质和酸性质表征,并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评价催化剂对甲基萘缩聚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柠檬酸处理制备的PC-1-CA催化剂可以有效扩大催化剂的介孔孔径,从而促进反应物与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内扩散;采用TFMSA处理制备的催化剂可以成功将TFMSA固载在PC-1分子筛表面,提高催化剂的中强Br?nsted(B)酸位和弱Lewis(L)酸位数量,并起到一定的扩孔作用,从而促进反应物与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内扩散。在反应初始压力1.5 MPa、反应温度400℃、催化剂/甲基萘质量比1/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PC-1-CA催化缩聚反应的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8.7%、16.5%和88.1%;PC-1-15%TFMSA催化缩聚反应的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9.1%、16.6%和86.9%,均优于PC-1-C分子筛催化剂(甲基萘转化率、缩聚产物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13.9%、11.5%和82.6%)。PC-1分子筛经过酸处理可以有效扩大其介孔孔道并增加表面酸性位点,从而提高其催化甲基萘的缩聚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分子筛 甲基萘 柠檬酸 三氟甲磺酸 缩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5)烷烃和烯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上反应位点与中间体分析
4
作者 曹韩源 许友好 陈晓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0-949,共10页
以正戊烷和1-戊烯为模型化合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了二者的静电势分布、前线轨道特征及Hirshfeld电荷分布,并探讨了它们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反应位点和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中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戊烯的静电势... 以正戊烷和1-戊烯为模型化合物,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了二者的静电势分布、前线轨道特征及Hirshfeld电荷分布,并探讨了它们在酸性催化剂上的反应位点和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中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戊烯的静电势分布较为不均匀,分子最高占据轨道(HOMO)-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隙较小,且通过分子极性指数(MPI)和Hirshfeld电荷分析可知,1-戊烯的反应位点更加集中且易于被酸性催化剂激活。因此,其催化活性优于正戊烷,更有利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生成。此外,通过对中间体进行Hirshfeld电荷和Mayer键级分析,进一步讨论了低碳烯烃的生成路径,从而有利于对烷烃和烯烃在酸性催化剂上反应差异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为开发相应的催化反应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 反应位点 密度泛函理论(DFT) 反应机理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失活与再生研究
5
作者 彭欣欣 梁晓航 +3 位作者 赵禹臣 夏长久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 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分子筛,对其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Ti-β分子筛循环使用10次以后,1-己烯转化率降低至新鲜剂的30%以下;在此过程中,Ti-β分子筛中的部分骨架钛转化为非骨架钛,同时1,2-己二醇副产物堵塞孔道或者覆盖活性中心,两者共同导致Ti-β分子筛失活。以二甲基亚砜在160℃条件下对失活的Ti-β分子筛处理可以脱除大部分吸附的1,2-己二醇,使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恢复至新鲜剂的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β 钛前驱体调变 环氧化 非骨架钛 1 2-己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BEA混晶结构分子筛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6
作者 谷成 梁宗敏 +3 位作者 欧阳颖 王永睿 邢恩会 罗一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0-959,共10页
在晶种诱导的无模板剂体系下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不同*BEA与MOR结构比例的MOR-*BEA混晶结构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N2低温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以及水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混晶分子筛在轻柴油... 在晶种诱导的无模板剂体系下制备了不同晶粒尺寸、不同*BEA与MOR结构比例的MOR-*BEA混晶结构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N2低温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以及水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混晶分子筛在轻柴油催化裂解反应中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在混晶体系中,当*BEA结构晶粒直径在500 nm以下时,其水热稳定性随晶粒变大而逐渐增加;当*BEA结构晶粒直径在500 nm左右时,其*BEA结构的水热稳定性最高;当*BEA结构晶粒直径由500 nm增大至1μm以上时,其水热稳定性变化不明显。在混晶结构中,*BEA结构的水热稳定性高于MOR结构。适量MOR结构的引入能够让MOR-*BEA混晶结构分子筛在轻柴油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裂化深度和低碳烯烃选择性,经800℃水热老化处理17 h后的MOR-*BEA混晶结构分子筛在MOR结构相对结晶度由0.23%增长至11.67%的过程中轻柴油转化率维持同等水平的同时,C_(3)~C_(4)烯烃选择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分子筛 混晶结构分子筛 水热稳定性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离子在裂化反应过程中生成及转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5 位作者 刘凌涛 白旭辉 王鹏 欧阳颖 朱金泉 韩月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装置上,采用2种活性位点密度不同的MFI分子筛进行1-戊烯催化裂化反应实验,发现二者气相产物组成尤其是氢气和甲烷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引入热裂化反应气体组成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较强的环境下,甲基离子易发生双聚或与烯烃叠合反应,氢离子也易发生迁移反应;在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几乎为零的热裂化反应系统中,甲基自由基则主要与氢自由基结合或者发生夺氢反应生成甲烷。热裂化反应和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甲烷的生成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均源于前身物甲基离子与氢离子的结合。研究结果为调控甲基离子的反应路径提供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抑制甲烷生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离子 甲烷 热裂化 催化裂化 乙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孔素芳 张成喜 +3 位作者 李永祥 周顺利 陈俊文 刘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9,共12页
研究了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并与HZSM-5、HY、HMOR、Hβ分子筛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物性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性能评价,考察了5种分子筛孔结构、酸性质与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拓扑结构和酸性对丙... 研究了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并与HZSM-5、HY、HMOR、Hβ分子筛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物性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性能评价,考察了5种分子筛孔结构、酸性质与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拓扑结构和酸性对丙烯齐聚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HMCM-22分子筛具有多维孔道结构与适中酸性,产物扩散性能好,抗积炭性能优异,在丙烯齐聚反应中的活性与稳定性最优。进一步对HMCM-22分子筛进行孔道和酸性调变以考察其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发现B酸酸量与总酸量大的HMCM-22分子筛初始活性高且更易生成高碳数产物,但C_(3n)选择性偏低,介孔比例适中的分子筛稳定性更好。HMCM-22分子筛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300 h内丙烯转化率均保持在85%以上,C_(3n)选择性达77.6%,具有优异的丙烯齐聚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齐聚 HMCM-22 分子筛 孔结构 酸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效关系研究的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表征技术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广通 刘超文 邱丽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61,共21页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模式正从过去以实验设计、试错为主向理论设计指导转变,基于催化剂组成结构信息与反应性能建立的构效关系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基础。多种超高分辨电子显微技术、表面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谱表征技术、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高分辨谱学等技术为研究催化剂活性中心本质提供了重要手段。概述了近20年来催化剂表征技术的发展概况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原子尺度与原位表征技术的进展,以及表征技术在分子筛、加氢催化剂、重整和丙烷脱氢催化剂、脱硫吸附剂等典型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催化剂构效关系提供导引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原位表征 构效关系 石油炼制与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辅助环氧乙烷水合反应
10
作者 洪扬 李丹丹 +2 位作者 张景顺 章子旺 高国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8,共9页
以刚性离子液体和有机碱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结构的多孔聚离子液体.采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对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形貌... 以刚性离子液体和有机碱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结构的多孔聚离子液体.采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对聚离子液体的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孔聚离子液体的比表面积为100.9~374.7 m^(2)/g,孔容为0.41~0.86 cm^(3)/g,活性位点均匀分布在孔隙结构内.多孔聚离子液体同时具有离子液体与有机碱活性中心,能够协同催化CO_(2)辅助环氧乙烷水合反应,在低水合比(1.5∶1)条件下,乙二醇收率达到96.5%,选择性为96.5%,达到了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催化性能;CO_(2)的助催化作用改变了水合反应的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反应的水合比,提高了乙二醇的选择性.该聚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及可回收性,并且在烟气气氛下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环氧乙烷 多孔聚离子液体 二氧化碳辅助水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表征酸碱中心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袁蕙 卢立军 +3 位作者 王卅 赵文慧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介绍了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酸碱中心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总结了探针分子红外光谱表征的实用经验和参考数据,结合研发实例阐述了红外光谱在炼油化工催化领域中催化剂酸性中心和碱性中心表征中的应用和支撑作用,吡啶和CO是表征酸性中心最常用的探针,在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加氢等催化剂表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吡咯和CO_(2)为代表的探针在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碱性表征方面的应用较少。随着石油化工领域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转型发展,红外光谱表征技术的应用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酸性中心 碱性中心 探针分子 催化材料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从结构分析到原位表征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袁蕙 卢立军 +3 位作者 王卅 赵文慧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0-1429,共10页
石油化工工艺大部分为催化过程,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的原理和仪器附件及实验技术的发展,并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 石油化工工艺大部分为催化过程,所采用的催化剂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主要介绍了红外光谱的原理和仪器附件及实验技术的发展,并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域红外光谱及其原位技术国内外的应用和进展。随着原位反应池和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可以直接获取本体骨架结构和杂原子键合状态,还可以通过探针分子或反应分子的原位(in situ、operando)表征获得其表面羟基、不同金属活性中心的结构分布和表面反应物吸附选择性等信息,甚至能够捕捉到活化中间体和产物结构等信息,进而深入进行催化材料的构效分析和反应机理的研究。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和实践积累总结出红外表征的实用经验和参考数据,并结合实际工业剂研发中的应用案例来阐述红外光谱在石油化工工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发展中的支撑和前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活性中心 原位 结构 催化材料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3
作者 袁蕙 王卅 +3 位作者 赵文慧 卢立军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8-1768,共11页
石油化工工艺中应用的大部分催化材料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拉曼光谱在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中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主要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和原位池的发展,总结了拉曼光谱相对红外光谱的优缺... 石油化工工艺中应用的大部分催化材料主要为各类分子筛、氧化物以及负载金属的氧化物或分子筛等,拉曼光谱在这些催化材料的结构表征研究中受到重视并大力发展。主要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和原位池的发展,总结了拉曼光谱相对红外光谱的优缺点,并以石油化工工业中实际工业剂研发的应用案例为主,综述了在石油化工领域拉曼光谱尤其是紫外拉曼光谱的国内外应用和进展,对象集中于传统石油化工领域和新型绿色化学领域中分子筛、氧化物、氧化态和硫化态负载型催化剂、黏结剂等催化材料。拉曼光谱不但可以直接获取本体或负载型催化剂的金属中心的配位状态、催化材料制备液前驱体和积炭等的丰富结构信息,还可以研究水相到固相的催化材料制备过程和气-固反应过程,甚至能够捕捉到活化中间体和产物结构等信息,进而深入研究催化材料的构效分析和反应机理。拉曼光谱的几项新技术、原位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在石油化工工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催化材料 配位状态 活性中心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限域热催化反应系统研究与概念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友好 阳文杰 刘凌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892,共12页
基于烯烃限域催化反应结果,对其反应过程化学进行系统分析。当反应温度高于600℃时,双分子叠合反应受到抑制,单分子裂解反应成为主导;但与此同时热裂化反应被促进,甲烷的生成增加。从反应器开发的角度,高选择性地生成乙烯和丙烯则需要... 基于烯烃限域催化反应结果,对其反应过程化学进行系统分析。当反应温度高于600℃时,双分子叠合反应受到抑制,单分子裂解反应成为主导;但与此同时热裂化反应被促进,甲烷的生成增加。从反应器开发的角度,高选择性地生成乙烯和丙烯则需要在强化烯烃单分子裂化反应的同时抑制热裂化反应。根据单分子、双分子和热裂化反应的特性,提出“四高三快”技术思路,即反应温度高、流化床催化剂密度高、催化剂比热高、原料与催化剂接触分散度高,同时还要反应快、反应油气降温快、催化剂与油气分离快。基于“四高三快”技术思路,对烯烃限域热催化反应系统进行概念设计,并设计多种型式的反应系统,为后续的工程技术与反应系统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丙烯 甲烷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富硅基质与MFI分子筛协同多产丙烯、丁烯和燃料油组分的靶向催化剂设计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韩蕾 沙宇辰 +2 位作者 周翔 赵留周 王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2-930,共9页
针对“双碳”目标下流化催化裂化(FCC)技术由生产汽油为主向低碳烯烃和燃料油组分定向转化的需求,为提高重油大分子的预裂化选择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研究开发了以MFI分子筛为唯一活性组元、富硅基质为载体的靶向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 针对“双碳”目标下流化催化裂化(FCC)技术由生产汽油为主向低碳烯烃和燃料油组分定向转化的需求,为提高重油大分子的预裂化选择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研究开发了以MFI分子筛为唯一活性组元、富硅基质为载体的靶向多产低碳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专用催化剂(TCC)。通过低氢转移活性富硅基质制备技术,采用晶粒直径1.5 nm硅溶胶(SiO2质量分数10%)构建最可几孔径8.0 nm的介孔结构,协同高选择性HSM分子筛,实现重油大分子的高效预裂化、增产低碳烯烃。与传统双铝基质相比,新型富硅基质Lewis酸酸量降低,Br?nsted酸酸量增加,显著抑制氢转移和脱氢反应。催化剂机械强度(磨损指数≤1.5%/h)与催化性能协同提升。相同反应苛刻度下,与对比剂MMC-2相比,TCC催化剂烯烃产品产率和选择性大幅度增加;在高反应苛刻度下,TCC催化剂在改善重油转化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烯烃产品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催化裂化 富硅基质 硅溶胶 催化剂 丙烯 丁烯 燃料油 氢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分子筛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
16
作者 孙遇畜 刘易 杜泽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钛硅分子筛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杂原子分子筛之一,广泛应用于烯烃环氧化、氨肟化以及氧化脱硫反应中,但其面临传质差、易失活、制备成本高等缺陷,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现有制备钛硅分子筛的水热晶化合成法和后处理合成... 钛硅分子筛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杂原子分子筛之一,广泛应用于烯烃环氧化、氨肟化以及氧化脱硫反应中,但其面临传质差、易失活、制备成本高等缺陷,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现有制备钛硅分子筛的水热晶化合成法和后处理合成法,并简要介绍了二步水热晶化法、微波辅助合成法及干胶转化法等其他方法的优缺点,开发低成本钛硅分子筛制备技术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钛硅分子筛在有/无双氧水氧化剂体系烯烃环氧化、氧化脱硫方面的应用介绍,指出钛硅分子筛将向原料廉价、工艺简单、性能可控的多功能方向发展,为未来高效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分子筛 水热晶化 后处理 双氧水 烯烃环氧化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戊烯和正戊烷在不同硅/铝比ZSM-5分子筛上的高温裂解性能
17
作者 王瑞霖 许友好 +2 位作者 阳文杰 王永睿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0-968,共9页
系统评估了1-戊烯和正戊烷在反应温度700℃、反应压力0.13 MPa、质量空速70 h-1条件(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催化下的裂解性能。研究发现:1-戊烯裂解反应活性远高于正戊烷,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1-... 系统评估了1-戊烯和正戊烷在反应温度700℃、反应压力0.13 MPa、质量空速70 h-1条件(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催化下的裂解性能。研究发现:1-戊烯裂解反应活性远高于正戊烷,随着H-ZSM-5分子筛硅/铝比的增加,1-戊烯和正戊烷催化裂解反应转化率降低,热裂化比例增加,氢转移系数减小。相同反应条件下,1-戊烯在不同硅/铝比分子筛上热裂化比例和氢转移系数远低于正戊烷。1-戊烯催化裂解反应产物中乙烯与甲烷摩尔选择性的比值(s(C_(2)H_(4))/s(CH_(4)))是正戊烷催化裂解反应产物的2~6倍,通过调节分子筛硅/铝比,难以实现正戊烷裂解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平衡。1-戊烯为靶向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的优质原料,在HZ-85分子筛上裂解的产物中乙烯选择性最高,可达到3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戊烯 正戊烷 硅/铝比 催化裂解 热裂化 靶向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HY分子筛热和水热焙烧固态离子交换研究
18
作者 王成强 邢恩会 +2 位作者 罗一斌 欧阳颖 舒兴田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6,共9页
采用液相La离子交换法制备LaY母体分子筛,探究在常压空气和常压水蒸气气氛下,经过焙烧的La离子与Y分子筛Na离子的固态离子交换规律以及结构、酸性和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测试... 采用液相La离子交换法制备LaY母体分子筛,探究在常压空气和常压水蒸气气氛下,经过焙烧的La离子与Y分子筛Na离子的固态离子交换规律以及结构、酸性和催化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空气气氛热焙烧,100%水蒸气气氛下的水热焙烧处理更有利于La离子从超笼方钠石笼中迁移,衍射晶面(311)衍射峰的峰强度I 1与衍射晶面(222)衍射峰的峰强度I 2的比值(I 1 I 2)提高了23.8%,La离子流失比例由13%降至6%。在800℃、17 h、100%水蒸气条件下进行水热老化处理后,分子筛结晶保留度提高了6.6百分点,轻柴油微反活性提高了7百分点,焦炭选择性降低了1.2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分子筛 热焙烧 水热焙烧 固态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Al_(13)溶胶对提高分子筛催化剂抗钒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周丽娜 欧阳颖 +3 位作者 袁蕙 邢恩会 罗一斌 舒兴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0-688,共9页
通过电渗析法制备出ε-Al_(13)溶胶,经干燥、焙烧后制备γ-Al_(2)O_(3)。以ε-Al_(13)溶胶为黏结剂,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经干燥、焙烧、饱和浸渍环烷酸钒后,制备材料Al_(13)-REY-V。以常规工业铝溶胶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 通过电渗析法制备出ε-Al_(13)溶胶,经干燥、焙烧后制备γ-Al_(2)O_(3)。以ε-Al_(13)溶胶为黏结剂,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经干燥、焙烧、饱和浸渍环烷酸钒后,制备材料Al_(13)-REY-V。以常规工业铝溶胶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浸渍环烷酸钒制备材料Al-REY-V。采用CO-FTIR、NH_(3)-TPD、BET、XPS、^(27)Al MAS NMR等手段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以Al-REY-V为对比样进行重油微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ε-Al_(13)溶胶制备的γ-Al_(2)O_(3)具有高酸量、高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等特点;Al_(13)-REY-V较Al-REY-V重油转化率显著提高,焦炭选择性得以改善;ε-Al_(13)溶胶制备的氧化铝中Al^(Ⅳ)易与钒发生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钒对REY分子筛骨架结构及活性中心的破坏,提升材料的微孔及酸量保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ε-Al_(13)溶胶 氧化铝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Rh基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嘉辰 张晓昕 +1 位作者 张涛 王海京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0-2175,共6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醛类化合物生产技术,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目前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现有工艺所采用的均相催化剂存在着分离过程困难以及催化剂分解造成的磷污染和金属物种损失的问题,使得开发替代的非均相催化剂引起了研究者们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醛类化合物生产技术,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目前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现有工艺所采用的均相催化剂存在着分离过程困难以及催化剂分解造成的磷污染和金属物种损失的问题,使得开发替代的非均相催化剂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Rh基催化剂以其优异的催化活性,成为了目前非均相催化剂开发的研究热点。因此,综述了近年来在非均相Rh基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包括固载化催化剂、负载型纳米颗粒催化剂以及单原子催化剂在内的不同类型催化剂在提高活性和稳定性所采用的设计策略以及反应机理,并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于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基于上述内容,对非均相Rh基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仍需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催化剂的设计以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 氢甲酰化 固载化 纳米颗粒 单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