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种子加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孟林 +3 位作者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王涛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5期30-34,共5页
新疆玉米种子加工方式主要有带皮果穗加工、不带皮果穗加工和籽粒加工3种,带皮果穗加工需要剥皮设备,对籽粒的损伤小,但直接将果穗烘干到含水率为13%左右,能耗较高。不带皮果穗加工需要分别对果穗和籽粒进行烘干,能耗相对较低。籽粒加... 新疆玉米种子加工方式主要有带皮果穗加工、不带皮果穗加工和籽粒加工3种,带皮果穗加工需要剥皮设备,对籽粒的损伤小,但直接将果穗烘干到含水率为13%左右,能耗较高。不带皮果穗加工需要分别对果穗和籽粒进行烘干,能耗相对较低。籽粒加工采用摊晒自然干燥,但是对籽粒的损伤较大。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不带皮果穗加工是使用最多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种子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陆早36号在石河子垦区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25,共1页
新陆早36号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9.8,耐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8.3。2006—2007年在石河子垦区142团种植585hm^2,平均公顷子棉突破6052kg,最高条田产量达到6652kg。在2007年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影响,棉蚜大发生情况下,公顷子棉平... 新陆早36号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9.8,耐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8.3。2006—2007年在石河子垦区142团种植585hm^2,平均公顷子棉突破6052kg,最高条田产量达到6652kg。在2007年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影响,棉蚜大发生情况下,公顷子棉平均达到5958kg,最高条田产量超过6218kg,比本团多年种植的新陆早13号增产11.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新陆早13号 病情指数 抗枯萎病 发生情况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棉花品种评价和种质资源分析
3
作者 刘文豪 邵丽萍 +5 位作者 余渝 王旭文 田琴 宁新柱 赵福相 孔宪辉 《新疆农垦科技》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本研究对25个棉花品种的7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统计,利用其变异系数(CV)对各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研究各表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果枝数的变异... 本研究对25个棉花品种的7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统计,利用其变异系数(CV)对各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研究各表型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果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株高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铃数呈正相关。果枝数与铃数呈显著正相关,铃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始节位与果枝数呈负相关,与铃数呈负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果枝数和铃数与产量的关联度最高。聚类分析把这25个棉花品种分为2类,类型1包含19个品种,具有株高较高,始节位较低,果枝数较多的特点。类型2包含6个品种,具有株高较矮,铃数较少,单铃重较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孟林 《农村科技》 2008年第10期18-18,共1页
一、品种选择 结铃性强、铃较大、单株生产能力强、衣分较高的标杂A1、新陆早13号等品种(系)每公顷达到2700~3000千克皮棉可能性较大。标杂A1种植区域以下野地、莫索湾片区为主。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石河子垦区 棉花 新陆早13号 标杂A1 品种(系) 品种选择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翅猪毛菜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宽亮 刘彤 +4 位作者 李勇冠 邵丽萍 张荣 宋占丽 刘华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褐翅猪毛菜(Salsola korshinskyi Drob)广泛分布于新疆准噶尔荒漠,具有很强的抗旱,抗盐碱能力。本文研究了褐翅猪毛菜种子类型及不同种子类型的萌发特性,以了解其适应荒漠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褐翅猪毛菜有3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其大小、... 褐翅猪毛菜(Salsola korshinskyi Drob)广泛分布于新疆准噶尔荒漠,具有很强的抗旱,抗盐碱能力。本文研究了褐翅猪毛菜种子类型及不同种子类型的萌发特性,以了解其适应荒漠环境的机制。结果表明:褐翅猪毛菜有3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其大小、质量、翅和着生方式均有显著差异。A型种子,圆形,果翅较长,黄褐色,种子横生,直径为(1.299±0.096)cm,单粒重为(6.95±0.023)mg;B型种子,圆形,果翅较短,黄褐色,种子横生,直径(0.683±0.111)cm,单粒重为(4.26±0.012)mg;C型种子,椭圆形,无翅,种子直立,直径(0.256±0.047)cm,单粒重为(3.74±0.008)mg。在0℃/10℃、5℃/15℃、10℃/25℃、20℃/35℃(暗12 h/光12 h)变温条件下3种类型种子具有不同的萌发特性:在每个变温条件下,A型种子的萌发率都最高,其次为B型,C型最低。对于A、B型种子,去翅能促进种子萌发。黑暗条件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A型种子的作用较为明显。冷藏能促进A型种子萌发,对B、C型种子作用不显著。当沙埋深度为0和1 cm时,种子出苗率较高,然后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种子萌发不能响应3 mm的降水,在降雨为20 mm时出苗率最高。以上研究表明褐翅猪毛菜种子萌发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只要有适量的降雨,就能萌发,这种萌发对策对适应干旱、降水异质性波动等荒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翅猪毛菜 种子异型性 夏萌 准噶尔荒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叶剂对机采棉棉铃发育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胡莎莎 邵丽萍 +4 位作者 陈丽华 宋卫平 赵海 张新宇 孙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7,共8页
【目的】研究脱叶剂对熟性不同棉花品种棉铃发育及发育不同时间纤维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选择脱叶剂剂型和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熟性不同的2个棉花品种(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系)为试验材料,使用有效成分不同的2种脱叶剂(瑞... 【目的】研究脱叶剂对熟性不同棉花品种棉铃发育及发育不同时间纤维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选择脱叶剂剂型和棉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熟性不同的2个棉花品种(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系)为试验材料,使用有效成分不同的2种脱叶剂(瑞脱龙和叶落空)进行喷施处理。喷施3周后,分别收获脱叶剂喷施时发育30、35、40、45和50 d和自然吐絮(CK)棉铃籽棉,测定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结果】(1)棉花早熟品种发育40 d以上、晚熟品系发育50 d以上棉铃喷施脱叶剂对铃重影响不大,相较瑞脱龙,叶落空对铃重的影响更大。喷施2种脱叶剂后,2种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发育不足40 d棉铃衣分均显著降低,铃期达到45 d后棉铃衣分与CK差异不显著;(2)瑞脱龙对棉花早熟品种铃期分别达到45 d的马克隆值、40 d的伸长率、35 d的纤维长度和整齐度指数、30 d的断裂比强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对于晚熟品系,同样不受影响的铃期要比早熟品种增加5~10 d以上。相较瑞脱龙,叶落空对棉花纤维各项品质指标的影响更大,且在晚熟品种上表现更显著。【结论】早熟棉花品种石大棉268发育达到40 d、晚熟品系石大棉451发育达到45 d及以上铃期的棉铃各项指标受脱叶剂的影响较小。敌草隆成分较少的瑞脱龙对棉花铃重、纤维品质的影响更小。生产上应选用早熟品种和敌草隆成分较低的脱叶剂,同时铃期达到40 d以上时喷施脱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脱叶剂 棉铃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种子发芽试验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力 史英 +3 位作者 梁崇文 贾宝 张元 孔新 《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105-107,共3页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发芽试验前期准备、中期管理、幼苗鉴定及数据分析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影响种子发芽试验检测结果的因素。只有科学、客观、准确的检测结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指导农业安全用种。
关键词 种子发芽试验 检测结果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烘干对棉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艳丽 《种子科技》 2008年第4期47-47,共1页
在棉花种子烘干过程中,温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太低、太高对种子的发芽率都有影响。为保证种子发芽率达标,应该确定一个合适的种子温度,建议不要超过60℃。
关键词 棉花种子 烘干 温度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棉花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艳丽 《种子科技》 2008年第6期48-48,共1页
有部分新收获的棉花种子在做发芽试验时因有硬实现象的存在而造成批次发芽率不准确,影响销售。为快速、准确得到真实发芽率,将种子在烘干箱中40℃,恒温处理16 h即可。
关键词 棉花种子 硬实 休眠 发芽率 恒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种子质量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刘雪峰 何蔚 《新疆农垦科技》 2000年第4期35-36,共2页
产生种子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基础种子控制不严、种子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执行不力、化学调控不合理、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滞后、种子市场管理执法不严和盲目乱引种子等 ;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是严把品种审定关、走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科学合理地... 产生种子质量事故的原因是基础种子控制不严、种子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执行不力、化学调控不合理、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滞后、种子市场管理执法不严和盲目乱引种子等 ;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是严把品种审定关、走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科学合理地进行化调化控、严格执行原种和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种子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严禁私自引种和调种、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依法治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质量 育种 混杂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11
作者 刘洋 孟林 +4 位作者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5-7,34,共4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进行5~6次抽雄。机械去雄采用直接抽雄或者先切顶然后抽雄两种方法,抽净率为80%~95%,机械去雄对叶片的损伤较大,机械去雄后需要人工检查并对未去雄玉米母本再次抽雄。为了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去雄技术,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机械抽雄技术以及去雄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抽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孝成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为探究塔城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华美1号,设低密(7300~7600株/667 m 2)、中密(8300~8600株/667 m 2)、高密(9300~9600株/667 m 2)三种种植密度,探讨该区域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 为探究塔城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华美1号,设低密(7300~7600株/667 m 2)、中密(8300~8600株/667 m 2)、高密(9300~9600株/667 m 2)三种种植密度,探讨该区域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低密处理株高最高,其中生理株高较中密、高密分别高1.33、1.59 cm,拔节后高密处理株高最高,开花期高密处理生理株高达230.66 cm、叶枕株高达197.17 cm,均极显著高于中密、低密处理;拔节期前,茎+叶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拔节期至开花期,茎+叶鞘、叶片、苞叶干物质积累量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成熟期穗位高、茎+叶鞘+雄穗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百粒重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如成熟期低密、中密及高密穗位高分别为89.87、92.87、94.76 cm,而茎+叶鞘、叶片、苞叶干物质转移量、转移效率,茎+叶鞘和苞叶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穗粒数、百粒重、单穗籽粒干物质重则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低密茎+叶鞘对籽粒的贡献率为8.337%,中密降为6.616%、高密低至6.470%,低密、中密、高密处理穗粒数分别为517.07、497.53、447.30粒/穗,差异极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中密实收产量最高为1230.47 kg/667 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株高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靳正忠 郭艳丽 +2 位作者 王鹏 齐军仓 曹连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26-129,共4页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蛋白质含量其二者互作效应也显著。同时,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盐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氮肥 施用时期 籽粒 蛋白质 组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蓝莓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贾晓鹰 吕国华 +2 位作者 邵丽萍 权俊萍 孟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以石河子地区引种栽培的3个北高灌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测定比较光合相关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变化,测定叶绿素含量,观察叶表皮特征及气孔形态差异,揭示不同蓝莓品种间光合差... 以石河子地区引种栽培的3个北高灌蓝莓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光合-光响应曲线特征,测定比较光合相关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细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变化,测定叶绿素含量,观察叶表皮特征及气孔形态差异,揭示不同蓝莓品种间光合差异,为蓝莓适宜品种的筛选和确定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3个蓝莓品种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2)蓝莓叶表皮特征表现为具有表皮毛,气孔均为椭圆形,3个蓝莓品种在气孔大小及气孔分布数量上表现出一定差异,蓝莓06的气孔大小及分布数量最多;3)3个蓝莓品种的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4)蓝莓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的分别为7.41(μmol/m2)/s~15.88(μmol/m2)/s和1.26(μmol/m2)/s~2.15(μmol/m2)/s,北高灌蓝莓属于阴性植物且光合能力差异显著,蓝莓10号光合能力综合表现较强,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表现良好,蓝莓06号在光合能力及光适应方面表现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光和特性 光合生理 气孔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陆地棉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红军 刘彩霞 +1 位作者 梅拥军 孟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对六个早熟陆地棉品种(系)的部分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枝间的铃重、衣分、绒长存在较大差异,且达显著水平。铃重、衣分、绒长在不同果枝间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铃重表现为中上部果枝的铃重较... 对六个早熟陆地棉品种(系)的部分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枝间的铃重、衣分、绒长存在较大差异,且达显著水平。铃重、衣分、绒长在不同果枝间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铃重表现为中上部果枝的铃重较大,顶部和下部枝铃重偏低,尤以下部第一果枝铃重最低;衣分表现为中部果枝高,而上部和下部较低;绒长则表现为随着果枝节位的升高,绒长呈下降的趋势。比强和马克隆值在不同果枝间的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根据前人研究对以上情况进行了探讨,并以此就北疆棉区的早熟陆地棉育种和栽培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品种 果枝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温与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关系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万刚 刘振海 +7 位作者 苏景惠 朱莉 王亚滨 孙昕璐 丁红 刘玉国 张莉 李国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7、8月份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本研究依据石河子地区2015年7、8月份持续高温年份和2014年比较正常年份的气象资料,采用常规病原培养、病圃鉴定和分级调查的方法,研究了7、8月份持续高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及其发病的影响;并采用常... 7、8月份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本研究依据石河子地区2015年7、8月份持续高温年份和2014年比较正常年份的气象资料,采用常规病原培养、病圃鉴定和分级调查的方法,研究了7、8月份持续高温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及其发病的影响;并采用常规考种、实收产量和品质检测的方法,确定供试品种在7、8月份持续高温年份和一般年份间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高温对棉花黄萎病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8月份持续高温不仅会使田间黄萎病的发生明显减轻,同时会明显减少单株结铃数,增加蕾铃脱落率、并使马克隆值升高,从而对产量和棉纤维的品质影响较大。2015年7、8月份持续高温天气是导致新疆棉区黄萎病明显减轻、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持续高温 黄萎病 产量棉纤维 棉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杀菌剂及液氨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建军 艾尼江 +3 位作者 万英 郭景红 祖丽 孟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杀菌剂 液氨 药效试验 多菌灵胶悬剂 茄子护根剂 绿波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丝椒新品种石研天椒38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华 陆新德 +3 位作者 董建民 郭艳丽 孟林 祝晏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88,I0004,共4页
石研天椒38号属中熟螺丝椒一代杂种(2013棚①-7×2013棚②-2),生长势中等,植株健壮,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实长羊角形,果色翠绿,果面皱褶独特,肩部皱褶多且褶痕较浅,中部和下部皱褶少且褶痕较深,果实纵径28 cm,果肩宽4.6 cm,果肉厚... 石研天椒38号属中熟螺丝椒一代杂种(2013棚①-7×2013棚②-2),生长势中等,植株健壮,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实长羊角形,果色翠绿,果面皱褶独特,肩部皱褶多且褶痕较浅,中部和下部皱褶少且褶痕较深,果实纵径28 cm,果肩宽4.6 cm,果肉厚0.3 cm,平均单果质量89 g,微辣,商品性好,上下层结果较一致。耐低温及高温,抗TMV和疫病,中抗CMV。丰产性好,产量达5 000 kg·(667 m^2)^(-1)左右,适合新疆及西北地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螺丝椒) 石研天椒38号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早熟陆地中长绒棉品种选育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红军 刘彩霞 +1 位作者 孟林 杨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中长绒棉 品种选育 新疆北疆 早熟 优质高效农业 陆地 产业结构调整 纺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棉花良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力 杨华 张丽娟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53,共2页
新疆是我国最适宜棉区和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根据新疆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自治区棉花种植面积128.66万hm^2,其中兵团棉花种植面积48.80万hm^2。棉花总产21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32... 新疆是我国最适宜棉区和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根据新疆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自治区棉花种植面积128.66万hm^2,其中兵团棉花种植面积48.80万hm^2。棉花总产21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32.4%以上。连续十多年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调出量一直居全国之首。目前不仅全疆棉区良种覆盖率达100%,而且棉种还远销甘肃河西走廊等地棉区。北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种生产、加工、销售地。除棉花种子企业生产规模大、种子成熟度好这些因素外,棉花品种的选育、引进、推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在棉种繁育推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良种推广 北疆 新疆自治区 种植面积 甘肃河西走廊 棉种生产 良种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