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思颖
焦瑞莲
+2 位作者
李志强
刘政
李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0-187,202,共9页
2019年在新疆葡萄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主要危害成熟葡萄果实。感病果实病部产生橄榄绿色霉层,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南北疆11个葡萄园采集80个病样,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
2019年在新疆葡萄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主要危害成熟葡萄果实。感病果实病部产生橄榄绿色霉层,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南北疆11个葡萄园采集80个病样,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采集地点、葡萄品种、菌落生长速度等特征选取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培养基、pH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新疆葡萄果腐病的病原菌为枝孢菌,有两个种,即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柠檬形枝孢Cladosporium limoniforme,其中枝状枝孢为优势种。两种病原菌的适宜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适宜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是PDA,不同光照条件下都可大量产生分生孢子,最适宜生长和产孢的pH为7。明确了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今后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腐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铃红粉病鉴定及气候条件对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焦瑞莲
任毓忠
+4 位作者
李志强
董海涛
武刚
张莉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7-1846,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
【目的】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红粉菌
鉴定
菌落生长
产孢量
孢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思颖
焦瑞莲
李志强
刘政
李国英
机构
石河子
大学
农
学院
新疆
石河子开发区石大惠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0-187,202,共9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5)。
文摘
2019年在新疆葡萄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主要危害成熟葡萄果实。感病果实病部产生橄榄绿色霉层,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南北疆11个葡萄园采集80个病样,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采集地点、葡萄品种、菌落生长速度等特征选取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培养基、pH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新疆葡萄果腐病的病原菌为枝孢菌,有两个种,即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柠檬形枝孢Cladosporium limoniforme,其中枝状枝孢为优势种。两种病原菌的适宜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适宜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是PDA,不同光照条件下都可大量产生分生孢子,最适宜生长和产孢的pH为7。明确了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今后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葡萄果腐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grape fruits ro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63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铃红粉病鉴定及气候条件对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焦瑞莲
任毓忠
李志强
董海涛
武刚
张莉
李国英
机构
石河子
大学
农
学院/新疆绿洲
农
业病虫害治理与植保资源利用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开发区石大惠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
农
科所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37-1846,共10页
基金
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项目
国家重点资助研发项目(2017YFD0201900)~~
文摘
【目的】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关键词
棉铃红粉菌
鉴定
菌落生长
产孢量
孢子萌发
Keywords
pink mold rot on cotton boll
identification
colony growth
sporulation capacity
spore germination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陈思颖
焦瑞莲
李志强
刘政
李国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棉铃红粉病鉴定及气候条件对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焦瑞莲
任毓忠
李志强
董海涛
武刚
张莉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