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鲜食葡萄园成本分析与机艺融合发展
1
作者 刘静 鲍健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72.6万hm^(2)(1089万亩),葡萄总产量1400多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1162万t,占葡萄总产量的83%左右。2020年新疆葡萄产量305.6万t,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新疆葡萄栽培面积12.3...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72.6万hm^(2)(1089万亩),葡萄总产量1400多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1162万t,占葡萄总产量的83%左右。2020年新疆葡萄产量305.6万t,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新疆葡萄栽培面积12.3万hm^(2)(185万亩),葡萄产量326.97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200余万t,较2020年增加了21.37万t,同比增长6.99%。鲜食葡萄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新疆葡萄 葡萄产量 葡萄园 北疆 机艺 成本分析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甜菜ST9818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2
作者 陈惠瑜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4期55-56,共2页
ST9818是以2倍体多粒雄性不育系石M205A为母本,4倍体品系MM4XPH-1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3倍体杂交种。4倍体品系做为授粉系,花粉粒大,数量少,散粉力弱,常出现种株发育延缓、父母本花期不遇等现象,致使种子质量和产量下降,阻碍了ST9818的... ST9818是以2倍体多粒雄性不育系石M205A为母本,4倍体品系MM4XPH-1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的3倍体杂交种。4倍体品系做为授粉系,花粉粒大,数量少,散粉力弱,常出现种株发育延缓、父母本花期不遇等现象,致使种子质量和产量下降,阻碍了ST9818的大面积推广,为此,石河子甜菜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产量 种子质量 甜菜 多粒雄性不育系 技术 大面积推广 杂交育成 花期不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志鸿 王宁山 +3 位作者 鲍健 艾尼江 杨永林 冯国礼 《中国棉花》 2022年第4期27-31,共5页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新疆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国家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枯黄萎病抗性评述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志鸿 王宁山 +3 位作者 鲍健 艾尼江 赵建军 冯国礼 《中国棉花》 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 对2015-2020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区域试验的192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分析,为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18年高抗和抗病品种(系)占比为88.2%外,其他年份均在92%以上;参试的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除2017年较高外,其余各年均较低,以耐病为主,6年耐病品种(系)平均占比为56.2%;参试品种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_(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_(V))和总体兼抗指数(r_(FV)),各年份均表现为r_(F)>r_(V)>r_(FV),且三者均呈振荡上升趋势;早中熟常规棉的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及兼抗性表现均优于早熟常规棉。可见,黄萎病抗性的提高是西北内陆棉区选育兼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西北内陆棉区 抗病性鉴定 枯萎病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