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1
作者 夏文斌 郭晓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7-2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决定着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边疆这一特殊地缘位置和意识形态冲突尤为显著的地区,探讨如何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石河子大学作为中国最西部的高校,近年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决定着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边疆这一特殊地缘位置和意识形态冲突尤为显著的地区,探讨如何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石河子大学作为中国最西部的高校,近年来通过跨学科资源整合、理论创新、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实践教学等途径,切实提高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统筹兼顾,在全校范围内跨学科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二是紧密结合边疆地区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学、研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疆农垦历史经验中探寻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成功之处——评《中国共产党领导边疆农垦历史经验研究》
2
作者 梁金贵 蒋哲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民族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历代政府维护民族关系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我党自建国以来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大力发展边疆农垦经济,即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向心... 民族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历代政府维护民族关系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我党自建国以来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大力发展边疆农垦经济,即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民族向心力。自边疆农垦经济政策实施以来,一系列实践成果证明,在边疆地区发展农垦经济确实是符合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现实的科学决策,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实践发展中的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 边疆地区 农垦经济 历史经验 成功 民族关系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权利与秩序思想的当代启示
3
作者 徐妮妮 吴新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要积极借鉴马克思主义权利思想与秩序思想,保证权利与秩序之间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只有维持好了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权利思想 秩序思想 民主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5
4
作者 梁金贵 孙丽娟 《福建茶叶》 2018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在党的六中全会上,毛主席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在历史的推进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也逐步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 在党的六中全会上,毛主席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在历史的推进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也逐步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尤其是其与茶文化融合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茶文化的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特殊联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茶文化 思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茶文化内在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契合 被引量:2
5
作者 和豫婉 张勇 《福建茶叶》 2018年第9期286-286,共1页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续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其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深化,茶...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续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其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积累、深化,茶文化是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的后续力,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将自然和社会融入在一起,是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其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结合,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是人类不断实践探索出来的。马克思思想和茶文化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同时又对实践不断体现出其中相契合的方面,对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马克思主义 相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马克思主体思想的当代教育者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红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当代教育者主体面临的新挑战赋予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以新的要求。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体本质、价值、实践和全面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当代教育主体的时代特性和要求,重新审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新变化,重构当代教育者主体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核... 当代教育者主体面临的新挑战赋予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以新的要求。只有基于马克思主体本质、价值、实践和全面发展思想,准确把握当代教育主体的时代特性和要求,重新审视当代教育者主体性新变化,重构当代教育者主体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主体性、创新实践的主体性和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才能增强当代教育者主体功能,发挥当代教育者主体作用,激发当代教育者主体的活力,推进"立德树人"和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体思想 当代教育者主体 主体性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勇 张萌 王丽娅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新疆是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国实施分裂与渗透的前沿,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的未来,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与我争夺的重点。调查显示,敌对势力的歪曲宣传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狭隘的民族意识较浓,进而弱化... 新疆是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国实施分裂与渗透的前沿,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新疆的未来,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与我争夺的重点。调查显示,敌对势力的歪曲宣传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狭隘的民族意识较浓,进而弱化了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为此,必须健全高校国家认同教育体系,重视双语教育,增加学生活动中国家认同教育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学校中举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以此来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大学生 国家认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教育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6,共3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文化适应性、民族性及区域性等特性。多元文化教育尊重文化差异性、肯定人类价值多样性,追求教...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文化适应性、民族性及区域性等特性。多元文化教育尊重文化差异性、肯定人类价值多样性,追求教育平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知识、技能,促进族际关系和谐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认同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红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滞后性,只有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价值认同传播机制、建立价值认同接受机制、构建价值认同需求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滞后性,只有在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价值认同传播机制、建立价值认同接受机制、构建价值认同需求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公民价值认同,才能切实增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倡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 认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文化安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3,共4页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安全最核心的内容,构筑核心价值观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在当前文化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一方面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的威胁,一方面存在核心价值观构筑的内在隐患。通过培育...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国家文化安全最核心的内容,构筑核心价值观是确保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在当前文化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新时期,我国文化安全一方面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的威胁,一方面存在核心价值观构筑的内在隐患。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利益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文化安全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培养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爱萍 王诗卉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58,74,共3页
凯尔曼(Kelman)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与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具有原理和方法上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运用三阶段理论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针对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改变过程的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在服从阶... 凯尔曼(Kelman)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与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具有原理和方法上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运用三阶段理论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针对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改变过程的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在服从阶段进行合理说服;在认同阶段创设培养环境;在内化阶段及时巩固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阶段共同作用以实现提升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实效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理论 民族团结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效能与幸福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爱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96-97,共2页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判断,幸福感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两者从内涵上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对自己能力和状态的感觉和判断。为探究新疆维吾尔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的现状及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对832名维吾...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判断,幸福感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两者从内涵上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对自己能力和状态的感觉和判断。为探究新疆维吾尔大学生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的现状及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对832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进行了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的测试,对幸感与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幸福感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大学生 幸福感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略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晓玲 邓斯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4,共3页
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对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四唯”人才评价机制、后福特... 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都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对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四唯”人才评价机制、后福特制和消费主义以及大学生获取职场竞争优势、建构并表达消费认同的需要是人工智能时代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的重要因素。为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水平,政府应发挥在人力资本产品生产与消费方面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社会应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大学生应贯彻人力资本消费优先理念、坚持终身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大学生人力资本消费 人才评价 人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结构主义到功能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海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7,共4页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者赋予了社会主义不同的内涵,都不外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的思考。莫尔的乌托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等都体现了对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和追求。但在社会主义实验和实践过的地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者赋予了社会主义不同的内涵,都不外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的思考。莫尔的乌托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等都体现了对结构和功能的设计和追求。但在社会主义实验和实践过的地方,往往都表现出了对社会主义的结构过度崇拜乃至迷信,而对社会主义的功能却重视不够。无论是苏联还是在新中国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都主要遵循了一条结构社会主义的路线,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波折。因此,实现从结构社会主义到功能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必要而且必然构成弥补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社会主义 功能社会主义 价值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人——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论》
15
作者 申笑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信息技术上的进步,如何在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极大挑战。这种挑战的所有问题都指向了一个重点——怎样培养人。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 专论 信息技术 社会环境 多元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勇 李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24,共5页
由于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和历史原因,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具有良好... 由于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和历史原因,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具有良好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及良好的中华文化认同感,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现出狭隘的民族意识,国家认同意识较弱。为增强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需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思维,协调配合综合施策,注重发挥情境的教化作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学生心田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丽 徐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134-135,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但当前,一些高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且依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因此,高校应当将中华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但当前,一些高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且依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因此,高校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对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娟娟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186-186,187,共2页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文化程度的发展,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其文化自信的建立,...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文化程度的发展,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其文化自信的建立,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成。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茶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国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当代大学生 文化自信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海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必由之路,二者深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开创性事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新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对全面深化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既是改革目标前瞻性、改革谋划全局性、改革执行稳定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在改革实践当中检验政治定力、高扬道路自信和提振内外信心、应对改革风险和掌握战略主动的必然需要。发挥领导之能、坚持民生之要、确保制度之效、稳固经济之实、激扬改革之力、厚植文化之根,有助于保持战略定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当中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历史续篇也是时代新篇,而保持战略定力则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朝着正确目标和方向前进的有力支撑与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战略定力 全面深化改革 政治定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创新的内在规定、未来方向及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知恒 杨嵘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文化创新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繁荣兴旺、赓续传承的不竭动力。在当下中国,文化创新必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锚定其未来发展的现代性规定,即在当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文化创新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繁荣兴旺、赓续传承的不竭动力。在当下中国,文化创新必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锚定其未来发展的现代性规定,即在当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创新需要坚持以原创性为引领的、统一性和可持续性为内生要求的规定性。这是文化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和本质规定。为此,我们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原创性、统一性和可持续性熔铸在文化创新的全过程,其路径主要包括:以文化创新传承中华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推进中华文明在符合现代性文明普遍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展;以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新 文化强国 中国式文化现代化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